书城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3398500000028

第28章 治国平天下(7)

隐峰和尚是马祖老禅师的得意弟子,关于他的灵异传说很多。他有一次赶路时,正好遇到两个军队在厮杀,过是肯定过不去了。只见隐峰将锡杖向天上一扔,跟着就飞起来了。双方几十万人马激战正酣,看见有和尚在上空飞,就全部停下来,看隐峰和尚在空中飞行。

马祖为了测试爱徒修行的深浅,决定找个机会试试他。

一日,马祖看到隐峰推着板车,要从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经过,就故意跑过去躺在路中间假装睡大觉,伸腿挡住去路。

“师父。你老人家快起来,要不然车压到你的腿了。”

马祖爱理不理地答道:“已经伸出去的脚不能收回来。”

隐峰一听,立即接口道:“已经前进的车不能再后退。”

于是隐峰推车从老禅师的腿上碾了过去。

马祖大叫一声,腿上已经鲜血淋漓。气愤的马祖一瘸一拐地找来一把斧头,来到法堂,敲钟召集所有僧众,大喝道:“哪个小子刚才碾伤了老僧双脚?你给我出来!”

僧人们个个都吓傻了,今天看来要血溅佛堂了。阿弥陀佛!

只有隐峰和尚毫无惧色,大踏步走上前去,把头放在马祖抡起的斧头下面。

马祖哈哈大笑,把斧头扔在地上,高兴地说:“孺子可教!”

马祖横插一腿挡路,实际上是在问隐峰如何克服学禅路上的各种障碍。隐峰推车碾过,是表示自己要绝不后退,遇魔杀魔,遇佛杀佛。马祖又手执利斧进一步考验他,隐峰又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坦然面对。看到爱徒如此精进,难怪老和尚

智慧金言

佛祖是佛教里可的偶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禅师们一心向佛的同时,又奉行“遇魔杀魔,遇佛杀佛”的参禅原则。不管是佛还是祖,只要阻挡了自己精进的脚步。都应该毫不胆怯、毫不留情地杀掉。也就是要坚持自己正确的认识,不迷信任何权威。突破各种障碍,才能修得正果。

唯仁人放流之,进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历代论引

朱子说:“有此媚疾之人,妨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

解读

仁爱是幸福的源泉

作为平民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享受幸福。那幸福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在柴米油盐、磕磕碰碰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其实,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地位的高低,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仁爱和感恩的心。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崇尚淳朴、恬淡、飘逸、豁达、随遇而安。从内心爱好自然,使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由欣赏天地宇宙之德,体会到自己的微不足道,自然而然地产生仁人爱物之心,幸福、快乐也就随即而生,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天性自然得到发扬。

庸常的人们认为拥有圆满、平安、健康、富裕、荣耀等等是幸福,反之则感到不幸。如今,浮躁、焦虑、忧郁、悲观、自私、功利等现代病正像瘟疫一样不断侵袭、困扰着人们的心灵,降低了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和感受。经常听人抱怨,别人如何有福而自己如何没福:别人的房子比自己的大、别人的丈夫比自己的丈夫有能耐、别人的妻子漂亮温柔、别人比自己有钱……似乎总是生活在不如意中。比照自己的历史,回忆过去的岁月,哪怕再苦涩的往事也总能品出甘甜,幸福与快乐似乎只是昨天与明天,但绝对不在今天。其实,昨天就是曾经的今天,今天在明天终将成为昨天。粗心的人们在自设的不如意中不知不觉地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日益淡漠的今天,能够和三五位好友,品茗谈心或浅斟慢饮、赋诗作画,那该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快意与幸福啊。卧病在床时有人端茶送水是幸福的;事业低潮时有人相辅相扶是幸福的:失意落魄时有人嘘寒问暖是幸福的:困难当头时有人伸手相助是幸福的:生命中有金兰之谊与生死之交是幸福的:家人团聚是幸福的;事业成功是幸福的;家庭和睦是幸福的;拥有知识是幸福的: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幸福的……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是幸福的!幸福存在于我们的心灵的感知之中。

一个幸福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的多,而是由于他计较的少,懂得发现和寻找,且具有博大的胸襟、雍容的风度。很多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像野草一样蔓延滋长,像空气一样弥散充满于每个空间,只要你留意,得到它其实很简单。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凡福祸相倚,苦乐参半,只要从容处世,看淡得失,积极努力地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觉就会接踵而来。

活学活用

曹娥孝心天地存

曹娥,东汉人。她父亲曹盱,好鼓琴,善讴歌,能婆娑起舞,是一位从事迎神送鬼迷信职业的巫祝。汉安二年五月初五那天,他在江面上迎着浪涛跳舞请神,不小心被淹死,连尸首也找不着了。刹那间,看热闹的人们一哄而散,岸上冷冷清清的,只有那涛声还在咆哮,江水还在呜咽着。

这时,曹盱的女儿曹娥,年方十四岁,她听到父亲噩耗以后,不顾乡里们的劝告,沿着江岸号啕痛哭,哀怨之声昼夜不绝。她整整哭了十七天,仍然不见父亲的尸首。于是,她抱来一个瓜,扔到江里,祝愿道:“瓜啊,漂到父亲尸首所在地时沉下去吧!”当瓜漂到一处沉没以后,她就纵身一跳投入江中。据说,又过了五天,已死去的曹娥终于托着父亲尸首一起浮上来了。乡里们感叹她的孝行,将她和她父亲葬在江边。

不久,山阳湖陆(今山东鱼台东南)人度尚出任为上虞令。据《续汉书》载,他少小时丧父,对母亲极为孝敬。当他听说曹娥的事迹以后,十分感动,决定立碑表彰曹娥,并叫弟子邯郸淳写碑文。邯郸淳虽然不满二十岁,赞叹曹娥之余,挥笔立成。碑文写道:“悒伊孝女,……嗟丧其父,……诉呻告哀,赴江水号,视死如归。是以渺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度尚又吩咐随从,将曹娥改葬于江南道旁,然后立碑以教后人。当时,议郎蔡邕听到消息后,连夜赶到曹娥碑旁。当他抚摸着这篇声声血泪的碑文时,感慨万千,便在石碑背后,题了“黄绢幼妇,外孙辞臼”八个大字。后来,才子杨修随曹操到江南途经曹娥墓时,终于得出蔡邕的题词为“绝妙好辞”。按杨修的话说:“黄绢,有色的丝,色丝合为‘绝’字;幼妇,即少女,少女合为‘妙’字;外孙,为女儿之子,女子合为‘好’字;辭臼,即臼中受辛,受辛合为‘辞’(辭)字。”如今,原刻的曹娥碑虽已下落不明,但曹娥的孝行却永驻人间,成为历代人们歌咏的盛事。

曹娥投水救父的那条江,已改名为曹娥江,在今浙江嵊县至上虞县地界。在那里,还有一座庙宇——曹娥庙。另外,据说现传的《曹娥碑帖》,还是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拓本哩!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见闻种种,佛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师父,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

佛光禅师道:“很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道:“老师!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清晨在睡梦中,大智隐隐中就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拟定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档,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觉得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回响着。

智慧金言

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禅者人生观。也是如此。世人有的还很年轻。但思想已没有了活力,未老先衰;有的年已高寿,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我们要向后一种人学习。追求“乐以忘忧”的境界。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历代论引

郑氏云:“命,当作慢。”

程子云:“命,当作怠。”

朱子说:“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

解读

举贤与用才

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品学兼优、有突出成就和造诣的人。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选人、用人环境,造就一支专业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队伍,使他们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氛围。

历代以来,统治者都把任用贤能的人才当作治国之首务,为政之根本。而对于人才和对于人才的任用,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之所以议论不休,也就在于用才惟难。因为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难于统一,见仁见智;也因为用人者自己的见识存在局限,好恶不同:更因为人才并不是万能的,大凡人才都是专一于某一方向也就有明显的不足,而授人于口实。

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唐太宗也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司马光则说:“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明太祖朱元璋则说得更为具体,他说:“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

对于人才自身的修养和使用原则,荀子提出“无能不官”“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这也就是“量能而授官,皆使其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管仲主张“察能授官”,认为“授事以能,则人上功。”“毋与不可,毋强不能。毋靠不知,与不可,强不能,靠不知,谓之劳而无功”。强调只有根据人们的实际能力分配任务,才能鼓励人们积极争取立功。

对于人才的任用,古人讲究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忌求全责备。司马光评价汉高祖刘邦说“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惟其知人善任使而已”。司马光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经验教训,无不与执政者的用人政策相关,因而得出“兴亡在知人”的结论。可见,合理用人的前提是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做到“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古代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指出:“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管仲说:“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些言论也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活学活用

李世民信人救己

隋朝末年,李世民与他的父亲李渊举兵反隋,他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被封为秦王。一天,秦王李世民利用征战空隙出外打猎,与隋朝旧将、当时已自立为帝的王世充相遇。王世充见秦王带兵不多,便带着将士冲杀上来。王世充的骁将单雄信,手持长槊,直奔李世民而来,李世民连忙拔剑相迎,可是短剑怎敌得过长槊,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这时,猛听得一声大吼,如同晴空霹雳,一员虎将跃马从斜刺里横插过来,一鞭就将单雄信打落马下,救了李世民一命。这员大将就是尉迟敬德(即尉迟恭)。

隋朝末年,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尉迟敬德跟随刘武周(原为马邑鹰杨府校尉,公元617年自立为帝),隶属宋金刚部下。刘武周派宋金刚攻占太原、晋州、浍州等地。李世民率军抗击,第二年大败宋金刚于介休。宋金刚逃到突厥,尉迟敬德收集残兵八千,仍然坚守介休。李世民派人劝降,尉迟敬德就与寻相等人领兵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部将屈突通等认为尉迟敬德这样的人不可靠,说不定哪一天会反叛,三番五次在李世民面前陈说。李世民说:“我正喜得良将,请你们不要再多言了。”不久,寻相叛变,屈突通、殷开山等人将尉迟敬德囚禁起来,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骁勇无比,留着他是个祸根,不如趁早杀了。否则,将来后悔莫及。”李世民却说:“敬德有心叛变的话,难道还会落到寻相之后吗?现在他并没有走,可见根本没有反叛之意。”李世民命令释放了尉迟敬德,并把他带到自己的帐内,对他说:“请不要以此小嫌介意,我不会因猜疑而杀良士。”并取金相赠说:“你如果想离开我也没有关系,这些金子就权当路费吧。”尉迟敬德听了李世民的话,流着眼泪说:“大王如此相待,我非常感动,今后我只有更加忠心地跟着大王,以报知遇之恩!”正巧第二天,尉迟敬德便救了李世民的性命。

李世民在那天获救后,对尉迟敬德说:“昨天诸将都怀疑你会反叛,惟独我不相信,将你保了下来,没想到今天你就救了我的命。”

时有春夏秋冬,音有抑扬顿挫

一个失意者求教于一位禅师:“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人取得了成功,而我为何总是失败呢?”

“失败必有失败的原因。”禅师说。

失意者想了想,说道:“比如,我弹的琴曾受到一位名师的赞赏,他曾夸奖我一首曲子的第二节弹得特别好。于是我放弃其他章节的弹奏,将第二节弹得熟练极了。可是,演奏会上,我尽管将这一节反复弹奏了三十遍,也没有受到大家赞赏,人们反而纷纷厌烦得离席而去。又比如,我的女友以前最爱听‘我爱你’三个字。于是我便每天说给她听,三年以后,她不仅再也不想听这三个字了,而且说我是个笨蛋,转身离我而去。后来我当了一名厨师,听说有个头面人物爱吃鸭肉,于是我给他做了一桌鸭肉席。结果,我被老板撵了出去……”

禅师笑道:“天有风云雨雪,地有山河草木;时有春夏秋冬。人有男女老幼;情有喜怒哀乐,事有成败得失;音有抑扬顿挫,气有升降沉浮……这些大干世界的千变万化,构成了它恒久的魅力。变,才有生命;变,才有魅力。你反复弹奏一个曲调,没有变化,人们怎不生厌?人们最爱听的话,假如你几年不变,反复诉说,人们怎不厌烦?即使再爱吃鸭肉的人,一桌鸭肉席,岂不让他倒了胃口?”

智慧金言

生活中,许多人的失败不在于没有技术和能力。而在于过于死板拘泥。不知变通;或者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变,才有生命;变,才有魅力。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历代论引

朱子说:“好善而恶恶,人之性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

解读

做人必须遵循是非原则

世间之事皆有是非曲直,但是坚持原则、坚守是非却是艰难的。因而人们常感叹:做人难。从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就会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