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3398500000026

第26章 治国平天下(5)

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胜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决定着战争的成败。同样,“民心向背”对于政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附;而以力服人,并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只有仁政,才是“得其心”之政。

活学活用

舍生取义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秦、韩、魏、赵五国之兵伐齐,一路势如破竹,攻取齐国70余城。乐毅身先士卒,统帅燕军在前面冲锋陷阵,一直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南)。乐毅乘胜攻入临淄,将齐国的财宝祭器运往燕国。燕昭王闻之大喜,亲至济水犒军,将昌国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封给乐毅,号昌国君,时齐湣王逃到莒城(今山东营县),遣使向楚国求救。楚顷襄王派大将淖齿率军20万救齐。淖齿见燕军强盛,暗中与乐毅相约攻齐,淖齿佯请齐湣王来营阅兵,乘机捉住齐湣王,将其吊在庙堂的横梁上,抽其筋,齐湣王很快致死。太子田法章落荒而走。后莒城王孙贾率城中百姓将淖齿杀死,楚兵遂散,有的返楚,有的降燕。

乐毅率兵打到画邑(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听说画邑是齐国高士王蠋的故乡,便打算借助王蠋的名声来收复齐国的民心。王蠋曾是齐湣王手下的一名老臣,官为太傅,曾为谏齐湣王不要骄横残暴,险些被齐湣王斩首。王蠋便辞官归隐,故甚得民心。

燕军初抵画邑,乐毅严令军队道:“画邑周围30里内不许进入,违令者格杀勿论!”以此显示对王蠋的敬重。不久,乐毅派人携带重礼,去见王蠋道:“齐国有很多人赞慕您的正义品德,上将军乐毅欲拜您为将军,赐您万户领地。”王蠋固辞不受。燕军使者见收买不行,便逼王蠋降燕,对王蠋道:“您如果不听从上将军乐毅之命,燕军将要血洗画邑。”王蠋厉声答道:“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能纳谏,我才隐居耕田,如今燕军破齐,我无力复国,已觉无颜去见齐人,你们又以武力胁迫于我,令我作为你们的将军,实是助纣为虐,与其生而无义,倒不如将我煮死为好。”遂乘燕使不备,自缢于树上,奋力挣扎,扭断脖子而死。燕使见状,只得空手回去复命。

逃亡在外的齐国大夫们闻听此事,感慨万分,相互传颂道:“王蠋乃村野平民,尚且不肯向燕军屈节称臣,更何况我们这些在朝为官,享受朝廷俸禄的人呢!”于是,他们相互串联,集合起来,奔赴营城,找到太子田法章,拥立他为齐襄王,号召齐国军民抵抗燕军。后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中齐将军田单反间计,派燕将骑劫取代乐毅,乐毅畏祸奔赵,田单终以火牛阵智破燕军,恢复齐国70余城。

王蠋于齐国存亡之际,拒绝燕使的收买与要挟,挺身而出,以死侍君,号召齐国军民奋起抵抗燕军,在当时的确难得。时齐国城邑只有二城未陷,齐湣王被吊死,太子流亡,臣民散落,哀鸿遍野。王蠋之举,于死水中重新掀起波澜,使齐国军民抗燕复齐之心倍受激励,难怪齐大夫闻其“忠臣不事二君”之语,亦感叹万分。

随时随地讲些禅话,做些禅事

有一位女士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道:“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士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士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音声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士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礼法的事。”

女士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心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样的心、圣凡平等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济众生的心。”

女士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称为“最具魅力的女人”了!

智慧金言

随时随地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你自然就能够获得如愿的人生。一言一行都尊重別人,替别人考虑,给别人带来利益的人,就是最受欢迎的人。最有魅力的人。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历代论引

朱子说:“不宝金玉而宝善人也。”

解读

什么才更值得珍视

《楚书》中的这两句话是春秋时期的名言。当时,楚国大夫王孙圉出使晋国,晋国的赵简子夸耀说赵国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并问王孙圉说,你们楚国有什么珍奇宝贝啊?王孙圉说,我们楚国没有像你说的那些珍宝,有的只是有德行的贤能人才,全身心地为百姓谋福利,能够使国家富足强盛,社稷康宁,这就是我们楚国最大的财富。

活学活用

适度放弃超然尘世

《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说过,“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意即没有不幸的灾祸降临,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天到晚四处钻营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不幸。

人千万不要为欲望所驱使。心灵一旦为欲望侵蚀,就无法超脱红尘,而为欲望所吞灭。只有降低欲望,在现实中追求人生目的,才会活得快乐。

1.清闲、散淡亦逍遥

人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而自豪、幸福;人不情愿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人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为奴隶而不可得的人。当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人、散淡者。

他们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淡泊,追求精神的超脱、洒脱,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庄子曰:“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则阳》)。其意是说,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以摆脱。他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物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同时庄子也从正面阐述其观点。他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缮性》)。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至乐》)。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得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庄子·刻意》篇中又讲:“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庄子又列举了几种人士;隐居江湖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悠暇的人。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每日垂钓,闲散度日。这正是道家的处世态度,顺其自然,在同一篇中,庄子讲了闲散居士的好处:“平易恬惔(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追求恬淡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没有强烈的物欲,邪恶就不会侵袭他的身心。尽管庄子的“无欲”、“无誉”观有许多偏激之处,但当人们为金钱所诱惑,为官爵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他老人家的训哲中发掘一点值得效法和借鉴的东西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物、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生出邪念,为拥有更多的财权欲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甚至于见钱眼开、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谋财害命。市场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所致,生活中这类例子几乎每个人都耳闻目睹,真乃是欲壑难填!真乃是人心不古!

劝君做一个“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没事人、清闲汉吧!

2.沉静是美质

吕新吾说:“沉静是美质。”“沉静”一词是作者用来表达他所描绘的理想人物形象中,最重要的字眼。他又说:“这样的人,他的内心是很沉稳的。有的人,当自己无聊寂寞的时候,或是遭遇到什么难题,便会无法克制地喋喋不休,大发谬论。这种人,即使本身非常孤傲,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这段话对现代人启发很大,尤其是“遭到什么难题……”以下这一段,对很多有此毛病的人尤其有训诫作用。身为一个社会中的分子,想要尽到自己的本分,首先必须培养“沉静”的品质。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没有一个时代比现在所失去的“沉静”的品质更为严重。

从前在英国国会开会时,曾经有一个在野党的议员,做了一段长达三十分钟的质询演说。当他结束质询后,上台的首相只用了一句“是的,先生”来回答。这位首相确实具备了吕新吾所说的“沉静”的美质。因此,他的内心十分沉稳,比起那位质询演说的在野党参议员,在修养上高出一筹。

荀子也说过:“言而当知也,默而当知也。”即由发言而论及核心,可谓“知”;保持沉默同样能达到核心的,也可以称得上“知”,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无论雄辩或沉默均是相同的。有时候毋需开口说话,利用表情、眼神、举止、态度等等,也能充分地表达意念而接触到核心。现实社会复杂多变,有时候不开口比开口更有效,所谓“沉默是金”,利用沉默的效果,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随遇而安,无祸即福

大丈夫不论得不得志,皆能恬然处之。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观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不得志的时候也不忘记义理,在得志的时候更不违背正道。孟子还认为君子是不受外界动摇的,只要不做欠缺仁德、违反礼义的事,则纵使有什么突然降临的祸患,也能够坦然以对,不以为祸患了。

孟子本人不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达到那种境界了。有一次,公孙丑问他:“倘若夫子做到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则齐国为霸诸侯、称王天下,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了。可是当您实际担负这项重职时,也能够做到毫不动心的境界吗?”

孟子回答:“是的,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动心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孟子列举了两个方法,即“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知言”是指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同时也能明确地判断。《孟子》中讲,“听到不妥当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被私念所蒙蔽;听到放荡的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邪念;听到邪僻的话,就知道对方行事有违反正道的地方;听到闪烁不定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滞碍难行了。”换言之,拥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力,就不会被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所愚弄,更不会因而动摇自己的心意了。

第二,“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这种气极其广大、刚健,若能对自己所行的正道抱着相当的自信,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它只是配合着道与义而存在的,若缺乏道与义,则浩然之气也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反复实行道与义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如果仅是偶一为之,就不可能获得。总之,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着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产生“浩然之气”。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于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

智慧金言

身处顺境而不骄矜,身处逆境而不颓唐,这才是聪明人所应采取的生活态度。

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

怀德大师带着小和尚云游四方。

这一天,两个人沿着一个山间小路往前走,感觉又困又累。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老人背着一个看起来非常沉重的包袱在走。

怀德大师忙拉着徒弟赶过去说:“老人家,我们帮你拿一会儿东西吧!”

怀德大师和徒弟帮老人拿了一段距离的包袱,恰巧老人的儿子赶车来迎接自己的父亲,就让他们师徒搭上了顺路车。

小和尚的脸这才由阴转晴。

怀德大师开导他说:“有因才有果。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耗费了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但是,你现在就不用自己赶路了。”

看着徒弟似懂非懂的样子,怀德大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