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3398500000013

第13章 止于至善(2)

对于我们大多数个人来说,作为普通的一员,就应当恪尽职守尽责敬业。因为职业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需求,没有职业,我们的生活就将陷入困境。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升为负有一定责任的主管,我们就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在处事中体恤他人,不要苛求,因为自己也并不完美。而作为下属时,就应当谨慎恭敬,对于自己承担的事务,应该努力做好,不出纰漏,对待上司,尊敬诚笃。回到家中,我们作为女儿,对于父母就应当尽孝尽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赡养老人,使父母能够颐养天年。因为我们自己也必有老来的日子。而对于自己的儿女,我们作为父母,就负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就必须以深沉的爱来对儿女的未来负责。因为儿女是承续我们的未竟事业的希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更应当信守承诺,遵守信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的现实,也组成了我们自己的人格和人品,我们只能是尽力做好,义不容辞。

站在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作为人,一生中需要面对太多,“知其所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于何处,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同的身分、不同的角色转换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到自己,认识自己,确定最适合自身的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是最为重要的。

活学活用

孝义传家远

郑文嗣,字绍卿。元朝婺州浦江(即今浙江省浦江县)人。治家有方,十世同堂,计历二百四十多年,和睦相处,平时家庭成员连一文钱、一尺布都不私自占有。元朝至大年间朝廷赐匾予以表彰。

郑文嗣去世以后,他的叔伯弟弟郑大和主持家事,治理更加严格,同时对家庭成员也更加关怀,使家庭成员心悦诚服。他的家庭管理严格得如同官府,如果子弟中谁犯有过失,不分年纪老幼,即使是头发斑白,也仍然依据家规进行惩戒,决不轻易放过。

郑大和治理家政十分注重礼仪的教化作用。每到年节,他就对子弟进行考评。大和端正地坐在堂屋正中,全家的众多子弟按照辈份,都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列在左侧的屋檐下,依次进见,行拜、跪之礼,并举酒杯祝寿。然后,拱手从右边退出。整个仪式庄重严谨,没有人喧哗谈论、影响队形,保留着上古遗传下来的古朴家风。这种仪式令看到的人为之感叹、羡慕。

大和为人正直而且遵守法度,不信仰佛教和道教,每逢遇到冠礼、婚礼以及丧葬大事都按朱熹规定的礼仪进行。每逢葬礼,全家哀痛,三年不吃肉喝酒。全家众多子弟都受到教育感化,行为孝道谨慎。即使是曾经做过官吏也不敢对家法有丝毫违犯。众多妇女只做妇女应该做的事,从来不允许干预家政。亲族乡邻都因为受到过恩惠而怀念。有《家范》三卷流传于世。

朝廷得知后,免除了他们家所有的租税和徭役,并派来使者书写了《东浙第一家》的匾额,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据传说,他们家曾喂养过两匹马,其中一匹马外出,而另一匹在家则不吃草。人们认为这是被他们的家风感化的结果。

传承至明代,世代同堂已近三百年,家族中人人孝顺长辈、为官清正。自七世祖郑绮(《宋史·孝义传》载有其事),传至郑文嗣、文融,又皆载入《元史·孝友传》。后有郑濂享有盛名,仍以孝义载入《明史·孝义传》。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郑濂:“你们全族人几代不分家,和睦相处,有什么方法吗?”

郑濂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是不听老婆的话而已。”皇帝不觉大笑。当时正赶上河南进贡香梨,皇帝就赐给郑濂两个梨。皇帝命人跟随郑濂回到家乡。

郑濂召集全部家人,向上叩首谢恩。然后准备了两大缸水,把两个梨打碎放入,所有家族的人都得以饮用。朱元璋听到回报,十分高兴。后来有持不同政见的人向皇帝进言说郑家与权臣暗通,太祖说:“郑家没有这种人,必定是诬告。”又下旨令郑门子弟,凡三十岁以上都应来京任官,并建一大门,御赐“奉天门”,太祖亲书“孝义家”三大字赐之。后又题为“江南第一家”。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历代论引

朱子说:“切以刀锯,琢以椎凿,皆裁物使成形质也。磋以鑢铴,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又说:“引《诗》而释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

解读

本于人性的静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扩大,人对修养也会有了一些新的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在读古人书籍,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你就会很强烈地感到那些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人多么有修养!在阅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又会感到那些宠辱不惊、淡泊宁静的人是多么有修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又会感到那些平易近人、尊重别人的人是多么有修养!那些有修养的人,又曾经给我的心灵带来过多少震撼啊!他们的修养,有时就是启迪你智慧的心曲;有时是照亮你思想的明灯;有时是慰藉你灵魂的诗韵。

人总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过去。在这种不断的否定之中,你会逐渐明白和懂得修养的真切内涵。修养其实就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一种“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略,一种

活学活用

以教化改变人的命运,也使家国兴隆

李,字玄盛,后魏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西南)人。聪明机智,太武帝十分信任倚重。初为助教博士。高宗即位升仪曹尚书,不久出任相州刺史,兴化重教,颇有政绩。

公元439年,北魏消灭北凉统一了北方,在重视中央官学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恢复和发展地方普及教育,以此作为汉化政策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书·李传》记载,当时任相州刺史的李沂上书献文帝:请求在当地设立学校。上书说:“我听说治理一个国家使其兴隆,除了发展文化教育,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要想使一个国家兴盛发达,除了优秀的人才是没有其他什么能够帮助皇上来达到教化的。所以,从前英明的君王都在京师建立大学,在州、县建立学馆。教授子弟学习文化以及各种专业技艺,然后挑选其中才德优秀的人担任各级重要职务。如今,皇上英明,国家发展走向正途,百姓渴望着接受良好的德义的教化。然而,在我所任职的这个地方,竟然还没有设立学校。我虽然愚钝,但是愿意全力办好这件事。使当地的青年后生能够受到教育,懂得经史典籍,明达道德礼仪,使孩子知道圣人所要求的做人的基本道理。我曾蒙受皇上的信任,掌管中秘时,注意培养学有所成的人。其中德业优秀的,已经得到朝廷的擢用。如今我又受到皇上重用,出任相州刺史,执掌地方,因此很想让皇上的德泽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宣扬。可是,自从到相州任职以来,经过调查访问,发现原有的文化人已经年老,年轻一代却没有能够进用的。每年地方官按照已有的规定推荐的人,经考查问对之后,发现其中很少有合格的,不堪擢用。我准备按照以前的惯例,在州郡的首府所在地设立学校,让那些有志于读书的士人以及官员子弟得到学习的机会。我想其中必然有优秀杰出的人会学有所成,然后推荐给王府。那么,这里的文化事业自当得以承续而不至于出现衰落。”李的奏疏,阐明了设置地方学校的意义。献文帝同意了这一建议,于天安元年(466)诏谕汉族大臣高允参议制定郡国学制,不仅加强了地方教育与中央教育的联系,而且也加速了汉文化的传播,促进了北魏社会的文明进程。

解读

老实做人

“人贵有自知之明”,换句说就是人生难得老实。老实可不仅仅是20世纪的独有产物,折腾的年代更需要发扬老实精神。在张扬自我的年代,不需要太多的掩饰和伪装,假装清高已经是某个世纪前就被打翻在地的可怜虫。不是说“好酒不怕巷子深”,那就只能可着劲地“兜售”自己,否则会被时代埋没的。但是张扬不代表虚伪,作秀并非清高,因此老实还要保持。在后现代的今天,全方位地展示自己无可非议,不然你的优秀会埋没在你的内秀中。不过“叫卖归叫卖”,货真价实才能有好的行情,如果是以次充好,名不副实的瞎忽悠可就不如孔老夫子感叹的那只小黄鸟了。看来关键要给自己正确定位,老实地亮出自己,真诚地对待别人,这样的人生才是亮丽的。

活学活用

孟母三迁教子

择善而处,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所谓良禽择木而居,贤臣择主而事。孔子也曾教育人们要选择具有仁风的环境居住,否则是不聪明的。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曾三迁住处,传为美谈。

为什么孟母要三次搬家呢?原来是因为环境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当初孟子的家靠近坟墓,孟子便做筑墓、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些就说这不是我们应该住的地方。于是就把家迁到市场旁边了,本来是为了让孟子换个有利环境,结果孟子就和小伙伴学商人做买卖的游戏。孟母一看觉得这也不是个理想的居住之地,于是就将家搬到学宫(学校)的旁边,这下好了,孟子就开始学习祭祀揖让进退的游戏,孟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高兴地说:“这可以作为居留地了。”从此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孟子受儒家礼仪熏陶,终于成为很有学问的大家。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得出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应当如何找准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历代论引

朱子说:“前王所以新民者止于至善,能使天下后世无一物不得其所,所以既没世而人思慕之,愈久而不忘也。”

解读

立身修德,永垂青史

那些能够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的,除了德行,还能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人,总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以惠及后世而令后人怀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无论是谁,无论你在人生历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自有公论。为政者,只有顺应历史,本着对历史负责,本着对子孙万代负责的态度,替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那么自然会在人民的心里永远传承。

活学活用

宁可丢掉官职,也当为民承担

程大昌(公元1123年~1195年),字泰之,北宋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西)人。天赋聪颖,十岁能属文,绍兴年间进士及第。孝宗时累官吏部尚书、龙图阁直学士等。后出知泉、汀诸州。一生勤奋智慧金言

当官本来是为百姓办事的。为民办事,当以民生为本,首先必须体恤民疾,而不是为了成全个人的政绩。更不能为了彰显个人的政绩,做出损害民利的行为。对于那些有担当的当政者,历史总会铭记他们的功勋,人民总会感念他们的德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