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大学》学生活
3398500000001

第1章 正解,大学与人生

导读

总是在蓦然回首的当口才见出繁华的碎隙,总是在低头的一刹那间俯视到尘埃的伟大。经典也是如此,看似平实却包蕴乾坤。唯有真正进入其中方悟得此中真意。《大学》不只是纸上的人生,更是影响了千年中国文化的奠基之作。它虽然产生年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仍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历史长河的反复淘洗使其更加耀眼迷人。人生与大学息息相关,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大学,而《大学》却是人生的注解。在风雨兼程的人生历程中,《大学》就像一座灯塔放出智慧的光芒,照耀着人生之梯,为人生的诗意而不舍昼夜地诲人不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大纲领恰似夜明珠熠熠生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大学之道的具体体现。若想领悟到最深的内涵必须进入《大学》深处,在文字的厮杀和言语的婉转中感悟人生的奥秘。进门之前,先来介绍朱熹版的《大学》来源。

大学溯源

原文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译文

程子说:“《大学》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是开始学习的人进入道德的门径。”如今人们还可以见到古人做学问的次序,主要是依赖这篇《大学》的存在,其次是依靠《论语》、《孟子》。读书的人必须沿着《大学》中的顺序去学习,那么进入道德的门径也许可以差不多了。

解读

朱熹与《大学》

朱熹真是不错的学生,自己的老师尊称为子,而将孔圣人叫做氏,其实孔圣人的分量是远远超过二程的,但是没办法历史注定了让朱熹来出这个风头。不要小看了这段文字,它是宋朝的朱熹根据自己多年研习《大学》得出的结论和体会,也给我们交代了《大学》一文的来源和出处。南宋之后所有流传使用的《大学》,都是朱熹根据他的老师程颐、程颢两位儒学大家的考订重新修订原本,再加上他自己的心得而作注解的《大学章句》本。明代之后,科举考试就是根据“四书五经”来出题,并且规定都要以朱熹所作的注为标准答案。朱熹版的《大学》也就是我们现在重新阅读的这个版本,成为最经典权威的版本。《大学》经过朱熹的注释,阐发,仔细推敲,侧重于诚意修身,渗透了宋代儒学的理学思想。它虽然只是一篇关于品德修养的文章,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道”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既然《大学》的诞生具有这么曲折复杂的过程,那么它一定蕴藏着许多宝藏,让我们进入《大学》慢慢去发掘。

活学活用

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年幼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不过曾子的家庭不是很富裕,粗茶淡饭的日子让他的孩子都受不了,就想吃点肉解解馋。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欢天喜地地跑回家。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

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啊,我都快要馋死了。”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杀猪。”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

智慧金言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