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战国策》学生活
3398000000006

第6章 处世的智慧(1)

施恩不望报之策

原文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战国策·魏策

译文

人有憎恨我者,不可不知道;我憎恶别人,不可长存于心中。人家有恩惠于我,不可以忘记;我有恩惠于人,不可以不忘记。阁下杀了晋鄙、救了邯郸,击败秦军,保全了赵国,这是对赵王的大恩德。如今,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阁下,我希望您能够忘掉对赵国的恩,若无其事地与赵王相见。

活学活用

这是三晋(韩、赵、魏)合力抗秦的最后一场胜利。

秦国积极东进,韩国首当其冲,受伤最惨,韩国的上党是东进要道,已经被秦军孤立,韩国索性放弃,但上党军民拒绝降秦,于是赵孝成王“火中取栗”接收上党,正面与秦对抗。赵军不是秦军对手,长平一役被坑杀40万人。隔年,首都邯郸被围,平原君率使节团赴楚国求援(“脱颖而出”、“毛遂自荐”成语出处),而魏安厘王和信陵君兄弟又是平原君的小舅子,于是魏国也派大将晋鄙率军援赵。

不料,秦国的使者出言恐吓安厘王,安厘王乃示意晋鄙按兵不动。信陵君偷得魏王的虎符,前往晋鄙军中,椎杀晋鄙,再率领魏军驰援邯郸。另一方面,平原君由楚国请来的援兵也由春申君黄歇率领赶到。一战之下,秦将郑安王投降,邯郸解危。

这就是信陵君对赵国的“大恩”。邯郸城围既解,赵孝成王亲至城郊迎接信陵君,此时,唐雎向信陵君说:“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并且做了前述的说明,信陵君“谨受教”——恭敬地接受建议。

这个故事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更富戏剧性。赵王与平原君商议,要送五座城池给信陵君,信陵君听到消息,面露骄矜之色。于是“有人”提醒他“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信陵君乃以谦卑态度与赵王相见。

另一方面,魏王火大信陵君盗符杀将,因此信陵君不敢回魏国,在赵国待了十年。后来,秦军攻打魏国,信陵君才回魏“共赴国难”,并以自己的国际声望邀来援兵,解除危机。

话说回来,若信陵君当初不降低姿态,又怎能在赵国一待十年?臣子功高震主都很危险,何况一位嚣张的“恩人”?

智慧金言

本策前两句用现代语言讲,叫做“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后两句则是“有恩不忘报,施恩不望报”。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原文

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左传·隐公六年(陈桓公不许郑伯请成)

译文

郑庄公侵略陈国,大有斩获。去年,郑庄公向陈桓公请求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陈桓公不答应。陈国公子五父劝谏:“亲近贤人、敦睦邻邦是国家之宝,国君为何不答应郑国?”陈桓公说:“宋国、卫国才是我所要担心的,小小郑国能怎样?”于是不同意签和约。左丘明评论:人的善念不可失去,恶念不可助长,应验在陈桓公身上。助长恶念而不改过,终于害到自己,等到祸事临头,又怎么来得及挽救呢?

活学活用

侯爵位阶高于伯爵,所以陈桓公只防备宋(公爵)和卫(侯爵),而看不起郑。事实上,从春秋时代起,诸侯各国已不遵守最初周公订下的规矩,关于五等诸侯各准拥有多少兵车、部队。而郑国就是周平王东迁初期最先崛起的一个小国。

整部《左传》,就只见齐、楚、晋、秦等大国交替称霸,而陈、蔡、卫等小国被夹在中间,辗转呻吟、惨遭蹂躏,只因为他们依然沉浸在过去的风光当中,无视于国际形势已有重大变化。

轻视敌人的结果,往往自取灭亡,因为轻敌之心一生,很容易就“长恶不俊”,结果自己因轻敌而失败。

南北朝时,南齐皇帝萧鸾暴虐无道,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起义,人民“扛起撑船的竹篙,背着耕田的铁锹”响应他,革命军一时声势浩大。

南齐京城建康宫内,萧鸾病重,太子萧宝卷日夜耽心,玄武湖一座凉亭失火,吓得皇帝父子准备逃亡。消息传到王敬则耳中,得意洋洋说:“你们父子也只有这条路(逃亡)可走了。”结果,王敬则在胜利即将到手的一次战役中,不小心落马,被杀——主帅怎么会落马?当然是轻忽之心造成注意力松懈!

智慧金言

即使以今天工商社会的价值观,公共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仍是“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没有人会蠢到去破坏既有的良好关系。

不可犯众怒

原文

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众亦得安,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于仓门2之外,众而后定。

——左传·襄公十年(子产焚载书)

译文

子产说:“群众发怒则难以千犯,一己所欲(违反众意)难以达成,兼有此二难而想安定国家,是危险的事情。不如将先前的公告烧掉,以安定众人之心,阁下(指子孔)得以坐稳执政之位,众人也安心了,不是很好吗?若一己之欲达不到,犯众怒反而兴起了祸患,阁下最终仍不得不顺从众意的呀!”于是将公告拿到仓门之外当众焚毁,群众的怒气乃告平息。

活学活用

郑国发生内乱,盗贼(其实是大夫子孔指使)杀了子驷、子国、子耳(此三人曾引致外患,故事详见“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一章,如今死于内乱),劫持郑简公进入北宫。

子产率领军队攻打进入北宫之盗,盗贼全被杀光(灭口)。子孔暂摄国君之事,发布“载书”(公告),重新安排诸大夫之位序,并要求大家遵守他的政令。但是士大夫都不愿服从,子产建议子孔烧掉公告,子孔不同意,认为“因为众人忿怒而烧掉载书,等于是交由众人执政,国家将难以治理”,但是子产仍然让子孔烧掉了载书。

子产后来当了郑国宰相,在铜鼎上铸立“刑书”,也就是将法律铸成无法更改的形式,以示执法的信心与决心——敢于公开代表法律条文是可以摊开来公开检验的;铸于鼎上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据理力争,任何人也不能违反。

为什么子孔的“载书”就得焚毁?为什么子产的“刑书”就不得更改?同一个子产,为何前后做法不同?难道是自己执政了,就忘了曾说过“专欲难成”这句活?

其实不是。子孔当时情况紧急,而且必须当断即断,如果不能立做决断,众怒一旦爆发失控,再来烧载书就来不及了;子产担任宰相时,政局安定,因此不必采取非常手段。

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子孔的载书是权力分配,士大夫不满意则不可行;子产的刑书是法律制度,只要订得公平合理,人民没有理由反对。

智慧金言

“众怒难犯”一句,我们今日常用。但若只是这一句,就如子孔所言“等于将事权交给群众”,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必须体认“专欲难成”——若是因一已之欲引起众怒,当然要改,若不是,则应为所当为,“虽千万人吾往矣”。

广结善缘

原文

晋郄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从之。齐隰朋帅师会秦师,纳晋惠公。秦伯谓郄芮曰:“公子谁恃?”对曰:“臣闻亡人无党,有党必有雠。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识其它。”

——左传·僖公九年(秦伯纳夷吾)

译文

晋国大夫郄芮建议公子夷吾用重礼贿赂秦穆公,以争取秦国支持,回晋国继位,夷吾照做了。齐国也派隰朋率领军队前来,与秦军会师,拥立夷吾成为晋惠公。

活学活用

秦穆公问郄芮:“公子夷吾将会重用何人?”郄芮回答:“常言道,流亡在外的人没有能力结党,况且,有朋党也就必定有仇敌。夷吾小的时候不喜欢嬉戏(庄重),习武艺但有节制(不好斗),长大后也维持这种性格(言下之意,朋友少,仇敌也少),其它我就不知道了。”

晋献公杀太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的故事请参考“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一章。

献公过世之后,晋国陷入内乱,重耳和夷吾都想回国继位,而邻近的强国泰国乃成为争取外援的对象。秦穆公本意是想支持重耳,因为他有贤明的声誉,但是郄芮这一招,却让夷吾捷足先登。

事实上,晋国内部早就分成好几派,各自有支持对象,郄芮正是夷吾一“党”。但是面对秦穆公的询问,郄芮装出中立姿态,只举出“夷吾没有朋党,也没有敌人”的优点——继位阻力小。

这个优点也符合秦穆公的利益,由于夷吾缺乏领导团队,将成弱势国君,秦国的影响力较大,所以支持夷吾回国即位。

领导人在得位之前,莫不积极建立自己的团队,希望人才都成为自己一党,如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各自建立党羽,后来演变成玄武门兵变,成为“有党必有雠”的最佳见证。

然而在得位之后,能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包容所有以前敌人之党羽(最明显的是魏征,本来属于李建成一党),实属凤毛麟角。

高高在上自称“寡人”的皇帝,就位后必须天下一统,所以不宜再有私党,甚至最忌讳的就是臣下结朋党。事实也是如此,朋党相争是一个政府最大的蠹害。

唐朝的“牛李党争”,两派相互攻诘数十年,彼此内耗的结果,藩镇坐大、宦官得利、外患频仍,终至搞垮了帝国。在那段党争期间,双方皆称己方是“君子”,对方是“小人”,再好的人才、再好的政策,只因为那是“他党”而全力杯葛,政府因而原地踏步,什么事也做不了。

更明显的例子是北宋王安石变法。当时的政治已经腐败到相当程度,王安石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多的确切中时弊,但只因为“旧党”杯葛,而逐一失败。事实上,旧党中不乏名臣,如司马光、欧阳修、范纯仁、富弼、苏轼(东坡)等皆是,却只为了“朋党之私”,造成政府的内耗,北宋因而积重难返,丧失了改革中兴的大好机会。

近代史上,清光绪“百日维新”提出的变法措施,也因“老母党”(慈禧太后)压过了“小子党”而失败,清朝因而灭亡,中国也陷入一百多年的苦难。

智慧金言

尽管民主时代强调民主风度,但是结党营私仍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有党必有雠”的现象,实难以避免——狗改不了吃屎,也免不了为“屎”而打架。

善于表现自己

原文

司寇布为周最渭周君,曰:“君使人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卷二·西周策

译文

东周武公的太子死了,诸子争太子之位。周最是周的公子之一,很想做太子,想让齐王为他说好话。周君对此态度犹豫,就对齐国说,是周最自己不想做太子。

司寇布为周最向周君说:“您告诉齐王周最自己不肯做太子,我认为不太合适。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了一口宝剑,太公不知宝剑的珍贵,让他退了剑要回钱。越地有人想用千金买这把宝剑,函冶氏不肯卖。函冶氏临死时,嘱咐他儿子说:‘任何珍贵的东西,一定不能只是让自己知道。’现在您想让周最做太子,这只有您自己知道,诸侯都不知道。我担心齐王会以为您其实是想立周果为太子,却故意让周最表示不肯做太子,欺骗齐国。如此,您则成了多伪,而周最则成了多诈,您为何不买真正为众所周知的好货呢?您对亲人的疼爱,没有比的上周最的了,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

活学活用

宝剑虽好,但如果别人不知道它是宝剑,就会被埋没在尘封的历史中。要想使一件商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就要让众人都知道它的好处。现代社会的广告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让商品的销售事半功倍。所以企业要运用多种媒介,做好自己商品的宣传工作,才能实现更大的利益。

智慧金言

商品是这样,人才也是这样。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成功,就要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脱颖而出,得到领导的赏识。“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你发展的机会”,这是比尔·盖茨提出的优秀员工10大准则之一。让优秀的员工利用有利的机会展示自己,同时刺激员工向更高难度的工作挑战。

捧人兼捧己之策

原文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肘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楚策

译文

良马到了可以拉车的年龄,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伸展到极限,膝盖折伤,马尾巴全湿,小腿肉因磨擦而溃疡,盐车上渗出的水洒了满地,白色的盐水与马的汗水在地上交流,马车在半山腰停滞不前,良马硬拉着车辕却上不去。伯乐看见它这副惨相,下车抱着它痛哭(良马居然沦落到拉盐车),脱下身上的麻纱衣裳,盖在它身上。良马于是低头喷气、仰头高鸣,马嘶声上达天空,发出金石乐器般的声音。它为什么高鸣?因为有感于伯乐是它的知己啊!

活学活用

游说之客汗明投靠春申君,苦等三个月才得进见,相谈甚欢,汗明还想再谈,可是春申君却说:“在下已经认识先生了,清先生休息吧!”

汗明就对春申君讲了伯乐与骥拉盐车的寓言,并且以尧赏识舜来捧春申君,春申君于是回捧汗明是舜。将汗明登入宾客名单,每五天向他请教一次。

韩愈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那篇文章就是以这个故事做引申——天下的千里马其实很多,但是识马的伯乐很少,以至于千里马往往被拿去拖盐车,不能发挥它奔驰的能力。而天下的人才很多,却往往因为没有人“识才”,而糟蹋了人才。

《吕氏春秋》有一句:“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欧冶。”有了伯乐,良马将尽人厩中,何止十匹?欧冶子是春秋铸剑大师,有了欧冶子,好剑当然可以源源不绝。

刘邦得天下后,下诏群臣排序18位开国之勋的爵位。很多人认为,平阳侯曹参身上有70多处创伤,功劳第一。只有鄂千秋独排众议,认为萧何安定后方,并且供输前方军粮从不匮乏,才应该排第一。于是刘邦决定,萧何排第一,并且赞许鄂千秋“进贤受上赏”,封他为安平侯。

萧何、曹参就是后来“萧规曹随”那二位宰相,以他俩的性格,第一或第二都不会争,而刘邦此举寓意极深,就是希望其他人效法鄂千秋“进贤”,这样可以带起推荐人才的风气,等于满朝都是“伯乐”,哪还担心政府没有“良骥”?

智慧金言

良骥因伯乐知己而声闻于天,人才因知己而愿效死(士为知己者死),知遇之恩的边际效益是难以量化的。

反过来说,人才被糟蹋是一个政府、企业最大的损失,更甭说那些“指鹿为马”、陷害贤良的“马鹿野郎”了。

食指大动,染指于鼎

原文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

——左传·宣公四年(公子宋子家弑灵公)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