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糊涂经》学生活
3397600000019

第19章 能取知舍糊涂规则(3)

用人汉武帝奖励积极工作的人

卜式是西汉时期的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父亲去世之后,他和弟弟相依为命。成年后,卜式与弟弟分家,自己只要了100多只羊,其余的房产财物都留给了弟弟。

卜式非常勤劳,每天都起早贪黑地放羊。十年后,卜式的羊达到了上千只,于是他购置了田产,成为富裕之家。

卜式靠牧羊生活的时候,正是汉王朝连续派兵反击匈奴侵略、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卜式虽然是一个平民百姓,但是他心里装着国家,于是主动上书政府,要将家财的一半献给国家,用来支持边防。

这一举动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汉武帝为此专门派使者前去调查卜式的动机和目的。

使者问:“你想当官吗?”

卜式回答:“我从小以牧羊为生,不懂得仕宦,对当官也不感兴趣。”

使者又问:“你家里有什么冤屈,想要申诉吗?”

卜式说:“我与人无争,邻居有困难的,我尽力去帮忙;有做了错事的,我去教化。我身边的人对我都很尊重,我没有什么冤屈。”

使者感到奇怪,进一步问:“那么你向朝廷捐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卜式说:“天子与匈奴打仗,为的是天下百姓不再受外族的骚扰,这个时候,应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如果汉朝的人都齐心合力,就可以消灭匈奴了。”

当汉武帝把这一情况转告给丞相公孙弘并征求他的意见时,丞相却无法理解卜式的做法,认为他的做法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是个“不轨之臣”,不能作为宣传的典型。汉武帝对此也有怀疑,于是置之不理,卜式则继续牧他的羊。

过了一年多,匈奴浑邪王投降汉朝,朝廷对他优加安置。但是这时山东等地发生水灾,政府的财政再次发生了困难。

卜式听说国家又发生了困难,再次捐钱二十万,让河南太守用来救济灾民。汉武帝从河南呈报的当地富人济助贫民的名单中看到卜式的名字,便想起他一年前上书捐献财产之事,感到卜式确实是真心实意地为国家做事,绝非沽名钓誉,于是赏赐给他外徭四百人,但是卜式没有接受。

汉武帝为了招徕天下之财,以补政府财政不足,曾经规定捐钱献财者可以封官赐爵。按照卜式的情况,他是可以被封为郎官的,但卜式却不愿意做官,说明他做这些事并不是贪图名利。

后来,汉武帝为了奖励卜式,坚持要留他做朝廷园林的牧羊官,卜式只好答应了下来。

卜式虽为朝官,但仍然不改布衣本色,亲自参加牧羊劳动。结果不出一年时间,园林里的羊个个膘肥体壮,比以前好了很多。

有一天,汉武帝路过园林,见到那些肥羊,十分高兴,便问卜式牧羊之道。卜式回答:“牧羊之道主要是两条,一是要按时料理羊的饮食起居,二是要把那些劣质的羊统统挑出去,不要使它们影响羊群。”接着卜式又说:“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

听了卜式的这番话,汉武帝既高兴又受启发,觉得卜式虽然是放羊出身,但懂得治民之道,是个不凡的人才。于是,又任命他做缑氏县令。

卜式到任之后,仿照牧羊之道,勤政爱民,取优劣汰,政绩卓著,深得全县人民的拥护。不久,卜式又迁任成皋县令,在这里,他调运军需民用物资,漕运成绩突出。

由于卜式的这些突出的表现,汉武帝认为他是一个可以治国的人才,拜他为齐王太傅,不久,又任命他为国相,协助齐王治理政事。

公元前112年,南越王吕嘉反叛,不久西羌、匈奴乘机攻入。在这个危急关头,卜式又上书朝廷,请缨出战,表示愿意与儿子一起奔赴前线,为国效力。汉武帝再次重赏了卜式,因为这样的危急关头,卜式的行为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如果下属做得好,表现突出,领导不但要表扬,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赏。如果领导不重视员工的表现,或者不以业绩来考核员工,干得好干得坏都是一个样,那么,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现在很多单位的领导,从来都不重视奖励员工,员工干得差。那是员工的过错;员工干得一般,那是正常现象:员工表现突出,那也是员工的分内之事。这样长此以往,员工也就不会多付出心血,工作更谈不上积极性了。

糊涂经商奥兹莫比尔买一送一

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家叫奥兹莫比尔的汽车厂,它的生意有一段时间长期不振,工厂面临倒闭的局面。该厂总裁决定从推销入手,扭转危机。

商战变幻莫测,要善于迅速调整,这种调整根本在于盈利,但有时为了盈利,吃些小亏是完全应该的。

采用什么样的推销方法才能尽快改变不利局面呢?总裁认真反思了该厂的情况同时又对市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博采众长,大胆设计了“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当时该厂积压着一批轿车,未能及时脱手,资金不能回笼,仓租利息却不断增加。所以广告中便特别声明——谁买一辆托罗纳多牌轿车,就可以免费获得一辆南方牌轿车。

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由来已久,使用面也已很广,但一般做法只是免费赠送一些小额商品,这种给顾客一点小恩惠的推销方式,确能起到很大的促销作用,但时间一久,使用者多了,消费者也慢慢不感兴趣了。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对各种推销方法的长处兼容并蓄,尽可能克服因方法陈旧使消费者麻木迟钝的缺点,大胆推出买一辆轿车便送一辆轿车的办法,果然一鸣惊人,使很多对广告习以为常的人为之刮目,到处传告,许多人闻讯后不辞远途也要来看个究竟。该厂的经销部一下子门庭若市,过去无人问津的积压轿车果真以21500美元一辆被人买走,该厂亦一一兑现广告中的承诺,免费赠送一辆崭新的南方牌轿车。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如此销售,等于每辆轿车少卖了5000美元,是不是亏了血本?

不但没有亏本,而且汽车厂还由此得到了多种好处。这也就是奥兹莫比尔抛砖引玉,舍小取大的聪明举动了。如果这些车积压一年卖不出去,每辆车上损失的利息、仓租以及保养费等就已接近了这个数目。而现在,车全卖光了,资金迅速回笼,可以扩大再生产了,托罗纳多牌轿车使用的人增多,名声变大了,市场占有率提高了,一个新的牌子南方牌也被顺势带出来了,这一低档轿车以“赠品”闻世,最后也开始独立行销……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从此起死回生,生意兴隆。利害之间仔细权衡原典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为害影,岂不知避,贪小利而忘大害,犹痼疾之难治。鸩酒盈器,好酒者饮之而立死;知饮酒之快意,而不知毒人肠胃;遗金有主,爱金者攫之而被系,知攫金之苟得,而不知受辱于狱吏。释义利是人们所喜好的,害是人们所共同畏惧的,利是害的影子,难道不知道躲开它,贪图小利却忘记大害,这犹如得了顽疾一样难以治好。毒酒盛满了酒器,喜爱喝酒的人喝了就会毒坏肠胃。市场上用来兑换的金子本有所属,喜爱金子的因拿了金子而被官府抓住,抢金子之人只知苟且得到金子,而不知会被官府抓住受罚啊!解读凡事有利则必有害。那么,什么是利呢?利,不仅仅是经商做买卖时所赚取的利益,利泛指对某个私已有价值的事物,如于人之利,于已之利,于公之利,于私之利等。

利对于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私已之利,更是容易让人丧失理智,产生贪心。但是,贪求小利而忘了大害,就如同染上绝症一样难以治愈。毒酒装满酒杯,好饮酒的人喝下去会立刻丧命,这是因为只知道喝酒的痛快而不知其对肠胃的毒害。遗失在路上的金钱自有失主,爱钱的人夺取而被抓进监牢,这是因为只知道看重金钱的取得而不知将受到关进监牢的羞辱。用羊引诱老虎,老虎会因贪求羊而落进猎人设下的陷阱;把诱饵扔给鱼,鱼会因贪饵食而忘了性命。可见,见私已之利而忘公利,或者忘大局之利,甚至对于公利乃至大局之利造成损害,那么自己往往也因身处于公利之中,或者处于大局之中,而受到伤害。因此说。利与害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非常微妙的,也是必须要忍耐的。

聪明智慧的人看到名利,就会考虑到灾害。愚蠢的人看到名利,总是被眼前微小的利益所迷惑而忘记了其中可能隐藏的大灾祸,但是结果往往是有了名利,忘了灾害,到了最后,灾害到了,名利却没有了。如果当初能在这种种的利面前稍做权衡,灾害也便不能成为灾害了,而利,也会最终得到的。

因而说,在“利”面前,还是要仔细地权衡一下“害”,因为灾害是一种很懂得依恋人的东西,你记着它,它就不想总来找你,如果你忘了它,它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到你面前来,让你见上一回,生怕你忘了它长什么模样,而我们,是绝对不想见到它的。要想避开它,就只有让它知道你还想着它,而你只要想到了它,你就会把贪心压下去,便能够避害而远之了。

处世孟子接受金子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国王派人给孟子送去100斤金子,孟子拒绝了。第二天,薛国又给他送来了50镒金子,这次孟子却接受了。

孟子的学生陈至秦觉得非常奇怪,问老师:“如果说昨天不接受齐国的金子是对的话,那么今天您接受薛国的金子就应该说是错的。反过来,如果今天是正确的,那么昨天就是错误的。到底哪一天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

孟子听后,笑着说:“我在薛国的时候,当地发生了战争,国王要我为之考虑设防的事情,我帮了他一点小忙,所以现在我是在接受我应得的劳动酬劳。至于对齐国,我没有为它做过什么事,但是齐国的君主却赠金子给我,显然是想收买我,你哪里见过君子是可以用金钱收买的呢?所以,或辞或不受,或受或不辞,在我来说,都是根据道义来确定的。也就是说,我做出了贡献,我接受酬劳就心安理得;如果我并没有施恩给人家,我也没有理由拿人家的东西。”

孟子的一席话,其实说的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那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据说,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乐羊子,他偶尔拾到一块金子。回到家里,他非常高兴地将金子交给了妻子。他的妻子非但没有觉得开心,反而将他数落了一番:“听人说有骨气的人不饮盗泉之水,因为它名声不好;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因为不愿意接受侮辱。想不到你竟会因为一块金子而败坏自己的名誉。”

乐羊子听了十分惭愧,赶紧将那块捡来的金子丢掉了。

如果你付出了辛劳,获得劳动报酬是应该的,反之,如果这笔钱来历不明,那就等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是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你接受了这笔钱,给你钱的人必然会让你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如果是不道义的事情,那么你就等于是接受了不义之财,这绝非君子所为。

所以,历来没有白吃的午餐,还是自己掏钱解决自己的午餐吧!

用人种世衡教边民尚武

北宋有一个边防将领叫种世衡,他曾驻守在延州的清涧城。

他刚开始接任的时候,发现这里防守力量薄弱,粮草也十分缺乏。为了繁荣经济,种世衡拿出官府的钱贷款给商人用。

商人们都争相到清涧来做生意,而且他们出入时也从不会受到盘查。没用多久,粮仓和官方的供给就都充足起来,边防实力大增。

为了增强清涧的边防实力,种世衡非常重视培养边境居民的尚武精神,他还想办法引导边民学习射箭。

种世衡让下属用银子做成箭靶,吸引百姓来射箭,谁射中了银箭靶就把这个箭靶送给他。后来射中的人越来越多,银做的箭靶轻重依然不变。为了增加难度,靶心在变小的同时也变厚了,这样人们的射技也大大地提高了。

当时,有人为了争取徭役的好差事而发生争执和打斗,种世衡就让他们通过射箭比赛来决定,谁的成绩好谁就可以优先分得较好的差事。谁一旦有了过失,也让他射箭,能射中的就会被免除刑罚获得释放。

由于采取了以上这些措施,清涧城中的军士和百姓,人人都擅长射箭。从此清涧城兵强民富,远远超过延州其他地方。

种世衡的所作所为,十分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当时清涧城的百姓生活困苦,如果强行让他们每天去射箭,而不给他们任何奖励,那肯定是怨声载道,人人都会有消极抵触的情绪。

种世衡的故事告诉我们,物质奖励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对。如果动不动就拿“奉献精神”、“自觉意识”这一套来衡量所有的人和事,未免有些太过一厢情愿。人类对于物质的需求是一种正当的、与生俱来的本能,难道有什么不对吗?物质奖励的做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事情,但是确实有效。就像节假日员工加班,会得到加倍的薪酬。那么员工在加班的时候,心情会很平和,干劲也会十足。之所以这么做,是对员工劳动的一种尊重,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经商斯里兰连环优惠

美国有一家叫“斯里兰”的百货公司。在当地,它的营业额在同行业中是首屈一指的。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以前曾一度积压了上千万元的商品。这样一来公司资金周转不开,处境十分艰难。为使公司走出困境,公司上上下下进行了许多讨论,同时也尝试了很多办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该公司决定采用市场“连锁”促销策略。具体方法是:以公司最为俏销的雪山牌毛毯为促销的龙头,让利8%;并且只要是在该公司购买一条雪山牌毛毯,公司便发给顾客优惠购物券一张。顾客拿着这张购物券在公司再度购物,便会得到15%的优惠价。然后公司再给你一张购物券,你拿此券再去公司购物,便可得到20%的优惠价。

如果顾客能三次购买该公司出售的商品,便可得到这个公司发给的“忠实上帝”奖券一张。“上帝”中不少人终于为这种“三顾茅庐”的精神所感动。顾客拿着这张奖券便可参加公司根据购物价值级别而设立的各种抽奖活动。中奖者可得到公司的销售的冰箱、彩电、录音机、电熨斗等。如果顾客没有中奖,也可凭“忠实上帝”奖券在公司任挑一样价值在3~5美元之间的商品,使顾客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

这一招看似施点小恩小惠,作用不大,却使公司获得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益。顾客从四面八方涌向“斯里兰”百货商店。该公司的销售额因此而直线上升,公司不但转危为安,而且商品在两个月内全部销完,从此该公司的名声大振。

所以说,经商者为了广赢客户,也不妨来一些连环优惠政策,抓住客户想再次占点便宜的心理,用小恩小惠引他们上钩,也使自己的事业得以发展壮大。

弃小勇求大勇

原典“暴虎冯河,圣门不许;临事而惧,夫子所与。黝之与舍,二子养勇,不如孟子,其心不动。故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圣人格言,百世诏诰。”

释义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恃其勇而不怕死的人,孔子不赞成让他指挥军队。而遇事谨慎思考的人,孔子认为才是作为军队指挥官的适当人选,北宫黝与孟施舍二人培养勇气的方式不如孟子,孟子培养勇气,重在不动摇心志。所以君子有勇而无义,必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必为盗。圣人格言,昭示百世。唉,怎么能不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