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决定孩子一生的三大商数
3395900000026

第26章 心态与成就成正比(2)

一个人只要获得信心,心里一高兴,干劲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也就是说,当“报酬”不存在时,就激不起努力的兴趣,也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理的一面,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对大人如此,对小孩子来说,更是如此。鼓励,尤其是自己父母的称赞会使孩子加倍努力。孩子所信赖的人,也是所依靠的人,就是父母。他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因而,父母如果在这一点上有所疏忽,孩子的失望常常会超乎大人的想象。

当孩子因为得到满分而希望能和母亲共同分享这快乐与荣誉时,母亲却十分冷漠,因而使孩子产生了一种被冷落的失落感,于是孩子对母亲失去了信赖感,故而对读书的兴趣也大减。

孩子,当然主要是指幼年的孩子,最关心的是能得到父母的爱。因而小孩子做事的意愿,常因父母的反应而定。

做事的精神,有赖于父母的鼓励。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作过一个实验。他将儿童分成四组:统制类、赞赏类、斥责类和忽视类。要他们连续做五天的加法演算。第一天的平均分数各组大致相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赞赏类的成绩不断进步,其他类组成绩则逐渐落后。

赫洛克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赞赏类的孩子认为“父母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所以努力的欲望愈高。因而,对孩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点滴进步,做父母的都应加以肯定。“你做得很好!”如果怕孩子得意忘形、骄傲自满,还可以再加上一句:“这次你考得很好。你应该不断努力,那么就可以每次都得满分了。”

父母称赞孩子的成绩,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是为了鼓励孩子继续前进,所以称赞要恰如其分,就事论事。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务实的精神,绝不要一高兴起来就把孩子捧上了天,说什么“只有我的孩子聪明,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得一百分!”

称赞和表扬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太抽象和笼统,如“你这幅画画得跟毕卡索的一样了!”或“你简直是个小画家了!” 因为这种抽象夸张的评价,孩子理解不了,当然也就鼓舞不了孩子。称赞孩子的绘画,应该说出画本身有什么优点,如“天空的云彩很有变化”或“树圆得像活的一样”。这样孩子听了,既知道自己成功的地方,又感到亲切。如果是称赞孩子的算题,可以说:“这个算法很好,清晰、简便。”

有的母亲在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或考出好成绩时,不大愿意称赞和表扬,认为这些都是孩子分内的事,是应该做到的。话虽不错,学好功课是孩子的本分,但是他们却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世上很多事都是应该的或分内的,而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好或者没有做好!何况是一个孩子呢?

父母不要吝惜热情,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鼓励。

对自己要有信心

有个人,经常与邻居发生争执,彼此之间嫌恶。有一天,这个人的牛丢失了,于是便怀疑是邻居偷了。他左想右想,越看邻居越像是偷牛的人。

过了几天,牛居然自己跑回来了。于是他再看那位邻居,样子好像又不是偷牛的人了。

你也许从来没有丢失过牛,更没有偷过牛,但是,这个故事却告诉你两件非常重要的事:

第一,作为人,绝对不能心有成见。当你假设一个人会偷牛,越看他就越像偷牛的人,直到有一天牛回来了,他的嫌疑才会被洗清。

第二,不幸的是,在我们的一生中,常常会被人冤枉成为偷牛的人,但牛又永远不会自己回来,所以,就有可能一辈子会被人视为偷牛贼。

因此,每个人对自己都要有信心。如果你不是偷牛贼,即使别人硬说你是偷牛的,也不应该影响自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在日本藤泽市,有个妇人叫佐伦敦子。她十几岁时,渴望能到美国去。对于美国生活,她所知道的大部分是从教科书上读到的。后来,敦子终于如愿以偿,到美国加州去读大学。可是,她到达美国以后,发现那个国家和她想像中的美好世界完全不一样。“人人都在竭力应付各种问题,似乎常常都精神紧张,”她说,“我感到很孤寂。”各学科之中,她觉得体育最难应付。“我们打排球,”她说,“其他同学都打得很好,就我不行。”有天下午。教练指定由敦子负责把球传给队友扣杀过网。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没什么困难,但是敦子很惊慌,她怕自己会做不好,惹人讪笑。有个男同学察觉到她心里害怕,便走到她面前,轻声说:“放心,你应付得了的。”

“这句鼓励给我的感受,你是永远都不会了解的。只是区区几个字:‘你应付得了的。’我真是开心得想哭。”她的那一节课终于过了关。6年后,敦子27岁,回到日本去工作。她说:“我始终没有忘记那几个字。每逢遇到困难,我就会记起它们。”

她肯定那男同学完全不知道他那点好意对她意义之大。“他大概甚至不记得这件事了。”她说。敦子如今在日本常东奔西走。可是,她仍经常记起“你应付得了的”这句简单的话,她一直对于这个男同学心存感激,因为这句话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不找任何借口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了这柠一个细节: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那是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应该干“挖战壕”这样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甩’开借口,我们才能与责任同行!”

西点军校的莱瑞·杜瑞松上校在第一次赴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代给他7件任务:要去见一些人;要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杜瑞松下定决心把7件任务都完成,虽然他并没有把握要怎么去做。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醋酸盐上。他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杜瑞松一直缠着他,到最后不知道是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他要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的用途,还是被他缠得没有办法了,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

杜瑞松上校的举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责任的范本。杜瑞松回去向连长复命的时候,连长并没有多说话,但是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要在短时间里完成7件任务确实非常不容易。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杜瑞松不能完成任务,也是可以找到借口的。但是杜瑞松根本就没有想到去找借口,他心里根本就没有过推脱责任的念头。

拿破仑·希尔说:“制造托词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已是世界性的问题。这种习惯与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这是成功的致命伤!”

相信自己的能力

一天,一位老者拜访阿利·哈费特时说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钻石,就能买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钻石矿,还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王位。”

钻石的价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费特的心里。从此,他对什么都不感到满足了。

那天晚上,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请他指教在哪里能够找到钻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头,但无奈阿利·哈费特听不进去,执迷不悟,不停地缠他,最后他只好告诉他:“您在很高很高的山里寻找淌着白沙的河。倘若能够找到,白沙里一定埋着钻石。”

于是,阿利·哈费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地产。让家人寄宿在街坊邻居家里,自己出去寻找钻石。但他走啊走,始终没有找到宝藏。他终于失望,在西班牙尽头的大海边投海死了。

可是,这故事并没有结束。

一天,买了阿利·哈费特的房子的人,把骆驼牵进后院,想让骆驼喝水。后院里有条小河。骆驼把鼻子凑到河里时,他发现沙中有块发着奇光的东西。他从那里挖出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带回家,放在炉架上。

过了些时候,那位老者又来拜访这人家,进门就发现炉架上那块闪着光的石头,不由得奔跑上前。

“这是钻石!”他惊奇地嚷道,“阿利·哈费特回来了!”

“不!阿利·哈费特还没有叫来。这块石头是在后院小河里发现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骗我。”老者不相信,“我走进这房间,就知道这是钻石啊。别看我有些唠唠叨叨,但我还是认得出这是块真正的钻石!”

于是,两人跑出房间,到那条小河边挖掘起来,接着便露出了比第一块更光泽的石头,而且以后又从这块土地上挖掘出许多钻石。戈尔康达钻石矿就是这样发现的,这是人类历史上价值最大的钻石矿。俄罗斯沙皇皇冠上的奥尔洛夫钻石,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就是从这个钻石矿挖掘出来的。

如果阿利·哈费特呆在家里,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麦田、花园,而不是历尽艰难困苦,在陌生的土地上盲目地寻寻觅觅,以致最后自杀身亡,他就会拥有自己的钻石宝地。他的农场每一英亩,后来都挖出了钻石,这些钻石镶嵌在了国王和王后们的冠冕上。这好比千千万万的世人,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具有巨大的潜能,从而也就没有找准实现目标的方向,结果与梦寐以求的东西擦肩而过。

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而溺爱孩子,或者蔑视孩子的创造性,就会扼杀孩子的自信心。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是父母的责任。如果孩子确实有了进步,父母就应该及时夸奖他们“进步挺大”。这样一般都可以调动孩子心中的积极因素,促使孩子期望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孩子就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摆出“小大人”的样子

如果希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你不妨从引导孩子模仿开始。

尽早提供模仿的环境。

孩子能够坐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每天用童车推着他到户外去活动2~3小时,让孩子接触空气和阳光,接触美丽的大自然。父母也可以在草地上铺一块小毯子,放一些玩具在毯子上,让孩子挪动身体,伸手去抓,这就是模仿的早期准备。

尽量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

如果孩子不愿意在小围栏里玩,父母就应该让他出来。儿童教育专家研究认为,孩子在小围栏里玩的时间一般到半岁左右。如果到了九个月,父母还把孩子圈在小围栏中,对孩子来说,这与成人坐“监狱”没有什么区别。

孩子不愿意在小围栏中玩,不一定就是又哭又闹,而是他们在小围栏中玩烦了,根本不想再在里面玩了。如果父母不明白这一点,就会极大地阻碍孩子模仿的能力发展。因此,父母要尽可能给孩子开辟一方新的天地,不要因为怕麻烦、图清闲就长时间地把孩子“关在”小围栏中。

俗话说:“孩子岁半,翻坛倒罐。”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可能会打破一些东西,干一些“坏事”,但是这应该是无所谓的。容易打破的东西要收拾好,衣服脏了洗一洗就可以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在乎这些。

巧妙引导孩子正确模仿。

对孩子来说,什么都是值得模仿的。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很感兴趣,总希望像父母一样能够做各种事。观察资料证明,孩子认为最感刺激的事也最愿模仿的是学电影电视中的“坏人”。“坏人”叼着烟,跷着腿,打打杀杀,飞檐走壁,披着衣服,戴着墨镜——在孩子的心目中,这实在是太威风了。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就必须进行正确引导了。孩子模仿的对象应该是健康的。比如模仿医生看病,孩子可能会用椅子摆成医院,像模像样地给玩具布娃娃看病,开药,打针。这种创造性模仿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知识,学会生存,从小树立为别人服务的理想等。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范对象,因此,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孩子2~3岁的时候,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不断加强,大脑结构日益完善,可以认识更多的东西了,这是模仿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需要有玩伴。父母每天都必须抽出一定时间来陪孩子玩,这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小动物为伴了,他们常常会摆出“小大人”的样子,经常说“我自己来”、“我要那一个”、“你别动,我会”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逐渐增加模仿的难度,比如进行律动表演,可以按照乐感、调式、节奏、感情色彩等要求,让孩子做十分丰富明快的动作,很多孩子都会模仿得惟妙惟肖。

语言伤害有时超过肉体伤害

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

有一天,母熊安排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日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款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虽快快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樵夫照它的话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它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