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富孩子
3395800000004

第4章 创业型亲子智商教育(2)

一个富人的才智高低,是一种经商能力的表现。

“不管在什么场合,才智是富人做市场的关键”。

合理的才智对于一个富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他成功的砝码。

倪润峰是长虹电子集团总经理。作为一个企业家,倪润峰的成就是非凡的。目前,长虹是国际知名的中国最大彩电基地,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倪润峰成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他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敏锐。有人说他运气好,其实不然。倪润峰的“好运气”源于他合理的知识结构。

倪润峰认为,一个学理工科的青年如果不懂经济、政治和文化,那么无疑就好比人少了一条腿,成不了大气候。他认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是经济学家、外交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倪润峰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把握住市场机遇,创造佳绩,这一点是他的同行所望尘莫及的。

熟知倪润峰的人都知道,倪润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企业家不是政治家,但企业家要关心政治。对于国家的政策,你必须站在国务院的角度来考虑,你才能取得主动。”

1989年,倪润峰从电视新闻中捕捉到这样一条信息:中苏两国外长在新疆会晤。深谙政治之道的倪润峰立刻想到:这是中苏两国关系打破坚冰、实现正常化的信号!继而他又推断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必然会刺激经贸关系的发展,边境贸易会迅速升温。

有了这样的判断,倪润峰立刻指示销售部门:加大长虹在东北,尤其是在哈尔滨的宣传力度。多设网点,增加人手。这一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哈尔滨的“长虹热”吸引了苏联人的注意,专门派出代表团远赴绵阳与长虹洽谈,意欲引进长虹的生产线……虽然因其后苏联解体而未果,但长虹彩电却一路顺风,打进了独联体市场。

由电视上的一个镜头而产生灵感,最后把产品打进了异国市场,这就是倪润峰“企业家应该懂政治”这一观点所产生的实效。

现代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学有一技之长,还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

一个现代富人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是“T” 字型结构,上面的一短横代表知识的宽度,下面的一长竖代表知识的深度,主要指专业知识,达到这样的结构便也就基本具备了现代管理需要的知识。

为了使自己的事业能够跃上一个较高的境界,一个现代富人必须下工夫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上,甚至一无所知上。

自然,一个现代富人除了具备比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必须掌握其他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避免常识性的缺陷和错误。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富人参加一场运动会的发奖仪式,当他得知一个短跑优胜者的成绩是12秒时,他鼓励这位运动员:“这次跑了12秒,下次争取跑13秒!”

这则笑话讽刺的是那种知识浅陋、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自暴其丑的富人。像这样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个别。

现代人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完美的知识结构,这已成为时代的一种基本要求。

富人除了具备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以外,有其他方面的爱好和特长也是十分重要的。

实际上,许多名人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特点,才使他们在大众的心目中具有迷人的风采。例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能打一手高超的桥牌,曾经与世界桥牌皇后杨小燕对过阵;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会吹萨克斯管,在总统竞选活动中赢得过民众的好感;德国总理科尔能指挥世界一流的乐队,每到一个国家访问,他都要一试身手,一展风姿……

作为一名现代人,若能拥有一技之长,则更能显示出他富有个性的人格魅力。

榜样的力量

看看皮尔·卡丹是怎样成功的,对小孩子知道创新和创业的关系很有好处。

与皮尔·卡丹的商标一样,法国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在文明世界几乎无人不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皮尔·卡丹凭着他超人的才气崛起于服装设计业。法国人公认他是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人,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他的企业遍布全球。他拥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公司,共有雇员18万人;他领到的营业执照多达720个。而且,他所经营的产品已远不止服装了:汽车、飞机、家具、地毯、灯具……几乎一切商品都包罗在他的庞大帝国中,并且都印有皮尔·卡丹的商标。这个“卡丹帝国”的总部就设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旁边。

其实,皮尔·卡丹不是法国人,他192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近郊。父母都是意大利人,以种植葡萄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家迁往法国。当时皮尔·卡丹只有2岁。皮尔·卡丹的童年是在格勒诺布尔和工业城市圣艾蒂安度过的。他从小就非常向往巴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还不到20岁。有一天早晨,他对父母说要去巴黎,父母没有表示反对。第二天,他便带着一只破箱子,骑着一辆旧自行车上路了。

到了巴黎后,他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于是四处流浪。当时德国人已经占领了巴黎,由于他违反了宵禁令,被关进了监狱。后来经过审查,证明他不是犹太人,才被释放了。

身无分文的皮尔·卡丹仍到处游荡,走投无路时,偶然看见一家时装店的橱窗上贴着招募学徒的广告,于是便走进去应试。由于他曾学过裁剪,所以被顺利地录取了。

这家服装店是专门出售男性服装的。和女性服装比起来,男式服装花样少些,但制衣的要求却比女式服装高。在这里,他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1945年,皮尔·卡丹转到帕坎时装店搞设计。当时,许多明星都在这家店订做服装,这也给了他一个得以崭露头角的机会。在皮尔·卡丹成长的过程中,法国现代派作家让·郭都和画家克里斯蒂昂·贝腊的美学思想给了他极为深刻的影响。

1950年是皮尔·卡丹事业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里什庞斯街租了一间房,首次展出了他设计的戏剧服装和面具。虽然展出地点有些简陋,却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小小的成功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他决心大显身手干一番了。

3年后,他第一次推出了自己的女装设计,并一举成名。1954年,他的时装店正式开张了,地点在圣君子旧郊大街。

皮尔·卡丹是一个非常富于创造性的人,他具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加之他的锐意进取精神,不久就打开了时装业的新天地。在法国,时装业本来是一个限制极严、顾客有限的特殊行业。当时的时装店只能为小姐、姨太太们量体裁制服装,大众却只能看,买不起,皮尔·卡丹首先意识到,高级时装只有在群众中开辟市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1953年,由于他改变了时装经营的方式,把量体裁衣、个别订作改成小批量生产成衣,并不断地更新款式。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这给他的服装业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小批量投放市场的时装,既不流于俗套,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这无异于是给他自己的设计做广告。而喜欢他作品的女子都有可能穿上他设计的长裙,这又打破了服装的阶层局限,可以说是服装业的一次革命。

他继续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鞋帽、挎包,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和化妆品。并且,他将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向国外扩张,首先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得到了许可证,打开了市场。1968年,他又增加了家具设计,渐渐形成了“皮尔·卡丹”商标的系列产品。不久,他又成了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在世界五大洲80个国家内,有他的600多家工厂、企业,产品基本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他开始拥有一个帝国。

鼓励小孩子喜新厌旧

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就要跑去给父亲看看;穿了一双新鞋,就要急不可待地在同伴面前炫耀。孩子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新”的心理就更加浓厚了。如果孩子不愿意刷牙,父母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的孩子说:“这孩子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如果天天刷牙,你的牙齿也会像这样整齐好看呢!”孩子可能因此就要去刷牙了。如果孩子刷了牙之后,父母就称赞他说:“你的牙齿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孩子就一定会非常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父母对孩子的创新精神的赞美,不要吝啬,也不要太滥。吝啬了,孩子的积极性鼓动不起来;太滥了,孩子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同时还可能经受不了挫折。父母有效地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就可能很容易取得教育的效果。

夸奖孩子创新的正确方法:

不能太滥。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习惯于受表扬的学生较少有创造性,在挑战面前也容易败下阵来。他们的努力往往更多地是为了受表扬而不是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相反,受夸奖较少的学生则能独立地学习,面临挑战也能顽强应战。他们都习惯于逆水行舟。所以,夸奖不能过多过滥。

由衷而真实。

父母应该知道,夸奖孩子创新是最好的勉励,但夸奖必须由衷,而且要真实。研究发现,在夸奖中成长的孩子会充满自信,但如果虚伪地夸奖孩子创新,则很可能就产生相反效果,会使孩子对真与假、好与坏无法分辨,反而使孩子学会了虚伪。

具体而适度。

具体而适度的鼓励,还应注意在孩子所做的各种努力中找出一些东西来加以表扬。表扬细微之处是使各种年龄的孩子提高技能的关键。当孩子去做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时,父母也应鼓励孩子创新,告诉他努力比结果更为重要。

不要说失望的往事。

在鼓励孩子创新时,父母千万要注意不要特别提及使孩子失望的往事,而要通过谈论幸福的回忆和成就来增强孩子的信心。因为常提起失望的往事,会降低孩子的信心,致使孩子丧失自尊心,从而不能进行独创性思考,也就很难取得成就。

因为孩子建立自尊的过程是长时期的,幼年期的任何事,比如从学会上厕所、自己吃饭、自己作决定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能否形成这种自尊。当孩子发展这些技能的时候,父母要注意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孩子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学会背诵一首诗这些小事,父母都可以记下来,比如记录在电冰箱上等。

父母还应该经常关心并和孩子谈论他所做的正确的事,比如父母说:“我看见你自觉地做作业,而且克服了困难,完成了20道题目,你真棒!”

如果父母想夸奖孩子创新,直接赞扬他所做的事情,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我看见你拿了礼物后,向奶奶道谢,你想得真周到,真有礼貌!”、“我注意到你把饼干分给弟弟吃,你真大方!”、“我知道尽管你不想收拾房间,但是还是收拾了,所以我决定带你去看电影。”等等,这样的效果远比说那些一般的表扬如“你真好”、“你真棒”、“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的效果要好的多。因为后者太虚,远远不如前者这样具体。

无论你想教会孩子什么,都应该先示范一下并且给予口头上的指引,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你所期望的目标。如“现在应该回家了,先把积木放回盒子里。我们一起来吧”。事情做好了,你应该说:“谢谢你帮我的忙。”

引导孩子朝创新目标努力并且不让他感到任何压力是很重要的。当然,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学会上厕所是很开心的,但是如果他偶尔一次尿湿了衣裤,你也没有必要骂他,千万不能让他造成一种印象——“你不爱他了”,哪怕就那么一会儿时间,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放手让孩子编制人生美梦

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给予适当的创新引导,孩子的创新力便能正常的成长。

不要天天忙着工作、应酬,不清楚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志向所在,却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等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不仅孩子觉得难过,自己也会感到挫折、失望。

一个教师讲了这样一段经历:

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在一所当时称为“贵族学校”的私立中学实习。那里面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家庭相当富裕、父母又忙于做生意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家庭。坦率地说,这些孩子虽然个个活泼健康,聪明伶俐,但是都属于“有点问题”的那一类。他们贪玩、任性,在来这个学校之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少数已经受到了不良影视节目的影响,满脑子尽是江湖这一类的东西,有的甚至管我这种年轻的老师叫“老大”。

当时学校的校长交给老师的一个任务就是和学生探讨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这时,我碰到一个贪玩但是爱动脑筋的学生。他质问我的口气还真有点苏格拉底的风格。我对他说:

“你应该认真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

“认真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呀。”

“为什么要考大学?”

“因为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

“为什么要找工作?”

“有工作才能有合法的收入,才能有钱支持自己独立生活呀。”

“我爸爸有的是钱。”

我当时一时语塞,真的没有理由说服他——一个养尊处优的男孩子。

其实,这个大男孩儿道出的何尝不是事实:努力学习,上大学,找工作,养家糊口,这只不过是那些靠不着父母的孩子的人生必由之路。对于他们这样的衣食不愁的孩子来说,人生如果没有更大的理想与追求,挑灯夜读真的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现在,经常也有父母向我们诉苦:“我的孩子,条件这么好,就是不好好学习,整天无所事事。”

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的: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编制一个梦!一个更高、更远、更美丽的人生之梦!这样他才会有学习、奋斗的动力,就像那些农家子弟一样。

其实,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开始认识自己的时期,青少年常会问:

“我将来能做什么?”

可是他们能够确定自己不愿意做的是什么。他们害怕将来是个忙忙碌碌的人。他们变成不听话和反抗父母的孩子,只是为了要想亲自体验一下他们的自主能力。他们并不是故意想要反抗父母,他们的内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他们的痛苦也是多方面的,有肉体的行动、精神上的刺激、不满现状和害羞的苦恼等。要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凡事都能称心如意,是件不可能的事。他们控制不住自己,可以说常常是心不由己地闯下了祸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父母可以逐步地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并且允许孩子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在一段特定的时间之内,父母必须让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保持一致,这样的期望可以使孩子感到安全。

很多父母虽然知道要顺应孩子的能力及兴趣,然而,认知的层次并不等于行为,孩子的能力及兴趣,如果是父母主观的认定,就谈不上所谓的“顺应”,反而是“操纵”了!最好先让孩子去尝试,再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常跟学校老师联络,偶尔和孩子的同学、朋友聊聊,自然知道孩子大致上的表现。如果能为孩子做心理测验,那就更客观了。

对于孩子的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也应该秉持上述的原则。不要老是执著于完美的期望,强迫孩子去实践;必须多考量孩子的现实条件和个别差异,不要作不当的比较,接纳事实,修正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愉快。否则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很大的困扰,甚至不幸地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