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富孩子
3395800000016

第16章 人才诚可贵,创业价更高(1)

人的智力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非创造性思维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创造性思维以积极性为前提,积极性以主动性为前提,主动性以自主性为前提,自主性以独立性为前提,独立性以个性为前提,个性以自觉性为前提,自觉性以兴趣为前提,兴趣以欲望为前提。

任何人要真正使外界的信息转变为内在的知识,毫无例外地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发展的规律。

知识也好,智慧也好;创新也好,天才也好,都属于人的内在素质,要使这些内在的素质转变成丰硕的成果,还要有一系列中间环节。

为什么很多知识分子成不了富人,而富人却往往没有念很多的书?这其中的差别在哪里?是富人没有知识吗?NO!

这其中的差别值得搞亲子教育的家长和老师们好好思考一番。

不要相信聪明就能成功

霍金用自己的成就为“聪明”作了全新的诠释:“聪明”不是耳聪目明,而是敢于、善于求知的心灵。相对于他的求知欲望,身体的缺陷只是“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现在,很多父母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舒适、脑子聪明不聪明,只盯住各科成绩,却把决定他们将来事业、人生、命运的那部分能力忽略掉了。智商以外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决定性,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志不强者智不达”就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一个人做人的本领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也指出:“童年时代的一些最初的印象会在人的一生中留下痕迹,要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里非常细致地和深思熟虑地来对待他们的教育。”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的智能和品格,基本上五岁左右开始定型。换言之,幼龄阶段的儿童得到的教育或启迪,与成年后的智慧和行为有很大关系。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一位记者采访了一位老学者:“请你谈谈你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里。”记者不解地追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些什么?”老学者的回答大出记者的意外:“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事坚持到底;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四周的大自然。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就是因为从小学到的这些做人本领,使老学者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父母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舒适、脑子聪明不聪明,只盯住各科成绩,而对决定他们将来事业、人生、命运的那部分能力却忽略掉了。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2所城市独生子女的一份调查表明,80%以上的独生子女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在未来强调合作、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能否发挥出聪明才智。

聪明与否真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唯一因素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智商以外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决定性,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志不强者智不达”就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许多事实表明,班上最聪明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发展得最好,而学习不怎么样的孩子可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所以,在注意孩子智力投资的同时,更应该花力气开发孩子的情商,因为良好的情商不仅是打开学习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相形之下,那些认为孩子还小,进行意志教育为时尚早,或主张“树大自然直”的父母,他们不了解人类的遗传素质只能提供儿童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可能,并不能预定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方向;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不施以认真的诱导,必定很容易使孩子小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大之后会变得性格怯懦、胆小而难以成才。

独立意识与自我选择

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自己的路自己走。别人的意见(包括父母的意见)仅供参考。可以肯定,如果不是独立思考的习惯,康德虽然成绩全校第一名也成不了大哲学家。

许多西方教育学者认为,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我们的代替是在告诉他们,我们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勇气,这使他们感到危机、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要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我们大人保持不可缺少的形象,我们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这是教育中的一个误区。孩子们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们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

大卫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就倍加疼爱大卫。大卫四岁了,妈妈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妈妈终于送大卫去幼儿园了。老师告诉大卫的妈妈,大卫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扣扣子,也不会穿鞋。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做这些小事却做得很好,相比之下,大卫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很可怜。老师告诉大卫的妈妈,让他学习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四岁的孩子自己应该已经学会穿鞋戴帽。可妈妈说:“我喜欢大卫,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更多的牺牲。”

大卫的妈妈应该认识到她这样做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实际上,她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可怜。她认为她是一个好妈妈,她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儿子。过分的爱和给予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这样做,妈妈实际上告诉儿子,他是无能为力的,没用的,不行的,有很大的依赖性。大卫还可能感到,只要妈妈帮他做所有的事情,为他服务,他就在妈妈心中占一定位置。他可以不干什么事情,不想或者不学习做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玩耍。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便会有失落感。妈妈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等孩子长大之后上了学,妈妈如果还是一如既往,还是不断地替他做事情,大卫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更使他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或者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没有勇气和同学们在一起。他将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我们要是替孩子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我们是要告诉孩子们,我们比他们大,比他们强,比他们灵活,能力比他们大,比他们有经验,比他们重要。我们不断地显示我们的伟大,他们的渺小。如此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这是不足为怪的。

如果我们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我们是在告诉他门,我们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勇气,这反而使他们感到危机和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我们大人保持不可缺少的形象而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这是不尊重孩子,其结果反而事与愿违。

逆境面前方显个性本色

黑格尔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要靠人的主观意识来赋予。

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逆境可以出天才,坏事可以变好事。

玛吉·佩拉尔是个不幸的女孩儿。她经常遭到同龄人的欺负。好在玛吉脚下的反应和她的脑子一样快。她从来就不能确定,那伙有时和她混在一起的粗野的初中女孩儿什么时候会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她。玛吉曾经为逃脱她们的追踪而跑进她居住的贫民区附近的一所教堂。

但要从她母亲手下逃脱就太难了。据玛吉自己说,她母亲经常无缘无故地大发雷霆,对她大打出手,每每这时她都惊恐万分。这种虐待后来变得非常严重,儿童福利机构不得不把她先后安置在几个寄养家庭中。但这些地方表现出了它们自有的怪诞,玛吉说这些家庭就像监狱一样。

她自己的家庭是那种可能会使孩子进入青少年收容所、流落街头,或在停尸室终止其年幼生命的家庭。但玛吉似乎注定能获得一种未来,这不是一个彻底失败的未来,而是一个成功的未来。她这个月即将以优异成绩从圣费尔南多中学毕业。她是校报的编辑。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已同意她在1998年秋季入学。

生活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为什么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人能兴旺发达,而另外一些人却不能成功呢?试图解释亚伯拉罕·林肯、海伦·凯勒、马亚·安热卢,或西泽·查维斯的成功之道是一个长期的难题。所有这些人都是在克服了童年的贫困或深重的个人创伤之后成名的。

曾在人文发展领域广泛著书的心理学教授保罗·艾布拉姆森说,研究玛吉等人如何克服生活困难可以给人以启迪。他说:“许多孩子经历的是一系列不幸的事件。在某些方面看来,这些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逆境中克服困难、靠自己奋斗取得成功的人完全体现了美国社会神话般精神特质的核心内容,而那些未能走出逆境的人最终则走进了精神病院或监狱。”

平常心态看升学,条条大路通罗马

人生的道路是复杂而五彩的,孩子不一定非要走高中、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这一条路不可。孩子如因考不上高中,读职高也可以。只要愿意学习,道路总是很宽广的。

“路是无限宽广的”,不要太早指定一条路让孩子去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方向都有它的生机,一窝蜂地挤窄门,只会造成无谓的伤害。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翔龙、飞凤,让孩子做个在草原上奔驰的驯鹿、活泼快乐的猕猴、威武而善良的大象,不也很好吗?

1996年6月1日,当全国的孩子庆贺自己的节日时,青海省西宁第五中学高三学生卢晓珑,在高考模拟考试之后跳楼自杀了!

据班主任周晋宁介绍,卢晓珑在班里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最近的两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5月29日进行第三次考试时,卢晓珑称自己头痛,后两天又情绪不好,随即出事了。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即对22名儿童自杀行为分析发现,学习压力过重导致自杀占45.5%,高居自杀原因的第一位。

在目前的中国,每年还是仅有少数同龄人能上大学,而期望孩子上大学,甚至上好大学的父母高达92.8%,期望孩子将来读博士的父母达19.3%。如此巨大的反差,就很容易造成孩子严重的成就焦虑,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悲剧。

让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少数人能够上大学就是少数人能上大学,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管父母如何高期望,孩子如何拼命学,少数还是少数,很多的父母是必须面对失败的。

父母和孩子何以走出这痛苦的沼泽呢?

我们必须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成功之路是很多的,不只考大学一条路。现代社会已经开始由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成功也由单一模式转向多种模式。况且,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幸福,通往幸福的路更是千万条,父母干嘛要限定孩子的选择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尊重孩子的人格,相信孩子的选择,孩子完全可能实现幸福的追求。有个独生女小学毕业时,不愿去重点中学竞争,选了一所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普通中学,父亲坚定地支持女儿的选择。如今,三年过去,女儿生活得很愉快,因为是学习日语,已经能用较流利的日语打电话了,还担任了某报的学生记者。这位父亲的感悟是,一个人应先生存而后发展,以生存为基础发展的路子也就宽了,何必将自己逼上绝路呢?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原因是父母把子女视为自己的延伸,子女的成就也就是父母的成就。父母与子女荣辱共尝,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由于补偿心理作祟,有的父母自己本身没有办法自我实现,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盼望子女完成自己未达的心愿。

曾有位妈妈这样说过:“小时候我梦想当一位音乐家,但是家里太穷了,连风琴都买不起!所以,现在我要孩子去学钢琴,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如此把自己的缺憾托付孩子来弥补,那样孩子是否也会因此失落了什么?

为了符合社会期望,社会上认为好的,父母就会尽力让孩子达到,以符合社会的期望,为社会所认可。因此,社会潮流的趋向便会造成一窝蜂的现象:五六岁的孩子,父母要他们学英文、学电脑、学柔道……反正大家都去学嘛!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有没有兴趣!

现今有许多中产阶级的父母们,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关心,但却关心得不得其法;而且他们关心的目的也只在于“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上。事实上,考上大学并不是人生的最后目标。虽然注重子女的教育是中国一个伟大的传统,但是,现今的父母们之所以会如此烦恼“我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成因:

抚养子女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代的父母愿意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与父母之间产生竞争的压力。当父母处在妯娌、兄弟、同事之间时,难免会有“我的子女是不是比别人好”的心理压力。于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就会想是否有一种很快的方法能使自己的孩子分数变得很高,以证明自己的子女是不输于别人的。

学校的教育有很大的问题。

以前我们不少学校还是采取应试教育,其结果不在教育孩子如何求取知识,只是将无法渡过每个考试关口的人淘汰掉而已。

升学主义的缘故。

所有问题的背景,全出于“如何使子女顺利考大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心态。

没有所谓的最好而又唯一的抚养子女的办法。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别人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你。父母应该衡量自己的生活环境、经济能力、工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与其他长辈的态度等方面来决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趣的是,你用何种方式去教养子女,他们就会发展出一种个性与特质来,而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质,正是我们多样化社会所需要的!

学会中庸之道。

过与不及都不是好事,采取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保持弹性的最好方法,可以避免僵化的管理。

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目的。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帮助子女找到他们所认识的生活意义和目标,这在教养子女时是很重要的。

要有成长的概念。

子女是活的,不断在长大中。在各个成长的阶段中,鼓励孩子从各种不同的信息中去获得知识,培养他们有独立吸取知识、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

要有成本的概念。

现今的补习班太多,在选择时要有“对孩子将来考大学有无帮助”的投资顾虑。

让孩子全面发展。

以上是解决问题的大原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把握。

不滥用父母权威,尊重孩子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