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对一个人真正重要的事情,到底可产生多大的力量?卡普兰(Gilbert Kaplan)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曾是一家十分成功的大型投资期刊的发行人兼编辑。1965年卡普兰在一场排演中,第一次听到马勒(Mahler)的《第二交响曲》。他“发现自己感动得无法入眠。我再次去欣赏演奏,在走出演奏厅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这是一段与音乐的漫长爱情故事的开始。”尽管他没有受过正式的音乐训练,他决心投入时间、精力和财力(他必须雇佣一个交响乐团)来学习如何指挥交响乐团。今天,他演出的交响曲获得世界各地评论家最高的赞美。纽约时报称赞他在1988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灌录的交响曲唱片,为年度最佳五张古典唱片之一,纽约马勒协会的理事长称之为杰出的录音演奏。只依赖意识层的学习,将永远达不到这个艺术水准,甚至集合这个世界所有的意志力也办不到。而卡普兰之所以办到,是因他将高层次的潜意识,与所追求的新“爱”相契合所致。
自我发展的动力
自我发展的动力的精义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
当我们将“愿景”(愿望的景象)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相对于“愿景”的当前现实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我们会敏锐地意识到存在于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如“我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没有资金。”或是“我想从事真正喜爱的职业,但是我必须另谋他职以求度日。”这种差距使一个愿景看起来好像空想或不切实际,可能使我们感到气馁或绝望。但是相反地,愿景与现况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种力量,一种促使你努力去实现愿景的力量。由于此种差距是创造力的来源,我们把这个差距叫作“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这是一种想要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力量。
创造性张力是一种正面力量。但有时也完全有可能产生一种负面的力量,当差距存在时,即因为差距而感到气馁、焦虑、悲哀、绝望或担忧等情绪时,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情绪性张力”。它们是妥协的原因、是造成放弃真正理想和个人愿景的根源。而创造性张力不但不会降低愿景,反而使愿景变成行动的力量。
创造性张力可转变一个人对失败的看法,并能培养毅力与耐性。失败不过是做得还不够好,是愿景与现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失败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可看清对现况的不正确认知、体察策略为何不如预期有效和检视愿景是否明晰正确。立拍得的创立者、发明者兰德,在他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警语:“每一项错误都是一个累积最后成果的事件。”
自我发展的组织
自我发展的组织的修炼需要组织为此投入时间、精力和智慧,不仅如此,甚至在必要时还需为此设计新的组织架构。关键是,创新型员工在他所在的公司里,是否感到能够自由追求自己的愿景。如果公司的组织结构令成员们感到窒息,那么这样的结构就必须进行改革。事实上,对许多个人来说,职业发展可能就是其个人的愿景。如果僵硬的组织结构将创新型员工牢牢地钉死在某个岗位上,也就剥夺了其职业发展的机会,更谈不上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应是自我发展的组织的修炼所必须的。
至于核心的领导策略则很简单:以身作则,自己先体验自我发展的组织。鼓励别人追求“自我发展的组织”最大的力量,便是你自己先认真地追求自我发展的组织。
对于任何组织变革,领导者的作用永远是第一位的。自我发展的组织修炼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领导者能否身体力行,走在其他创新型员工的前列。贝克曼仪器公司产品开发小组的领导者布拉德在读了《第五项修炼》之后,在其组织中尝试进行了自我发展的组织的修炼。布拉德一直都认为人际关系的品质是组织绩效的根本要素,并觉得自我发展的组织的修炼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一位组织学习顾问米罗科维克博士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小组训练。贝克曼仪器公司的创新型员工都受过很多团队训练,但这是他们第一次在一起以开放的态度、有系统地讨论他们的行为。作为领导者,布拉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除非我先学习自我发展的组织,否则我没有办法向同事讲解自我发展的组织。”于是,他在假期中花时间写下了自己的愿景。他说:“我从四个月前才开始了自我发展的组织的努力,但是经验已经足以告诉我们,转变的能量来自于个人价值观。假如你可以先找到每个人真正关心的事情,然后才引进其他修炼,并且开始发展强烈的共同愿景,你们的学习就会进入最高潮。我们发现以实验的方式,请创新型员工依照自己的速度学习,所引发的热情和承诺要远胜于我命令他们‘为共同愿景齐心协力’。”
领导者为推进共同愿景的建立,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个人愿景,然后才能去“告知”组织创新型员工。为了实现自我发展的组织,需要能够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并从这个最高目标具体化出较现实的、可描绘的愿景。显然,一个碌碌无为、胸无大志的领导者是绝不可能承担起带领组织修炼的重任的,一个只有较低层次需要、只是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或只图私利的领导者也绝不可能要求其下属的创新型员工去追求自我发展的组织。
组织在培养自我发展的组织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氛围,一种创新型员工可在其中锻炼“自我发展的组织”的公司气氛;能够不断鼓励个人发现愿景、探究目前的真实情况、挑战两者间的差距,甚至形成一种文化。这样的组织气氛,将以两种方式来增强自我发展的组织。首先,它将持续强化个人的成长对于组织是真正有益的理念。其次,对成员们的回应,组织应提供对发展自我发展的组织有所助益的在职训练。就像其他任何的训练一样,发展自我发展的组织必须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当代先进企业的管理思想充分肯定了企业应为创新型员工的发展服务这一理念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以下是企业从文化层面营造为创新型员工发展服务理念的例子,值得寻求发展的企业认真学习和思考。
几年前,某家报社因经营管理不善和发展思路不清而面临停刊。主办机构派出了新的领导班子接管了报社。该报总编辑提出人员管理的“平台理论”,即报社是一个平台,为创新型员工(记者、编辑)的成才与发展服务,承认创新型员工的个性化差异,创新型员工不论是直升机、战斗机还是轰炸机,报社都为其提供平台服务。换句话说,创新型员工可以在平台上自由起落(当然要有飞行秩序),创新型员工的成长最终必将拉动报社的成长。因此在这种管理理论引导下,报社出现一批名牌记者、名牌编辑、名牌版面、名牌栏目,最终集合而成一家名牌报社。
这家报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理思想的巨大转变。一家报纸的业务核心是采编(记者、编辑)人员管理,这是决定报纸质量的最根本环节或源头。在传统的思想下,采编人员必须服从于报社,为报社服务,压抑了采编人员的创造性,最终导致报纸质量难以提高。而在新的“平台理论”中,报社为采编人员服务,鼓励采编人员自我发展的组织、创造发挥。而报纸是一种头脑企业,个体采编人员成为名牌创新型员工是在报纸的版面上体现出来的。毫无疑问,报纸也因此成为名牌报纸。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共生关系。
在竞争中发展
“不进步,就退步。”你各方面能力的磨练,都不妨做如上观。商人在商业上所受到的磨练一般是多方面的,他们丰富的常识,远非一般人可以比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投入商业,即使用非所学,他们却在工作中磨练。
经营商业,在100年以前,被认为不是高尚的事,但到了今天,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各国的商业都已经突飞猛进,商业地位之重要,已经占全部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要从事商业,常识、经验丰富的人,肯定比那些庸庸碌碌的人容易获得机会。在商业经营之前,能够准备得越充分越好,商业经验积蓄得越多越好。
当你的地位逐步升迁时,会有不少机会,可以从各方面学得一件事情的精髓。他若能抓住这些宝贵的机会,早晚会得到成功。
一位商业界的前辈说:“我的下属,没有一个不是从最基层依次晋升的。俗话说:‘有益于职务,就是有益于自己。’你如能在开始服务时就记住这句话,前途一定光明。凡经我们考试及格而任用的人,只要自己肯上进,都不难获得良好职位。”
俗语说:“人在心不在,穿过树林不见柴。”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有的人,对于手头或眼前的事物,常常不知不觉地漏掉。他们对于经商来说是一个门外汉,因为他们做事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会留心那些与他接触的事物。相反,那些精明干练的人只要做上两、三个月,对于店中的事物,都会了如指掌。
比如,有个律师起初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做了三年事,收益极丰。在这三年中,他把事务所中的工作都学会了,还在一个业余法律进修学院毕了业。
然而,有不少在律师事务所做事的人,算起时间来,资格都很老,可是他们毫无所获,仍赚着极微的薪金。同是一个律师,前者因立志坚决,对事物观察仔细并且能抓住业余的些许空闲,努力进修,最后终于成功了。可是,后者却与他完全相反,永无出头之日了。
我曾经聘请过一位创新型员工,为人忠厚、处事热心、从不偷懒,但是由于他反应不敏捷,从来不肯把新的经验、新的主意、新的理想带到工作上去,他只知工作,不知学习,因此,他从来没有升迁过。
再者,我又聘用过几个创新型员工,他们经常注意身旁的事物,专心地学习,特别注意累积经验,把公司当做一所学校,尽力钻研磨练,因此进步迅速,成绩极佳。
一个前途有希望的创新型员工,他的工作能力随时都在提高,任何事他都要做得高人一等;他总是喜欢睁大眼睛望着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务必观察思考得完全明白才停止,他无时无刻不抓住机会学习。他认为有关自己前途的学习机会是那样的重要,远在财富之上。
像这样才智卓越的创新型员工,肯定会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把日间所见所闻、思考的工作方法与应对、技巧等从头考虑一番。他所得到的好处,真比白天工作所得的薪金大多了。他明白,这些学识是他将来成功的基础,是一笔无价之宝!
在工作中发展
据调查:在大、中、小城市里,女性求职就业最多的人就是“打工妹”一族。她们多是18到25岁,来自偏远贫困的农村,再加上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服务业成了她们的首选。在深圳、珠海、厦门等地的“打工妹”大多是来自北方,在北京、石家庄等地,大部分则来自安徽、江苏等地。但她们中的有些人却并不是单纯地打工,而是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
谭平菊,一个美丽清纯的女孩儿,八年前,年仅15岁的她从千里之遥的家乡湖北恩施土家族山寨,独自一人来到郑州打拼。
1994年,谭平菊初到郑州时,人生地不熟,每天都只能以馒头充饥。“还记得来郑州过的第一个中秋节,那年天气好冷,可我只有一个毛毯。在寒冷中,我流着泪过了一夜……”谈起初到郑州的情景,她至今难忘。
在谭平菊打工的经历中,她干过挡车工、营业员、饭店服务员等。1996年,谭平菊应聘到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还参加了自学考试并取得了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
还有一位叫陈卫萍的打工妹,经过八年面点技术的学习,她练就了高超精湛的和面、盘面、拉面技艺。五分钟之内,她所拉出的面条细如发丝,两斤面粉拉出的长度经测量竟达400多公里。观众对其评价是用打火机可以点燃,可以用来穿针。由于在面点制作方面的深厚造诣,在1999年第六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豫菜名菜汇报评比活动中,她的作品获得了面点系列二等奖;2000年3月的首届“宝丰杯”豫菜文化节上,获得了大赛金牌;2000年底,她和她的老师、同事们所研制的中原名点系列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摄制成中国烹饪教学片。
贫穷对某些人来说是一种资源,穷则变,变则通;穷是走向富的阶梯。打工者们,请你们扬帆起航逐风搏浪前进吧!
问答题:什么是创新型员工的自我发展?
创新型员工怎样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