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五项修炼
3395700000034

第34章 创新型员工的他学能力(2)

团队学习的修炼有深度汇谈和讨论两种基本方法。深度汇谈一词源于希腊,原指思想在人们之间自由流动的意义,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就像流荡在两岸之间的水流那般。深度汇谈的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的问题,撇开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地聆听别人的观点,自由地交换各自的看法,达到共同思考的目的。深度汇谈听起来很简单,好象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可实际运用中,往往难度很大。最大的难点在于:组织内的成员不敢正面批评领导者的意见或建议,缺少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或者只是蜻蜓点水、浮皮了草的应付。常常会有以下情况发生: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为了维护团结,不提分歧性的意见;为了不使别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等等。这种阻碍群体讨论和研究的束缚,影响了深度汇谈的效果。深度汇谈的核心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寻求对于复杂的议题的多种可能的方案,而不形成决定。讨论与深度汇谈不同的是,讨论指不同观点的充分撞击,最后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和观点。在有效的讨论活动中,人人都是赢家,个人可以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深度汇谈和讨论基本上是能够互补的。通常,人们可以用深度会谈来探讨复杂的问题,用讨论来就某些问题达成协议。一个创新型的团队要善于交叉运用深度汇谈和讨论这两种方式。

在目标中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小说家福克纳曾入密西西比大学读书,终因生活困难而辍学。此后,他先后在书店当过店员,在密西西比大学邮政所担任过3年所长,还兼任过童子军教练。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结识了美国著名作家休伍德·安德森,从此改变了福克纳的一生。从此,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正是由于休伍德·安德森的影响,成就了福克纳的伟大事业。关于如何向优秀的人物学习,福克纳这样说到:“时刻盯着比你的能力还高的榜样。不要在意你是否比你的同代人或你的前辈优秀。努力去做得比你自己更好。”

创新型员工的基本目标:

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甘于奉献,拼搏进取。

确立终身学习理念,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学习计划,结合工作实践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形成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习惯,在团队学习中发挥突出作用,学习事迹突出,成效显著。

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备适应岗位变化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善于运用学习、掌握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勇于创造,不断创新,在本创新型员工作岗位上有突出业绩并有创造性的贡献。

创新型员工学习化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将领,英勇善战。虽然深得周瑜、孙权器重,但因吕蒙十五六岁即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草莽之辈,不足与之谋事。吕蒙自认低人一等,也不爱读书,不思进取。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的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吕蒙一听,忙说:

“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孙权听了批评他说:

“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要抽出时间读书,收获也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补课,利用带兵打仗的军旅闲暇,如饥似渴地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功夫不负苦心人,不久后,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浔阳令。 ,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一谋士建议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怠慢他,最好去看看。”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鲁肃随口应道:

“这事到时候再说嘛……”

吕蒙正色道:

“这样恐怕不行,强将打不赢无准备之仗。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做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吕蒙于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全面深刻,独到精妙。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从前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道: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从此,鲁肃对吕蒙尊爱有加,俩人成了好朋友。吕蒙通过努力学习和实战,终成一代名将而享誉天下。

在一个静态的世界里,学习的必要性不是很大。但是,在一个动态的世界里,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公司需要连续协调地促使创新型员工增加知识储备,那些走在前面的知识汲取者也正是竞争优势的创造者。

与“知识工人”相同,“创新型员工”作为广义上的“工人”或“工作者”,在今天的社会中创新型员工从事的职业虽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职业知识化,操作技能化,而塑造创新型人才对于广大的创新型员工社会而言无疑更具有普遍意义。创新型员工是相对组织而言的,学习的创新型员工是说“我要学习”或“必须学习”,而创新型员工的学习则是任何一个要想生存发展的组织必须进行的一项战略性的工作。在这里学习的创新型员工和创新型员工的学习是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共存共生的。

非正式的学习

当今世界,充分利用创新型员工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但是随着知识的发展、分化,仅利用创新型员工现有的知识已显不足。为继续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创新型员工们自身必须跟上时代。若不对“知识之井”进行不断地补给,它终将干涸。为更好地满足创新型员工们的需要,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由三部分组成:正规培训和发展计划;鼓励非正式的学习;奖励学习。

培训和学习是有差别的,并不是只有培训才是学习。美国劳动部和马萨诸塞州的牛顿劳动力发展中心公布的一项重要研究表明70%的现场学习是非正式的。

无论耗资多少或多好的运作,一个培训计划并不能确保你的组织是一个创新型组织。创新型员工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简单的培训。既然70%的学习是非正式的,尽力制订鼓励这种学习类型的计划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速度和创造是创新型员工的两个特点。为挖掘他们的智力资本,使其保持持续的竞争能力,在组织中充分运用非正式培训,对于成功管理创新型员工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了公司利益而进行的学习,就不得不把我的思想交流给别人。有时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举行社会活动使大家一起学习。这也是正规培训能如此有效的原因之一。

当我们谈到在组织中如何管理日益增多的专业化知识时,“知识”和“学习”之间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只有创新型员工自己能将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所以创新型员工获取知识对于充实公司的智力资本非常重要,但只有当学习真正做到“快速”而“深入”时,才会真正的有效果。

阿·德·纪思相信“比竞争对手学习速度快可能是惟一的持续竞争优势。”

学得快,还要学得深,这里的“深”不同于知识的深。知识深是指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对某个问题有深入的见解。深入地学习,则是指我们学习的方式,主要讲怎样让创新型员工们能想到一起。

问答题:什么是非正式学习?

什么是创新型员工学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