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3393100000007

第7章 看得开——凡事寻常看,天高风自清(3)

人生第一苦是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生命,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大声地哭泣。人生第二苦是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消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气力衰减,精神日下,色身朽坏。活着的同时,已经死了。人的本体随时都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人怎么能控制生息代谢的变化呢?人生第三苦是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病症让人饱受病痛之苦。身体会生病,心灵也会生病,身病煎熬五官,心病煎熬心识。人生第四苦是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由于恐惧死亡产生的痛苦远远超过死亡本身的痛苦。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人生第五苦是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是人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况且生死无常,聚散无定,相爱之人生离死别,怎能不苦?人生第六苦是怨憎会苦。佛说,仇怨憎恶,挥之不去,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人生第七苦是求不得苦。佛说,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像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一样弹回来打中自己,人总是在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人生第八苦是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都会让人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了解了痛苦的本质,才能“对症下药”,但是,千万不要对痛苦斤斤计较,生命中的痛苦与快乐无法像收入与支出那样算得明白。有一位30多岁的女士得知自己患了重病后,对大师哭诉:“为什么是我?我的事业才刚起步,孩子还小,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得病?”大师说:“生命中似乎没有任何人、任何时候,适合发生任何不幸,不是吗?”

“但是她还那么年轻,而且善良,怎么会这样?”一旁陪她来的朋友不平地说。

“雨落在好人身上,也落在坏人身上,”大师说,“有些好人甚至比坏人淋更多雨。”

“为什么?”

“因为坏人偷走了好人的伞。”

为什么……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事实摆在眼前时,我们常常要追根究底。但是,无常是能说清楚的么?

有一个小和尚问师父:“什么是生命?”师父没有作答。小和尚不死心,又问了几次。师父一言不发地狠狠敲了一下小和尚的光头,“咚咚”两声响,小和尚委屈地揉揉头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师父问道:“头还痛么?”小和尚气鼓鼓地答道:不痛了。师父微微一笑,然后指着树上的鸟说:“你看到树上那只鸟了么?”小和尚不解地看着师父,又看看鸟。一阵风吹来,树枝随风振动,鸟一扇翅膀飞走了,师父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生命!”

像小和尚无缘无故地挨了打一样,我们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也会遭遇不幸,而且常常是毫无征兆和理由的痛苦。“痛”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它很快就会消失,而我们常常会对它念念不忘,膨胀了痛苦。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执著于快乐,却忘了提醒自己不要执著于痛苦。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我们无法制止无常,就像小和尚不能停止风。树上的小鸟会飞走,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

不了解痛苦的话,痛苦将会继续下去,而且我们也不会知道什么是该放弃的。佛说:“一切苦。”你要知道没有人能逃得过痛苦,你更要知道的是,痛苦很快就会过去。

烦恼生智慧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是以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维摩诘经》

人们往往认识不到烦恼的本质,而一味地把烦恼向外推。常会有人说,我要是有100万就不会再有烦恼了;我要是工作好一点就没有烦恼了;我要是学历高一点就没有烦恼了……贪、嗔、痴、慢、疑之心不除,烦恼仍会如影随形。

《六祖坛经》中有句著名的经文——烦恼即菩提。六祖慧能将这句话作了衍申:“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对此,圣严法师有番精妙的阐释:“菩提是觉醒、开悟、智慧的意思;烦恼是迷惑、愚昧、困扰的意思。悟了是菩提,迷中是烦恼。烦恼和菩提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分别、执著、计较的念头,就是烦恼;反之,虽然心仍然照常活动,照样起作用,但是没有自私自利的分别、执著与计较的念头,就是智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不论是苦难、敌人或是幸福,都未曾离开自心的感受,所以想要克服困难,结果困难更多;想要打倒敌人,反而制造出更多的敌人;本来要追求快乐,结果欢乐却远离自己。”

所以面对烦恼,聪明人不会避道而行,而是将自己置身其中。所谓“引蛇出洞”,烦恼一旦伸出头来,正是根除的好机会,趁此找到烦恼的根源,用智慧之光照破它。比如我们被人打骂时。疼痛之下,嗔恼顿生。这时我们会发现嗔毒之蛇从心里爬了出来,才知道自己心中原有此烦恼。若无疼痛,嗔亦不生。我们又哪有机会观照自我?如是观察,烦恼渐渐消失,心中也越发明悟。

佛陀在竹林精舍时,精舍附近有一座农庄。有一天,这户农家的母牛生了小牛,可是稍不留意,小牛走失了。主人赶紧去找小牛,可是他找了整整六天还是没有找到小牛。正烦恼时,恰好佛陀离开竹林精舍要到村外托钵,他看到疲倦至极的农夫。

佛陀慈悲地问他:“你为何这么疲惫呢?”他说:“唉呀,我现在很烦恼,因为我走失了一条小牛。”佛陀说:“走失一条小牛为何要如此烦恼呢?”农夫说:“您是无法体会我的烦恼的,因为您出家了没有挂碍啊。”农夫接着诉苦道:“每当我遇到烦恼时,看到佛陀和僧众出来托钵,过着那么悠闲的日子,我就非常羡慕。”佛陀说:“这跟我们清闲的日子有什么关联呢?”他说:“当然有!我走失了一条牛,就会担心这会影响我的耕作,此外还要担心家人的生活。有时收成不好,回家就会听到孩子们向我喊肚子饿,老婆也吵着没有米下锅。而你们出家人,不用担心田里是否有水。会不会下雨,也不用担心家里人,我真的很羡慕。”

佛陀说:“听起来确实如此。但是,我们这份轻安自在,是我们‘自断自离’所得的;而你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是自己延续的烦恼。你可知道,我也有烦恼?我的烦恼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作的是普天下的众生心;所拥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试想,是你的烦恼大,还是我的烦恼大呢?”农夫听了,想想说:“嗯,确实我的烦恼比较小,比起您的负担我的烦恼不算什么!”佛陀又说:“对!你的烦恼比起我来算什么呢?不过我的烦恼‘有’与‘无’是一样的,因为我容纳于天下,天下容纳于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这位农夫顿时恍然大悟,说:“走失一条小牛算什么呢?我现在所得到的妙法才是珍宝啊!’"若会用,烦恼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变成烦恼。烦恼是由生活中种种不如意所引生的心境,菩提是由生活中种种如意和不如意所得的觉悟心境。由此可知,烦恼不离生活,菩提也不离生活;生活能引生烦恼与菩提,心生烦恼,心也能生菩提。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菩提;菩提不觉悟,菩提即烦恼。所以,菩提由烦恼净化而得,离烦恼无菩提,这就是烦恼与菩提之间微妙的关系。《维摩诘经》云:“一切烦恼皆是如来种。”“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当烦恼莫名升起时,先问问自己:烦恼是什么?何以生烦恼?如此自省、逼迫之后,你会发现,烦恼是可聚可散的东西,转境不如转心。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你为什么要充满烦恼呢?

人生在世,贵在糊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世间一切的法道,都如梦幻泡影一般一触即破,不可捉摸。又如晨露闪电一般转瞬即逝,应该以此看待众生。

《金刚经》上说:“世间一切的法道,都如梦幻泡影一般一触即破,不可捉摸。又如晨露闪电一般转瞬即逝,应该以此看待众生。”它的意思是说,做人,在很多时候不能太较真,该糊涂的时候就要糊涂。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也是一个潇洒落拓的人,在他的书扇上,经常篆这几个字“难得糊涂”。所谓“难得糊涂”在有些人看来是简单不过了。正因为他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却又不想把其中滋味细细咂摸,因为倘若解释了,更生烦恼,于是便装起糊涂,或说寻求解脱之术。

历史上,真正达到板桥先生“难得糊涂”的意境的还是大有人在。如苏东坡,他本是一个刚正而又渊博的豪放之人,可偏偏为当世所不容,一辈子被诋毁以至再被贬谪。东坡居士留有一首名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相信这也是因为他在现实的太多的不如意,甚至倒有些愿意自己迂腐,真是迫于无奈的难得糊涂啊。

现实的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直面我们的人生,有很多我们不能太在意,太认真。特别涉及到人情俗事,在这其中盘根错节,犹如老树之根,密密麻麻,令人望而生畏。太认真,不是扯着头发,就是动了筋脉,真是扯不断,理还乱,顺其自然,且顺其大意,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大家、为了自己的长远,哪怕暂时吃点苦,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是既可避免直接的人情上的“嘘寒问暖”,又是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并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将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出于某种原因,不便于直截了当而采取的糊涂战术。确实,在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明明白白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出于某种特别的考虑,说得含含糊糊一点儿效果反而更好。

清朝的嘉庆皇帝,登位后要处理不少上朝遗留下来的问题,其中就有准备破格提拔几位大臣的问题。这几个大臣,曾为父王作过贡献,却被奸臣排挤、打击。但在皇朝之中,这样的事情可不是儿戏的,群臣反应不一。嘉庆拿不定主意,便问老臣纪昀。纪昀沉吟良久,说:“陛下,卑职从官数十年,承蒙先帝错爱,一直兢兢业业,从未有人敢以金钱贿赂我;写经著述,也不收厚礼,什么原因呢?这只是因为我不谋私枉法。但是,却不是没有例外,若是亲友有丧,要求老臣为之点主或作墓志铭,他们所馈赠的礼金,不论多少厚薄,老臣是从不拒绝的。”

嘉庆听完纪昀的话,先是费解,感觉摸不着头脑。自己品味,却又点头称许,于是下了决心去提拔这批官员。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纪昀以混话之词,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皇上应该放下包袱,大胆去做。纪昀的话,看起来词不达意,但细究起来里面确实大有文章。既然为官清廉,为什么对亲友之丧事点主、作铭所得概不拒绝呢?这是因为秉承祖宗遗愿,无所顾忌之故也。皇帝您老人家破格提拔这些官员,本就是造福大清江山,维护社稷所需,不也是弘扬先帝的德化,还有什么顾忌的呢?这不正和我纪昀的做人道理一样吗?嘉庆皇帝也不是笨蛋,哪能悟不出纪昀的话中话呢?

纪昀说话为何如此遮遮掩掩?原因是有很多的:虽然自己的主张是建议破格提拔这些官员,但不好说明,新皇上是什么个态度心里还没底,此意见是否被采纳,名义上都与自己无关,皇帝也好,其他人也好,抓不着把柄;嘉庆皇帝历来聪明,而且有好擅作主张的性格。如果不说,皇上会不高兴,认为自己不尊重他的问题。倘若说白了,恐有教导皇帝、教唆皇上的忌讳,反而会起副作用。不如用此模糊之法,让皇帝自己“悟”出道理来,既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又迎合了皇帝的秉性。纪昀此举,看似圆滑,其实在勾心斗角的朝廷里面,真是一举两得的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