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3393100000040

第40章 赢得谦——认真做事,谦虚做人(2)

放低自己,就是通常所说的低调做人。它是一个心态问题,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估量问题。自觉非同一般、高人一等,便会放不下架子,也夹不住尾巴,只能颐指气使、俯视于人。只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凡人、不比别人在某方面强,才会与人平等、看人平视、待人平和。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

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纸砚来。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

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注入到了茶杯中。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人们都知道,只有从山脚下攀登才能到达山顶,只有从起点起步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诸葛亮懂得放低自己,虽躬耕于山林不也同样修得满腹韬略,成就了日后蜀国霸业。亚伯拉罕·林肯懂得放低自己,虽鞋匠出身不也成为受人景仰的美国总统吗?所谓智慧,并不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让自己飘飘其然,而是来到低处以一种谦卑的心去仰视芸芸众生。

唐代诗人王维,他在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他也因此显得十分高傲。

当时,科举考试盛行舞弊作假之风,如果应试之人没有权贵推荐,是很难高中的。因为这个缘故,读书人纷纷找权贵做靠山,千方百计讨取他们的欢心。

王维是个有骨气的人,他认为这样做有失读书人的身份,他还当面对人说:“考试要靠真本事,读书人不能走旁门左道。国家选用人材是大事,如果就这样形同儿戏,对国家是大不利的。”

王维坚持苦学,没有托请,结果第一次考试就落第了。相反,那些有关系的虽不如王维学问好,却都高中了。

这件事对王维打击很大,他变得沉默寡言了。这时,王维的朋友对他说:“科举的风气不正,这是不争的事实,你能改变得了吗?你要想高中,就该知道你不中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着手解决,这样才有希望。你的学识是不差的,关键是你没有结交权贵,补上这一课中个状元也不是难事。”

王维承认他说的不错,从此放下自尊,出入权贵之家。他不仅诗写得好,而且音乐才能也十分出色,特别是他的弹琵琶绝技,那是无人能比的。

岐王对王维十分赏识,他又把王维介绍给极有权势的公主。在拜见公主之前,有人提醒王维说:“公主爱好音乐,只要你让她高兴了,天大的事都能办到。你一定要卖些气力,千万不要搞砸了。”

王维记在心上,很费了一番脑筋。在拜见公主时,他使出所有的本事,把琵琶弹得动人心魄,格外好听。

公主听完十分高兴,连连叫好。王维趁机又把自己的诗作献上,还恭维说:“公主的才能,天下无人不知,有幸得到公主的教导,我现在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公主更加高兴。岐王在旁也替王维美言,求公主帮助王维科举高中。后来,有了公主的关照,王维高中状元,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王维掌握了科举的命脉,这才屈尊权贵,结果顺利地达到了心愿。

这不是王维的过错,只是封建社会对人性扭曲的写照罢了。他的一首曲子比万卷书还管用,他找到了成就功名的一条捷径了。

物体要吸收热量,首先得冷却;人要跳跃,首先要蹲下。冷却和蹲下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变得更热和跳得更高。同样放低自己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的,目的是加重成功的砝码。

争强好斗,自毁前程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即使获胜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证严法师

一位小沙弥问师父:“您见过孔雀开屏吗?”

师父回答:“见过。孔雀开屏美丽绝伦,可惜这一盛况不能经常见到。”

小沙弥问:“怎样才能让孔雀开屏呢?”

师父说:“这也不难,可以利用孔雀爱美的心理让它开屏。孔雀一向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眼里容不得其他鲜亮娇艳的东西,当它看见面前有色彩艳丽的丝绢在晃动,就会立刻展开美丽的尾巴迎接挑衅,却不知此刻正好中了人们的圈套。”

孔雀的这种心态与人类的争强好胜心理是相通的,争强好胜会经常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今天你在公司里抢白别人一句话,也许就种下了同事不和的祸根;夫妻间的一时赌气相持不下,往往就是感情出现裂痕的原因;更有甚者,因为好出风头与人斗富而被抢劫……争强好胜的个性如果控制得好,可以帮助一个人在人生进取的路上永葆充足的动力。如果不能对它加以有效地控制,它也很可能会成为影响我们正确发展的一项弱点。

有些人生性好竞争,逞强好斗,绝不轻易屈服他人。其实,战胜别人不一定非要打败他,向人低头也是争取胜利的一个手段。争强好斗的人如果不能自我控制,最终是要吃大亏的,麦克阿瑟将军就是因为桀骜不驯、争强好斗自毁前程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领导者》一书中对麦克阿瑟和杜鲁门之间的关系评论道:“在美国领导人中间再也找不到两个人像麦克阿瑟和杜鲁门这样彼此憎恶的。早在1945年6月,杜鲁门就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道:美国战后一个大问题是‘拿麦克阿瑟这位首席女歌星、大军官和五星先生怎么办’。他还写道:‘遗憾之至,我们不得不让这样一些自命不凡的草包坐在重要的职位上。我不明白罗斯福为何不把温赖特叫回来,让麦克阿瑟当烈士。’”

当然,杜鲁门的这段话夹杂着很多的私人恩怨,多有不实之处。比如,他称麦克阿瑟是“草包”,显然属于个人偏见,是对麦克阿瑟的人身攻击,但却也说明了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真实的关系。麦克阿瑟对杜鲁门也没好感,他认为杜鲁门极易冲动,动不动就发脾气。这种相互抵触的看法决定了两个人关系只能对立,而且随着时问的推移逐步表面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尽管对麦克阿瑟印象不佳,但对他还是委以重任,让他进驻日本,麦克阿瑟实际上就成为日本的绝对统治者。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使日本基本上消除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走上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但麦克阿瑟的老毛病此时复发,在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驻日美军削减一半。麦克阿瑟的举动极其目中无人,杜鲁门非常恼火,由此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

此外,战争结束后杜鲁门两次邀请麦克阿瑟回国参加庆典,都被麦克阿瑟以“日本形势复杂困难”为由回绝。如果麦克阿瑟接受邀请,回国同杜鲁门缓和一下关系,结局可能会很光明。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是一个极端自负好斗且固执的人,而且要坚持到底。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总统下令撤销了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最让麦克阿瑟尴尬的是,他是在新闻广播中获悉自己被撤职的。这一消息实在太突然了,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麦克阿瑟听到后面部表情一下子呆滞了。他太自负了,不把一切放在眼里,他万万没有想到,功勋卓著的他会被总统在战场上撤销了一切职务。

麦克阿瑟多年来养成的桀骜不驯、极端好斗的性格,把他推向了凄凉无助的地步。他不止一次地公然违抗上司的命令,并以此为荣。他的弱点是不会把握分寸,他也许忘记了物极必反的结局。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处理”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先没有任何暗示,没有事先的内部“通气”,直接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就这样,他在战场上的勇猛顽强,以及用自己出色的战略、战术拯救数以万计的官兵性命,竟然被他那自负和盛气凌人的派头一笔勾销。

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一起竞选美国总统时,应当说凭麦克阿瑟的经历、战绩和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地位,他应当成为赢家,但最终人们选择了艾森豪威尔。这意味着人们选择了一个稳健的人物,而最终放弃了极端自大好斗且不断引起争议的麦克阿瑟。麦克阿瑟这位指挥千军万马的五星上将,以政治流放者的结局结束了自己的命运。

证严法师开示:“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赢对方,即使获胜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从人的能力上讲,发挥争强好胜精神实际上仍有一个合理的界限,过于争强好胜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缩短寿命。争强好胜者的特点是雄心勃勃,喜欢出头露面和勇于取胜。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其面临的压力也较他人要大。这些人往往会“玩命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睡不好觉,也不锻炼,不知不觉地在损害自己的健康。

记住,你可以适当张扬你的个性,但不要过于争强好胜。

居上不骄,居下不馁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金刚经》

在处世接物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没有困难,一帆风顺。处世无困难,就会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骄傲心起,一定会欺压别人,藐视真理。如果能知道困难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又何必对困难耿耿于怀呢?这样,反可以以患难为解脱。

人们总是将“骄”与“败”、“输”联系到一起,因此人们嘴上常说一些诸如“骄兵必败”、“骄傲使人落后”之类的话。事实也是如此,“骄”是历史上众多的以多败少、以强输弱战役失败的根源。《金刚经》上说“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说得无非也是这个道理。

身处优势地位的人们,倘若总是看不起别人、欺凌别人,必然会遭到相应的惩罚;但若他们能够收敛自己骄傲的态度,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和接纳那些弱势群体,必会威严自显、得到众人的尊敬。

当年林肯总统的平易随和是有口皆碑的,尽管他位居总统之尊,却常常喜欢一个人独自走出办公室,到民众中去。平时他的白宫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的,任何人想进来谈谈都受到欢迎,他不管多忙也要接见来访者。

林肯总统不愿意在他和民众之间拉开距离,这使保卫工作颇不好做。他也常抱怨那些执行职责的保卫人员:“让民众知道我不怕到他们当中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他不仅说,而且躲避他的卫兵并命令他们回到陆军部去。他不愿意成为白宫办公室的囚徒。他保持着最高行政官所不寻常的灵活性。

1861年,林肯在白宫外面度过的时间要比在白宫多。他常常不顾礼节,在内阁部长正在主持会议时闯进去。他不愿坐在白宫,当他无法从白宫脱身时,便打开白宫办公室的门,让政府官员、商人、普通市民们沿着行政官邸的围墙排着队去见他。林肯很少拒绝人,甚至对有的人还鼓励他们来访。1863年,林肯写信给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公民:“对来见我的人们我一般不拒绝见他们;如果你来的话,我也许会见你的。”

他曾说:“告诉你,我把这种接见叫做我的‘民意浴’——因为我很少有时间去读报纸,所以用这种方法搜集民意;虽然民众意见并不是时时处处令人愉快,但总的来说,其效果还是具有新意、令人鼓舞的。”

林肯说的“民意浴”缩短了他与下属和人民的距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激发了人民参与国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利民又利国。

古今中外,大凡有高深修养的人都从不高高在上或自觉高人一等。他们在成就了事业之后,反而更加平易随和,在言行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位居高位的人常常为众人所仰视,所瞩目,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议论和评判。如果此时能以低调的姿态俯就众人,以亲和的语言善待众人,做到位尊而不自矜,权重而不自傲,功高而不居,名显而不炫,就一定会赢得众人的拥戴,人心的归附。

所以,将自己看得更平凡,更糊涂一点是提升自己的精神途径。

低调做人,万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