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经常要遇到许多不曾预料到的情况,面对一些非常情况,我们时常无法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事情的始末、利弊,就匆匆忙忙作出结论,采取行动。结果,由于忽略了某些重要的方向,只能默默承受失败的结局。处事不乱、冷静分析问题,才是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最佳方法,也是智者不可或缺的人生智慧。
不显山不露水,真君子也
善知识,何明“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坛经》
善知识,什么叫做“般若”?般若的汉语意思是智慧。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每一个念头都不是愚昧的,都是智慧的,这就是修行般若的教义。
六祖惠能认为在脑里出现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智慧的,因为只有思考了才能产生念头。更进一步说,有了念头就等于有了成功的种子。当有了这个种子之后,很多人会大张旗鼓地显示,但有的人就善于不显山不露水地去做。
有些人做事时,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然而这些人大部分“雷声大,雨点小”、“说得比唱得好听”,就是见不到办事的效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鄙视这类人。
还有一类人就是老子比较欣赏的一类人——这类人“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渝,质德若渝”。即,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抢风光,这类人表面上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
在这个社会上,做事太张扬,太露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妒忌,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我们的失误),这样就会给日后自己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雍正不但是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很容易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举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事;权力受到了制约,皇权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
军机处还有一种职能,即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情报局,有很强的保密性。军机处的由来,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产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以致二年有余而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雍正对军机处管理得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他们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飘移的帐篷一样随皇帝的行止而不断改变。皇帝走到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现场办公。
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的印信管理得非常严密。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派专人负责管理。当需用印信时,必须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由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视下使用。
设立“军机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最后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的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能也差,皇上的旨意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启动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营造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
无论在雍正的正史和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在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方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环节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会很难成功。
面对失落要洒脱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经讲记》
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无自性,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段经文在印顺法师的《般若经讲记》中称日标宗,即标明一经的宗旨。
佛陀的出世,是以解脱人类痛苦为目的的,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离苦得乐。可有趣的是,众生并非很愿意脱离苦海。但有的人却说什么人生应该有苦有乐,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又说什么苦乐是相对而言,有苦才有乐。这种论调乍看起来似乎有理,然而仔细推敲,却站不住脚。
因为如果说人生有苦有乐是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对待痛苦的来临应该要像迎接快乐一样欢喜踊跃,然而人类的行为始终处在逃避痛苦、追逐快乐之中,很少有人刻意去追求痛苦,除非自虐。其实自虐也是因为心灵的痛苦太大了,为了转移痛苦的目标,于是始有肉体自虐的行为,以减轻心灵的痛苦,自虐的意义也在于寻求快乐。
那么觉得人生应该有苦有乐,这只不过是理想主义者的说法,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希望有苦的,可见解脱痛苦这个前提,是佛法与世间共同要解决的。然而如何要解脱人生的痛苦呢?佛法以为首先要对苦有深刻的认识,这样才好对症下药。
说到苦,有身苦与心苦两种:身苦的感觉人们大致相同,就像感冒、胃痛一样觉得难受;火烧、刀斩都会觉得疼痛;冬天、夏天大家都会觉得天冷、天热。心苦是心灵烦恼所引起的痛苦,心苦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例如同游一处风景,有人心旷神怡,喜气洋洋,有人看到的是满目萧条,感极悲凉;同看一轮明月,有人欢喜赞叹,有人落泪伤心。
人生,色彩斑斓;生活,五味俱全。谁不愿人生如画的灿烂美丽?谁不想生活如风似云般洒脱自如?
然而,有所追求,就有所失落,正如要结果而花必然落去,并且追求的目标越高,追求得越执著,失落得也就往往越多,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愉悦如意,使人身心舒畅,意气风发,增添乐趣,犹如踏上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
遇有失落,折磨着意志,冷却了热情,动摇了目标,恰似陷入孤寂痛苦的泥沼。
追求与失落相随,谁也躲避不了。
荀子曾说:“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谈折阅(亏本)不市”。其实,在通向追求目标的途中有所失落,并非不速之客,它经常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而光临;生活而光临;生活负担过于繁重,事业紧迫无法脱身,身心受到摧残打击,美好的理想难以实现,苦苦追求的东西无法得到,几番饮下生活的苦酒,遭受人生的挫折……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也只有在同各种失落较量的过程中,才能更充分更有力地显示出来。正如大江大河在奔涌中一旦碰到礁石,它便会把自己的全部活力释放出来。而对失落,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人世的复杂,勇敢地正视追求中的艰辛,深谙人生的辉煌本就触及着许多曲折、坎坷、失败、忧愁,那么,你必定能够笑傲失落,泰然处之。追求似坚固的手杖,目标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只要是有了这两点,定会融化冰冷的心,提高兴奋机能,越过千山万水,一步步走向成功和喜悦。
纵观古今,事业的成功者,谁不曾失落?如果你在失落的苦闷中不能自拔,一蹶不振,失魂落魄,那只会把人生导向可悲的境地。众所周知,三毛有着一股男子所没有的勇气四处流浪,她的书透着几多豪情、几多执著、几多坚韧,可她却终于抵御不住疾病和人为的失落而放弃生命。
后退有时亦是进步
“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
——《坛经》
“自古以来,诸佛只是传授人的本性或本心,历代祖师知识秘密咐嘱人的本性或本心,所传承的袈裟会引起争夺祸患,因此传到你就为止,不要再传给后代了。如果传承这件袈裟,时刻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你必须马上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加害于你。”
“惠能后来到达曹溪,又被坏人追赶搜索。于是避难于四会这个地方,混迹于猎人中间,这样经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
五代时期著名的禅师布袋和尚曾做过一首诗偈,将进退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腿部原来是向前。
此偈中说的不论是“低头”,还是“退步”,都非常符合水田插秧的实际,又皆契合人生的禅悟之道。
要知道,人若在平视时,目光或为树障,或为山遮,难以及远,而“低头”插秧时,眼为之明,心为之静,而插秧之倒着走有如“退步”,实际上却是一种向前。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采取一种宁折勿弯的做法,一味地承受工作和生活带给他们的种种压力和烦恼,却不能用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将之化解掉。若是那样,人生也只是活在无限的迷茫和痛苦之中。
有这样一篇《山谷中的谜底》的文章揭示了这种现象: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而东坡却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现象的形成是个谜,许多人都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所以被称为“山谷中的谜”。然而无意间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普通夫妇。
那是1993年的一个冬天,这对婚姻正濒于破裂边缘的夫妻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一起生活,如果不能就以这次旅行作为最后的回忆。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欣赏山谷中美丽的雪景。后来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后来得急。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随着雪越积越多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随着雪的重量向下弯曲,直到雪攒到一定的重量从枝上滑落。雪松依然抖擞精神迎接下一次大雪的堆积,这样一曲一折之间大雪没能奈何雪松。可其他的树却没有雪松这种本领,树枝就被积雪很轻易地压断从而导致树木的死亡。由于风向的原因,西坡的雪较东坡的雪小,总有些树能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松、柏和女贞这类树种。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吻着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了。”
过大的压力会把一个人压垮,如果人们能学会这种“弹性”将压力化解,便能拥有向雪松一样的精神,迎接更猛烈的风雪而屹立不倒。
行军打仗一味向前虽然勇气可嘉,然而却未必能够打胜仗。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四渡赤水就是一种进退之道的经典胜利,也是我们人生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智慧。因此,慧者都不以一时的进退观成败,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化解掉内心的压力,采取以退为进的人生智慧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一定条件下,窄就是宽,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掌握了这一点,就能使得心灵及其行为达到更高层次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