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3393100000002

第2章 悟得透——命由己造,福由心生(2)

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着,不论是在城市里或在洞窟里,你都必须面对它。真正的人生就是现前的瞬间——既不是已经消逝的前尘往事,也不是尚未到来的梦幻未来,生命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间,就在这一刹那,你呼出的是这次吸的气,不是上次的,更不是下次的。在短暂的人生中,于事必有取舍,拾之自当努力,弃之亦当无悔。切不可前脚已经落地,后脚还不肯离开。过去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能把握的只有这一秒。不能把握这一刻的呼吸,你就无法把握生命。

在呼吸间,你能看到生命绽放出的奇光异彩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

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坛经》

人有愚笨和聪明之分。愚笨的人就要逐渐修行,有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聪明人不需要长时间的修行,瞬间即可契合于道。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本心或本性,那也就没有什么渐顿的差别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说渐顿不过是权且设立的名称而已。

六祖惠能在《坛经》中,曾多次提到有关聪明和愚笨的问题。他说,大凡聪明的人,学习经法都能融会贯通,并且自悟得比较透彻,但那些愚笨的人则需要一个长期修行的过程。可是,六祖惠能还告诫人们,聪明是可取的,但太聪明了,反而会被聪明耽误。

谁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绝大多数人也都希望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可是事实上,世上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几乎是没有的,而本不聪明却要自作聪明的人,却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一则笑话说:有个人,天天闲得无聊,抓了几粒稻子吃起来,觉得又扎嘴、又苦涩。他想:如果把稻子去掉皮壳,再煮熟就是非常好吃的米饭;如把煮熟的米种到地里,将来收获时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煮了一锅米饭,撒到地里。结果可想而知,这便是自作聪明的结果。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前进困难重重,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鸡,就顺便说了句“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不等上级命令,便让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影响了军心。曹操知道以后,他还辩解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东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以免到时慌乱。”曹操一听,大怒道:“你小子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警戒三军。

对于曹操斩杨修,一般人们会认为是曹操心眼小,借机杀人。其实关键是杨修聪明过头。世上有真聪明与假聪明之分。可惜的是有些人属于假聪明,却并不自知,其结果可想而知。杨修就是这样,经常不看场合,无视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结果自然越来越遭人讨厌和憎恨,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确实罪有应得。试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个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即使真的撤军,也要用正面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不然会军心大乱。军心是军队的命根,这是最起码的军事常识,但杨修却违背了,岂不是自寻死路?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不难看到类似的情形。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很聪明,但如果一个人老耍小聪明就成了一种愚蠢。建议你在面对人生际遇时,切勿自作聪明,而要学学糊涂。

快乐钥匙,在你中心

以有贪欲嗔恚掉悔故,能令众生受诸告恼,若能断除,则受快乐,无百忧患。

——《别译杂阿含经》

有一次,在靠近阿拉惟的欣沙巴园林里,佛陀在牛径上铺了树叶以住宿。这时阿拉惟的哈达卡正在散步。他看见世尊坐在树叶堆上,便上前问道:“长者,您生活得愉快吗?”

“我的孩子,我生活得很愉快。在全世界的人当中,我最快乐。”佛陀说。“但是,长者,冬天夜里最为寒冷,而且有整半个月会结霜;土地被牛踩踏得硬邦邦的,地上的落叶也少了,树上的叶片所剩无几了,而您的黄袍如此薄,风吹来又如此冷……”“尽管如此,我还是生活得很快乐。让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随意回答,好吗?假设有一个人拥有一幢华丽的大房子,里外都涂上石灰,安置有牢固的门窗;屋内放置了一张铺盖着羊毛毯的床,另有一张白羊毛织成的床单,一个绣花套子,一张珍贵的羚羊皮,还挂有罩篷,四端各放有红坐垫。此外屋内灯烛辉煌,还有四个娇妻在殷勤侍候。这样的人快乐吗?”

“长者,他一定快乐。”

“那你认为他有可能因为贪、嗔、痴而导致身、心不愉快吗?”

“那是有可能的,长者。”

“我的孩子,能导致身、心受损的贪、嗔、痴已被如来断除了,像断除了根的棕榈树干一样,已无法再生长了。我就因为这样而活得很快乐。”

《别译杂阿含经》中述:“以五因缘故,能令身心受诸苦恼。何等为五,所谓贪欲嗔恚掉悔疑,如斯五法,能令众生现在之世身心苦恼。复有五因缘故,于现在世,能令身心常得快乐不受苦恼。何等为五,所谓能断贪欲之心,则于现在,能令身心受法快乐,何以故,以有贪欲嗔恚掉悔故,能令众生受诸苦恼,若能断除,则受快乐,无有忧患,是故应当断除如是贪欲嗔恚掉悔,若断除者,无热无恼,不待时节,当得解脱。”这是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因为他的内心被贪欲、愤怒、仇恨、悔恨等不良情绪左右,如果能消除这些情绪,那么所有的苦恼都会消失,快乐就产生了。

一个人不快乐,总是有着各种理由,或是因为死钻牛角尖,或是因为压力太大,或是因为某次失败。要快乐,首先要把心放开,心“开”了,才能开心。放下那些固执和执著,跳出自己为自己建造的牢笼,不要贪求那么多,不要不知足,不怨天不尤人,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坷,万事看开一些,不要只是索取,也要积极奉献。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说:“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乙信徒说:“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丙信徒说:“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无德禅师说:“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三位信徒齐声说:“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无德禅师问:“那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不以为然,就告诫信徒道:“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跟在后面占有你。”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说:“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说:“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会快乐。”

三位信徒所说的活着的理由是颇具代表性的,他们追求的快乐代表了现代人的几种人生观。当然,在现代社会,不可能要求人们像禅师一样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那是不现实的。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比如财富、名誉、爱情等,这没有错。但是,不可执著,更不可起贪欲,否则,你的心必将千疮百孔。如果我们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来赢得世俗的物质,我们将失去最珍贵的东西。我们把财富看得比身体重要,把外表看得比心灵重要,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即使这不是你的初衷,但你也正在这么做。现代人总是把物质摆在第一位,身体第二位,心灵第三位,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起贪欲,所以,无德禅师说,要布施、要奉献、要服务大众,这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快乐,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设定一道屏护,防止我们的欲望越走越远。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并从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一是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二是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三是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四是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

“快乐”不是用名利财富能够换取的,它来自一个人内心的主观意识状态,不是借助感官上的刺激而达到的亢奋。因此,在自身上下工夫,这才是正确的生命态度,如此我们也才有力量去主导自己的快乐。

你的“钥匙”丢了么?你要到哪里寻找呢?只要找对了路,路途再遥远都不足以为惧。

随缘得自在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舍经》

佛陀经常在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意思是说,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都是由缘决定的。大千世界,缘无处不在,凡事都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因食荔枝,他来到清素禅师的窗口,很恭敬地说道:“长老!这是家乡江西来的水果,请你吃几个!”清素很欢喜地接过荔枝,感慨地说道:“自从先师圆寂后,不得此食很久了。”从悦问道:“长老先师是何大德?”清素答道:“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忝为职事13年。”

从悦禅师非常惊讶地赞叹道:“13年堪忍职事之役,非得其道而何?”说后,便将手上的荔枝全部供养给清素长老。清素即以感激的态度说道:“我因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传人。今看你如此虔诚,为此荔枝之缘,竟违先师之记。将你的心得告诉我!”

从悦禅师具道所见。清素开示道:“世界是佛魔共有的,最后放下时,要能入佛,不能入魔。”从悦禅师得到印可以后,清素禅师教诫道:“我今为你点破,让你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是承嗣我的!真净克文才是你的老师。”

清素禅师遵照先师的遗命,不得传人以道;从悦禅师在敬送荔枝时也只是抱着恭敬的态度,并没有想要问道,不想因荔枝之缘,竟得了道。古人一饭之恩,终生不忘,如清素禅师,一荔之赐,竟肯道破心眼,这就是因缘。若无缘,任凭如何强逼,清素禅师也是不肯授教的。

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世界上没有事事如意的人,每个人都会有得意之时,也会有失意之事。“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唯有随缘的态度才能避免我们的心在大悲大喜中煎熬反复,才能让我们的思想不受焦虑和忧愁牵制。成败随缘,得失随缘,酸甜苦辣泰然处之,坦然自若。

我们说“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不是要人消极悲观、不思进取,也不是要人轻易放弃,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是要人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有句禅语为“菩萨是只管耕耘,不计收获”,我们也要以入世的态度耕种,以出世的态度收获。

所以说,随缘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也是一种稳重的成熟。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在年少时,有一股年少轻狂的冲劲,有很多华丽的梦想;到了青年时代,狂妄减弱了,魄力依旧,认为只要努力,目标就会一个接一个地达成;慢慢地,随着年纪的渐长,发现付出和收获并不是每次都成正比的,懂得了机缘巧合不可强求,心境由执著转为豁达,心里的躁热变得从容祥和,人越是年长,就越是懂得顺其自然。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是“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

一个小和尚问一个老和尚,“什么叫做‘禅”’?老和尚说:“‘禅’就是该喝水的时候喝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扫地的时候扫地。”小和尚说:“就这么简单么?这不是和普通人一样么?”老和尚说:“不一样。他们在吃饭的时候不安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不安心睡觉。”

为什么不安心?因为在担心。吃饭的时候担心股票会不会跌,睡觉的时候思虑利息会不会涨。可是,股票和利率的走势会因为你的思虑而改变么?既然不能,何不随缘而去!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不追念以前,不空念以后,拥有一颗随缘的心,在顺境中喜而不贪,在逆境中悲而不惧,那么,人生哪一天不是好日子呢?

清楚地认识自己

我有明珠一颗,久彼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禅师

一位禅师下山说禅,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此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禅师大悦,心想,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日日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禅师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禅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禅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禅师说:“500元足矣。”众僧欷歔不止:“那怎么可能?”禅师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反复琢磨:难道是自己看走了眼,这尊佛像当真不值钱?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禅师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禅师回到寺里对众僧说:“心性定的人,舆论就可以置他于死地啊!”

谁都会有不自知的时候,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别人一句赞扬的话,自己嘴上谦虚,心里却喜不自胜,觉得自己多么了不得;别人一句过激的话,自己便怒火中烧,嗔恨迭起。如这般,自己的喜怒哀乐全是由别人左右的,自己做不了主,好像傀儡一样,丧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