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苦是执迷出不来
3392800000009

第9章 一分钟烦恼解脱术(8)

无处不在的定义,无处不在的习惯认识,无处不在的界线。

正是这一个个定义,害了我们,局限了我们。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敢于更改定义的员工又是怎么做的。

在王府井有一定古董店,橱窗里排列放着五个姿态各异的小女雕,在她们的旁边放着一个标牌,上面写着“爱神们”。

没几天,卖出了一个小雕像,店员就换了一个新标牌,上面写着“四季”。

又售出一个。牌子上又改为了“三个少女”。

只剩两个时,则被称之为“爱与恨”。

只剩下“恨”时,又被改为“孤独”。

通过这个故事,你应更明白更改定义对我们每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更改定义就是打破定义的界线。

具体包括打破定义的概念边界,打破定义的功能界线,打破定义的特色界线,打破定义的结构界线等等。这将在后后面还要详细谈到。

这世界上,本没有定义,所有的定义都是人下的,所有的定义都是可以更改的。下面我们来重组一下婚姻的新定义。

婚姻是一条绳索。有的是把双方连在了一起,有的是把双方绑在一起。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条绳索的前身就是“千里有缘一线牵”的那条“红线”。

婚姻是一副眼镜。这副眼镜可以矫正双方的视力,从而使他们明白:啊呀,原来他(她)竟是这样的!

婚姻是一道菜肴。丈夫喜欢吃咸的,于是只管往里放盐,妻子喜欢吃甜的,于是只管往里放糖……如此这般,其结果是:当这道菜出锅以后,他们谁也没法儿吃了。

婚姻是一台冰箱。它的目的是为爱情保鲜,但结果却是把爱情给放凉了。

婚姻是一床棉被。款式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暖和。

婚姻是一座建筑。以爱情为原材料的婚姻是一幢漂亮的别墅;以金钱为原材料的婚姻则是一间用钞票砌成的纸房子,经不起风吹雨打。

婚姻是一场赌博。这种赌博的必然规律是:你的赌注越大,手气越糟。不过,好在夫妻双方玩的是“一家牌”,所以你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牌局,他想吃哪一张,你就及时地给他打出去。

婚姻是一款果品。有的婚姻像桔子,剥开哪一瓣都是甜的;有的婚姻像苹果,啃到里头可能只剩果核了;有的婚姻像椰子,挺大的壳里原来并没有多少甜头。

婚姻是一桌宴席。饭菜越好,需要洗的碟子越多。

婚姻是一项投资。爱情相当于拄册资金,结婚证相当于营业执照,婚礼相当于开工典礼。至于效益如何,那就看甲乙双方的合作情况了。

婚姻是一家工厂。其主要产品有三大系列,即:麻烦、吵闹以及孩子。

婚姻是一所学校。妻子的专业是唠唠叨叨,丈夫的专业是装聋作哑。

婚姻是一则加法。得数有三种: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一等于零、一加一等于负二。

婚姻是一道方程。这是一道由幸福和痛苦组成的一元二次方程。最理想的得数是幸福大于痛苦,最糟糕的得数是痛苦大于幸福,最普遍的得数是幸福等于痛苦。

婚姻是一块香糖。不但越嚼越没味,而且越嚼越粘牙、越嚼越麻烦。

婚姻是一把雨伞。这把伞小到只能容下两个人,出现“第三者”以后,必然有一位会露在外边被雨淋着。

婚姻是一艘轮船。“脚踩两只船”的结局十有八九是落入两船之间的水中。

婚姻是一件瓷器。做好它很费事,打碎它很简单,而收拾那些碎片又很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包装箱上常见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切勿倒置。

婚姻是一副手铐。你越想挣脱,它铐得越紧。

婚姻是一局围棋。双方的段位越接近,这局切磋的时间越长。这种段位包括学识、修养、性格及至出身等。

婚姻是一部神曲。这部神曲与但丁那部《神曲》正好相反,它的上册为“天堂”,中册为“炼狱”,下册为“地狱”。

婚姻是一座围城。这座围城的魅力就在于:逃出来的人还想再冲进去。娜拉走后又怎样?据说她很快就投入了第二位丈夫的怀抱。

出思维,就是更改一切旧定义。

在爱迪生时代之前,机器是不会说话的。有一天,爱迪生带了一台机器,来到有名的《科学的美国人》杂志的主编俾契的办公室,在桌上打开了那台机器。俾契不知道这是什么,他问:“爱迪生先生,这是什么呢?”爱迪生笑而不答。

他摇了几下曲柄,机器轻动起来了,并且说起话来:“早安,先生,你知道留声机是什么东西吗?”俾契大吃一惊,他惊奇地左右瞧着那台机器。爱迪生见了哈哈大笑。听说在此之前,他还在打赌中赢了一个朋友一盒香烟和另一个朋友2元钱呢。

爱迪生利用逆向重组原理发明了留声机,从而彻底更改了以往机器不可能说话的旧定义。

六、出思维的日常修炼之二

1、打破心灵习惯的界线

人是有境界之分的,大家最熟悉的是三分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层境界认为自己了不得,老子天下第一,瞧不起别人,正因为这一系列缺陷终于导致了危机和苦难;人是发展的人,当我们开始打破第一层境界,第一层天的界线时,发现天外还有天,天外还有高人,于是便对自己先前的看法予以否定,于是就出现了第二种人生境界;当人再一次打破第二层境界的界线时,就会发现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会看到天高地阔,此时就出现了人生的第三层境界。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步一步的,每破一次界,认识便升级一次,心录便开阔自由一次。

企业家的境界也一样,有人看到碗里,有人看到锅里,有人看到粮仓里,有人看到产粮的田地里。这就是区别,就是心灵界线的区别。

有人做三五人的企业,有人做三五十人的企业,有人做三五千人的企业,也有人做三五万人的企业,这也是区别。这些区别追根溯源还是来于心灵境界的区别。

就拿企业家的心灵宽度来说吧,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心灵的宽度,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企业家能将企业做到多大,第一要素是由企业家的心灵宽度决定的。

一个人也一样,每个人的能力与财定决不会超过他的心灵宽度。

心灵界线对一个个人或企业家来说,如此重要,那么,这心灵宽度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人是习惯的动物,人身上都会有成百上千个习惯,随着习惯的强化,就会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系列的观点,这些大小不同的观点又会自行分类,形成几十个比较集中的观点,如人生观,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爱情观、工作观、事业观等等,这几十个观点随着外部习惯的强化,又会进一步进行力量交锋,最后大脑里就会形成一个或两个主要观念,其它的观念就会被这个主要观点收拾,而后为主要观点服务,于是就形成了人的个性,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性格。性格是最后那个最大的观点在你大脑中的定格,一旦形成,就构成了一个有王有臣民的大脑世界,就不可能轻易换“观点王”了。这就是我们讲的本性难移。

好的性格对人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坏的性格则恰恰相反。

在此,我们不讨论性格好坏,我重点讨论性格的极大局限性。

每个人的境界就由那么一个或两个观点决定,要改变那个观点王又是那么的难,而每个观点都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比如你同意去东方,那么,同时你就否定了去西方,南方和北方。这就是人的局限性。

总之,要想打破心灵习惯的界线,就要花大力气向你大脑中的那个观点王进攻,就得向支撑你心灵的大观点进攻。

革自己的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但你不革命,就只有等死,与其等死,倒不如向自己革一次命。

这就是出思维的开始。

你要想从地狱中升级到人间来,你就得出思维,就得向大脑内的核心价值观进攻,就得从外界引入更先进的价值观。

你要想从人间升级到天堂去,你就得出思维。不出思维,你就依然是肉眼凡胎,就不可能脱胎换骨,成仙得道。

总之,说来说去,心灵也是有界线羁绊的。要想追求人生的自由之路,要想到达快乐的彼岸,你就得一次一次出思维,一次一次解脱,一次解脱便得一次新生,一次解脱便得一次自由。

我们经常讲,你的梦想有多大,你的人生就能走多远;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宽。这都是在说,人的心是有相当局限性的。

人一生最根本的局限便是心的局限,最难解决的问题,也同样是心的问题。

儒家、道家、佛家等无数大智大慧的人几乎都在做一件事,即怎么修心。只要解决了心的问题,其它一切问题都不值一提。

而修心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出思维的问题。

所谓破除执著心,就是其中一大重点。

什么叫自由,就是无挂无碍,无拘无束,无缚无绊。而要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出思维。

下面是我们来看看出思维者内在的气质特征。

一是对现实充满好奇心。二是放弃一切虚伪做作和假面具。三是多与人交往交流合作。四是活泼主动热情激进。五是善于多角度发现潜在问题。六是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七是明确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意。八是直接承担起改变现状的责任。

下面是我们再来看看出思维者内在的性格特征。

好奇心、开放性、独立性、怀疑性、严谨、果断、自信、善冒风险、易被复杂奇怪的事物吸引、理想抱负、坚韧不拔、不轻听他人意见、幽默感、兴趣广泛又专一。

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出思维性格特征,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里都包含了一切性格特征,将字典词典打开,每个人的性格里都包括全部的褒义词性格和贬义词性格特征。

那为什么在现实中又各有不同呢?因为环境和后天的教育。每一个性格的种子都如粮食的种子,它的生长同样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土壤和肥料,否则,它是不会生根、开花、结果的。

任何遗传的性格要素,若不经过后天的教育激活,都是不可能生长的。关键是激活!没有谁天生就是小偷和杀人犯,也没有谁天生就是伟人和发明家,一切都有待激活和强化!

“出思维性格”一般具有如下三大明显的特征:

一是开放性。

如果一个人连门都不想打开,那么,他是不可能接受新颖观念的。他只会画地为牢,固步自封,逐步走向孤寂和消亡。

对于出思维思维来说:他会不去搜集更多更广泛的信息,不会学习别人的优点,不会强化自身的弱项,不会寻求更大的发展和突破。他不会时时提醒自己,求新求变求突破是符合辩证法。他不会各角度地去观察分析问题。

二是独立性。

大凡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名人,如爱因斯坦、牛顿、达芬奇等都是非常具有独立性格特征的人。他们中很少有从众的性格,虽然他们也守规守国法,但他们在创造性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批判性态度给人们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三是严谨性。

出思维就是去创造新的规则。任何规则都是严谨的,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方向感的。严谨是一种深入探索,锲而不舍,努力创造的重要方式。如果说,开放性性格特征,能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充分发挥,那么,严谨性性格特征,则是收敛性思维的温床。

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出思维思维成果才会最终产生。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心要尽量的宽广。

现实是狭窄的,时间一长,我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同化,被填满了垃圾。现代城市是一种紧逼的生存形式。高楼让人失去抬头的意义,狭巷让人心情压抑,工作让人陷入其中,人生总是在狭窄的某个环节上自吊自杀,再加上数不清的约束,数不清的责任义务,如此一来,天长日久,人不变成神经才怪呢。就算没那么严重,人们的才智几近窒息这是很普遍的。

因此,外出是一种迫切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都一定要外出散散心,“放放疯”。外出就是“放疯”,外出就是清洗心灵垃圾,外出就是建筑生命新能源。如果能于节假日与闲云野鹤,与绿林清泉聚会,把魂儿交给自然界清洗、涵融一下,实在是诗化情感,优化灵智的聪慧之举。人生应时常来一次心灵放牧,给心灵洗一洗澡。

我曾游历过世界的大山名川,无不对大海高山的博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人生智慧也一样。一个人的财富和命运绝不会超过他的思维宽度。一个没有宽度的人,必然是一个冲突不断、心烦意乱的人。

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它从不拒绝四面八方奔流而来的各种水流,有的浑浊,有的肮脏,有的臭不可闻,有的还有剧毒,但这对大海来说,都不要紧,都来吧,它都能包容。如此博大的胸襟,自然造就的就是大海,而绝不是小沟,小溪,更不是清水澡堂。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朋无徒。一个人只有包容一切,他才会博大,才会丰富多彩。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它从不拒绝小草的低矮,泥土的肮脏,丛林的杂乱,顽石的丑陋,如果我们将石头搬走了,泥土冲刷了,丛林砍掉了,那么,高山还会成其为高山吗?

我十分赞同我的一个学生所说的。人生如海,一个人若真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则必然会“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常对学生们讲,千人千面,人各有不同。在人海中,的确有的人会陷害你,有的人会打击你,有的人对你阳奉阴违,各种不利的手段可能会全杀向你,叫你防不胜防。你若没有大海的包容,高山的肩负力,你是很难撑得过来的。

其实,人活着,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有才也好,无才也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心”,人生自然就多了很多快乐。

你去观察,凡是那些有才能但心胸狭窄的人,他们的一生大都争斗不断。因为这种人总是恃才傲物,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而瞧不起别人。另外,他也看见不得别人强,看见不得别人过上好日子。

2、打破心理习惯的界线

习惯给我们的大脑输入了数以千计的观点,除了前面讲过的“观点王”之外,还有无数的观点密密麻麻的观点布满了大脑的天空。这些观点都在某个时间突然指导你的行为或干扰你的行为。

观点有好的,也有差的。

只是失败者脑中大多是过时的观点,只是平庸者脑中大都是陈旧的观点,失败者、平庸者之所以很难成功主要是被这些过时的、陈腐的观点指导着、局限着、羁绊着。

这一系列的陈旧观点若不换掉,你是不可能成功卓越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无数的“墙”,若不拆除这些心墙,就会永远跳不出坏习惯的魔掌。

心理学家做过无数的试验,如跳蚤的故事,毛毛虫的故事、煮青蛙的故事,学开车的故事,等等,都说明失败的心理导向失败,成功的心理导向卓越;负向心理导向痛苦,正向的心理导向快乐。

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自己能喊出多大的声音,因为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习惯不允许我们在庭广众之中振臂高呼,习惯给我们施加了压力,认为那个高呼是神经病做的动作。

我们的能力就这样被一堵堵墙拦住了。这就是心理的阻碍。

你敢大声地赞美陌生的美女吗?不能吧!

你敢大声地拍胸脯对老总说,“这事我保证完成任务”吗?不能吧!

一系列的事情你都做不到,而不是没有能力做到,只是不敢而已。这个不敢,就是心理障碍,就是心墙。

人最大的悲哀就在这里。固步自封、自以为是、自我满足,从而使我们的眼界越来越狭窄,心理越来越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