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3392700000053

第53章 明哲(2)

荀子认为,做人处世要恪守“中庸”之道。聪明人做事,在富有的时候要能想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平稳的时候要能想到自己也会陷入艰难的时候;安全的时候要能想到危难的时候。自己十分小心地行事,还恐怕有祸及身,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陷入困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凡事都要谦虚谨慎,得退让时就得退让,这样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偏激而走上极端,也就不会在与人交往中处处受人辱骂、抵牾、陷害了。

中庸处世讲的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能做到“中”。“中”者,不偏不倚,恰倒好处,不能只想着怎么“进”,也不能因为顺利而忘乎所以,要适当的“退”。前面已经讲过,“退”并不是完全放弃,更不能是逃避,而是要等待时机而更进一步。

所谓适中的“退让”,说白了就见好就收手,不能贪得无厌。因为社会的存在,就有它存在的规律,这是自然法则,谁也打破不了。好人不可做完,好事不能做尽,懂得这一点,不管是进还是退都有尺度,才不会因此而失去更多的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退让的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备进步之用。“得寸进尺”即是要“先得一寸而后再进一尺”,得不到的时候就暂且退让。可能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会觉得,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退让,是懦弱的表现,是自己不自信,这无疑是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不管怎么说,退让并非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或是做不好而逃避,也并非是害怕别人,或是不自信不坚强什么的。这个道理也得分情况、分时间、分场合,退让也要符合“中”的尺度,要不别人还真以为你是脓胞。

刚柔并济,不可偏废

孟子曾经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因为孔子能根据一时一地的不同情况,灵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中庸》里也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就是说真正的君子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言行举止都能符合“中”道。

曾国藩说:“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萎靡,太刚就容易折断。”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领悟“中庸”思想的透彻性。了解曾国藩的人都知道,曾国藩一生为人处世都能恪守“中”道,虽然身居高职,最后却能全身而退,这不能说不是他“刚”“柔”并济思想的功劳。

《老子》的思想与《中庸》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在处理天下事时,有以刚取胜的,也有以柔取胜的;有以强取胜的,也有以弱胜强的。有一次,商容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回答说:“不在!”商容说:“您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老子说:“不就是刚硬的东西容易败亡,柔弱的东西能长存的道理吗?”商容说:“是啊!天下的事情完全是这样的啊!”这就是老子以“柔弱守雌”的思想和方法。

老子还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而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后来他又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普天之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能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知道,就是没有人去实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这些个思想只注意到了过“强”过“刚”的矛盾转化的规律,但对于过“弱”过“柔”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而“中庸”思想却注意到了这两个极端,什么事都不能偏激,都不能有“过”,否则都会失败。

事物不可到极点,到了极点就必然会走向反面。《周易》里说:“太阳到正中的时候就要往西边倾斜了,月亮圆满了就要缺损了。”这也很好地解释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为人处世,要做到恰到好处,就要懂得这个相互转化的道理。

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就是刚,奇就是柔。在为人处世中,刚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圆,如果一个人过分地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就势必会碰的头破血流;反过来说,要是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的话,就会给人华而不实,不可信任的感觉。

某公司总部从下面的子公司调来三名员工,甲就像往常一样我行我素,保持本色,结果在总经理眼里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没有予以重用;乙这个人则和甲相反,一改以前的高傲性格,为人处世唯唯诺诺,总经理当然讨厌这种人,理所当然地不予重用;而丙则能洞察环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交际位置,在办事的时候,能刚则刚,能柔则柔,不久就进入了新角色,而且很快赢得了总经理的重用,遇到什么重要的会议或与重要的客户谈判的时候,总把丙带在身边。没过多久,丙就得到了提升。因此,为人处世必须根据外界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刚柔并用,才不失“中”道。

古人云:“矫矫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所以为人处世,最好是刚柔并济,这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如果只刚不柔,或只柔不刚,都不可能达到全面的效果。因此,要确定什么样的姿态与人交往,还需有“中庸之道”加以适时地调整。

有进有退,海阔天空

儒家强调“内外之道”,一方面,“中”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某种主观状态,以及主观地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也就是一种“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它表现在外表行为上“中节”,也就是“度”。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在“中庸”处世思想中,要能做到二者的高度协调,有进有退,能进能退,收放自如,以达到真正的和谐、融洽,才不失偏颇。

人无疑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人的一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同时,人与社会、人与人,都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每个人又都是社会的个人,因此,人的活动就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就注定了人的活动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那些不顾外界客观因素限制一意孤行的人,注定最终是要失败的。就是因为有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分寸”。

通常意义上来说都是“以退为进”,在“退”中等待“进”的时机。另外人们在按照既定方针进行努力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计划,不能一味地追求冒进。就是说当你不断在前进的时候,要懂得“退”。当然,这时的“退”不是要求人们停止不前,更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为了积蓄更多更强大的力量,为了更好地“进”做准备,这也就是“以退为进”的真正意义所在。

列宁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叫《退一步,进两步》,讲得也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看运动会的田径运动员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往往就是先向后退,看准目标,然后猛然向前。“退”是为了积聚力量,为更好的“进”带来爆发力,这是一种自然行为的例子。在从事社会活动或与人交往的时候,就更加应该知道,“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想要做成大事,就决不能像象棋中过河的兵卒一样,只知进,不知退,那样看似勇猛,实际上只是逞一时一地的匹夫之勇,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洪应明说:“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所谓“风斜雨急”“花浓柳艳”“路危径险”都是比喻,比喻人生路途中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立得脚定”“著得眼高”“回得头早”就是要适可而止,不能不知凶险,需要后退的时候决不向前半步,当然,应该向前的时候也不能停步。总之,就是要根据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对应的调整,才不会钻进牛角尖、死胡同。

俗话说:“狡兔死,狗肉烹;飞鸟尽,良弓藏。”明朝有著名的张献忠起义,开始的时候都还比较顺利,但敌人有一名老将左良玉,让张献忠吃尽了失败,逼到最后,张献忠托人给左良玉带去一封信,信上说,如果我张献忠不在了,你左良玉也就危险了。左良玉身居官场多年,当然明白其中道理,于是下令撤军,张献忠得以一时保存。再就是曾国藩“英雄自剪羽翼”的故事,当曾率领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以后,曾下令解散湘军,当时手下一员大将说:“曾大人,英雄不可自剪羽翼啊!”但是曾国藩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凭借李鸿章的淮军照样保存了实力。世界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总,因为执迷于全能,认为自己生产的梯形黑色轿车是天下最好的,但是当它的市场占有率由百分之五十降到百分之二、三十的时候,他还是执迷不悟,反对研发新产品,而且将研发出来的新车样送进垃圾粉碎机里。在后来几年的中,福特公司的老总垂垂老矣的时候,才知道悔悟,但为时已晚。

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任意翱翔了。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退”不是为了追求安逸的隐匿,“退”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