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3387700000016

第16章 一点人情味:人情·亲情篇(5)

文章有详有略,剪裁得体。写父亲的爱,较为详尽,按时间顺序一次次道来,把爱的氛围铺垫渲染得很浓。写儿子的爱只用了一个细节,却恰到好处,喻示了爱的绵延不绝。写父亲与世长辞,似乎爱与鲜花都“戛然而止”,给人以“山穷水尽”的感觉;及至在她生日那天儿子从“身后”突然“抽出一束鲜艳的长寿菊”捧献在她眼前,这出人意料的举动真可谓“柳暗花明”,令人耳目一新。这时,不仅作者本人“心里一惊”,读者也同样感到惊喜不已。在这些地方,情节的波澜与行文的意趣,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读罢这篇文章,难道你不觉得,爱的鲜花,使人生变得芬芳、使人间充满了色彩吗?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更加热爱这美好的人生……

【美国】诚然谷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她说:

“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十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花钱。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

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

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老板摇头说还没有。”

“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

细节的的妙用与想象的“空间”

《花》赏析

同是母亲的生日。成年人“他”因为“忙”于去风景胜地度假,便买了几束花托花店老板给母亲送去;小男孩却买了花亲自送给早已不在人世的妈妈。小男孩为“妈妈的生日”献上的是充满幻想的虔诚与饱含天真的祝福。小男孩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他”,“他”于是回到花店,取了花亲自给母亲送去。

事情很小,却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关于童心,关于母爱,关于生离死别与人世间的亲情,关于该如何对待母亲--生前的敬重与死后的缅怀……然而这些并没有见诸于作者笔下;见诸笔下的只是小小的“细节”:小男孩凑不够买花的钱,“少了十元”,这贫穷的孩子为给母亲的生日奉献礼物而倾其囊中所有,足见孩子的可爱;而母亲早已去世,鲜花是献给母亲的墓地,越发使孩子美好的心灵感人至深。再看小男孩的语言,精炼而极富个性。文中,他只有三句话:“(这花)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曰”;“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先生,我妈妈喜欢我送给她的花”。看来,小男孩是在十分认真地煞有介事地为母亲的生日做一件该做的事;在他的心目中,死去的母亲依然活着,既能表示“感激”又能表示“喜欢”。这是地道的孩子的心理、孩子的不可亵渎的纯洁与虔诚。

文中写到“他”发现小男孩在墓地献花后,立刻改变主意驱车回花店取了花亲自给母亲送去。这里,很像戏剧中起、承、转、合的“转然而,这里的“转”,却没有任何语言,也没有诸如反省、自责、愧疚之类的思想过程。是真的没有思想活动吗?当然不是,而是作者有意将它们“省略”了,是有意留出“空间”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加以填充。实际上,读者在此完全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经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这些“空间”,从而增加阅读作品的审美趣味。

又是一篇写“鲜花”写“爱”的短文。又是一个言语行动“出人意料”的小男孩。如果能将这一篇《花》与上一篇《鲜花中的爱》对照着读,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岂不是能体察到艺术上相映成趣、异曲同工的微妙之处么?

猎人和渔夫

【苏联】尤·邦达列夫

不久前,冰才刚刚融化,虽说是春天,但仍寒气袭人,天上飘着绵绵细雨,河畔的森林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透过发黄的芦苇丛中的灰色雾带,我发现对岸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个人弯着腰在干活,好像这是我去年打猎时认识的看守浮标的老人。

“你好啊,大爷!”我大声喊道,总算可以乘船到对岸,到那些湖边去看看了,我真是喜出望外。“请把我送过去,我会感激不尽的!”芦苇丛中一个颤抖的、不很洪亮的声音从对岸应声答道:

“这--就--来,我把捕鱼具捞起来,就过去!”

大约五分钟以后,渐渐清晰地看到从烟雨弥漫的河面漂来一只湿淋淋的又破又旧的小木船。老人个儿不高,背有点驼,胡子已经花白。他身穿棉袄,头戴巴什基尔毡帽,站在船尾,摇着橹,两只机灵愉快的小眼睛在凝视着我,当来到我等候的沙滩旁,他就动作麻利地从船上扔下一条系船的链子,笑了起来。

“请上船吧,嘿--嘿……,打猎的和打鱼的本是一家人啊。我先把船里的水舀出去,然后再送你去对岸。”

于是,他用罐头盒舀着船底的水,木船散发着鱼鳞和湿木的气味。我小心推开木船,在浅水里走了几步,透过胶靴感到河水冰凉刺骨。我的防寒服已被雨水淋湿,况且我还带着全套打猎用品:上满子弹的双筒枪,装有锅、食品以及在森林篝火边过夜的必需品的背包。当我踏上船头的时候,由于重量的增加,小船差点又要进水。我坐在这只轻快的小船上,不敢大声说话,害怕一不留神会猛地晃动身子。我把枪和背包放在膝盖上,就这样一直坐到老头儿不慌不忙地把船划到对岸。

“好,谢谢您,老人家,该怎样酬答您呢?”

“什么也不要,给支烟抽吧。”

“那钱呢?”

“不用了,嘿--嘿,打猎的和打鱼的本是一家人嘛。”

“怎么,有鱼吗?”

“没有,鱼不太好捕呀,天气还冷啊。”

“够做一顿鱼汤吗?”

“也许够吧,打猎的和打鱼的本是一家人嘛。”

这几分钟不正是我一生中的幸福时刻?

(苏华译)

人间美好的一瞬

《猎人和渔夫》赏析

渔夫为猎人摆渡,使他能顺利地到达对岸的湖边狩猎。这本来是生活中极平常的事。然而,在平常中却显现出不平常的心灵的光辉。

无疑地,渔夫是一位穷苦人,是一位居于社会下层的劳动者。这从他那“背有点蛇”的外貌,从他“身穿棉袄,头戴结帽”的装束,从他那一只“湿淋淋的又破又旧的小木船”以及“用罐头盒舀着船底的水”的细节可以看出来。他唯一的财产就是那只小木船,他不仅急人之难,载人渡河,而且不收取分文报酬;他谋生的唯一手段就是打鱼,而在“天气还冷,鱼不太好捕”的难以维持生计的困境下,他却慷慨地答应用仅有的一点鱼做鱼汤,款待陌路相逢的猎人。而这一切,仅仅基于一种极其朴素的认识:“打猎的和打鱼的本是一家人嘛。”

朴素,朴素得就像渔夫自己。

朴素,朴素得就像真理本身。

在看似微小的细节中,闪现着劳动者的心灵美。这与那些家财万贯、锦衣玉食的吸血鬼的自私、悭吝;与那些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剥削者的贪婪、冷酷,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金钱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蜕化为赤裸裸的金钱依附关系;这种下层劳动者身上友爱无私、慷慨助人的美德,就更加难能可贵,从而显示出人性的光辉。

难怪,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感慨道这几分钟不正是我一生中的幸福时刻?”

是的,渔夫摆波的几分钟,是人间美好的一瞬。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瞬,人世间才充满了温暖与光明。

我想,当猎人分享到渔夫仅有的一点鱼汤时,他品尝到的,难道仅仅是鱼汤的美味?应当说,他品尝到了生活的美味,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味。

作为读者,我们同样“品尝”到了这“美味”。

一点人情味

【美国】艾伯特·P·豪特

“我从未遇见过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威尔·罗吉士说。这位幽默大师能说出这么一句话,大概是因为不喜欢他的人绝无仅有。罗吉士年轻时有过这样一件事,可为佐证。

1898年冬天,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因冲破附近农家的篱笆去啮食嫩玉米,被农夫杀死了。按照牧场规矩,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说明原因。农夫没这样做。罗吉士发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便叫一名佣工陪他骑马去和农夫论理。

他们半路上遇到寒流,人身马身都挂满冰霜,两人差点冻僵了。抵达木屋的时候,农夫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两位客人进去烤火,等她丈夫回来。罗吉士烤火时,看见那女人消瘦憔悴,也发觉五个躲在桌椅后面对他窥探的孩子瘦得像猴儿。

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罗吉士和佣工是冒着狂风严寒来的。罗吉士刚要开口跟农夫论理,忽然决定不说了。他伸出了手。农夫不晓得罗吉士的来意,便和他握手,留他们吃晚饭。“二位只好吃些豆子,”他抱歉地说,“因为刚刚在宰牛,忽然起了风,没能宰好。”

盛情难却,两人便留下了。

在吃饭的时候,佣工一直等待罗吉士开口讲起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只跟这家人说说笑笑,看着孩子一听说从明天起几个星期都有牛肉吃,便高兴得眼睛发亮。

饭后,朔风仍在怒号,主人夫妇一定要两位客人住下。两人于是又在那里过夜。

第二天早上,两人喝了黑咖啡,吃了热豆子和面包,肚子饱饱的上路了。罗吉士对此行来意依然闭口不提。佣工就责备他:“我还以为你为了那头牛大兴问罪之师呢。”

罗吉士半晌不作声,然后回答:“我本来有这个念头,但是我后来又盘算了一下。你知道吗,我实际上并未白白失掉一头牛。我换到了一点人情味。世界上的牛何止千万,人情味却稀罕。”

同情和宽容是温煦的阳光

-《一点人情味》赏析

罗吉士本来是因“失牛”而去向农夫索赔问罪的。可是到了农夫家里,他却一改初衷,不仅只字未提“杀牛”之事,反而与农夫一家说说笑笑,友善相处。难怪陪同的佣工感到大惑不解了。

而在罗吉士看来,他却是“得”大于“失”。“我实际上并未白白失掉一头牛。我换到了一点人情味。世界上的牛何止千万,人情味却稀罕。”那么,什么是罗吉士所说的“人情味”呢?原来,这位杀掉罗吉士牛的农夫生活很困窘:他的妻子“消瘦憔悴”,五个孩子“瘦得像猴儿”,而招待客人的饭菜只能是一些豆子;孩子们“一听说从明天起几个星期都有牛肉吃,便高兴得眼睛发亮”。农夫在如此贫困的情况下却热情友善地招待他,留他过夜。这也许就是罗吉士心目中“人情味”的含意。另一方面,罗吉士见此情景顿生同情怜悯之心,对农夫杀牛一事加以原谅,不再提起,这种对贫困弱小者的同情与宽容,不也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情味么?

文中说,罗吉士是一位幽默大师。富于同情心,心胸旷达,宽厚待人,对人充满善意,对生活充满微笑,这一切,也许正是作为“幽默大师”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我从未遇见过一个我不喜欢的人”。罗吉士的话也许是极而言之,而且有“泛爱”之嫌。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它理解为如何友善地对待邻居、朋友、熟人,如何处理周围的人际关系,仅仅把它运用于解决人与人之间非原则的龃龉与纠葛,那么,这话还是颇有借鉴价值的。在这个范围之内,善意的同情和宽容犹如温馨和煦的阳光,而敌意的仇视和纷争则是横亘其间的冰山。我们毕竟需要前者而不是后者。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轻物欲而重人情毕竟是一种可贵的品格。

“爸爸,谢谢您来捧场!”

【美国】艾伦·古曼

他告诉坐在旁边板凳上的妇人说,他的孩子们一个个正在长大。这倒不是什么特别新闻,孩子们都如此,这是自然现象。

不过,他面对着棒球场说,他从前以为这种长大过程是一步一步来的。但事实上,他的孩子们却似乎突然从一个年龄阶段跳到另一年龄阶段,就像他的老大学开汽车时转弯一样,换排档会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声音。

他记得,他的老大还是三岁时,牵着他的手在街上行走,碰到一个人竟然会打招呼。这个儿子怎么会认识一个他父亲不认识的人呢?即使在那个时候,他对儿子的这种独立个性已经有点感到震惊了。

现在,孩子们又在经历人生的一些必然里程了。老大在准备他的驾驶执照考试,最小的一个即将报考初中。

现在,球场上轮到十三岁的儿子上场搏击了。在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里,这孩子就已经掌握了打球时如何运用眼睛、姿势、腕部动作等取胜的要诀。

这位父亲看球的神情,只有父母望着自己孩子时的神情可以比拟。一会儿过分洋洋得意,一会儿又过分吹毛求疵。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或母亲,就是要能了解什么是过分。不过,今天这位父亲所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东西,是介乎赞叹与哀愁、慈爱与失落的某种东西。

他记起了历年来的一些小事。孩子们从学校带回来的作业一直在变。起初是一个粗糙的木制烛台,后来的是一张厚板桌子;开头是一幅蜡笔画,最后是一篇较长的论文。

也许,他说,他自己正经历一种青春期。也许,所有父母都会跟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第二个青春期,一方面看见他们长大而欣喜,一方面又因放手让他们离开而心痛。

就在这男人和那妇人边谈边看球的时候,比赛的两队互换攻守。那个十三岁的孩子一阵风似的在他们旁边跑过,捡起一只手套后便跑向第三垒。有人击出一个平飞球正对着他飞过去,但男孩却接漏了。

这位父亲突然一跃而起,接着又坐下来。他告诉那妇人说:两年以前,这男孩一定会流眼泪;可是现在,他很快就恢复常态了。妇人告诉他:两年前,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要去教导他;但现在你只是个观众。

是的,他说,我们父子俩都在成长。这男人从前以为他对为父之道懂得很多。毕竟,他自己也做过孩子,也有过一个父亲。他以往把自己看作导师,引导他的子女避开他自己年轻时的陷阱。他把自己的一生视作子女们继往开来的发展基础,就像建造摩天大楼一样。

可是,他的孩子们却更像他年轻时一样。

因此,现在他已慢慢接受英国一位小说家在书中所写的话:“他的儿子也许要经历他自己和他同时代的人所经历过的同样途径,吸取教训就像以前从没有人得过这种教训似的。”

现在,轮到他领会到他父亲在他之前所领会过的事情了:对自己子女的关注和期望虽然热切,但始终要放手让他们离开。

球赛终于结束。男孩大步跑了过来,把一只手套和一个棒球交给他,然后跟队友一起走了。走到球场中央时,男孩喊道:“爸爸,谢谢你来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