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338200000031

第31章

第四篇瑰丽山水篇

第30章桂林山水甲天下

曾游览过广西桂林的人们,都会因她极美的山水风光而留连忘返。

桂林的漓江,逶迤清丽,两岸万竹滴翠,群峰耸立,山清水秀。桂林在古生代晚期,全被海

水淹没了,是一片辽阔的大海,海底沉积了非常厚的石灰岩。在中生代时,地壳运动使桂林

升成了陆地,并使原来水平的石灰岩发生断层和褶皱,再加上当时的温热气候,使石灰岩受

雨水冲洗而溶化,并进一步侵蚀而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经过很多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今天

各种各样岩溶地貌。在地面上,凸起了座座孤峰或峰林。地面以下或石山腹内,形成变

幻无穷的溶洞。洞内,石灰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产生了沉淀物,形成了自洞顶下挂的钟乳石

,还有洞底上堆积的石笋和洞顶相连的石柱。它不仅形态不一样,有些像老人,有些像顽

童,有些像飞禽走兽,有些像蔬菜瓜果,而且还因为碳酸钙中含有不一样的杂质而色彩不同

。

桂林因美丽的风光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人们一致称它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烟雨

漓江,发源于兴安猫儿山,经桂林、阳朔、平乐、梧州等地流入珠江。其风景最佳处是桂林

至阳朔一段,水程83公里。这段正是“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为桂林山水之精华。其

风光之美,景物之多,使人目不暇接,故有人称之为“漓江画廊”。漓江一年四季,阴暗雨

雪,都非常美,然而最引人入胜的是漓江烟雨,云纱雾幔、峰回水转、山色空蒙、景物依稀

、扑朔迷离、韵味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这百里漓江,依据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个景区:

第一景区:桂林市区至黄牛峡。两岸奇峰林立,城镇、农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观奇美,是

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构成了画卷的开头部分。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

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峡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映带,是漓江风光的精华所在,

构成了画卷的主体部分。主要景点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壁、浪

石风光、童

子拜观音、八仙过海、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景等。在诸多景点中,冠岩水府、九马

画山、兴坪佳境最令人陶醉。

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两岸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见,给画

卷添上了幽美的田园色彩。

漓江风光的美,不仅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深

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同时漓江有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自然有它不同的

神韵。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

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

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条奔腾澎湃的黄河,千百年来它曾经哺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

。可遗憾的是它的泥沙含量为每立方米37公斤。据有关部门勘测,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

江河段每立方米含沙量为0.037公斤。真可谓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 半边渡

在漓江两岸距桂林市约43千米处,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渡头山屹立江边,绝壁拦截南

流的江,激起汹涌的浪花。山的两侧有两个村庄,冠岩村和桃源村,被高山阻隔,要靠渡船

交通。这两村的渡头,不同于由此岸至彼岸的一般渡头,而是近在咫尺的同一岸边,故称

半边渡。游人经由此境,不仅慨叹伟岸之险,亦称渡口之奇。

 象山水月

作为桂林城徽图案的象山,位于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象山又叫象鼻山,山形酷

似一头临江吸水的巨象。在象鼻和象身之间,有一溜圆大洞,名水月洞。水月洞倒影清流,

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

 还珠试剑

伏波山,位于市区东北,濒临漓江。唐代于山上建新息侯祠。新息侯是伏波将军

马援的封爵,所以山以伏波为名。此山孤峰挺秀,半插江潭,半枕陆地。虽然高度只有63米

,但悬崖峭壁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尤其是临江一面,给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每遇江水暴

涨,浪急涛涌,有遏阻回澜之势。登山眺望,水光山色,清秀如画。

山麓有还珠洞,又名伏波岩。洞中有著名景观试剑石,有唐代摩崖造像的千佛岩。洞壁上石

刻甚多,最著名的有宋代书画家米芾的自画像和诗人范成大的题诗,可称珍品。

 拿云揽胜

拿云亭建于叠彩山明月峰顶。叠彩山嵯峨奇秀,藤萝蔓翳,树木葱茏,是风景荟

萃之地。其景观集中在明月峰。明月峰系叠彩山主峰,游人登上叠彩山,穿过风洞,从望江

亭沿石径而上,约140余级,即达峰顶。立于拿云亭中,俯瞰漓江,蜿蜒南去;远山近岭,

秀丽奇特;桂林全城,尽收眼底。

 芦笛仙宫

桂林城西北郊,光明山腰有一洞,洞口生长芦荻草,传说可以做成笛子,故名之为芦笛岩。

洞内存有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以来的壁书(墨写)七十余则。芦笛岩呈马蹄形,洞内

大量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千姿百态,玲珑剔透,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

宫”。洞内各景,十分奇幻,拟人像物,非常逼真,故称芦笛仙宫。

 七星洞天

七星岩,古称栖霞洞,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原来是一段地下河,已有百余万年的历史。

岩口尚存有隋开皇十年(公元509年)昙迁所题“栖霞洞”三字。千百年来,人们将其视为

栖息于烟霞之中的神仙洞府。

 龙隐灵迹

龙隐洞,原名回穴,南宋时始有现名。它位于月牙山第三峰下,西临小东江。洞如拱棚,西

南通透,江水分流入内,从一侧穿过。洞顶有条蜿蜒石槽,与洞等长,头南尾西,宛如龙迹

。龙隐洞高明爽朗,形态奇异。岩洞倒影水中,如深山狭谷。其西南两口,绿竹翠柳,水光

山色,相映成趣。涧内外石刻甚多,最早为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张浚、刘崇龟的《杜

鹃花唱和诗》,还有宋代狄青等的《平蛮三将题名》及梅挚的《五瘴说》等石碑。

 冠岩

在漓江东岸,草坪东南,距桂林约41千米,是冠山下的一个水中洞穴。

冠山海拔272.5米,相对高度142.5米,长280米,宽210米,面积5.88公顷。远看像一

顶紫金冠。山下就是冠岩,岩口临江,南壁有李宗仁题刻“光岩”2字,岩分4洞:第一为外

洞,高约10米,宽5~6米,洞南有小平台,是观景台;第二洞洞门低矮,丰水时节被淹没,

夏秋可乘小筏进入,洞道弯曲,长约10米;第三洞洞口朝东,洞门低矮,屈身贴筏而入;第

四洞高敞,呈方圆形,长10多米。冠岩有浅沙滩,洞顶多悬石,被誉为“地下水晶宫”。

 绣山

在漓江东岸,冠山之南,距桂林约42千米处,海拔329.5米,相对高度204.5米,长310米,

宽220米,山体面积68.2公顷,山崖石壁,色泽丰富,由红、黄赭、绿等颜色绘成一幅巨大

的彩图,山腹有青衣洞和绣山岩。

绣山岩口窄小,洞内乳石奇幻多姿,有金银山、碧玉树、莲花台、须弥座、催春鼓、七

弦琴、大叶榕、芭蕉林等。绣山石壁下,有八仙过海、珍珠宝塔等图案。绣山附近有漏底潭

、喷雷洞、鸳鸯壁、七星桥、万年灯等名胜。有赞“绣山碧水石作花”的诗句,绣山当之无

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