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338200000024

第24章

第二篇第23章美丽的杀手——碧海赤潮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近海突然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好端端的海面经常变成一片红色,像

是谁把红色染料倒进了海水里一样,使得大海成了红色的世界,异常美丽动人。从未见过如

此海上景色的人们,纷纷前来观赏,心想,这是哪位神仙把天上的红地毯铺到了海里。可是

,好景不长,红色海水出现不久,死鱼死虾的臭味也随风飘过来。人们这才发现这种

美妙的奇景其实是一场灾难,渔民们恍然大悟:呀,我们的生计完蛋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经过科学家长时间调查,才找到这背后的凶手,发现这是水体富养化的一种表现,也就是

水中营养物质太多了,其中主要是磷和氮的含量过高,才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科学家们把

这种灾害现象称为“赤潮”。当每立方米水中含磷量超过20毫克、无机氮超过300毫克时,

水体就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了。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

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如夜光藻、中缢虫等形成的赤潮是红色的,裸甲藻赤潮则多

呈深褐色、红褐色,角毛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绿藻赤潮是绿色的,一些硅藻赤潮一般为棕

黄色。1937年厦门西港所发生的浮动弯角藻和尖刺菱形藻赤潮,水体黄褐而略带绿。因此,

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

赤潮由于发生地点的不同,有外海型和内湾型之分,有外来型和原发型之别,还有因出

现的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单相型、双相型和多相型之异。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赤潮现象。中国古籍和西方《圣经》都有记载。达尔文在“贝格尔”号航

海记录(1831~1863)中

记述了巴西、智利海面由角毛藻引起的赤潮。中国在1933年记录了发生在浙江镇海、定海和

台州一带的夜光藻赤潮,这次赤潮造成当地贝类大量死亡。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市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量排放入海,赤潮

现象与日俱增。我国60年代以前,仅记录了4次,70年代记录了20

次,80年代记录了75次,进入90年代,赤潮更是频繁发生,2000年我国近海共发现28次。

 赤潮的发生原因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然至今尚

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尽管其他因子

都适宜,也不会发生赤潮。在正常的理化环境条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

不大,有些鞭毛虫类(或者假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某

些赤潮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赤潮。大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海水富营养化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

。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

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

营养化。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据研究表明,工业废水中含有某些金属可以刺激赤潮

生物的增殖。在海水中加入小于3mg/dm3的铁螯合剂和小于2mg/dm3 的锰螯合剂,可使

赤潮

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达到最高增殖率,相反,在没有铁、锰元素的海水中,即使在最适合的

温度、盐度、PH和基本的营养条件下也不会增加种群的密度。 其次一些有机物质也会促使

赤潮生物急剧增殖。如用无机营养盐培养简裸甲藻,生长不明显,但加入酵母提取液时,则

生长显著,加入土壤浸出液和维生素B12时,光亮裸甲藻生长特别好。

2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

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 是赤潮发

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

和盐跃层。温跃层、盐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易诱发赤潮。由于径流、

涌升

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

营养盐类含量急剧上升,引起硅藻的大量繁殖。这些硅藻过盛,特别是骨条硅藻的密集常常

引起赤潮。这些硅藻类又为夜光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促使夜光藻急剧增殖,从而又形成粉

红色的夜光藻赤潮。据监测资料表明,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

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3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

随着沿海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

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所以大

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他形式的含氮

化合物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

,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

 小心“赤潮海鲜”

在发生“赤潮”的地区,吃海鲜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广东省

已专门为因“赤潮”引发的食物中毒制定了相关预防控制预案。

1“赤潮海鲜”可能引发传染病

据悉,赤潮是海洋中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爆发性繁殖引起的一种有害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区域内,某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污染鱼、贝类等生物,生物毒素可在这些生物体

内蓄积,当毒素的蓄积量超过人体可接受的水平时,人一旦食用了这些生物,就会导致疾病

发生,甚至会爆发传染病。

2“赤潮海鲜”中毒可致命

专家介绍,“赤潮海鲜”中毒有好几种,目前我国以麻痹性贝类中毒(PSP)和腹泻性贝

类中毒(DSP)最为常见,而引起这两类中毒的海鲜则以扇贝、紫贻贝、巨石房蛤、巨蛎等为

主。目前,对这两类中毒病人均无特效解毒药物,出现中毒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以采用催

吐、洗胃、人工呼吸等应急措施。

3赤潮发生时期,食海鲜要小心

专家提醒沿海地区群众,在赤潮发生时期,如果有明确的海产品进食史及以上中毒的临

床表现,就应该特别小心“赤潮海鲜”中毒。在赤潮发生期间,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赤潮发生

海域内以及市场流通海产品的监测,万一发生这类食物中毒事件,

应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