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历史故事
337800000079

第79章 (七十七)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七十七)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一个奇人,一本奇书,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年)以他的双

脚丈量人生,同时也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万历十四年十

一月

二十七日(1587.1.5)徐霞客出生在缙绅富贵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特

别喜爱看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书中的一切深深打动了徐霞客幼小的心灵。他暗暗

地下定决心,将来要干一番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然而事不由人,徐霞客毕竟出身于当时中国

封建官僚家庭,祖上几代为官,到了他的父辈虽然“不喜冠带交”,隐迹田园。但是,当时

首穷经,走达官仕途之路,仍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尚和历史潮流。徐霞客无力也不可

能完全摆脱时代的羁绊,然而仕途的大门并没有向徐霞客打开。当他应举失败之后,就下定

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重新埋头于他真正感兴趣的书籍之中,并奔向自己向往已久的世界—

—外出旅游,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万历三十五年徐霞客21岁,他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

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奥如掘至宝。

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

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天启四年,因为他的母亲已届80高龄,徐霞客打算

暂缓远行。他的母亲却不以为然,还特地让他陪同亲自到宜兴、句容游览,以示激励。翌年

9月母病逝。崇祯元年(1628年)徐霞客服丧期满,于是放志远游。

徐霞客除了有一个支持他的母亲外,还有一个充裕的家庭,据《徐霞客先生年谱》记载:

先生之曾祖洽分田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七亩,富人之名殆不虚,再传后家已中落。赖先生之父

有勉,母王氏均能以勤俭治生,家产复裕。故先生以布衣得交当时名士,多藏奇书,出游四

方,自给旅资,未尝有求于人。”徐霞客的父亲在霞客十九岁时故去,霞客虽非出生于名门

世家,但至少也是当时的“中产阶级”,这一份充裕的资产无疑对他至关重要,这是徐霞客

之所以成为徐霞客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

崇祯九年(1636年)是徐霞客外出旅游考察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当时,徐霞客已51岁。在

之前,他虽然多次外出旅游考察,但大多短期而归,因为他时刻眷恋着自己的母亲。这一年

,当他母亲去世以后,徐霞客少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可以无忧无虑地外出远游了。于是

他从家乡出发,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到了此次旅游和考察最远的地方

——云南,历时5个春秋。这次外出考察,也是徐霞客一生中最后一次和为期最长的一次。

  他长年累月,不分寒暑,攀山越岭,奔波在荒山野林之中,不仅接受着大自然的严酷

验而且还时时受到种种人为因素的挑战。在这次考察旅行途中,徐霞客曾经三次遇盗,四次

绝粮,到了“身无寸丝”、饥肠辘辘的境地。但是,这些困难都没能动摇徐霞客的意志和信

。他仍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完成了考察祖国大西南的夙愿。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好心人

曾善意地规劝徐霞客不要再冒着风险继续进行考察了,还是尽早回去为好。如果他回故乡的

话,他们可以为其备好行装。徐霞客则以事业为重,毫不动摇地说:“我如果遇到困难就结

束考察返回故乡,以后若想重新出来进行考察,妻子和儿女必定不会同意。我继续考察的意

志不能改变。”

  他甚至做好了牺牲一切的打算,豪言壮语道:“我已背着挖土的工具,什么地方不能

我的骨头?”为了克服考察途中所遇到的困难,他不耻向乡里人借贷,或用别人惠赠给他的

物品向村妇换得数筒粮食,或变卖几个零钱作为自己继续考察的经费。为了探寻自然界的奥

秘,徐霞客猎奇而从,见险而行,登山必登最高之巅,下洞必到最深之地。他不信邪,不信

鬼,无论是“神龙精怪”,还是巨蟒猛兽,都无所畏惧。

一次他在湖南茶陵欲考察麻叶洞时,消息传出,轰动了周围的乡亲,短时间里砍柴的拿着

刀,种田的拿着锄耙,烧饭的停下烟火,织布的停住机梭,甚至连十几岁牧童也十分好奇地

赶来,密密麻麻地把洞口包围起来。当徐霞客准备下洞时,围观的人群一下子沸腾起来了,

有人说:“洞中有神龙。”有人说:“洞中有精怪,不会法术的人是不能降服这些东西的。

”众

人你一言,我一语,探头下望,没有一个人不为徐霞客担心。然而徐霞客却毫不畏惧。他从

容地脱下衣服,拿着火把下洞进行探察。在洞中,他不仅没有遇到人们传说的各种神龙精怪

,反而亲身感受了“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的另一番大千世界。

  当徐霞客考察完毕回到洞口时,充满着疑虑、焦急地守候在洞口的近百人一下子将他

围了起来,他们的疑惑和担心烟消云散,他们无不对徐霞客的惊人之举投以敬佩的目光。

  我国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徐霞客所具备的“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

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的大无畏精神,正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并且也

是他在科学上做出诸多贡献所必备的最为可贵的品格。

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在旅途中

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坚持燃枯

草照明,走笔为记。《徐霞客游记》作为徐霞客一生的主要成就,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

他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俗人情等,后来由他的好友季

梦良整理而成。书中对我国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的记述,详尽系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本关

于岩溶地貌的论著。《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被誉为“千古奇书”、“古今一大奇著”。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

学技

术史》一书中评价道:“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

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实记录和结晶,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从

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奇峰、异洞、瀑布、温泉的探索;从动植物生态品种到手工业

、矿产、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置的记述;从风土人情的了解到民族关系和边陲防务的关

注等等,皆有记载。它为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

  徐霞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亦称岩溶地貌),他的《游记》对

林、洞穴、溶沟、石芽、石梁、圆洼地、落水洞、天生桥和地热显示等地貌景观的分布、类

型、变化、特征和成因皆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有比较科学的解释,是我国也是世界

上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的珍贵文献,比欧洲人于18世纪后半期才开始的岩溶地貌的考察,

要早100多年,其中许多西方地理学家认识到的地理现象和规律,早在《游记》中有了论述

。它在世界上开辟了岩溶地貌考察的新方向。

  徐霞客考察了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大小河流,对诸水的源头、走向进行

认真的探索,他勇于打破传统的错误说法,并纠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地方志记载的错误。

尤其是他的《江源考》,正确指出长江的正源是金沙江,不是岷江,大胆地否认了1000多年

来陈陈相因的“岷山导江”的错误论断,为以后进一步探求长江源头开辟了新方向,具有深

远的历史意义。

  《徐霞客游记》对一些奇特的自然地理现象作了许多科学解释,揭示了一定的自然规

。例如,它以福建宁洋溪(今九龙江)与建溪为例,说明二水发源的山岭高度相等,但距海

的远近不同因而决定了二者流速的快慢,即所谓“程愈迫,则流愈急”。

 《徐霞客游记》中有关各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风土人情,动植物的种类、分

、特征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亦有不少记载和认识,给我们研究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动植

物地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

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霞

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尤其对宦官头目魏忠贤一伙深恶痛

绝,不入仕途,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并同情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情愿和他们交朋友,他以“

身许之山水”,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恤孤怜寡,拯弱救饥”。

  因此,凡是读过游记的人,无不被霞客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行为所鼓舞。

此外,《徐霞客游记》还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文学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祖国的锦绣

河山,自然界的万千奇景,在霞客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如生。它文字优美,语言生动,

感情真挚,表达深刻细致。洋洋60多万字的大著作,人们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

爱不释手,真不愧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