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防治100分
3375100000031

第31章 糖尿病的并发症(5)

5.怎样防治糖尿病性眼病

【同样的疑惑】

童大妈今年57岁了,发现糖尿病两年多了,不过医生说发病应该在5~10年前,只是一直没发现。去年3月初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特别是左眼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去医院检查说是糖尿病并发症,眼底出血,左眼还有白内障。

于是做了手术,摘除了白内障,处理了出血部位,右眼打了激光。手术后效果还可以,左眼视力恢复到了0.4左右,一直到现在也还可以。但是去年12月,右眼视力又突然下降,只好再次手术,在同一家医院做了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到0.4,全家都很高兴,以为没事了。

可刚过了两个月,前几天右眼再次视力严重下降,现在几乎看不见了,只有1米左右的光感。子女都很着急,悔不当初,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就不会这么严重了。

【专家解答】糖尿病性眼病发现过晚会导致失明吗?

是的,糖尿病眼病的发病率很高,如果初期只当一般眼病治疗,会治标不治本,导致失明。

【医生支招】怎样预防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只重视都是器质性病变的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而容易忽略了糖尿病引发的眼部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视力出问题了才来看眼科的,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患者一查出患有糖尿病就要立刻去正规医院眼科检查,因为早期干预、早期防治有利于降低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率。那么该怎么预防呢?

1.初次发现糖尿病后,应请眼科医生对眼睛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视力、晶体、眼底等。

2.患者要定期随访,如发现视力下降,晶体混浊、视网膜有病变时,应听从医生的诊疗意见。

3.积极治疗糖尿病,一旦血糖得到控制,眼睛的病变会逐渐停止发展。

4.保健食疗:限制主食量;要少食多餐;忌食各类糖及甜食品;多食茎叶类蔬菜、粗纤维低脂肪膳食;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

5.中医治疗可用杞子、山药、荠菜煎汤代茶,经常服用,能降低血糖、凉血止血,也有降低血压作用。

【科普小课堂】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性眼病是指长期血糖升高而并发的眼睛病变。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而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早期检查可发现晶体混浊(白内障),眼底视网膜有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

到了中晚期,视网膜病变更严重,会有玻璃体出血、机化、并牵拉视网膜造成脱离,患者这时会感到严重的视物模糊,乃至失明。因此,糖尿病性眼病的早期防治对保存视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评分】

贴心小提示

糖尿病眼病跟糖尿病一样为长期慢性疾患,无论是食疗还是药物治疗都应该坚持不懈,不能放松,以求达到最好的疗效。

自评得分(在下面划对勾):

做得很好:0.5分

还需要改进:0.3分

完全没做到:0分(亮红灯)

6.糖尿病患者怎样保护视力

【怎样保护视力】

小康爸爸48岁了,去年10月查出有高血压,到进年1月体重降了十几斤。2月查出有轻微的糖尿病,近期又出现了视力下降,脸色也不正常,有些发紫发黑,小康平时生活应该注意些什么啊?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保护视力主要还是要控糖,然后要定期检查,从生活中注意细节来保护视力。

【专家解答】糖尿病患者眼病并发后再保护视力来得及吗?

来得及,虽然说早期防治最重要,但是如果发现时情况不是很严重,食疗和药物双管齐下,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

【医生支招】“糖友”们应该怎样保护视力

糖尿患者大约有50%最终会出现视力改变,在保护眼睛方面不仅应该做到控制血糖平稳,减少血糖波动,也根据眼部病情决定随诊间隔时间,同时要学会日常护理。

1.开展教育,提高认识。

患者自己认识到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病是最常见的,后果也是最严重的,不仅损害视力,严重者还会造成失明,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在视力正常时,眼部并发症可能隐匿性存在和处在发展中,所以要做到早期发现应在确诊糖尿病之后定期到眼科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如有并发症存在,应及时治疗,如未发现并发症,以后应每年复查1次。对已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

3.糖尿病患者有下列情况,应到专科医院就诊。

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眼压增高、戴眼镜后视力比前有所下降、有视网膜病变、其它眼部疾病等,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不要盲目自己调整。

4.早期发现及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因二者会促进视网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科普小课堂】

当视力下降到药物无法改善的情况时,千万不要不要放弃,此时可以采取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唯一争取保持一定视力的途径,每一位患者千万不要放弃!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经济或认识方面的原因不接受激光治疗,认为既然有一部分患者即使激光治疗后仍然有失明的危险,还不如不接受治疗,这样还可以省钱。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希望所有适应激光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都不失时机地接受治疗。同时也鞭策从事激光治疗的医生应努力钻研,提高激光治疗技术,提高激光治疗疗效,使更多接受激光治疗的患者保持一定的视力。

【本节评分】

贴心小提示

每一个糖尿病性眼病患者应选择在一个条件较好的医院,尽量少变动医院,当然,能有一位较好的医生或专长医生定期随诊更好。

自评得分(在下面划对勾):

做得很好:0.5分

还需要改进:0.3分

完全没做到:0分(亮红灯)

7.糖尿病患者视力别急着配眼镜

【心急看不到热豆腐】

唐奶奶得糖尿病6年了,家人一直小心翼翼,生怕的了并发症。怕什么来什么,60大寿刚过,视力就急剧下降,老人忍着不说,家人发现以后,老人就说“没什么大事儿,老花眼严重了,换副眼镜吧”。

大女儿看着心疼,立马到了市中心最好的眼镜店,把情况一说,服务人员犹豫了一下找来了主管,主管对唐家女儿说,以前也有过糖尿病患者来配眼镜,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眼镜的事儿。眼镜店还是建议唐奶奶先去医院治疗,因为这种极具的实力下降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先不要着急配镜子。唐家女儿一听,很感谢眼镜店的负责,带着老母亲到了医院,一检查,果然不是简单的视力下降,而是波动性屈光改变,同时还合并白内障,不治病是去不了根的。幸亏没有心急去配眼镜,要不得不偿失。

【专家解答】“糖友”视力下降还会恢复吗?

是的,如果病情较轻,经过治疗,糖尿病患者下降的视力还是会恢复的。

【医生支招】“糖友”视力下降别着急配眼镜

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最常遇到的与眼相关的问题可能就是视力下降(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屈光不正),此时,患者是应该马上去验光配镜,还是应先去医院全面检查再做决定呢?

我们知道,视觉产生的基础主要依赖于眼球的屈光系统和感光系统。决定眼球屈光状态是否正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眼轴的长度。不同原因导致眼轴异常将影响光线在视网膜的正常投射。若不能在视网膜聚焦则称为屈光不正。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时称近视。聚焦于视网膜后则为远视。如各子午线屈光力大小不同不能形成一个焦点时称为散光。

糖尿病引起的屈光不正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发生在急性初发期或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调整期。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双眼发病。表现为波动性屈光不正,屈光变化的程度和性质与血糖浓度的改变急骤性和程度有关。当血糖急剧升高时表现为近视,患者常有明显视力下降的感觉,血糖越高、病情越急,屈光改变越明显。如不合并晶状体病变时,近视一般多持续10天到数月。而当经过治疗血糖显著下降时又会发生远视,表现为看远、看近的视力都下降。由于常常同时存在眼球的调节障碍,视力下降更明显,患者常诉有类似“花眼”的症状,远视的持续时间一般约10天至3周。此外,患者的近视与远视均可与散光同时存在,且都是可逆性改变,但完全恢复的速度远较其发生时缓慢。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出现屈光不正常常属于一过性改变,而且是波动性屈光改变,同时经常还合并白内障、眼底病等多种糖尿病眼病的可能,情况复杂,因此很难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所以一般不要急于验光配镜。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一般是一年至少一次)查眼底,以及时发现早期病变。糖尿病患者如出现屈光不正(近视或远视)时,自觉需要配镜,必须先到正规医院眼科及内分泌科进行全面检查后再由专业医师指导配镜,切忌到商业眼镜店未经专业检查就草率行事。

【科普小课堂】影响视力的因素

糖尿病患者影响视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糖的变化。

血糖增高时,葡萄糖及其代谢物进入眼球晶状体,组织内盐分随糖大量排出,渗透压降低,而水分子经晶状体囊过度转移到晶状体内,晶状体膨胀变凸,前后曲率改变,屈光力增强,形成一过性近视;血糖降低时,引起相反的渗透压改变,则发生远视。

2.白内障。

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与糖尿病血糖波动所致屈光改变不同,其表现为由晶状体混浊所引起视力进行性下降。早期晶状体混浊是可逆的,以控制血糖、血压为主。当妨碍了对视网膜的检查,妨碍了单纯性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病程长已有明显视力下降,应及时手术治疗。

3.胰岛素治疗后反应

少数患者初次应用胰岛素后,出现视物模糊,也是由于血糖波动较大所致,待血糖稳定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本节评分】

贴心小提示

视力下降别着急配眼镜,做好检查,配合治疗再看情况。

自评得分(在下面划对勾):

做得很好:0.5分

还需要改进:0.3分

完全没做到:0分(亮红灯)

§§§第四节糖尿病肾病

1.“糖友”肾病“何时”治

【宜早不宜晚】

小白自小身体偏胖,加上饮食不合理,最总没有逃掉糖尿病。她担心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尤其是肾病。她不知道怎样能看出来肾病,万一得了肾病该什么时候开始治呢。幸好他的主治医生是她表哥未过门的老婆,给了小白全套的治疗方案。第一条便是要定时进行糖尿病普查,以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小白表嫂说到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是早期发现。对小白这种没有肾病的病人,控制好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一旦得了早期肾病,就应积极治疗,包括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调整营养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有助于延缓肾病的发展。对于更晚期的肾病病人(第Ⅳ期),治疗的目标是通过良好的血压控制和饮食调节以及避免过分注意控制血糖来减慢肾病的发展。所以,所为治疗,最好的就是不得。

【专家解答】什么程度的糖尿病肾病都能治好吗?

不是,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取决于处于第几期,如果是早期,则治愈的可能性会更大。

【医生支招】糖尿病肾病分期治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是早期发现。对有糖尿病易患因素者,如糖尿病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及高血压等,应进行糖尿病普查,以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对于Ⅰ、Ⅱ、Ⅲ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可使其有某种程度的逆转。Ⅳ期及Ⅴ期病情呈进展性,属不可逆。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最终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这种初期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

Ⅱ期:该期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min,患者的血压轻度升高,开始出现肾小球的荒废。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水肿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水肿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

【科普小课堂】

糖尿病肾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可由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又称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所以合理选择治疗时间对于病情控制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评分】

贴心小提示

糖尿病患者不要饿了就吃,饥不择食,合理搭配食物,不仅不会影响治疗,还可以时刻有饱腹感哦。

自评得分(在下面划对勾):

做得很好:0.5分

还需要改进:0.3分

完全没做到:0分(亮红灯)

2.微量蛋白尿真的“微不足道”吗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成先生是位老患者,患糖尿病20多年。他长期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并将血糖一直控制在7.0~8.0毫摩尔/升之间,没有自觉症状。对此他感到很满意。

但最近半年来,该患者自觉头晕,多次在社区门诊测血压,发现自己的血压较高,常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间波动,服了珍菊降压片后,血压仍降不下来,做尿常规后,尿蛋白多次阴性。

后就诊于门诊,门诊主任提醒他,患糖尿病这么久了,且伴有高血压,应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建议他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结果是:尿中的白蛋白50毫克/24小时。50毫克是多少?仅是1克的1/20。

【专家解答】糖尿病肾病微不足道吗?

不是的,因为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的就是微量白蛋白尿,它是一个不良的信号,也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说明他的肾脏已受到损害。

【医生支招】微量蛋白尿并非“微不足道”

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在病程超过25年的I型及II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累计发病率高达25%~40%。出现微量蛋白尿(即尿中白蛋白的排泄率为20~200微克/分钟或24小时排出的尿中白蛋白总量为30~300毫克)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5~7年,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检查可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临床蛋白尿期,以蛋白尿为特征,可以有水肿和血压升高。最后进入临床终末肾病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到了尿毒症阶段就只能靠透析和换肾了。发现微量白蛋白尿,早期综合治疗,会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如此,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最危险因素,与1.II型糖尿病的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因此,蛋白尿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