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3374400000003

第3章 捭阖一:学会开放与收缩(2)

曹操率大军攻打汉中时,与刘备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由于长时屯兵,进退两难。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淳入帐内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于是人们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即叫随军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淳见了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问罪,把他杀了。

杨修聪明有才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他的死,就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因为他是恃才而傲,个性过于张扬,数次犯下曹操的大忌。杨修之死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得收敛,是许多有“心计”者在宦海周旋中的法宝。收剑,并不意味着退缩,还是那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锥子,当然要脱颖而出,但那也看准一定的时机才行。在此之前,自然也得藏着点。历史故事里有太多的人舍不得放下所得,这是一种视野狭隘的表现,这种狭隘不但使他们享受不到“得到”的幸福与快乐,反而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第一,才不可尽露,尤其是在比自己权高位重的人面前。

第二,不要轻易点破他人心事。有些事情可说不可做,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说,有些事情既不可说也不可做,只消内心明白就行了。他人的心事,在未明显之前,尤其是上司主上的心事,就更是如此。

以上两点,既是杨修的死因,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所要吸取的教训。

人生旅途中的确有很多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不愿意放弃。比如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放下自己的身份,忘记自己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回到平淡、朴实的生活中去,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你必须放下已经取得的一切,否则你所拥有的反而容易成为你生命的桎梏。

大文豪萧伯纳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崭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被他评价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

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剑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宗旨,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平时锋芒毕露会使我们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适当地收剑锋芒,将才华用在有用的大事上,积蓄力量,必然能有光辉的前途。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不聪明,而是都变得世故了。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一般,人所共知而不言,惟恐一说就是傻瓜就会惹祸。有一句老话“天妒英才”,其实人更是如此,所以,最好不要随意显露过人的聪明。

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开拓一番事业,还是一般人际交往,锋芒都不可毕露。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能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这才算真正的智慧。虽是锥子,也要懂得把秃的一面朝人。这种才华才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真正用处的才华。

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典故家喻户晓,楚庄王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智慧传唱了千年。当一个人处于表面静止的状态时,并不代表他没有动作或者预谋。

无论是上司还是同僚,平时看着不言不语,万事不出头,不要误以为他们是地道的“老实人”,他们也许是暗中观察,也许是蓄势待发,只等到关键时刻一鸣惊人。

公元614年,楚穆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楚庄王继位。看到楚国政权更替,时局不稳,他们的老对手晋国便想利用这个机会恢复失去的土地,重谋霸业。他们利用已有的影响,把几个原来依附楚国的诸侯拉到了自己的阵营里,建立了以晋国为首的联盟。楚国势力大减,上下一片恐慌,分分要求楚庄王一展雄图,与晋国一决雌雄。

可是,楚庄王的反应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他似乎事不关己,国事家事天下事,他事事不关心。自从继位以来,每天就知道寻欢享乐,留恋声色,长达整整三年时间。三年间,没有发布一道关于国家政务的命令,更没有一句关乎民生的建议。群臣大失所望,纷纷上书大王要节制淫乐,以国事为重。楚庄王置若罔闻,根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甚至对那些苦苦劝谏的老臣们下了一道命令:“再有胆敢非议君主是非者,杀头勿论!”

暴政出顺民,命令下达后,果然没有人再上谏了。楚庄王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寻欢作乐了。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怕死,总有一些忠臣宁可杀头,不能罔顾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大夫伍举便是其中之一。一日,楚庄王正忙着跟妃嫔们嬉戏,伍举突然求见。玩在兴头上的楚庄王哪里有心情见什么大臣,本来想大手一挥,让人家该干嘛干嘛去。但是毕竟是一国之主,不见大臣说不过去,心不甘情不愿地让伍举进来了。

伍举进来后,发现楚庄王陛下一手搂着郑国进献的美女,一手搂着越国来的美人,莺莺燕燕中坐在一大堆乐器之间,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知道伍举走到了近前,楚庄王才敛住了笑,一脸愤恨地对伍举说:“有要紧事快说,没看我正忙着呢吗?”

伍举把拱上来的怒火强压下去,因为他清楚现在发火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弄不好大王一个任性,自己的小命都不保。保持微笑服务,他说道:“事儿嘛,倒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在楚庄王发飙之前,他赶紧接道:“只是臣下听说大王很喜欢猜谜语。臣下这里有一个谜语,很多人猜来猜去都没猜到,大王聪慧,不知道大王有没有兴趣替臣下猜一下呀。”

这可挠到楚庄王的痒处了,他天生就爱猜谜语,特别是听说别人猜不出来的,更起了兴致。推开身边的美人,兴致勃勃地问道:“快跟寡人说说。”伍举看到楚庄王已经入套,心里暗喜,小名无虞了。便一字一顿地慢慢说道:“山上有只鸟,三年不飞翔,三年不鸣叫。请问大王这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沉思片刻,满堂静寂,他明白谜语所指。可是是他自己同意伍举出题的,又不好反悔怪罪,便只好故意做出一副失望的神情说道:“寡人还以为是什么妙谜呢,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呀,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嘛。伍大人可以回去了,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了。”

伍举满心欢喜地离开了,他以为楚庄王既然明白了自己的谜语,肯定会奋发图强,有所改进的。可是此后的几个月,楚庄王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所作所为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复苏从忍无可忍,顾不上什么禁令了,上朝的时候慷慨陈词,希望楚庄王能认识自己的身份,以国事为重。原来拍马逢迎的小人们,把心思用在治理国家上。把霸主的地位从晋国手里抢回来。

楚庄王满脸的震惊,两眼直盯着苏从,任凭他往下说。等苏从把话说完了,楚庄王才慢悠悠地说出了一句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胆战心惊的话:“难道你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

苏从镇定地说“臣是大王的臣下,对大王的命令岂敢不知。如果我的死能够使大王成为一代贤王的话,臣心甘情愿去死。”众大臣听着君臣对话惊慌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担心者有之,场面一时尴尬无两。

万万没有想到,楚庄王非但没有下达斩杀苏从的命令,反倒哈哈大笑起来。忠臣皆纳闷不语。直到楚庄王笑够了之后才说道:“我等了整整三年,终于盼到了像你这样的忠臣。你们才是振兴楚国的希望所在。”

随后,楚庄王便下令杀掉了三年来围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只知拍马奉承的官员和内侍,并下令整顿全国治安,杀掉了数百名为非歹的小人,同时提拨了在这期间敢于上谏、治国有方的官员,例如伍举。大兴百业,任人唯贤。由于蛰伏三年,对内外形式早已看透的楚庄王出手必中,招招打在要害上。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最终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鬼谷子提倡以静制动,处变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实现,必然生出急躁之心。浮躁之气一生,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而无大智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没有肚量的人,注定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楚庄王面对乱局,蛰伏三年,忍而不发,最后一飞冲天,则是忍功的最好诠释。

身处职场,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先隐藏好自己,观察好形式。有利的,有弊的,什么可以利用,什么不能利用,心理盘算清楚。然后养精蓄锐,在最恰当的时刻站出来,这样则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得意不要忘形,谦虚赢到最后

运气好时,切莫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必须更加积极奋发,以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格兰特将军立了大功后,没有骄奢放肆、目中无人。他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虽然战败被擒,但态度依旧镇定异常。像我这种矮个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较起来,真有些相形见绌,他仍是穿着全新的、完整的军装,腰间佩着政府奖赐他的名贵宝剑;而我却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装,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条代表中将官衔的条纹罢了。”

也许你以为格兰特将军的自谦,固然值得赞美,而李将军以败将的身份,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齐,似乎有些示之骄傲呢?其实不然,李将军虽然战败,但仍能坦然忍受耻辱,这正是他勇敢坚毅的地方。他这样做,是表示他把失败当作一种经验,而非一种耻辱,如果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仍能挺身奋战、争取光荣。所以他也可以说是不失为一位伟大军人的风度。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了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都是偶然的机会造成。他说:“这次胜负是由极凑巧的环境决定的,当时敌方军队在维吉尼亚,几乎天天遇到阴雨天气,害得他们不得不陷在泥潭中作战。相反的,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是好天气,行军异常方便,而且有许多地方往往是在我军离开一两天后便下起雨来,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这一番谦虚的话听在人家耳里,远比无数次的自吹自擂好得多。唯有对自己的成就发生疑问的人,才爱在人家面前吹牛,以掩饰那些令人怀疑的地方。一个真正有“心计”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嘘自我炫耀的,因为你的成绩,你的成功,别人会比你看得更清楚,而且会记在心上。

格兰特将军把一场决定最后命运的大胜利,归功于天气和命运,这正表示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始终没有让理智被名利的欲念所埋没。曾经有人说:“愈是不喜欢接受别人赞誉的人,愈是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

看过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记”故事的人,都会记得特洛伊是怎样被毁灭的。

特洛伊人与入侵的希腊联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后来联军中有人献计,假装全部撤退,留下一匹大木马,并将勇士藏在马腹内,其他的主力部队亦躲在附近。特洛伊人望见远去的舰队,以为敌人真的撤退了,于是在毫无防备下,将木马拖入城内,歌舞狂欢,饮酒作乐。就在他们睡梦中,木马中的敌人纷纷跳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于是特洛伊灭亡了。

从这个故事中,教给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得意时不要高兴太早,否则危机马上就到。

有些人因为顺境连连而甚感欣慰,愉悦之情不时流露于脸上。然而,不能光只是高兴,应该想想怎么才能维持好运,永保成功。

人生处在顺境和得意时,最容易得意忘形,终致滋生败象,乐极生悲。

得意忘形的人很多很多。得意而忘形,这是许多没有远见者的共性,他们本来就没有大志向也没有大目标,只是在一种虚荣心的驱使下向前奔跑,目的只是想博得众人的喝彩,等众人的掌声一响便认为达到了人生目的,便想躺在掌声中生活了,自然也就忘形了,认为自己可以不再奔跑,可以昂头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

得意而忘形,这是许多投机者的共性,他们本来没想扎扎实实地做一番事业,只是想得到荣华富贵罢了,于是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小伎俩侥幸做成一点事业,便以为自己有炫耀的资本了,有享乐的根基了,于是便忘形于自己的小聪明小伎俩,他们的一生也就只能如此了。

得意而忘形,也是一切谄媚者的共性,他们本来生就一副藤的性格,不想自己长筋骨却想爬得很高,于是只能攀附于高位者,他们攀到了有权者的头上便以为自己有权了,他们攀到了有名者的头上便以为自己有名了,他们攀到了有钱者的头上便以为自己富有了……他们忘形于自己攀附的成功,也忘形于自己因攀附而得到的利益。

得意而忘形,说明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有了一点点的得意便以为人生的荣耀不过如此了,这些人中有许多有才华的人有实力的人有发展前途的人,要是真的能尽力而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只是有的人目光太短浅了,有的人又习惯于谄媚罢了。

忘形应该说是一种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误解,一种把暂时的失意当成永久失意的误解,只要我们明白,这个世上永远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发展的,那就不会忘形了,那么人人都会生活得更美好。

假使你常常为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接受别人的称赞、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作一桩了不得的事情,那你无异是在欺骗自己,就像那些被魔术欺骗了的观众一样。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思考,就知道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其实有不少是机动的成分夹杂在里边的,我们应该看清这些机运所在,将来如有同样事情发生,又缺乏这些机运时,知道怎样应用。

得意忘形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所以,我们在得意之时切忌忘形。

未雨绸缪不时地给冷庙烧烧香

“冷庙”指那些看似用处不大,但却有贵人潜质的人。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学会多向“冷庙”上上香,对你自己来说,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因为这些看似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以后极有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让你片刻间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