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存册叫人缘
3369100000009

第9章 法则四 给信任——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1.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使。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走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

“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

“因为我知道你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作家毕淑敏在《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任》中写道:

“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我们珍爱。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友情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做信任。红苹果只留给灌溉果树的人品尝。别的人摘下来尝一口,很可能酸倒了牙。”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豫、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接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你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可以完全信任另一个人,那是一种幸福,不是吗?

2.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同事小张,一年前与我一起在同一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今年,我们打算对商品房进行装修。为了节约装修成本,我们约定装修风格也一样,并共同购买装修材料。我们还各自请了一班乡下来的装修师傅。

为了让师傅们确保装修的质量和工期,我特请师傅们在馆子里撮了一顿。此后,每天我都得早早起床为师傅们开防盗门,让师傅们进屋工作,并嘱咐妻子为师傅们准备一壶茶,然后再乘车赶十几公里路去上班。晚上一下班,我又得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回去看师傅们的工程进度,问师傅们缺不缺材料,给师傅们发烟抽。如果临时缺少材料,我还得连夜赶到建材市场去购置。一个月下来,我累得快趴下了。

一天,我在公司遇到小张,我问他房子装修的情况,并向他诉苦。小张听罢,一脸得意之色,说他轻轻松松的、快搞定了。我问他有没有天天去为装修师傅们开门,小张说他没有去,他常常出差,没有时间去管理。我问师傅们怎么进门,小张笑了笑说,早把开门的钥匙给装修师傅了,不用去管。我听了很纳闷。

又过了几日,小张的商品房装修提前完工,比我装修完工时间早了五天。那天小张请领头的装修师傅喝酒,结算了工钱,让我作陪。师傅是外地人,很直爽,三两杯酒下肚就讲起了装修的情况。师傅说:“新房装修之所以保质保量并且提前完工,得益于房东的信任。咱就冲开工第一天,房东把开门的钥匙交给咱,咱也得把他的活干扎实,得对得住人家对我们这份信任!”然后师傅讲述了他们在城里干活遇到的一些心酸事。他说:“我们在城里干了多年的装修活,不少房东都不把房子的钥匙给我们,怕我们拿了钥匙,偷偷配一把,等日后好偷房东家的东西。其实,我们这些从农村里来的外乡人都是凭手艺谋生的,如果昧着良心做违犯法律,违反职业道德的事,那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

师傅越说越激动,我却越听越愧疚,关于我家新居装修的事一句也不敢提。为了表示敬意,我以小张同事的身份向师傅敬了一杯酒。师傅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而后拍拍我的肩说:“哎,城里的人呀,如果多一些像小张房东这样的人就好了!说句不该说的话,您呐,可要学学您的同事呢。”

为人处世,信任别人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受欢迎的人,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任何时候都有守信、遵约的美德。

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可以说,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天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天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范式怎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备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在现实生活中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已的尊重。但是,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守信”;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你成功为止。到那时,你再要走我不留你。”老总的宽容让年轻人很感动。他想,总应该做出一两件像样的事来再走。于是,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多了一些冷静和思考。

过了一年,年轻人又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不过,这一次他是轻松的,他已经连续七个月在公司销售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了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原来,这份工作是那么适合他!他想知道,当初,老总为什么会将一个败军之将继续留用?

“因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总的回答完全出乎年轻人的预料。老总解释道:“记得当初招聘时,公司收下100多份应聘材料,我面试了20多人,最后却只录用了你一个。如果接受你的辞职,我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我深信,既然你能在应聘时得到我的认可,也一定有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客户的认可,你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时间。与其说我对你仍有信心,倒不如说我对自己仍有信心。我相信我没有用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