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存册叫人缘
3369100000021

第21章 法则十三 给虚心——让人显得高人一等

1.要一点含蓄,要一点谦逊

一个在柏林饱受歧视的波兰学生曾去拜访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为他写一封推荐信,使他能够顺利地在柏林求学。问清缘由后,爱因斯坦答应了他的请求,为他起草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拿到推荐信之后,满怀感激之情的年轻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给我一张有您签名的相片?”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慷慨帮助他的名人。

“好的,”爱因斯坦接着说,“但是你得答应也送我一张有你签名的照片,这样才平等。”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位青年的一生。拿到推荐信后,这个年轻人顺利进入了柏林一所名牌学校。他发愤学习,毕业后成为了爱因斯坦的得力助手,并且以一篇《麦克斯韦场方程的非线性概括》一文扬名天下。他就是后来饮誉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英费尔德。

很多年后,英费尔德回忆起这件事,依然泪流满面:“他的话使我感到平等并给了我自信,他的话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尽管当时他穿了一件皱皱巴巴的上衣,裤子上还掉了一个主要的纽扣,但是什么都影响不了我对他的无比崇敬。”

心存对弱者的尊敬而不是同情,以平等地给予代替施舍,这样,你就会发现,最令人折服的不是你给予的东西,而是你给予时的姿态。正是因为时时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爱因斯坦成为了极其受人爱戴的科学家。

在卡耐基看来,真正的谦逊,是人类一种最好的德行。因为谦逊的人能心知肚明,知道在这广大的世间、复杂的社会里,他的能力和头脑实在太简单太渺小,不足以解决人世间一切问题,他只能尽他的能力诚恳地去干他职责以内的工作,用他的头脑勇敢地去研究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偶有所得、偶有成就,他绝不夸张,因为他知道他的所得和成就,和过去别人的所得和成就比起来太渺小、太微不足道。这样积极、谦逊的人,才是人类中最高尚、最可钦佩的人。

对于含蓄谦逊的人,别人就容易接受他,因为这样的交往非常轻松自如,而且耐人寻味。总听人家说起,有的人“你很难同他打交道”,他很难接近。这往往是一个在交往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很好相处,而且言谈举止都很自然。他会营造一种舒适、愉快、友好的氛围。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言行傲慢,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过于宠爱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指责。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把他唤到面前,用很亲切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得到众人的尊重,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最终踏上了成功之路!

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谦逊的性格,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么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也会远远地避开你,免得他们会受你一肚子的冤枉气。如果你还这样下去,那么你从此就不能交到好朋友,你也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得半点知识了。再说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才是那么一点点、很有限,这样是不行的。”

听了这一番话后富兰克林大受感动,他也看清楚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决定从此要痛改前非,在处事待人的时候处处都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了,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在不久后,他便从一个受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变成了一个到处受人欢迎和爱戴的人际交往高手。

2.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个自号为“随园老人”的大诗人袁枚,他写的《随园诗话》,是一本很有名的谈诗论文的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袁枚虽然已是名声显赫的大诗人,但还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他常说:“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也。”意思是说,不管是隔壁的孩童,还是放牛的小牧童,都是我的好老师呀。

那是一个寒冬腊月,袁枚正在南京小仓山脚的随园里优哉游哉地赏梅,正巧一个挑粪的农夫从梅园经过,农夫随口说道:“梅树已有一身花啦!”袁枚一听,大受启发,当场吟成好诗:“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意思是说,月亮映照着竹林,落下了斑斑驳驳的影絮;下了严霜,梅树已绽开了满树繁花。

又一年草长莺飞的早春二月,袁枚打算踏青郊游,他的一个和尚朋友赶来送行。和尚见景生情,说道:“可惜园中红梅怒放,您却不能带去游览啊!可惜呀……”袁枚一听,觉得和尚朋友的话语真有诗意,不禁诗兴大发,即兴吟了两句好诗:“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这两句诗,流露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惜怜之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正是这种处处留意、时时学习的精神,成就了袁枚一代诗人。

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没有学问的。”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成为了这个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听说他俩也就是本科生学历,有啥好聊的呢?”这么想着,他只是朝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似的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刚才没去打招呼,现在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也迈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去了。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科生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而我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与他人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肤浅和无知。因为团队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谦虚。谦虚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短处,这种压力会促使你在团队中不断地进步。

3.虚心求教,成就大业

康熙帝很小的时候就刻苦读书。每天的读书时间竟达10余小时之多。至青年时,经、史、子、集已记得滚瓜烂熟。特别可贵的是,他成年以后,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知道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便苦学起自然科学来。据史书《正教奉褒》记载:他亲自召见外国传教士中明白自然科学的徐日升、张诚、白进、安多等人,请他们轮流到内廷养心殿讲学。讲学内容有:量法、测算、天文、历法、物理诸学。就是外出巡视,也邀请张诚等人随行,每天工作空闲的时候,到处讲学。

康熙帝虚怀若谷,认真学习,甚至还亲自演算,一丝不苟。西人张诚在给自己国家的报告中也说:“每朝四时至内廷侍上,直到日没时还不准归寓。每日午前二时间及午后二时间,在帝侧讲欧几里得几何学或物理学及天文学等,并历法炮术的实地演习的说明,甚至有时忘记用膳……”

康熙帝还向国内许多有学问的人请教,使自己的学问更精更深,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更有造诣。他还接受数学家陈厚耀的建议,编纂了一本集当时数学之大成的百科全书《数理精蕴》。

一个自知贫乏不足,能容纳别人的人,一个虚心学习的人,必能广积人脉,成就一番事业。

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经常到各地去视察。

一天,秦始皇又带着大队人马出巡,车马来到博浪沙这个地方。突然,从一片树丛中飞出一件重物,它“呼”的一声,击中了一辆马车,把车座打得粉碎。

卫兵们吓了一跳,定睛一看,一把大铁锤夹在车座的碎片中。

“有刺客!保护皇上!”卫兵队长慌忙高喊,他们迅速行动,团团守护着秦始皇的车驾。林中闪出两个人影,飞快地向不同的方向奔逃。

“抓刺客!”卫兵队长一声令下,两支卫队分头向那两人追去。可是,一转眼,那两人便逃得无影无踪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暗杀事件的主谋是一位名叫张良的青年。暗杀失败后,秦始皇四处搜捕凶手,张良害怕被捉,便逃到下邳,改名换姓,躲了起来。

这天清早,张良一个人出去散步,来到一座桥上。这时,一位老人走上了桥。他走到张良面前,弯身脱下鞋子,扔到桥下,然后转过身来,以命令的口气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觉得这个老人无理取闹,正要拒绝,但转念一想:“他是个老年人,我应该尊敬他。”于是,便忍住气,跑下桥去,捡起了鞋子,再回到桥上来递给老人。谁知道老人并不用手去接,只是把脚一伸,说:“替我穿上!”张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是既然已经把鞋子捡上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吧。于是他耐着性子,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穿好鞋,连声“谢谢”也不说,便大摇大摆地走了。

张良看那老人气度不凡,心想这老头儿一定有点来历,于是也跟着走下桥去,跟在他后头。走了一里多路,老人转过身来对他说:“你这年轻人还值得一教,五天之后天亮时,你到桥头和我见面吧。”五天后,张良按时来到桥头,老人已经在那儿等候了。老人生气地说:“你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说完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头遍,张良就赶到桥头去,可是那老人还是比他早到了。老人说:“你又迟到了!你如果还有心学点东西的话,五天后再来吧!”说完,又走了。

张良闷闷不乐地回去了。第五天,张良不敢睡觉,半夜就到桥上恭候老人。等了不久,老人就来了。他看见张良,面带笑容地说:“这才是虚心拜师的表现啊!”说完,从怀里拿出一本书,对张良说:“我已经观察你很久了,觉得你配做这本书的主人。好好研读,它将来能够使你成为辅助帝王的人才。”说完,把书交给了张良,头也不回地走了。

天一亮,张良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每天诵读《太公兵法》,潜心钻研用兵理论,果然学有所成。

后来,他听说汉王刘邦带兵起义,便投靠刘邦,用《太公兵法》协助刘邦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最后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

虚心的人是有福的。一个虚心的人,一个自知贫乏不足、心里头有空间容纳教导的人,往往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诲,得到更多的东西,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