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野心”比信心更重要
3367100000064

第64章 有准备地创业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而言,就业对他们是个重要的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再加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集中于一些热门专业,而哲学、数学等基础专业学科需求依旧不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但创业也需要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这个词起源于西方。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顿在波士顿成立职业指导中心,迈出了使职业辅导活动系统化的第一步。帕森顿提出了“选择一项职业”要比“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思想,并提出了职业辅导的步骤。因此,1908年也就成为职业辅导的元年。西方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许多大公司的人事部门为员工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也早就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这一门课程。在美国,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生涯教育,高中阶段更是请专家给学生们做职业兴趣分析。虽然高中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等活动,可以观察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兴趣,并进行有效引导,达到根据兴趣确定其职业取向的目的。

相比之下,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而且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这就使高等学院的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因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意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重视,加上高校由于机制的局限、专业人员的缺乏等,使这项工作的开展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对那些想加入创业队伍的大学生来讲,在作决定之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报刊及网上的资料,总结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八大关键因素:

第一,必不可少的创业计划书。创业不是仅凭热情和梦想就能支撑起来的。因此在创业前期制订一份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应该是每位创业者必做的功课。通过调查和资料参考,要规划出项目的短期及长期经营模式,以及预估出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当然,以上分析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主观判断。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再制定出创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实施步骤。

第二,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资金运作计划是保证“有粮吃”的重要步骤。在项目刚启动时,一定要做好三个月以上或到预测赢利期之前的资金准备。但启动项目后遇到不可避免的变化,则需适时调整资金运作计划。如果能懂得一些必要的财务知识,计划好收入和支出,始终使资金处于流动中而不出现“断链现象”,那么项目的初期就能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不断强化创业能力与知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创业者要想成功,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准备和积累。除了资金分配,创业者还必须懂得营销之道,比如对如何进货、如何打开产品的销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都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这些知识获取的渠道可以是其他成功者的经验,也可以是书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和各类人士打交道,如工商、税务、质检、银行等,这些部门都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要善于同他们交朋友,建立和谐的人脉关系。

第四,培养一个执行力强、效率高的团队。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是由人去完成的。有了创业计划和创业资金及知识后,还需要组建一支执行力强、效率高的团队。团队是创业项目成功的基础。那么,在哪儿找到团队呢?你可以通过网络和实地两种办法,网络上找团队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对相关项目感兴趣的人或者到专业的论坛里面找相关的团队。实地找团队一般指朋友圈或聚会上认识的,这样比较容易了解你要找的团队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信息。

第五,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大学生创业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比如加入行业协会,就可以借此了解行业信息,学会借助各种资源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提升自己的行业能力。千方百计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这对创业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第六,学会从“走”到“跑”。在创业的初期,受资金的限制,或许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本人亲自去做,不要认为这是“跌份儿”或因此叫苦不迭,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企业,从“走”到“跑”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只有明确目标不断行动,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轻重,抓住关键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决一件关键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会更有效。

第七,明确赢利途径。赢利是做企业最终的目标。做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赢利,无论你的点子有多少,不能为企业赢利就不具备商业价值。因此无论是制定可行性报告、工作计划还是活动方案,都应该明确如何去赢利。企业的赢利来源于找准你的用户,了解你最终使用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尽量使之得到满足。

第八,在失败中学会成长。从创业成功案例中不难发现,创业者往往都有必胜的信心。很多人从小就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但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力量呢?如果创业失败了,你又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充分的准备和不断地学习,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失败的概率。与此同时及时调整创业方案,换个方式和方法继续前进,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

当然,这并不是说创业者必须完全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去创业,但创业者本人要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实际行动。提高素质的途径一靠学习,二靠改造。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就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改造自我者。哈佛大学拉克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极具诱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但任何一个梦想成功的人,倘若他知道创业需要策划、技术及创意的观念,那么成功已离他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