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3365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历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至理名言警句。那些名言虽然简短质朴,却包涵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人读后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不断地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从古代先贤留下的那些关于为政的名言警句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到今天也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只要从中汲取其精华,就可以丰富、提高自己从政道德的内涵和境界。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有句话说: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端正了自身,那从事政治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本身,又怎么去端正教育别人呢?”《论语》的这句话在现代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生涯中意义深远,应该成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政执政的标杆、座右铭。

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

《廉政准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从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从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这是党赋予我们的使命,是让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用来对他们索、拿、卡、要的。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人民的公仆,若不能为民解忧,又何以言公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的正确贯彻执行。

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信念的丧失,道德的堕落往往是腐败发生的根源,“不法”源于“不道德”,这是千古不易之真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五花八门的诱惑,纷至沓来。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身处各种矛盾关系的利益交织之中,各种人情世故的交汇处,各种贿赂犯罪的指向点,古人云:“贿随权集”,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权为私用,滑向腐败的深渊。所以,我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用理性控制私欲,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总之,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从政的良好素质,才能够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因此可见,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修养非常重要。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党员领导干部本身端正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历史上那些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含意深刻,自古以来就有启迪、诫勉、警示、教诲和点拨人的巨大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时刻吸取古人的从政道德精华,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行为;牢记根本宗旨以守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以德从政的核心;加强理论修养以明德,自觉地把学习修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可以留下好的政声官声。

本书将为政之要分为十个方面,例举前人的一些名言名句和一些相应的历史故事,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总结。我们相信,为政之道决不是小问题、细节问题,而是党员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灵魂。它直接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官德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进而在党内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本书整理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在这里奉献给大家自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于启迪的从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有关要求等也能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古今中外名人贤士的人生格言,以榜样的格言激励人,则犹如春光沐浴,细雨润物,它会随时提醒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读了这些名言能够使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终生享用不尽。只要将它们时刻牢记在心,就一定能够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提高自身的从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