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攻守之道
3362100000024

第24章 墨家的管理之道(1)

一、墨家的“尚贤”

墨子有尚贤之说,为什么要尚贤呢?

墨子在《墨子·尚贤上》中指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拥有贤良人士多,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厚重;一个国家拥有的贤良人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衰薄。因此大人们的当务之急,就是使贤良人士增多罢了。

对此墨子先向统治者们,也就是“王公大人”提出一个问题:“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亡,是何故也。”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问句,我们从墨子所设立的这个因果关系中不难看出,他把人才与社会的强弱贫富和治乱设立成因与果的关系,把人才与国家存亡兴衰联系起来。统治者在管理国家时都想使其富强、人民众多、政治严明,但是的事实却与统治者的想法相违背。

那么造成这种因果负效应的原因在那里?墨子有明确的回答了王公大人们:“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使)能为政也”。

墨子在通过历史事实证明“尚贤为政之本也”的同时。通过“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之则,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衣裳之财,不能制,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如其不能也,是何故”“今天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建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事(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名于小而不名于大也”。

这两段话尖锐的指出“王公大人”们在实际治理国家时自相矛盾的表现,并讽刺“王公大人”们为“名于小而不名于大”。

关于墨子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厚乎德行,这是对贤士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

在古代中国,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取决于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在普遍的社会观念中,“德”被看作是一个人最崇高的品质,很多学说都主张“有德者居天下”。士人大夫都把个人品行操守的修养看作是做人之本、把社会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规则,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往往被视为君子。在上古时期实行禅让制的时候,尧、舜、禹被列为有德者的典范;皋陶、周公也因为自己的美德而青石留名。因而,墨子所提出的人才标准,把“厚乎德行”放在了首位。

二是辩乎言谈,这是对贤才办事能力方面的要求。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谈辩”作为贤才不可缺少的专门职业和技术的人,墨子认为,贤才仅仅具有高尚德行是不行的,辅佐君王还需要有实际的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主张贤才要“辩乎言谈”。作为一个治理国家的臣子,必须有出色的交际和办事能力,在外交际能维护国家尊严、在内施政能够说服民众,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制度主张让百姓明了并遵守,一个善于“言谈”的贤才才能够真正的把自己的才能用于辅佐君王。

在诸子百家中,还有名家也是非常重视辩论的,但他们所提倡的“辩”和墨子重视“辩”在本职上是有区别的,名家的“辩”是自己学说的核心、是名家推行自己学说的工具、“辩”也是名家弟子的职业;而墨子所说的”辩”主要侧重于贤士在交际方面的能力,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是博乎道术,这是度贤才知识学术方面的要求。

墨子还认为贤才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精通的专业,所谓“既博又专”。学识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行政长官,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作为自己施政的基础,只有对更方面都有所了解,才能不脱离现实妄加臆断;只有精通某一种“术”,才能有所业绩。因而墨子把道术看作是贤才必备的硬性条件。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就有“六艺”的学科之分,即:诗、书、礼、乐、数、御。这就是对道术“博”的要求,君子对六艺应该都掌握,达到”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术业”的“专攻”,比如作为一个将军,“御”应该是他的精通,但如果对历史地理等方面一无所知,同样打不了胜仗。墨子“博乎道术”的贤才标准可以说是要求人才的“综合性”。

在举荐贤才方面,墨子也提出了三条原则:

举义不避贫贱。

墨子提出举荐人才不考虑他们的出身,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并任用他。这种人才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墨子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对儒家“尊尊”思想的批判,儒家认为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那些身份尊贵的人就应该受到尊敬,不管有没有才能都应该受到重用。而墨子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儒家的“尊尊”思想剥夺了他发挥自己才智的机会,因而,墨子提出了“举义不避贫贱”代表下层民众思想的呼声。

举义不避亲疏。

儒家和“尊尊”相连的就是“亲亲”的思想,儒家把血缘关系看作是社会伦理的维系,支持以血缘亲属关系为依托的等级制度,认为爵位应该世袭,在举荐任用人才时,常常以亲疏关系为标准,针对这种思想,墨子提出了“举义不避亲疏”的人才举荐标准,主张应该平等公平的选拔人才,这样不但能使真正的贤士得到任用,更有利于统治者施政。

举义不避远近。

这是从人际关系角度考虑而提出的原则,一些善于迎逢拍马的人并不一定具备出众的才能,但因为能够“投上级所好”,因而得到了任用,而一些有真正才能的人,因为不擅长这些交际,因而才华得不到施展。作为统治者,应该理智的对待自己身边的“近臣”和“远臣”,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

墨家的“尚贤”对于现代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成败的关键也在于人才的发掘、吸引、提拔和利用。作为领导者应懂得怎样来发掘人才、用好人才并留住人才,让他们成为盘、业发展的顶梁柱。对于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就用“善射御之士”的例子生动地说明r其中所隐含的深刻道理:“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就是说,譬如想要他的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士增多,就必定要使他们富贵、使他们受到尊敬、受到赞誉,然后国内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士将会获得并且增多。何况又有贤良人士,德行敦厚,言谈思辨,道术广博,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辅佐,也必将使他们富贵,受到尊敬和赞誉。然后国内的贤良之士也将可以得到并且会增多。墨子在此提出的吸引并留住人才的方法,小仅有助于国家的治理,也有助于现代企业人才观的建立和改善,因为一个企业的用人之道和一个国家的用人之道有许多相似之处。对真正德才兼备的贤才,无论其出身的高低、贵贱,都应该广而招之,举而用之,使企业对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人才乐于投奔到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出他们的一切聪明才智。

二、如何使用人才

墨子在人才的使用上,强调要因人之才,合理分工,让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才能和特长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分工上要能够人尽其才,如果让烧陶器的人去买猪肉,让木匠去制造皮革,所得的结果只能是社会分工混乱,劳而无功。

墨子的这种因人之才合理分工的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显示意义。尤其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更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当前的企业在用人和管理制度上,总体存在两种方式:

因事设人,是根据职位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员工,给下属安排能发挥其特长的职业,从而达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因人设事,职位是为人而设,先有人后有职位,这种情况往往是人情因素在企业用人制度上的体现。

因事设人与因人设事的相互对立,是管理方面两种不同的用人态度和方法。作为一个明智的管理者,不应该无视公司的实际需要而安置多余人员,因为多余人员只能给公司带来人事管理上的不良效果。而因人设事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来安排人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人原则,因而也是管理者不可不重视的管理戒律。

无论是一个体系还是一个团体,职务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根据取取长补短的原则个每个人安排职务是不可能的;而在现有人员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还硬要望里安排热人,则会出现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因人设事的表现。

因人设事对一个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使公司出现“超员”现象,公司不但要支付数倍于正常的公司支出,而且因为员工过多,会影响到工作效率;而且会破坏公司具体工作的秩序,使得员工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失去工作的目标。

其次,会导致公司正常的人员管理秩序破坏,丧失内部管理机制的作用;因为人情关系的影响,使得公司在复杂的人际网络中失去内在的人才竞争力,最终阻碍公司的正常发展。

最后,当“僧多粥少”的管理困境出现时,任人唯亲的机制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某些不正当竞争,使真正的人才受到创害,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最终导致公司的重大损失。

高明的管理者懂得如何避免因人设事,即使他不能作到按照“取长补短”的原则来安排每个人的职位,但是他能够从公司的具体需要出发,尽量给下属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到合适的职位上,在职务的限制下,给职员自由发挥的空间,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作到因事设人。

因事设人在管理过程中是需要不断调节和修改,最终确立唯才善用的人才管理原则。

首先,根据公司和职位需要来用人。

在公司的发山过程中,事业是最根本的目标,而人才是推动事业前进的直接动力,因此,公司最重要的用人原则就是人事两宜。这就要求管理者按照需要量才使用,从工作分析与岗位特征中找出所需特长的要素,然后运用配置与校对的方法,找出公司内部积压的人才,所用非学的人才,最终把适用的人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专长的职位上去。管理者还需要对人才有客观而全面的了解,要在顾全大局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志趣、气质、专长、品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人的才干、特长、品质和岗位、职务、责任协调统一起来,使职能与责任和谐一致。

其次,要用当其时并用当其愿。

合理选择人才,只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起点。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用人不当和用人失误的管理,同样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要想真正调动所选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最大效用,就要用人之长于盛时,用人之长于愿时。

用人之长于盛时。每一个人的才智都会有一个发挥的顶峰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个人的才能会达到自身的最高限度,而这个高峰是用人者和人才共同造就的。人才之所以能成为人才,与管理者的启用和激发是分不开的,所谓用当其时就是实现这个颠峰的方法,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把握人才的启用时机。人才的启用应该在精力最充沛的时期;人才的启用的应是最能激励人才成长、进步的时候。当人才在精力充沛的时候,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成长与公司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在自己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时候,也就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用人之长于愿时。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主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人被动的做事情,那么即使他有超常的才智,也不会得到高效的施展。所以,管理者在用人时,要尽可能多的考虑人才的意愿,要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被使用对象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志愿,来合理安排他的工作。这样的管理手段比违背他的意愿,或者单纯靠运用命令手段强制,会获得更好的人才效益和企业效益。

因事设人和因人设事,在人才管理上作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质上却关乎到企业的兴衰存亡,这就要求管理者做一贯和现代的伯乐,在人与事的主次上能够恰当把握,做到因事设人。这就能够使得公司的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智,每个职位上都是合适的人员,最终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三、举贤不避亲仇

墨子在自己的“尚贤”主张中提出了“有才者上、无能者下”的先进用人观,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就举荐,对没才能的人就撤职;在举荐人才时主张应该推荐那些具有“义”的贤人,而不是凭借君王的个人好恶,应该举公义,辟私怨,做到任人为贤,公正选拔,辟除私怨,才掌握了“尚贤”的真义。

墨子在《尚同上》篇中还提出了“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认为应该让德才兼备的人做领导人。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里最早的民主选举思想了。墨子认为古时圣王在施政时,就是做到了“举公义”才广揽天下贤才,成就了自己的伟业。如果不义的人不能够富裕、得不到显贵、没有人和他亲近,那么国中富贵的人听到了就会想:我所依靠的是富贵,而现在举义不避贫贱,那我就不能不义了;和上司是亲戚的人听到了就会想:我所倚仗的就是与上有亲,现在举义不避疏远,那我必须为义了。当国家的民众都这样想时,从朝堂之上的显贵到边鄙郊外的臣僚,包括四野的农民、工肆的匠人听到,都会争先为义,以求得到提拔。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国中多贤士而无不义。

然而要做到“举公义、辟私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要求统治者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义”,对贤士的才干能够清楚,还需要克服在举荐人才过程中克服个人的好恶,不把私人恩怨和个人感情色彩掺杂在内。

而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则是“举公义、辟私怨”的典型代表: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个县官,你看谁当合适?”祁黄羊说:“我觉得解狐最合适。”晋平公很奇怪的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做官?”祁黄羊回答道:“您只问我当县官的人才,并没问谁是我的仇人。”于是解狐就被派去做了南阳的县官,他在任上时为百姓做事,政治清廉、政绩斐然,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又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朝廷里缺个掌管法制的官员,你看谁当合适?”祁黄羊说:“我觉得祁午合适。”晋平公又奇怪的问:“祁午不是你儿子吗,你就不怕别人说你以权谋私,为儿子走后门吗?”祁黄羊回答道:“您问的是谁可以为朝廷执掌法制,并没有谁是我的儿子。”于是祁午就做了执掌法度的官员,他在任时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得到了朝臣们的一致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