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口才叫口德
3362000000005

第5章 这样的话,请换方式说(3)

比如说:你喊卖鞋,这个太平常了,不能吸引人,但你加点味精,改口喊:卖乔丹最爱穿的鞋,卖姚明的一年中有300天都穿着的鞋,那吸引力就立即不同。

又比如:说话,有的人是用唱歌的形式表达说话,多吸引人,还有的是用说小品、说相声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声、小品曾迷倒无数听众。

同样的内容,换个说法,味道就会大不同。

我在北京王府井路边经过,时常会听到那些店面门口站的小伙子小妹妹,一边拍手一边在吆喝着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这显然也是在无趣的话上加了味精。

我认识一位校长,每次发言都是一些老生常谈,那位校长根本不懂得听众爱听什么,听众究竟要什么,总是一个大一二三四,又一个小一二三四的讲,学生有的在闹哄哄,有的打盹,演讲根本就毫无效果。

后来那位领导学了一期口才培训,在后来再作报告时,居然能妙语连珠,掌声此起彼伏。他说的还是那些主题,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比如他要同学们认真学习,他就会打一个生动的比喻,逗得听众开心极了,又比如他要同学们有意志力,他就会准备一二个有意志力的人物故事……

相同的主题,只是加了点味精,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前几年流行一本书叫《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将三国故事的主要内容用现代戏说的语言再翻了一下版,将刘、关、张说成了一个“小公司”,将曹操、孙权说成了“股份制公司”,故事讲述了一个新建的三人公司怎样最后开成了天下最大的三大公司之一的故事。用这种“古事今说”的方式,自然有了新意,因此他这本书一上市就卖了几十万册,就成了当年的一流畅销书。

这当然是旧瓶装新酒,所造成的后果,自然是加了味精的结果。

据说有一领导招聘为自己开车的司机,几轮考核后只剩下两位。而这两位又只能留下一个。最后这道关由领导亲自把关。领导就亲自考核第一个应聘者。

第一个司机大概讲了五分钟人,他说:“我若帮您开车,一定会将车打扫得干净收拾得整洁,而且在开车时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第二个司机只讲了一分钟,他说:“我开车严格遵守三条原则,一是听得,说不得;二是吃得,喝不得;三是开得,使不得。

此人讲的什么,那位领导心中有数。于是领导决定留下第二位应聘的司机。因为领导最理解什么是“听得,说不得”——领导在车上研究工作,在没公开之前都是密秘,司机决不能泄密;什么是“吃得,喝不得”——司机常陪领导开会,常要一同吃饭,但千万不能喝酒,以保护领导生命安全;什么是“开得,使不是”——车是专车,不是司机的车,司机必须公私分明,否则,就乱了章法。

这两个人讲的内容主题完全一样,只因第二位在保持愿意的基础上弄出点味道来了,增加了可听性,自然他被领导选中了。

北宋时期苏轼和黄庭坚是一对以诗文闻名于世的好朋友。有一次,他们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您近来的字虽愈来愈劲道,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瘦硬了,几乎像树梢绕蛇啊!”说罢大笑。

黄庭坚说:“师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折服。不过,师兄的字……”

苏轼忙说:“你干吗吞吞吐吐,怕我受不了吗?”

黄庭坚于是大胆说道:“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遒劲有力,然而,有时写得就像是石头压住的蛤蟆。”话音一落,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艺术大师们能在谈笑间互相磨砺,达到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并增进友谊的目的。

有一次,郭沫若和茅盾这两位文学大师相聚了。他俩谈得非常愉快,话题很快转到鲁迅先生身上。郭沫若诙谐地说:“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愿做这头‘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听郭老说愿做“牛尾巴”,茅盾笑了笑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吧!它可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郭老看看茅盾,说:“你太谦虚了。”

这两位文学巨匠围绕着鲁迅先生“牛”的比喻,充分地展开联想,一个自喻为“牛尾巴”,一个自喻为“牛尾巴”的“毛”,谦虚地说明自己只是别人的一部分。这种方法既形象生动,又把两位艺术大师博大的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朋友之间有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产生了点小矛盾,开个玩笑,说句逗趣的话,比一本正经说道理效果会更佳。

老王和老张是一对好朋友,由于误会而产生了隔阂,有一段时间没有交往了。有一天,老王跑到老张家,进门便说:“老张啊,我今天是来唱‘将相和’的。”老张感到很不好意思,忙接过话头说:“要唱‘将相和’也该我‘负荆请罪’啊!”两人在笑声中握手言欢。

试想,老王与老张若不用这种说笑式交谈,要驱除各人心中的云雾,该说多少话呀!而且效果未必有这么好。

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谈笑风生,是朋友间交往的一大特色。友谊往往就是在这亲密无间的说笑声中得到升华的。

萧伯纳和丘吉尔两人,虽然一个在文坛,另一个在政界,但却是相知的好朋友。两个人的关系,由他们之间信函往来的内容就看得出来。萧伯纳有一场新剧要在伦敦首演。他特别送了两张入场券给丘吉尔,还附上一张写着寥寥数语的便笺:“附上拙作演出入场券两张,一张给你,一张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还有朋友的话。”

在政界一向饱受反对者攻击的丘吉尔看了哈哈大笑,随即回了一封也只写了几句话的便笺:“很抱歉,我今晚没空,但是我会和朋友明晚去观赏——如果你那场戏明晚还能继续上演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自己笨嘴拙舌,觉得如果不能与朋友相谈甚欢,就很难增进彼此的友谊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作一些必要的调整,完全可以做到。具体说来,有如下调整的方法:

平庸的话,一定要“出彩”后再说,效果才最好。记得有篇文章大致是这样说的:

假如你参加面试,如果没有出彩的话,你的面试就会平淡无奇,沉闷死寂,就会为你的成功埋下隐患;如果能有一句或几句出彩的话或比较精彩的话,就能把你所有的面试语言带亮,就能形成面试的高潮进而为你的形象增光,为你的成功加分。那么,面试时,怎样让你的语言出彩呢?

直言相告出彩。通常情况下,求职应试总是要说些恭维话,以引起对方的好感而达到谋职的目的。但一味说好话也未必能打动人,有时发现对方有错误,直言相告,指出对方不足之处,且令对方口服心服,常常也能达到求职的目的。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一名女毕业生在参加宝洁公司主考官最后一轮面试时,大胆指出宝洁公司的不足并列举国外的事例加以佐证,使对方不得不折服,结果她被首先选中。

这位大学生之所以能胜过别的求职者,不仅是因为真诚地运用了说话的技巧,由“贴金”转变为说不足,而且表明:首先,你已经在关心、研究该单位,并投身于该单位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索了;其次,你想到这个单位来,态度是认真的,目标是专一的,而不是抱着“进得了再说,进不了拉倒”的心态来随便试试看的。

另外,你说得令人信服,还表明你研究之深、水平之高。这些都能帮助你获得求职的成功。但必须注意,直言相告必须态度诚恳,着眼于使对方做得更好,具有建设性,具有可行性,且实事求是,说到了点子上。

面试让语言出彩,并非都要豪言壮语、名言警句,像那些恰当的调侃、小幽默,也能使面试语言出彩,起到创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打动考官的效果。

坦诚出彩。小王高考落榜后到南方的一个城市去打工。然而,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不是要求应聘人有大专以上的文凭,就是要求有专业职称,而他什么都没有。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搞张假大学文凭”,并给了他办假“大学毕业证”的地址。朋友的建议被他当场否定了,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决定去看看。第二天,他途中经过一家工厂,看见厂门前围着一群人,原来这家工厂正在招聘仓库管理员。他看自己的条件均符合招聘栏上的要求,于是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挤上前去高高举起自己的证件——身份证和已经起皱的高中毕业证书。负责招聘的小姐把所有应聘人的证件都收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她又退出一叠证件来。原来那些毕业证书全是假的。结果他被选中面试了。

小王无疑是靠自己的真诚谋得了一份工作,假如他也弄一个假大学文凭,注定是要失去这次机会的。

反驳出彩。有一个初次参加面试的女孩子去应聘,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和复试,在决定能否聘用的面试中,招聘方总经理当面告知她没被聘用,理由是她形象不适合她所应聘的公关业务。原来,该女孩那天穿了一身日常的衣服,素面朝天,相貌平平,很不起眼。听到这样的话,女孩只能转身离去,又觉得很伤自尊。本来那扇门已经在她身后关闭了,她却头脑一热,突然转身又打开了那扇门,对主持面试的经理说道:“主动权掌握在您的手里,说起来我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本来,您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决定我是否被聘用,但您给了,而且给我的理由恰恰是一个不能让我接受的理由。我可以用一分钟换一套衣服,用两分钟换一种发型,但我的学识和内涵才是真正可贵的,我头脑冷静、随机应变的本质,才是公关职位真正需要的东西,而这是我多年来磨炼的结果,是无法用服装、发型等外在形象这类因素改变的。”

本来,这个女孩想,既然已被宣布落聘,何不放下一切顾虑去反驳一下,直抒胸臆,出出气呢?结果第二天,公司与女孩联系,告诉她被录用了。

反问出彩。反问句是语言中的强句,是语言中的“盐”,它以比较强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感情,面试中恰当运用,也能使语言出彩。

小丁到一家“桑塔纳”轿车维修中心求职,论学历,该中心要求大学专科毕业,而小丁只是个职业中专毕业生;论技术,该中心要求会维修桑塔纳轿车,而小丁只修过摩托车,而且是业余的,可他却凭着自己出彩的语言,打动了经理,获得了成功。在面试中,经理最后对小丁还有些不放心,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你学会修轿车以后,是不是又要‘跳槽’呢?”小丁一听,灵机一动,答道:“咱们这个企业效益这么好,我为什么要‘跳槽’呢?我到哪里不是为了生活?我没有过高的奢望,只要出师后,收入能维持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就行了。当然,如果有天,咱们的企业也像我原先所在的单位,连每月300元的工资都发不了,经理,您到时候会让我永远在这儿待下去吗?我希望咱们的企业能永远兴旺发达下去,对这一点,您不是也在苦苦追寻吗?”这一席话,把经理说得忍俊不禁。

在这里,小丁用第一个反问句,变被动为主动,非常巧妙讲明了自己的“跳槽”实属无奈,并非天生的“朝秦暮楚”。接着又用了第二个反问句,既充分表达了对总经理领导能力的信任,又表明了自己“心系企业”的心情,人情人理,亲切感人,效果非同一般。

对比出彩。对比出彩就是运用具有鲜明对比作用的词语或句子,使面试语言出彩。

有一位求职者在面试中说:“我十分愿意为贵公司效力,但如果由于名额有限不能效力帐下,我也不会气馁,我会继续努力。我相信:我如果不能成为您的得力助手,那我一定要成为您强有力的对手。”

主考官听后,不由得心中暗暗点头。在这位求职者的话语中,“得力助手”与“强有力的对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这位求职者的不卑不亢,柔中带刚,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威慑力”。

5、长话,要缩短了说

过多的占用他人的时间,那也是一种谋杀。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时间组成的。信息时代的今天,每个城市人都有干不完的事,都有无穷的欲望等待着与实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你无论是当领导还是做推销的员工,或是熟人朋友之的闲聊,都一定尽量长话短说,千万别啰哩啰嗦,没完没了。

另外,长话,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而且也是说明自己说话的归纳能力还有待改进。记得读初中时,老师讲过一个啰嗦的故事。

一个书生,一日外出游玩。走到外地突然想起家中皮箱里的地一件棉被要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防长霉,于是他写了一封托人带送回家给他父亲帮他晒晒大衣,短信是这样写的:

我最尊敬的父亲大人,请您将我那衣柜里的皮箱打开,将皮箱里的棉被,我过冬天穿的棉袄,已穿了三个冬天的棉被,箱子中唯一件棉袄小心地拿出来,拿到太阳底下来,放到晒衣架上,拍拍打打,打打晒晒,前面拍拍,后面拍拍,翻过来拍拍,拍掉上面的灰尘,打松一点衣里的棉花,再当着太阳晒上三个时辰。在太阳下山前收起来,收时再拍拍打打,打打拍拍。再照原样放回柜中皮箱里去,至此,我不再啰嗦了,不再多说了,估计大人您也听懂我的意思,我就此打住,不再强调了,一切就这样赞拜托您了。……

这显然是一个讽刺笑话,一句话完全可以说明白的话,这位啰嗦先生硬是讲了几页纸。

我还听说一个人要买另一个人的驴,为了日后说得清,他俩觉得应立个字据。其中一位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和文彩,他一连写了三张纸,而且三张纸上还没有提到一个驴字,他还准备继续往下写下去,在不要另一个等得实在不耐烦了才打住。

这都说明,许多长话是纯粹的啰嗦,是完全没必要的。说话简单明了是最打动人,因为人的注意力有限,你说得太长,人家不方便归纳提炼主题。

因此,古人说话有“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之说。

丘吉尔,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有独特魅力的首相。有一次,他被邀请到剑桥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当时,丘吉尔十分忙,但他还是答应了了出毕业典礼。剑桥大学的大礼堂里坐得人山人海,许多学生都想亲睹首相风采。

丘吉尔准时到达会场,他直接走向演讲台站在台上,而后慢慢地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接着摘下帽子后,目光缓缓地在听众身上移动,一分钟后,他激抑地说出一句话:永不放弃!

说完这句话后,丘吉尔又穿上了大衣,带上帽子,步地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永不放弃!永不放弃!

这是丘吉尔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也是世人认为最精彩的一次演讲。

把短话说长,不容易,但把长话说短更不容易。有用的话,不在多,而贵在精。人类最有效率的话,就是短语。部队里的常见短语:立正、稍息、向右看齐,保证完成任务……

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成语,词组等都是人与人长期门交流的智慧结晶。平时,我们日常交往中用得最多的有:早上好!你好!谢谢!请!对不起!十分报歉!……

一个有口德的人,他的口中总会时常出现许多优秀的短话,因为这些短语说起来简洁,听起来亲切友好。长话,缩短了说,当然会获得更好的效果。那在人际交往中,那些喋喋不休的人,往往都不可能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那些说话果敢、有力、简短的人,往往更能显示出人格魅力而吸引更多的人,那些能真正说出打动人的话的人,都一定是讲简洁明了的话的人。

在情人世界里,情人可能要讲千言语,但这千言万语之中男人最能打动人的话,只有三个字——我爱你。

由此可见,感人的话,打动人心的话,都不在长,而在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