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的生存之道
3361900000008

第8章 逍遥自在,知足为万福之本(4)

知足常乐,无论生活是给我们笑脸,还是给我们苦酒,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知足的心境,做个平凡中的快乐之人,只要我们快乐,就永远不会贫穷,只要我们知足,就能永葆青春与健康!寻求快乐,就会执着地追求,拥有知足,就会享受生活的幸福!

满意于自己的现状,不苛求那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强迫自己做那些办不到的事,而是能够用知足、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得不到的东西偏偏要一再执着追求,只会徒添烦恼。如果有了“知足”平常之心,就能把人生的得失与成败看淡了。

但是如果把“知足常乐”当作“不思进取”的代名词,那就错了。最典型的例子,是南朝秀才江淹。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天资过人,出口成章,早年即以诗文著名。但他因高官厚禄,世故保守且“知足”,导致“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最后“江郎才尽”而终老其身。

知足常乐也不是把自己强行地关在现实的满足中,那样就会失去积极改变现状的态度,那就是一种不敢面对失败的懦弱姿态,是一种对逆境对生活的屈服。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一个人如果抱守着知足的心态,他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和遗弃。

其实,“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对情怀释然的技巧。我们不能把“知足常乐”与“骄傲自满”和“安于现状”混为一谈,知足不等于停顿不前,常乐不等于白痴之乐,知足也不是目光短浅,常乐更不是自我安慰。只要“知足”而不失去进取向上的精神,做到相对的知足、绝对的追求,就能常乐不疲。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的诗句足以警世醒人,如果没有一颗豁达、开朗和平常的心,就有可能在五彩缤纷和物欲横流的境况中被诱惑而不“知足”,就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良心,失去做人的准则,最后可能害了自己。

从前,有个男孩子住在山脚下的一幢大房子里。他喜欢动物、跑车和篮球,喜欢漂亮女孩子。他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男孩子对上帝许愿说:“长大了,我想要住在一幢大房子里,门前有两尊大狮子的雕塑,有一个鲜花盛开的小花园。我要娶一个高挑而美丽的女子为妻,她的性情温和,长着一头黑黑的长发,有一双像宝石一样的蓝色的眼睛,会弹吉他,有着清亮的嗓音。”

“我要有三个强壮的男孩,我们可以一起打篮球。他们长大后,一个当科学家,一个做政治家,而最小的一个将是篮球队的前锋。”

“听起来真是个美妙的梦想,”上帝竟然对他说了话,“希望你的梦想能够实现。”

后来,有一天打篮球时,男孩伤了手臂。从此,他再也不能打篮球了。

不过,后来他还是娶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长着黑黑的长发,但她却不高,眼睛也不是蓝色的,而是褐色的。她不会弹吉他,甚至不会唱歌,却做得一手好菜。

因为要照顾自己的生意,他住在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从那儿可以看到蓝蓝的大海和闪烁的灯光。他的屋门前没有大狮子的雕塑,但他却养着一只长毛猫。

他没有一个儿子,却有三个美丽的女儿,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儿是最可爱的一个。三个女儿都非常爱她们的父亲。她们会和父亲一起去公园玩飞盘,而小女儿就坐在旁边的树下弹吉他,唱着动听的歌曲。

他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可是,当一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他突然记起了多年前自己的梦想,“我很难过”,他对周围的人不停地诉说,抱怨他的梦想没能实现,妻子、朋友们的劝说他一句也听不进去。

最后他终于得病住进了医院。一天夜里,当病房中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对上帝说:“还记得我是个小男孩时,对你讲述过我的梦想吗?”

“那是个可爱的梦想。”上帝说。

“你为什么不让我实现我的梦想?”他问。

“你已经实现了。”上帝说,“只是我想让你惊喜一下,给了一些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我想你该注意到我给你的东西:一位温柔美丽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处舒适的住所,三个可爱的女儿——这是个最佳的组合。”

他在黑暗中静想了一夜。他决定要有一个新的梦想,他要让自己梦想的东西恰恰就是他已拥有的东西。

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一位哲人说得好:“只要你愿意享受快乐,快乐就会粘上你。”乐观者怀着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现实,而悲观者则会把手中的幸福快乐随意抛弃,而后满世界寻找幸福和快乐。这两种人的人生是极其不同的。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升斗。”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即使生时拥有再多,死时也不能带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宁静而悠然的心态,正是人生追求快乐的最高心境。

起伏不动,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扰

【道者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第十三章》

【智慧细语】

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也像受辱一样使人惊扰呢?因为:就其对人的惊扰程度而言,得宠更为下劣:得到它的时候为之惊喜难安,失去它的时候又为之惊慌恐惧,所以说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为什么说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呢?因为:我之所以会看重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非顾虑大患不可的身家,如果我连这身家也置之度外,那么,还会有什么私己的大患可以干扰得了我呢?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托付天下。

老子在这段话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人应该宠辱不惊,将天下视为身外之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时又不以身为身,并且如果能真正贵重一己之命,必能贵重他人之身,珍爱天下。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我们现代人大多感觉自己活得很累,不堪重负。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在加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也异常浮躁。社会的确在不断前进,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都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欲望难以实现,一旦自己的想法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一幅对联,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待事物和功名利禄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但我们是生活在尘世的凡人,谁也离不开平凡的生活。人生宠辱谁都免不了。在人生这场舞台中,武生花旦小丑,各有自己的做法、自己的特点和形象,至于角色是否演绎精彩生动,全看自己底蕴了。

所谓的“誉之所在,谤亦随之”,就是连释迦牟尼都不能幸免,迦牟尼曾训诫弟子们:“受到别人责骂,就想反唇相讥,这固然是人之常情,却只是逞口舌一时之快罢了!因为,这种行为就像空中吐痰一样,不但伤害不到对方,痰反而会溅回自己身上,徒然自取其辱,伤害自己的尊严。”面对诸多的现实,自然有苦有乐,宠辱系于心头,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和矛盾。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我们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这一生,是个不定数;何时飞黄腾达,何时落魄,都难以预料。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以平常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以平常心对待命运,宠辱不惊,泰然处之。无论人生辉煌还是落魄,高潮或低谷,都只是人生一段经历,一个部分。称心如意时不要洋洋自得,忘乎所以;遭受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大可不必为了要受人赞扬,或避免非议,刻意的做到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管他是丰碑小草还是高山低谷,只要我们用心地挥洒,真诚地惜爱,那么,我们内心的丰赡适意,会一点一滴地丰满着你的每一天。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考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如果不送礼物,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会录取。而李白却偏偏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杨国忠一看卷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能给我磨墨。”高力士接着说:“磨墨也算是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说完便将李白赶出考场。

后来有个番国派使来唐朝递交国书,国书上面都是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太师杨国忠开读国书,杨国忠接过番国国书,哪里认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识。唐玄宗大怒,堂堂大国,连一个番国的国书都不认得,太有失朝廷体面。

有人推荐李白,说李白游历广泛,学识渊博,可能认得鸟兽文字,现在正在京城。唐玄宗便召见李白。李白没有推托,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道:“番国要求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

唐玄宗一听,急问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待我养精蓄锐,用番文回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忙拜李白为翰林大学士,并宫中设宴款待。

次日,李白上殿,对唐玄宗说:“我虽已精气充沛,但还缺乏神气,神气不旺,难以回应番国。”

唐玄宗问道:“怎样才能有了神气?”

李白说:“杨太师和高太尉,皆为朝中重臣,皇帝心腹。请万岁吩咐杨太师为我磨墨,高太尉为我脱靴,我方能神气飞扬,口代天言,不辱使命。”

玄宗心切,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为李白磨墨,捧砚侍立;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为李白脱靴,并捧跪在旁。

李白这时神气十足,提笔挥毫,一口气书写下了一封陈述利害的大唐诏书,番使读后,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其实,李白要求杨太师磨墨,高太尉脱靴,并不是为了要羞辱皇帝身边的红人,只是他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拒绝虚伪逢迎,洒脱自然。

我们在生活中有着太多的患得患失,让过多的欲望占据心灵。正因如此,本可以很快乐很幸福的人,因为心情浮躁,错过了很多的快乐和幸福。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起伏的情绪,让人不快乐。要能够快乐,就要心态放的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这就是后来范仲淹用他宽阔的胸襟写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中的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关键的问题是要泰然处之,要静心养性,如果我们能加强自己的修养,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保持一种“享受”的心态去迎接生活所给予的痛苦、快乐、忧伤、无奈。世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都会为此而打拼,因此世界就像一个大战场,在这里,每个人有得有失,变化无常,只有怀着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己的内心置于战场之外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少有少得,多得不惑,知足常乐

【道者说】

“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益谦第二十二》

【智慧细语】

追求的目标少一点,才能有所得;注视的对象太多了,反而会被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