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幸福中国
3358100000012

第12章 转变发展方式,从GDP到GNH(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件里几乎都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述。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经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分必要,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为9.4%,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增长的奇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我们对经济增长的认识不无关系,我国长期以来都把经济增长与发展等同起来。但是,在发展实践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容易偏离中心,导致为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局面。各级政府往往只重视GDP或GNP的数量增长,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把GDP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作为政绩考核的最重要指标,有学者将此现象称为“唯GDP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因此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如生态环境恶化、重复盲目建设、资源严重浪费、地区发展失衡、发展难以持续等。“唯GDP主义”单纯追求GDP的数量不顾GDP的质量,个别地方政府为了提升GDP甚至不择手段,出现了GDP注水和弄虚作假等恶劣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正常发展,损坏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与科学发展观在是不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唯GDP主义”则是以GDP的增长为唯一目标,忽视民生,对损害人民长远利益的行为和现象置之不顾。随着社会开放性的不断提高以及快速城市化、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的发展模式迫切地需要从“GDP挂帅”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即经济发展应当从粗放式、高投入的增长模式转向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注重经济增长的公平性、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十二五”规划在确定发展指标的时候,不再只关注GDP,而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指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进展,社会软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日益完善。仔细分析这些目标,它们实际上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国”的基本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规划与人、发展与人、城市与人的关系,在“发展惠及人民”的领导思想中都得到了体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中之重。首先,“十二五”规划旨在进一步融洽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就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到了重要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三,在教育、住房等方面,也是站在公众角度去谋划未来。总之,社会的发展,不再是政府随心所欲,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而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充分考虑公众的迫切需求,并以此来开展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理所当然地要求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理所当然地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强调统筹兼顾,包括经济,也包括社会事业、社会公共服务,是一种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建议》全面系统地规划了未来五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字字句句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每一部分都强调了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蓝图。面对未来世界纷繁复杂的局面,“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定会使中国实现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把人民的“生活质量”置于经济快速增长之上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并推动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趋向于更公平、更合理。

生活质量,是指人们享受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对于这种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它包括客观的生活质量和主观的生活质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问题。联合国出版的《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人们通过直接获得经济收入和服务来得到满足,客观供给和主观感受在个体身上最终得到体现,生活质量也在此得以实现。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将此视为生存价值的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并积极为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努力。一些国家还建立了相关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和监督生活质量。中国也开展了“生活质量”专项研究,对生活质量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指标进行城市生活质量的比较。所以,提高生活质量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成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提高生活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收入的增长和供给的增加,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为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条件。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中国经济由短缺到比较富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条件。

众所周知,加快经济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我们应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加快经济发展之前,使两者达到平衡和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有信心消费、有能力消费,减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另外,还要更新消费观念,端正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生活观念,倡导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既要积极创造生活,又要学会享受生活,既要注意生活节俭,又要追求生活质量。

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放在发展的首位,坚持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活质量的测量和评价必须充分考虑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物质产品和各类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更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感受和要求及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必须在充分、深入调查研究人民群众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实现各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供给,以完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为了当代人,我们必须致力于人民福祉。为了未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也必须致力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追求数量的经济增长。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才不会损害我们的社会和环境资本。

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建设部表示,未来3年内,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投资将呈翻番趋势;劳动保障部强调,力求通过今年的调整,使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问题得到进一步缩小;财政部和教育部近日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增加了免费提供教科书、增加寄宿生补贴等更多扶持农村教育的政策;等等。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更多的发展成果必将更好地体现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来,政府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六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会越来越多。

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使提高生活质量惠及所有人。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享受高质量生活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大众化的普遍行为。否则,提高生活质量就偏离了方向,就失去了生活质量的本来意义。

从目前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对GDP的“迷恋”正在降温,各级政府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并将努力转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这说明我们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种决策性的观念转变意义重大。在国家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把握好“放慢”与“加快”两者的关系,把发展速度转化为生活质量,我们的国家一定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7%,一个如此“低调”的发展目标

将“十二五”的GDP年平均增速定于7%,是科学合理的,这种中速发展更有利于结构调整、改善民生。7%充分考虑了结构调整的需要,将更大的空间放在结构调整上,看似速度稍低,但也是力求在结构调整上有突破。

“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它不仅标志着中国GDP崇拜时代的结束,还彰显着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对于解决当前经济困局、寻求突围的决心。把7%定为增速目标,放弃“保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决心降速增质的一个标志性国策转型,是对过去“唯GDP论”的一次颠覆。7%,是近二十年来各“五年规划”中较低的一个目标。在当前经济增长平稳向好的背景下,为何要调低GDP增速目标?事实上,这一举措更多地是出于对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

为什么要把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年均增长7%?温家宝总理说: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为7%,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就是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