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向城市转移。统计显示,中国农民进城务工人口数量已经将近1亿。面对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对这部分人群的社会保障已经到了必须讨论、设计社保实施方案的时候了。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提出应高度重视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文件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从长期来看,农民工的“初级社保”问题不解决对劳动力市场乃至社会稳定都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现有国力,在短期内将农民工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范畴还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符合农民工经济状况的、再低一个层次的社保计划,作为过渡暂时先把农民工的问题解决了。
农村社会保障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现阶段全面推行农村社会保障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推行全面社保的各方面条件也不具备。我们可以首先制定适合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他农村人口。当前,农民的社会保障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耕地,对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应该给予合理补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也正在探索一些新机制。
从社会发展总体上来看,社会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依托和重要保证,它不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福祉,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经济建设的“稳定器”,更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既是政府应对经济危机,关注民生的有力措施,更是为经济长远发展,结构转型升级而作的长远筹划。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几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今年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政策的实施、全国大学生逐步纳入城镇医保、农民60岁将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国有股划转社保基金,这些都说明了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显示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稳步推进,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两会”上,社会保障再次成为一大热议话题,而且人们此次对社会保障寄予了更多的希望。越来越多的态势表明,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执政的重心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有望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养老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美德
近几年,政府一直在强调关注民生,养老也是民生的关键,让我们都来关注,为自己的父母、为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中国与西方国家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在养老方式上体现得格外明显。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老人而言,养老的意义是回归家庭生活。
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成了每一个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这在广大农村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不具备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宗族观念极强的国度,百善孝为先。而且,家在中国老人眼里的重要意义,外国人很难想象,很少有人愿意在晚年放弃“家”而去社会机构养老。而把老人送去养老机构的子女,也往往会背上“不孝”的骂名。所以,即使生活得并不轻松,老人们也愿意守着自己的家。据统计,有九成中国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怎样在制度上支撑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这是许多经济学家都在钻研的课题,我们也正从制度、措施、设施、服务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探索。毕竟,老有所养是中国人设想并追求了两千多年的美好生活。我们了解到,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老人在经济上并不依靠子女供养。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推行30余年,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过亿,越来越多的家庭由四位老人、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构成。这样的结构一直被视为家庭养老模式的隐患。但与西方国家不同,更多的中国老年人致力于为大家庭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帮儿女做家务、照顾并教育孙辈等。中国的老年人,正被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形力量”。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高房价、子女教育等是压在人们头上的几座大山,再加上收入水平低、物价上涨等原因,居家养老确实给子女们带来了很多负担。因此,要想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解决中国养老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居家养老,这需要政府通过养老保险等相应的养老保障措施,并聚集社会的力量,和家庭一起承担社会养老责任。
调查显示,中国城市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陪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四成左右。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压力、生活成本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照顾父母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成年群体有心无力的隐痛。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正在被颠覆。而社会养老事业则刚刚起步,养老福利机构还不能满足中国老人的需求。靠子女、靠单位这几大传统养老方式都不足使老人们“丰衣足食”,而现在已有部分有“远见”的市民开始将目光投向多样的商业保险,将其作为日后养老的主支柱,社会养老方式必将从以前的“单位养”、“家庭养”向“社会养”+“自己养”过渡。
我国老年人保险市场还是一个新兴市场,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进入了健全、完善的阶段。在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我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与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必将成为在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上越来越具影响力的基本类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日益突出且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解决养老问题仅靠国家和国办福利机构无法解决,必须走社会化之路。社会化养老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居家养老、一个是机构养老。从我国实际出发,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根本出路是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以老年社会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康、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节能减排,从根子上消除“尘肺病人”
在“十一五”减排指标提出的时候,曾有人质疑,仅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项污染物的下降,能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多大作用?五年间,我国环境形势的变化足以令人信服。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郑重承诺,各地政府机构开始走出“唯GDP”的认识误区,变被动为主动,“宁愿现在慢一点、难一点,也要通过减排脱胎换骨,为未来发展积蓄动力。”
什么是幸福?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仰头能看到蓝天就是幸福;对于住在河边的农民来说,弯腰能喝上干净的河水就是幸福;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就是幸福……衡量幸福的标准有许多,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要让人民生活更幸福,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关键,这样才能让人民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我国的GDP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这只是面子,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却是客观存在的里子,内里千疮百孔而外表光鲜的经济增长迟早会付出惨重代价。2008年,南方的冰雪灾害让我们措手不及,全球生态变化让我们支付了1111亿元的“巨额账单”。回首我国十几年的发展,我们为生态破坏所付出的代价远不止于此。环境代价正在显性化,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水质污染、内河湖泊断流,以及水土流失与癌症村的增加,表明经济发展背后的伤疤已无可隐藏。不计后果的GDP增长,必然要为不计代价的经济增长付出高昂的成本。我们别无选择,低污染高发展是必由之路,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十五”后3年,我国出现了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上升的趋势。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9.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上升32.3%和3.5%。最终,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指标没有完成。2006~2010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顺利实施的5年。各地纷纷采取上大压小、减量置换、限期淘汰等措施,摒弃重速度轻效益、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把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和成果共享放在突出位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十一五”成为我国治污设施建设最快的时期,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年均增长8%,江苏、浙江、河南、广东、海南、贵州等地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江苏、浙江等地相继出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践证明,污染减排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势头,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十二五”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以“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为特征,节能减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理想模式的转变。GDP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起来,让人们生活更幸福、更和谐,活得更有质量,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所有的发展,就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节能减排关系到我国经济成长的质量,关系到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国家今后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我们要保持什么样的经济环境,这些都跟节能减排联系在一起。节能减排说到底就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有效地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率,使人民过上和谐安详宜居和高质量的生活。目前,要想让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要想让人民的生活不被污染所困扰,除了要不断宣扬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加强环境执法,真正做到环保第一。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节能减排是全民性的事业,需要全社会民众的参与,而不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节能减排应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而不能仅仅依靠强制性的约束力。节约也是生产力,是有质量的发展。一定要使资源的利用真正循环起来,废气、废渣、废水综合利用起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极大意义。
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下,环保的调控、促进和优化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系列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迎刃而解,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根据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2009年,良好天数为292天以上的城市比例,由2005年的69.49%上升到95.69%;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由2005年的26.1%下降到20.6%。今后5年,中国将对节能减排官员问责、实施多项节能减碳重点工程、通过淘汰落后与资源税改革长短结合等多种方式,以帮助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为了在“十二五”期间切实实现节能减排,政府还制定了一揽子“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包括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配套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污染治理工程等。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十二五”期间,人们共同期待节能减排的成就更加瞩目,我们共同期待着我们的国家将展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在蓝天白云下,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