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上99个生活的经验大全集
3357100000029

第29章 智用谋略 精于造势(2)

曹丕被立为太子以后,王宫左右女官齐向曹操夫人卞后致贺说:“将军被封为太子,天下人全都高兴,夫人应该把库房里的东西,全拿出来赏赐。”卞夫人说:“大王只因曹丕年纪最大,所以定为合法继承人,我只能庆幸我免除了教导无方的责备,哪有什么理由高兴赏赐呢?”女官回来,向曹操报告,曹操愉快地说:“怒时不形于脸色,喜时不忘记节制,最是难得。”

相反,曹丕听到自己被立为太子的消息,高兴得抱住仪郎辛毗的脖子叫喊说:“辛君,你知道不知道我是多么的兴奋?”辛毗的女儿辛宪英则十分清醒地说道:“太子的责任是:代替君王主持祭庙,管理国家。代替君王,不可不忧虑责任重大;管理国家,不可不恐惧治理困难。他应该忧虑恐惧才对,反而大喜若狂,如何能够长久,魏国国运难道能兴隆?”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真如辛宪英所预料的那样。

经验要诀

人们往往对“喜怒不形于色”持有一种明显贬义的看法,以为只是驯良忍让不敢形之于色,其实不然,唯大英雄能本色。喜怒不形于色实际上是指英雄人物所见者大,所虑者远,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不为小小的悲欢所左右,是一种褒义的提法,是谋略家们应有的一种修养。孔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说、小事情不肯忍耐,就会打乱整个计划。

“喜怒不形于色”固然有好处,但过分“喜怒不形一色”就变得冷酷并且“没有人味”。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人阅历和性格体现。不是自己一时可以控制的,一般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经历的事情不多,对人生的领悟也不够深。这其实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城府深的人自然不会把喜怒挂在脸上,成功人士或者是社会经历比较丰富的人都是这样。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遇事做到,先听,再看,后想不要急于表态,事事都要考虑周全,要坚强,要学会忍耐,要磨练自己的性格,做事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慢慢得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成熟了许多不会让人家一眼看头心思,遇事少说话,少表态,忍字当头,遇人遇事先忍三分别冲动,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思维去思考和看待周围的一切,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你自然就不会把喜怒挂在脸上了。

生活中,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的人,能够及时消解、克服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不良情绪的刺激和伤害。“喜怒不形于色”,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会给人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脏活动,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却受人们主观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以损害。因此,不良情绪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职场中,“喜怒不形于色”,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会给员工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以损害。因此,不良情绪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不要闷在心里。

宋太祖的高明

南唐广陵人徐铉以学识渊博和通达古今闻名于北宋朝廷。

有一次,江南派徐铉来纳贡,照例要由宋廷派官员去作陪伴使。宰相赵普不知究竟选谁为好,就去向宋太祖请示。

太祖想了想,令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太祖御笔一挥,就随便圈了其中一个名字说:“这个人就可以。”

这使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大吃一惊。赵普也不敢再去请示,就催促那侍者马上动身。那位侍者得不到任何明确指示,只好莫名其妙地前去执行命令。

一见面,徐铉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所有人都叹服他的能言善辩。那位侍者大字不识,当然无言以对,只好频频点头称是。徐铉不知他深浅,更加搜索枯肠喋喋不休地想和他辩论,但是在一起住了好几天,那个侍者无一言相对。徐铉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只好闭嘴不说了。

实际上,当时宋廷上有陶毅和窦仪等博览群书的大儒,说起论辩之才,未必就输给徐铉。但宋太祖作为大国之君,接待小国使臣,没有派他们去争口舌之长短。因为两强相争,谁也不会服谁,反而有失大国体面。

宋太祖不屑于言谈争论,最终却统一了江南;徐铉有如此高妙犀利的谈锋,却不能治国兴邦,最终不免于国破家亡。

经验要诀

智谋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让人一看就觉得十分高妙的,比如古代的辩士滔滔不绝的游说;另一类则是表面平淡无奇,然而却包含了极深的玄机,不易让人识破,就像诸葛亮所摆下的石头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只是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山水,让人恍然大悟,叹服不已。

针对不同的对象,语言的使用要很有分寸,要运用得贴切,恰到好处。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也一定要小心谨慎,特别是不要触动对方可能禁忌的话题。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说大话,过于卖弄自己。

2)不要喋喋不休地诉苦,发牢骚。要保持心理上的镇定,控制自己,力争同任何人的谈话都有实际意义。

3)在别人失意时,不要谈自己的得意事。

4)不要用训斥的口吻。不能自以为是,居高临下,唯我独尊。

5)不要扬人隐私。任何人都有隐私,在心灵深处,都有一块不希望被人侵犯的领地。

6)在和三人以上的多人交谈时,不能只关注一个人而冷落旁人。最好是一吓话题唤起大家的兴趣,令众人都发表见解。

7)不要中间把话题岔开或转开话题被打断,会让对方产生不满或怀疑的心理。

8)不要滔滔不绝地谈对方生疏的、不懂的话题。

9)出现争辩时,不要把人家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当将要陷入顶撞式的辩论漩涡之中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绕开它。

武则天的女皇路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也是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其威名至今仍久传不衰,恐怕比之今日的铁娘子撒切尔毫不逊色。

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爱姬。公元683年,唐高宗因为头眩病复发而不治身亡。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品性庸懦,毫无主见,凡事都对母亲武则天言听计从,这样执政大权便渐渐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次年,唐中宗因事被废为庐陵王,久掌实权的武则天不禁想起在心中时刻铭记的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来:

西蜀人袁天纲,精通相术,言出必应。当时武则天的父亲也高居官位,把袁天纲请到家中,让他给全家人相面。当最后想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时,袁天纲惊叫道:“这果真是个男儿吗?如果是个女孩,那么前途不可限量!”

武父笑着说道:“就是女婴,将来又有什么结果?”袁天纲说:“龙瞳凤颈。极是富贵之相。”武父又遭:“便是富贵,想来能作皇后了。”袁天纲说:“贵为皇后,尚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看还不止如此。”武父这才惊问道:“难道她要做女皇帝不成?”天纲避而不答,其实看他举止神态,武父所说定然不虚。

昔日唐高宗在位时,因具患有头眩病,所以自公元660年起便把大小政事多半委托给武则天皇后处理,自己落得个清心养性,武则天也渐渐掌握了朝中大权。高宗一死,继位的又是她的儿子,要想废黜只是一句话而已。这样,武则天便不觉野心萌动,想要试试袁天纲昔日的预言,尝试一下当女皇帝的滋味。

然而,在一个夫权为上的男性社会里,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要想撼动又谈何容易。中宗被废为王后,武则天曾故意试探性地问群臣:“此后应由何人承续帝位?”宰相应声答曰:就立豫王李旦为帝,李旦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其他人也都众口一词,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座上的女人正蠢蠢欲动,想要过一把皇帝的瘾。群臣的意见让武则天心凉了半截,但也给她打了一针清醒剂,她知道,自己现在做皇帝还不是时候。

无奈,她只好暂立豫玉李旦为唐睿宗,做了挂名皇帝。然而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臣屡屡站出来劝谏,要武则天尽早把权力下放给挂牌皇帝李旦。大唐李敬业甚至招集十余万兵马,发誓要杀掉这个要篡夺大唐江山的女子。大文豪骆宾王也挥毫抒愤,写出了力透素纸,千古名扬的《讨武檄文》,追随李敬业麾下,兵败而不知所终。之后仍有绝州、表州、邢州、豫州等一大批刺史起兵讨武……

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观念的反对力量,武则天心里明白,虽然此时在朝中说句话她就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众人不眼,民心不稳,这样的女皇做也不会做长久,也可能碌碌无为,甚至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于是,她放眼前途,决定费些时间大造声势,设法改变人们的观点,改变民众对女人尤其对她这个不一般的女人的敌视态度。

首先武则天表面上装做归政于李旦,暗地里却让李旦坚决推辞,而自己则好像是迫不得已才临朝,掌握皇权。

接着,她又让侄子武承嗣派人在石头上菌文,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宇,涂成红色,扔进洛水,再由雍州人唐同泰取来献给朝廷。武则天亲祭南郊,告激神灵,称此石为授,改洛水为昌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给自己加号圣母神皇,封唐同泰为游击将军,并举行了声势洁大的拜洛受瑞仪式,使人以为她当皇帝仍是奉循上天的旨意的。

而后,她又暗使高僧法明杜撰了大云经四卷,遍送朝廷内外。大云经中在醒目的位置称武则天本是弥勒佛的尘世化生,理当代为唐朝主宰。武则天便令两京诸州官吏,使百姓大读特读,并专门建寺珍藏。

嫌此不足,又令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的百姓900余人,来到朝廷上表,恳请武则天亲临帝位。武则天佯装不答应,却又马上把傅游艺提升为给事中。如此升官捷径,哪个不会效法?于是,百官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竞相仿效傅游艺,上表奏请武则天出山当皇帝。有一次上表人竟多达6万余人。

如此大造舆论,都觉得武则天做皇帝已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势所必然。百官群臣也乐得顺水推船,请求武则天应早日登位以应府。就连空头皇帝李旦竟也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是抢了母亲的位,亲自上表请求姓武。

时机成熟之后,武则天这才废了李旦的帝位,亲自登基为帝,反对者声息皆无,她这个皇帝也就坐稳了。

经验要诀

“暗渡陈仓”实际是“偷袭”。方法很多,黑夜劫营可以,伏兵截击可以,但“暗渡”还要“明修”,松懈其攻防准备。必先消弱对方的力量,才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明修”就是消弱之法,“暗渡”是攻虚之策。

在现代经商活动中,“暗渡陈仓”是商家常用的妙计,指制造假象,迷惑对手或消费者,使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者要本企业为之提供服务,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但就在真正使用这一妙计的时候,必须事先“明修栈道”,以迷惑对手,还不能让对手看出破绽,方能顺理成章地实现自己的企图。

此计应用于管理上,可以利用大老板来管理小老板,明着将好处让出,实则是“障眼法”,暗中通过客户反馈到大老板那里,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另外你要学会藏而不露,假如你的能力确实超过你的上司,你千万不可锋芒外露,自作主张。你要最大限度地了解上司的脾气,对症下药,明着主动向他报告,提供资料让他做判断等等。让他觉得事情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实际上却是你在控制形势。

这一计策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之道,曲不如直,办事之道,直不如曲。

孝文帝的迁都苦心

倘若把对方逼得走投无路,则必定遭到殊死反抗。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

他胸怀大志,想成就一番伟业,可是,当时的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位于北部的荒凉地带.限制了国家进一步的发展。于是,他就打算迁都至洛阳,便可以问鼎中原,一统天下。但是他很清楚迁都是一件涉及全国、震惊朝野的大事,百姓在此地居住了很长时间,肯定都不愿迁移,更何况从北方迁到中原,会有诸多不适应之处,此举定会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他思虑许久,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一天,他召集群臣上朝,宣称要大举南下进攻齐朝,然后择日诏令太常卿王谌卜卦问吉凶。

他亲自抽出一签,朗声说道:“爻签大吉,正是汤武革命,顺应天意。”

于是,他便加封拓跋澄为抚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左仆射,同时传令下去,调集各路兵马准备南征。两个多月之后,他挑选出一个吉日,就起兵渡河向南进发了,经过一路艰辛,直奔洛阳。

他率领大军抵达洛阳的时候,正值九月,天气清凉,淫雨霏霏。稍作休息之后,孝文帝又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南进。原本就不愿出兵的众臣经过长途跋涉,个个累得筋疲力尽,全都跪在他的马前进行劝阻。

孝文帝怒道:“我苦心打拼,想统一天下。你们这些人,不懂得国家大计,还敢阻挡我,你们难道不清楚国家的法律吗?若是再横加阻拦的话,我一定治你们的罪!”

安定王拓跋休也跪在他的马前,声泪俱下,苦苦相劝。孝文帝一看众人全是这个样子,便说:“此次我率大军征伐南方,远近皆知,若是就这样便班师回朝,无功而返的话,该如何向后人说呢?岂不是要留给世人一个笑柄吗?即使今天不再前进了,也应当将都城搬迁至这里,才不会师出无名被后人耻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迁都!同意迁都的人站到左边来,反对的站到右边。”

安定王拓跋休见事已至此,只好站到左边。群臣看到这种状况,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勉强赞同了迁都一事,都站到左边来了。

到这时,迁都大事算是最终议定了。

于是,孝文帝便在洛阳留了下来,派拓跋澄回到平城,向留守的官员们官布迁都的重大决定。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震惊不已,但是木已成舟,没办法再做任何改变,只得服从命令,择日迁都洛阳。

从此,孝文帝就以都城洛阳作为基础,任用汉人为官,并实施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使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称霸黄河以北百余年之久。

知其难为而不为,怯懦之夫;知其难为而强为,鲁莽之士;知其难为而巧为,智勇之人。

孝文帝迁都,反对者众,难矣!但是他智用占卜制造出迁都的舆论,又以南伐为幌子行迁都之实,欲擒故纵,终获成功。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整个过程,就是“巧”。

经验要诀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孝文帝的迁都成功在于巧用了“欲擒故纵”之计。适当地“纵”反而会激起对方的主动性。所以,必要的时候不妨放对手一条生路,这样很可能削弱他的气势,瓦解他的斗志。时机成熟时,便会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