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主任培训教程
3353700000037

第37章 班级管理问题(5)

3、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

4、决策过程要民主化,多商量。科学化管理体现在三个系统上:一是计划系统,二是监督检查系统,三是总结反馈系统。魏老师说,科学管理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习惯,习惯来源于心理,习惯决定行动,行动体现品质,品质决定成败。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上老师总是不放心,生字词要老师讲,阅读欣赏课文也要老师讲。这样学生就养成了偷懒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非但没有老师的教就不行,而且,学生也不敢思考了——怕错。魏老师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不在一两句经典的语录中,不在一两个成功的教例中,而在“变”,在“实”。以上我的理解只能是挂一漏万,甚至有可能曲解。然而我会从“变”,从“实”的角度,多反思,多实践,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四节 班级日常管理

同学们,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老师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天里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生活。为了让同学们充实地愉快地过好每一天,下面是老师给同学们的一点提示:

1.早上7:30~7:50

为了能让我们在更加干净、舒适的学校里学习、生活,请值日生认真打扫包干区,并由值日班长检查个人卫生情况。

2.7:50~8:25

同学们,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自修开始了,让值日班长带领你们早读吧。

3.10:25~10:30

保护眼睛是对我们自己的身体负责,现在是眼保健操时间,请检查一下自己做眼保健操的姿势正确吗?

4.11:00

午饭的时间到了,请生活委员赶紧安排抬饭吧!别把同学们的肚子饿坏了。吃完饭后,别忘了把饭笼拿回食堂去。

5.12:10~12:50、

午饭后,休息一会儿。现在,你们可以开始自由活动了,活动方式可以自由选择。

(1)小组听写字、词、句;

(2)看课外书摘录好词好句;

(3)练练字;

(4)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画;

(5)订正一下做得不好的作业:

(6)做自己喜欢的游戏;

在这份“温馨提示”中,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小环节。虽然同样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用上了充满个性化、人情味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的不是强制和冰冷,而是亲切和温馨,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从而促成了教育资源的生成。

班级日常管理不仅是落实班级工作的具体环节,也是使班级集体能够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做好班级的日常工作,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班级日常管理的特点

(一)日常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要求激励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因而科学的班级日常管理应强凋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尊重学生的权利,激发其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引导班集体自我管理,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不是纯粹管住学生、约束学生的地方,而是学生的一个生活舞台,一个交流空间;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人文、充满活力、充满魅力、充满吸引力的地方;更应该是让学生身心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发展、生命得以升华的地方。学校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不仅仅是管理学生,而更多的是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交往、共同欢乐、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核心理念。

(二)日常管理是系统化的管理

日常管理是一个系统,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首先,学生个体的品德修养、行为规范、学习品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品德优良的学生,对待学习也有负责的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身心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因为身体或者心理原因影响学习品质。其次,学生个体、班级群体、科任教师、家长及社会力量之间存在联系。常规管理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以及其他教育力量之间教育理念趋同,价值取向一致.教育方式互补,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日常管理的系统化,要求把握班级管理内容的整体性.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管理主体——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职责,管理客体——学生,要了解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做到心中有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整体性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序列,以便操作和实施。从班级管理上讲,可分解为德育工作、智育工作、文体工作、常规工作等。德育工作又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理想、人生观教育系列。艰苦朴素和劳动观念教育系列,纪律和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文明礼貌教育系列等。将不同序列的内容分解到日常管理的各环节,这样,工作起来不会杂乱无章,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效果。

(三)日常管理是有目标的管理

目标是集体、个体或组织前进的动力。目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班级日常管理方法,能使班级的工作更加科学化,教育手段更为有力。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教育目标和班级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地向全班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引导和激励班级学生为实现美好的期望和目标而奋发努力。

日常管理必须要有管理的目标,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那种在管理工作中顺其自然的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日常管理目标的确定总的原则,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不同教育阶段则要将总原则具体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围绕总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每个学年,甚至每个学期再制定出相应的可以实现的子目标,在子目标下,在不同的方面,又可以划分为不同序列,将教育目标具体化为日常班级管理的行为。这样,推进班级管理的努力,也就成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

(四)日常管理是有序的管理

无论什么班级,不加强管理,无序和混乱的程度都会增加,唯有规范的管理,才能增强有序性,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班级日常管理是一个针对本班实际,力求面向全体,立足个体,有序推进的管理过程。

日常管理的有序性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分清工作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做到有条不紊。学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相应的班级管理就要围绕这个工作重点来开展。如学校实施行为规范活动月,那么班级管理就要以讲文明、讲礼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到了期末,必然要以全力以赴迎接期考、争取优异成绩为当务之急。

要分清日常工作和临时工作。日常工作是指那些经常要做的工作,比如: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清洁卫生检查等。临时工作是指那些非固定要做的工作,往往是带有阶段的性质。在管理中,对日常工作要用心抓,对临时工作要重点抓。用日常工作来推动临时工作的开展,用临时工作来促进日常工作的发展。

要理顺管理网络,使工作顺利开展。传统的班级管理网络是选出同学担任班干部,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助手,起着信息反馈的作用。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可谓千姿百态,班级管理网络的设置和正常运行,使得班级管理更加有序,更加科学。不管是对日常工作,还是临时工作,或是紧急任务,都可以做到稳而不乱。

(五)日常管理是精致的细节管理

日常管理要从细微着手,注重从细节中生成。班级管理内容为日常行为,具体细小.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行为规范、思想品德。往往都是从具体的细节或情境中感悟、体验,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班级中,小到黑板报的布置、座位的排定、考试纪律、考勤请假、卫生习惯等,都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个细节巧于设计,统筹规划,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处处留心班级管理中的细节,就会从细节中了解学生,发展学生。

二、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的班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学生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如所示。

班级日常管理为实现学生的发展而引导学生的行为活动展开,以提高学生的班级生活和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其管理的内容具体可分为班级环境管理、班级教育性管理和学生评价。

1.班级环境管理

班级日常管理要为组织学生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班级生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规范环境,因而,班级环境管理就包括规范环境管理和物质环境管理。

规范环境主要指班级生活、学习、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等,包括《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规定,学校的作息制度、班规班纪、课堂纪律、自修纪律等。规范环境的管理就是确保规范的执行,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些规范。

班级生活也是在一定物质环境中开展的。班级生活对物质环境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物质环境条件,而且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物质环境管理,就是使物质环境能够符合班级生活的条件,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

2.班级教育性管理

教育性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班主任负有教育整个班级的任务,教育性管理是要促进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的是人的生活的完整性,因而教育性管理的实质,就是生活指导。从人的德、智、体三个方面发展的要求出发.生活指导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等。班级的成员各具特性,他们的发展特点不同,因而也需要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教育。

3.学生评价

在班级管理中,评价既是管理的手段,也是教育的手段。对学生应予鼓励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可以支持和发展这些行为。对学生应予否定的行为,给予否定的行为,可以制止和纠正这些行为。

(二)做好班级日常管理

1.做好班级学习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班级学习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班主任应把抓好学生的学习作为中心任务,经常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第一,密切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班主任的情感取向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帮助他们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相信自己是可造之才,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相互协作,树立科任教师的威望。接班时,对学生做自我介绍,让学生相信教师一定会把班级搞好,接着向学生介绍科任教师,告诉学生科任教师具有的学识和水平,使之信任教师。同时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也要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树立教师的整体形象。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了良好的形象时,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便会体现出来。

第三,建立课堂管理规则,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纪律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令许多班主任头痛的问题。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学生,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就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管理规则一旦形成,就要及时反复巩固。

一要认真监控。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始终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自习时要经常巡视全班学生。善于引导学生行为的教师,应能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造成混乱之前就有所察觉。

二要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班主任采取什么措施处理课堂问题,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上睡觉但无鼾声,这些行为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学生,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教师,这些行为对课堂有较大干扰,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

三要灵活运用奖惩手段。奖惩的具体办法很多,如教师表情上的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给予学生某种荣誉或取消荣誉、发奖品、课后留校、暂停听课、送校长室等。在实施奖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奖励为主;二是维护课堂规则的权威性,严格按规则实施奖惩;三是惩罚手段不能滥用,更不能体罚学生。

第四,教会学生学会求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如教给学生一些数学公式和一些英语单词固然重要,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跟上时代步伐,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新东西。由此看来,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学习方法才是教学根本。学生学会了方法就掌握了根本,他们在未来的进修或工作中,就有能力自学他们不熟悉的东西。

第五,鼓励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将班内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让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结成互助学习小组,引导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相互激励,共同遵守纪律.养成学习习惯,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水平,促成班级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学生互助学习。重点发挥品学兼优的学生帮、扶、带的作用,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绩;关键在发挥学生间教学相长效应,达到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班主任可以把开展学生互助学习当成一项教学常规,形成制度,长期落实。

2.做好班级德育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德育风貌。班级德育的管理应以班级学生品德的发展为切人点,形成便于操作、易于考评的管理评价机制,切实关注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即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发展;德育工作的生成性,即活动的互动机制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