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主任培训教程
3353700000034

第34章 班级管理问题(2)

2.自主参与原则

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也不可能有很高的效率,班集体也难以形成。当然,“自主参与”是与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的管理不同,在讲自主参与的同时,不能忽视纪律和秩序。要强调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贯彻自主参与原则要做到:第一,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让学生参与管理决策。无论是制订计划,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学会做班级的主人。第二,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第三,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逐步扩大班委会的权限,让他们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第四,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如设“合理化建议登记簿”、“合理化建议奖”等,鼓励学生的自主参与班级管理。

3.教管结合原则

教管结合,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具体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

贯彻教管结合原则,首先要求管理者应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其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勤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按时作息等,并认真执行,经常检查,及时总结。

制订合理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应当注意:

第一,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制订工作,使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结合。

第二,所订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宽严适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所订的规章制度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只是消极地限制防范,不应当简单地与“禁令”、“处罚”画等号。

第四,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

4.情理交融原则

班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少年儿童具有丰富的情感,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必须有感情的激发和熏陶。同时,小学生又是单纯幼稚的,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还必须讲道理、摆事实,启发诱导,情理交融,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实践中,我们许多班主任习惯用行政管理的观念、方法来管理学生,其结果是重管束轻引导。只见“教”而不见“育”;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反应。因此,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心态、个人形象等非理性因素的管理,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一丝不苟,体现“刚性”;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之诚,具有“柔性”。

5.协调一致原则

影响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增强班级管理的有特性。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尊重科任教师,及时向科任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激发科任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达到互相配合,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目的,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班级管理体系,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再次,要做好与少先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少先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管理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按照马卡连柯的观点,教育的对象始终是“一伙人”和“一个人”,即在班级教育的情境下,教育的对象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学生,而首先是班级学生集体。因而,培养了一个好的集体,就会有效地教育影响“一伙人”中的每个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和目的所在,也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具体而言,在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应自觉把学生集体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通过科学的方式,教育、影响集体,提高集体的素质,并用集体影响个体,达到关注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目的。

同时,班主任要把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置于集体教育背景中加以考虑,在教育个别学生的同时,科学地运用集体教育的因素,达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学生个体的作用。只是在集体教育的同时重视而不忽视个别教育,这样才能建立起班集体的强大的凝聚力,巩固和发展班集体。

班主任的个性魅力对班级管理的成效也有重要作用。班主任的个陛魅力主要表现在管理风格和健全的人格上。管理风格体现出班主任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班主任乐观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和卓越的能力,能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个性魅力,认同其管理风格,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班主任健全的人格能感悟、感化、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产生情感共鸣。班主任得到学生的信任.就能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

拓展延伸

学习资料

傅建明(1964~)主编班级管理案例专著2009

韩东才(1953~)主编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专著2009

段作章主编班级管理专著2008

魏书生(1950~)主讲班级管理专著2008

余如进主编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随着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深入推进,一个要求精细化时代的管理已经到来,要想在班级管理上得心应手,那就只能从细节着手了,细节决定学生班级管理的好坏。老师要从细节上管理班级,同时注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细节上培养。

很多名师之所以能在班级管理中出类拔萃、是和他们始终把细节的管理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分不开的。而在日常班级管理当中,很多老师都想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老师很少,他们总不屑这些小事,认为这些细节对大局无关紧要。殊不知: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如果这种认识存在班级管理当中,学生的不良习惯就像杂草一样疯长,已经形成的好习惯也会被侵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太对了。

本文转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

§§§第二节 班集体建设

某校有个班要与驻地武警部队举行一次篮球友谊赛。班上的同学求胜心切,他们从体校“借”来三名主力队员。

比赛快开始了,班主任来到球场。发现场上三名队员不是班里的学生,把体育委员找来询问,体育委员如实进行汇报.并说:“让他们上吧,不然,咱班准输。”

班主任表示理解同学的心情,但是严肃地提出:“这场比赛的输赢是在比分上吗?如果让‘借’来的同学参加比赛。即使真的打赢了,我们赢的是什么?我们会输掉更重要的东西……,,

在这一案例中,班主任以借队员为契机.既肯定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教育。既教育了个人也建设了班集体。

班级管理既是对班级集体的管理,又要发挥班级集体的作用。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始终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一、班集体建设的含义

班集体建设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手段.将班级这一学校最基层的组织培养成班集体,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活动过程。

班级和班集体是两个概念。班集体指的是有着统一的领导核心、共同的目标以及能协调一致行动的学生群体,其目标、机构、规范等都是宏观社会环境的折射和反映。能够称得上班集体的班级,在结构要素上至少应该具备五点要求:第一,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第二,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即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第四,要有良好的规范;第五,要有效果良好的活动。符合以上要求,而且学生的个性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班级,我们就称之为优秀班集体。

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和目的.又是教育力量和手段。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熔炉.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班集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班集体不是一群学生的机械组合.而是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具有以下标志:

1.有正确的奋斗目标

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班集体是为了特定的目标组织起来的教育集体。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协同个人的目标.才会有集体的统一行动.努力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

2.有团结的核心力量

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一定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学习勤奋、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办事认真且愿为大家服务的积极分子。

3.有丰富的共同活动

“共同活动是集体的生命”,班集体只有在集体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组织好活动,广泛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能使集体充满活力,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热爱生活、增长才干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有健康的集体舆论

健康的舆论,能使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同学的行为和班上发生的事情明辨是非,分清好坏。它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5.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一个班集体能否形成,形成之后能否巩固发展,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健全,管理职责是否分明.班级决策是否民主,班级事务是否有人管,并做到既分工又合作。这些都要有制度来规范,以形成共同撙守的行为准则。

(二)班集体形成的阶段

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班集体的形成期。这一阶段是集体的雏形时期.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已经出现。不过,这时的集体特征还不稳定,还不时会受到挑战,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是班集体的巩固期。这一阶段是班集体开始稳定发展的时期,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比较鲜明地展示出来,并逐渐稳定下来。

三是班集体的成熟期。这一阶段是班集体发展趋向成熟的时期。此时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气氛,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三、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规划,是班集体感召、教育每个成员的方向。确立一个好的目标,会显示出巨大的教育功能。

1.制订班级目标要切实可行

一个善于抓班级管理的班主任,一般善于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如有些班倡导“团结、进取、勤学、乐思”的精神.指引该班同学向更高、更远的目标;中刺:或培养、形成“团结、互助、勤奋、向上”的班集体;或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处于年级前列的优秀班集体;或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有活力、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班集体。目标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

班级目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学习目标、德育目标、常规目标、素质目标等;从时间上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从对象上可分为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体目标。学生个体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为此,在制订班级目标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摸清本班主要存在的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制订班级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在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定班级远、中、近期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同时,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转化为具体实现的过程。

2.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

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是吸引学生团结进步的凝聚力量.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进目标的实现。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会使班级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生小的质变.若干小的质变就会引起班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现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理集体建设的总目标。

案例

某班全体同学爱好广泛,班委干部各行其是,班集体缺乏向心力。这个班的班主任,制订了这样的远景目标: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针对这一种远景目标,再设计分阶段实施的近期目标?同时.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和轮换制.以激发班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班干部参与管理。开展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在班级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引导学生从他律达到自律。通过一系列扎实措施的实施,班级凝聚力逐渐增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从而形成了。

3.全员参与,实现既定目标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而且,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班主任要设法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要实现既定目标,老师、班干部、学生要共同参与。首先要明确各自的岗位,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既是领导者又是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理应站“示范带头岗”;其次,班干部是执行命令并身先士卒者,理应站“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岗;再次,其他成员也是明确相应岗位.诸如“卫生监督岗”、“文明行为监察岗”、“监督作业岗”、“仪表纠察岗”等。只有让全体师生摆正位置。明确岗位职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地逐步实现目标。

(二)建设班级骨干队伍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有力助手,在班集体建设中,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在一个班级中是否有一支健全的、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既是衡量班集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开展班级工作,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条件。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和集体不断前进。

1.明确班干部的作用

(1)桥梁作用。班级干部最了解班级成员的想法和要求,他们把班级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给班主任,有利于班主任了解情况,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