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主任培训教程
3353700000029

第29章 学生安全问题(4)

与别的同类案件有所不同,吴建廷实施犯罪都是在白天。他先从市内公园、新华书店、小学附近、街头等公共场所将孩子诱骗到偏僻的地方,之后便凶相毕露对女孩子实施性侵犯。他诱骗少女的方法很简单,却屡屡得逞。他要么告诉孩子们,他的钥匙丢了,需要帮助寻找;要么告诉孩子们,他有一个和孩子们年龄相仿的女儿,但她生病了,不吃药,需要小朋友去开导安慰她;要么告诉孩子们,他的女儿天真可爱,希望孩子们和她交朋友……

听了吴建廷的谎言,孩子们居然都会轻易地相信,并产生要“助人为乐”的念头,从而轻易地被吴建廷从热闹的公共场所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带到偏僻处。

在这些案件中,孩子的天真与善良被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甚至几个孩子在一起也会同时上当。一次,吴建廷用摩托车带着诱骗的两个女孩子到了平顶山九里山的山坡上,他将其中一个女孩子奸淫,而另一个女孩子竞被欺骗,为他的“兽行”放哨。最多的一次,吴建廷将正在玩耍的七个男孩女孩带走,并对其中的一名女孩子实施了性犯罪。

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吴建廷的罪行被认定的共13起,除1名被害人当时已经15岁外,其余12名遭到摧残的都是幼女,最小的还不到9岁。

助人为乐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能够在别人身陷困难的时候帮助一把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案例中,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学生,特别是幼儿心地善良这一天性,把“助人为乐”变为“犯罪诱饵”,值得广大教师深思。因此,广大教师应当在提倡助人为乐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识别助人为乐与犯罪诱饵的区别,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三)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针对本年段学生开展“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教育的重点内容为:

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含外籍师生)的各种非法

(五)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

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针对本年段学生进行“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教育的重点内容为:

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所谓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就是为全面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而实施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基础文明行为习惯训练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是中小学德育的“主体工程”。目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娇惯,很容易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给予纠正。

案例三

陶某,16岁,独生子。爱好打篮球,是体育训练队队员,但懒惰,不按时参加早晨训练;学习不努力,上课找同学聊天,玩自己的,不理会老师的劝导,学习成绩落后;喜欢利用吃营养早餐、买运动衣物等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然后用于进网吧玩游戏,还养成了抽烟的恶习。

分析原因,这孩子是家族的单传长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一大家子人视其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家庭条件优越,母亲特别溺爱,可以容许他的任何行为,没让他受过一点苦,养成了他懒惰的坏毛病。上初中开始迷恋玩电脑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她的家人没从孩子身上找原因,一味花钱请老师补课,却始终没有使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三年过去,如今上高中了,倒使一身的坏毛病根深蒂固。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纪律观念是指人们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觉悟。它的基础内容是人们对于纪律的认知,即人们了解应当遵守什么样的纪律。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纪律内容,因此,人们所要遵守的纪律,应当是被当时社会所推崇的为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纪律。而加强对学生考试纪律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诚实品格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良好考试风气,维护考试信誉,对学生终身有用。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但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矛盾以及地缘、民族、宗教冲突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我国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越来越关注国家命运,关注国际社会的问题,所以培养其维护国家稳定与团结的意识尤为重要。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在中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在这里不再较多阐述。

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因此,加强对学生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势在必行。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内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流行,暴发流行或致人死亡的事件;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异常反应,有毒有害因素以及各种方式污染食物、饮用水、空气、物品、场所造成群体中毒,死亡或危害有可能扩散。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通常是指学校内的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预防性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的异常反应,学生集体癔症等事件。

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卫生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公共卫生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幼儿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一)幼儿的教育内容重点

关于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的卫生习惯养成工作是幼儿园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状况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卫生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个人卫生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这三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公共卫生方面的教育,是幼儿礼仪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特别是对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

(二)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

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为: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经常在一些中小学校门前看到,每到中午时,学校门前总是聚集着一些小吃摊,而这些小吃摊的食品卫生根本无法保证。下课后,一些学生都会冲出学校,争抢着购买这些没有任何卫生保证的食品。而这些不卫生的食物直接威胁着学生的饮食安全。因此,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是对低年级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在春夏季节,很多学生容易发生突发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常见肠道寄生虫有蛔虫、蛲虫、钩虫和鞭虫;常见肠道传染病有肝炎和菌痢;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这些疾病不但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但是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习惯,成为了广大教师安全教育中的一个难点。

(三)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

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针对本年段学生进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为:

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前面已经讲到,所以不再展开阐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后,很容易形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十大不良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应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这十大不良饮食习惯是:

(1)边看电视边吃饭。

(2)把润喉片当成清凉糖。

(3)只吃蔬菜而不吃肉。

(4)零食当正餐。

(5)用餐时及餐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

(6)喜欢吃食用色素超标的食品。

(7)常光顾街边小食摊。

(8)饮料代替水。

(9)不爱喝甚至拒绝喝牛奶。

(10)爱吃烧烤。

2.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小学4—6年级的学生,除了在以前认识常见呼吸道、肠道疾病的基础上,要认识其他常见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案例四

小玲这两天发低热,还头痛、眼痛、肌肉酸痛和浑身无力,伴有流涕、喷嚏和干咳。于是妈妈带她就到某乡镇卫生院就诊。医生见她急性发热的样子,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又检查发现扁桃体肿大但无渗出物,就诊断为“感冒”,给予抗菌、抗病毒以及其他药物支持治疗,可是吃药3天了也未见效。第4天,小玲出现高热、咳血性痰、呼吸困难和面色发绀等症状,乡镇医生急转其到某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上级医生诊断为流行性感冒(肺炎型、重型)。因病情重、转诊迟,小玲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流感是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只有了解了传染病的症状、传染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才能及时预防和治疗,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一定要时常介绍一些预防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远离传染病。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某调查表明:我国男学生吸烟率为30%一60%。许多资料显示,第一次吸烟的年龄高峰在13~15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此时嗜好吸烟,不仅对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学习和品德的培养。

2005年11月,商务部颁布了我国《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就是首次明确规定了“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明确标识”。未成年人和酒的关系,长久以来在社会上并未弓}起过强烈的关注。它不像吸毒,甚至吸烟一样,被人们所深恶痛绝。然而,据媒体报道,未成年人酗酒后导致犯罪的事件在国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起。有利于学习进步,也有利于个性发展,更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但是,男女生的交往在中学校园里仍是一个敏感话题,处理不当,不仅影响了学习,也会影响身心健康。男女生之间拘谨、畏缩,妨碍青少年男女之间的交往;而过分热情、随便,又显得轻浮、不庄重,同样是不可取的。

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态均已接近成年,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出现性早熟现象,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产生欲与异性交往的需求,绝大多数中学生谈恋爱是出于很单纯的情感动机,用“道德审判”的眼光给这类行为打上“品质不好”的烙印,这其实是“教育的错位”。中学生谈恋爱,一般都处于情感冲动期,采取禁、堵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还不如采取宽容的姿态,同时加强教育引导。让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倾慕异性是一种正常心理,但摘取恋爱这枚“青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交往观念和方式。

同时,高中阶段女生的成长发育较快,性特征比较明显,但是性安全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侵害。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一旦受到侵害,要寻求法律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全球每年约有7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此外还有4亿儿童因此受重伤,其中很大部分为永久性残废和脑部损伤。意外伤害是导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

来自多项研究的数据表明:与上百种导致儿童死亡的疾病相比,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也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