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绝色杭州
3352500000009

第9章 岳王庙

天上的太阳是明亮的

八个半世纪前,岳飞被害于今日杭州庆春街口当年南宋临安的风波亭。刑前狱吏要岳飞在拟好的假供状上画押,岳飞提笔写下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一代忠良万古名将的遗言,实乃叫天天不应之声。这是他对他死后命运的预言,也是复仇的誓言!他说:天上的太阳是明亮的,他将照亮我的这颗光明磊落之心;他将洗净我的不白之冤;他将把那些魑魅魍魉的原形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今日栖霞岭下岳王庙中大殿重檐之上悬挂着的横匾:昭天日,便源出于此。

关于岳飞生平和岳王庙概况,八百年来,前人之述备矣。杭人如我者,比起外地人,偏又多出一番对岳王的乡亲之情。岳飞虽为汤阴人氏,然后半生都在杭州度过,今我在故乡热土的所到之处,也多有岳王故迹。指点湖山,有英雄魂魄行走,怎不叫人油然生光荣自豪之情。

我自小便住法院路斜对面,可说与风波亭毗邻。只是风波亭所沉地为民间所忌讳、解放前及解放后的-段时间里均是监狱所在之处。杭人说人犯法进监狱,便说,此人进了“小车桥”。风波亭,当年就在这小车桥畔。斗换星移,沧海桑田,今天的这里是既无小车桥,也无监狱,也无风波亭了。一条笔直新修大道,两旁广告,直抵西湖头。

忠良被害,最不平的还是草民百姓。有个善良的狱卒,名叫隗顺,冒着生命危险,把岳飞的遗体背出城,埋在钱塘门外的九曲丛祠旁,也就是今天的少年宫北面,用了岳飞佩带的一只玉环陪葬,上面种了两株橘子树,为遮人耳目,题的是“贾宜人墓”。这善良的狱卒临死时对儿子说:“岳元帅尽忠报国,一定会昭雪,我等不到那一天了。你一定要记住,将来寻访遗体,岳帅腰下佩有玉,还有一个铅桶,里面藏了当日枷锁上揭下来的封皮,都可为证。”因为墓地周围是一片堆积如山的螺蛳壳,所以《精忠岳传》中有“欲觅精忠骨,螺蛳壳内寻”之句。

整整二十一年之后,岳飞才被平反,遗骸方被迁葬到今日栖霞岭下岳王庙。

但是历史上的杭州,却有两地岳坟之说,那是清同治年间的事了。杭州司狱吴廷康考査认为,岳飞初瘗,就在众安桥旁。于是便建造了庙,还筑了衣冠冢,塑了岳飞及部将杨在兴等十四个人的像,一时香火很旺。这个地方,就在今日庆春路第二小学内。今人考证,认为还是九曲丛祠更为可靠,但人们敬仰忠烈之心,却也可见一斑。

说到今日尚存的岳飞遗迹,倒使我想起一事。我小学时有个同学,住在庆春街一座庙宇一样的房子里。庙门口又有一井,就在人行道上,居民洗菜汰衣,均汲其水,我也常去洗手洗脚。其时恰逢文革时期,我家附近那些街道名字也七改八改,便改得没了历史。后来才知,岳王的故居,就在法院路(今日的庆春街)和菩提寺路的斜对面,不过平屋数间而已。后人纪念岳飞,便有了岳王路和孝女路。岳王路今日成了花鸟市场,孝女路有段时间则大摆服装铺摊,熙熙攘攘的,都是安居乐业的人们,岳飞九泉下知,当能闭双眼了。那孝女,便是传说中岳飞的女儿银屏,银瓶井也就在孝女路附近,也就是我童年时代常去洗手的井,至于那银瓶庙,正是我同学住的家呀!据说银屏年方十五,学得一手“岳家枪”,十分了得,是岳飞掌上明珠。岳飞亡而银屏愤,直冲朝廷,要诉公道,却被士兵阻挡,银屏一怒之下,抱起家中一只银瓶,投井而死。后人纪念她,称井为银瓶井,又盖庙塑“银瓶公主”像。井上有《银瓶井》铭文,曰:

天柱貌,日为月。祸忠烈,奸桧孽。叫父冤,冤莫雪,赴丼4包瓶:泉代血。血如霓愤如铁,曹江元蛾符尔节,噫嘻,井可竭,名不可灭!

那年庆春街被拓宽X,杭人庆贺之际,我突然想起了银瓶井和庙。匆匆地赶到那里,徘徊再三,银瓶井没有了,庙也没有了,一色宽广人行道,一马平川。难道就找不出既整治了市容又保留了古迹的两全之策吗?我只好和古人一样地长叹了:噫嘻,井可竭,名不可灭!

由消失了的银瓶井,想到了众安桥的施全祠,想来,它也难保平安了吧。

施全,不过是岳飞帐下的一名殿前的小校而已,但为忠良报仇,却在秦桧上朝路上行刺,惜未成,秦桧亲自审问说:“你的心坏了吧!”施全答:“丞相的心才坏了!你通敌卖国,残杀忠良,心没有坏,怎么会干出这种事?”

施全在闹市区被处了磔刑,杭人却为他建了施全祠。

岳飞就义之后

岳飞死后,他的那些战友也备受迫害,他的部将牛皋在一次秦桧死党的集会上被毒死。临死前和家里人说:“我已经六十一岁了,死也无恨。只恨南北通和,不是马革裹尸,而是死在了窗下。”

牛皋死后也与岳飞为邻,他的墓,就在今日栖霞岭上紫云洞前。

岳飞的部将,虽多为北人,但死后均葬在杭州。张宪墓,原在玉泉路;李宝墓在花港观鱼;“马前张保,马后王横”,前者墓在长寿路,后者墓在法院路;杨在兴家居艮山门,死后百姓建庙纪念他,留下了个地名叫“杨墅庙”,一直叫到了今天。

岳飞死后才两个月,他的战友韩世忠就在灵隐飞来峰上建了一个亭子,名曰“翠微亭”。名为登览形胜,实为纪念岳飞。

原来岳飞曾经写过一首《登池州翠微亭》诗,曰:

经年尘土满征衣,得得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未足,马帝催趁月明归。

战友冤死,韩世忠辞官,自号“清凉居士”,头戴青巾,骑驴携酒,后面跟一二小童,纵游西湖,绝不言兵,终究忧愤而死,却留得翠微亭,今日依旧飞来峰上,俯瞰历史正邪。

岳飞死后,故居被改为太学,宗属也都被发配岭南。太学生们却常说,夜里看见岳飞在太学中巡行。二七六年,元人灭宋,俘虏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帝,以及文武百官和太学生们,统统掳向北方。太学生徐应镰与其子女誓不投降,全家在太学旁的岳王祠里祭祀了岳飞之后,集体自杀。民族气节,可叹可敬!岳飞平反后,被流放到岭南的眷属又迁了回来,住在今日杭州下城新桥附近,也留下一个地名,叫岳家湾。据说当年栖霞岭下多有店家,开店的也多姓岳,均为岳王后代,衍至今日,又不知岳家多少后代子孙了。想他们也多在杭州出生长大,沐浴祖先光荣,心里是怎样地自豪。我虽不姓岳,但天长地久地和岳王精魂山水与共,难道不是一种无上的荣光吗?天上的太阳是明亮的!岳飞的临终遗言,毕竟还是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