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绝色杭州
3352500000020

第20章 东南佛国寺庙

南无阿弥陀佛

中国的古城,向有自己的宗教文化,杭州亦然。有儒的、道的、释的,还有伊斯兰的,不过以佛教最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杭州的楼台在江南烟雨之中,杭州因此有东南佛国之称。

我少时恰逢浩劫,宗教被扫荡,杭州的寺庙,只有一个地方可去,那便是灵隐,且只能在外面转悠,后来藉了西哈努克亲王访杭之光,山门被打开。再后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杭州的早春,越来越多地出现头扎红头绳肩背黄挎包的烧香大军,香市遂重新成一人文景观。有的人背着一支红蜡烛,大得像个炮筒,雄赳赳在西湖边走。那么多香,总得有地方去烧;反过来也可说明,杭州的寺庙,这些年香火越来越旺了。

千年古刹灵隐寺

游人最多的,当然还是得属灵隐。去烧香,也去观光。别的寺庙只有寺庙,灵隐除了寺庙,还有飞来峰。千年古刹加奇峰异石,善男信女也去,无神论者也去。

到灵隐首先便见一大照壁,红墙黄字,曰“咫尺西天”。它是“一心二用”的山门,既属于灵隐,也属于天竺。

过合涧桥春淙亭,便是飞来峰。山石色青紫如洗,有佛像二百多个,还有不少奇洞怪穴。传说灵隐寺的开山祖印度高僧慧理从印度来这里说:“这不是我祖国的灵鹫山吗,怎么飞到中国来了?”人不信,他拍拍手一叫,两只猿跑了出来。这个洞就叫呼猿洞了。

慧理千山万水离开祖国,见了这飞来的热土便舍不得走,死后就埋在飞来峰下,有理公塔纪之,也算是象征意义上的落叶归根吧。

灵隐寺是慧理建的。掐指算来,一千六百多年,是杭州寺院中的大哥大,最古老的了。直到南北朝的刘宋时,规模还是不大。灵隐初具规模,是皇帝菩萨梁武帝时代的事了。到了唐朝,时兴时废。真正兴盛,是五代吴越国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三千寺僧。

宋代,尤其是南宋,朝廷设在杭州,近水楼台先得月,灵隐便备受青睐。当时江南禅院,五山为冠首,依次为径山、灵隐、净慈、天童、阿育,灵隐排了第二。

以后兴兴废废,还屡遭火毁。太平军放火烧过,一九三六年又毁于火,前代所遗之物,唯剩韦驮像一尊。日军入侵杭州时,大庙内外,躲满了难民,夜半起火,菩萨也只得徒叫奈何。

如今的灵隐,自然旧貌又换新颜。

我进大殿天王殿,最爱看那布袋和尚背后的护法神像韦驮,它就是唯一留下的南宋遗物。这金色的韦驮,身高二点五公尺,金甲金盔,左手叉腰,右手执降魔杵,仪态刚毅,威风凛凛,用一块香樟木刻成。那英武的样子,着实像个中国式的白马王子呢。

韦驮,在印度神话里,是四大金刚的南天王手下八神将之一,又是四天王的三十二将之首。按级别,和如来中间还隔一个层级。但是因为有特殊贡献,把佛的舍利子从魔王手中夺回,因此便加封为护法神。他的特权是诸神都没有的,那就是可以面对如来,保护佛法,天王殿后面的那副楹联,歌颂的就是他。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飞不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

第二进大雄宝殿。佛祖高踞莲花座,高十六点六公尺。人仰面视之,无不肃然穆然。论高度,这实在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的木雕坐式佛像了。

两厢站着二十诸天,诸天就是诸位尊天。尊天就是天神,保护佛而尚未成佛。那坐着的十二圆觉倒是成佛了,他们都是佛祖的弟子,分别整理了十二部佛经呢。

人们都喜欢看佛祖像后的巨型彩塑立体群雕“五十三参”。我曾认真数过,有大小佛像一百五十尊。说的是那善财童子为寻求佛理,参拜五十三位名师,终成正果之事。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居中,足踏鲸背,手执净瓶,我每次看她,都见她换了披风,有时一身红,有时一身黄,新近看到却是一身的白了。原来都是善男信女献的。如来太高,天意难问了,倒是观世音够得着,更亲切,可以给她献衣服穿,观世音便有了人间香火味。

群塑中有一人身黑如墨,手执扫帚,他就是灵隐寺著名的疯僧。相传秦桧要害岳飞,便到灵隐寺求签,被疯僧撞着了,用破扫帚扫之,这就是后来搬上舞台的“疯僧扫秦”。疯僧不疯,反倒成佛,群像中便有了一席之地。

大雄宝殿后面,药师殿也筑好了,殿旁还有线刻五百罗汉造像,供人观赏。

灵隐寺还有一景可细玩味,那就是前前后后的楹联,像“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这样的句子,可以说是脍炙人口的。有些联太长,念起来不便,我在此录三对,飨宴读者。

一副是前浙江图书馆馆长大书法家张宗祥的,曰:

入殿参三世释迦,不须问过去未来,仗现在一尊,微笑拈花,指点群迷登觉岸。

开山是东晋慧理,无论为云门临济,均禅宗嫡派,顶香持戒,永传家法守丛林。

有中国国学大师前浙江省文史馆馆长马一浮的,曰:

古德此安禅,似岳镇西湖,看庭前树老,陌上花新,衲僧莫道闲机境。

林神常奉足,喜法流东土,任狮子频呻,象王蹴踏,游人只认好溪山。

殿前,还有罗庸一联,曰: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寺,苏公判牍。

胜缘结香火,来游福地,莫虛负荷花十里,桂子浮火。

这十数年来,国泰民安,杭人除夕夜上灵隐烧头香之风越演越盛。此时灵隐的旅游功能全都让位给了祈祷功能。年三十夜,十万人涌向灵隐寺,消防队年年出动救火车,以防火灾。届时那香火的世界,佛的世界,人头躜拥,接踵而至,手中小小星火,照得灵隐之夜火烛通天。我等无神论者夹在其中,竟把这烧头香,也作为西湖一景了。因怕火灾,这些年禁禁放放,不知今年又会如何动作呢?

三天竺

三天竺既与灵隐共一山门,自然极近。但从前去的人很少。主要是看了灵隐,窥一斑已见全豹,不想吃吃力力再上山了。再则,三天竺前些年也的确破败,成了工厂厂房。然从前天竺与灵隐可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的。因在西湖之西,人称湖上小西天,专供观世音。近年香客鱼贯,香火渐盛,大有重整旗鼓的气象,使人想起这样一联: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

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彿,世间毕竟善人多。

下天竺与飞来峰一山之隔,原来就是灵隐一部分,唐朝才分了家,所以下天竺历史最悠久。

这个地方很神秘。唐玄宗时,有人在中秋之夜看到月中桂子纷纷落此间,形状如珠,所以得名月桂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说的就是这一带。这里的桂,名岩桂,的确长得特别好。宋时,下天竺和灵隐的名气,已经平起平坐了,皇帝也常去那里,为教院五山第二。

元朝末年,下天竺遭兵燹之厄,从此元气大伤。至清,乾隆赐名法镜寺,与两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浩劫中又被占用。前些年恢复了。我因寻三生石而去,竟意外发现此寺十分可爱,幽廊回道,一扇小门一个世界,也挺有规模。还有便是精巧、肃穆、清静,周围景色极好。我去时,大殿正做道场。人影隐约坐于蒲团,很虔诚地同唱阿弥陀佛。不知为何,我总觉此庙非常女性化,佛前一束菊花沾着水,很美。回来看书才知,此处,乃西湖唯一佛教女众道场。

中天竺建于隋,原来不过是天竺的一个分院,沿山道过下天竺往上不远便是。它的出名,靠的是开山高僧的长寿。

这位高僧,据说也是从印度来的,三国时到中土,已经六百七十三岁了,因出生时手掌有宝珠,便叫了宝掌。宝掌到了唐代,曾到中天竺。后来云游四方,一直到公元六五七年,他才对弟子说:“我曾发誓活千岁。现在已经一千零七十二岁了,该走了。”然后就坐化西归。这个“生周涉唐”的和尚,便被称为“千岁和尚”。

本来这只不过是个传说,但吴越王听了相信,出资修寺,改为崇寿,想藉佛之光固自家江山。

到了南宋,上、下天竺香火都旺,中天竺比下去了,心理就不平衡。不平则鸣,僧人们想出了个摩利支天“显灵”一说。

摩利支天,女性护法神,和韦驮倒是一对。她会隐身术,太阳看不见她,她却能看见太阳。三头八臂,正面菩萨相,后面猪容,右面童女颜,每面三目,八只手全是武器,脚旁还有一只公猪。说她显灵了,这对被打得如惊弓之鸟的南宋小朝廷,的确是一安慰。

接着,中天竺又争取到一次祈雨机会。天公作美,竟然灵验。从此中天竺脱颖而出成湖上巨刹。

中天竺后来也是屡烧屡建,一蹶不振。明清时大殿有副联子,有点自嘲,也有点自尊,说:我门中締结福缘,岂唯在一炷清香,几声佛号。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地秋生桂实,春兰芽。

中天竺如今也开放了,名“法净寺”,乾隆给的。旁边是省佛教协会。前些年曾去看过,里面正大兴土木,一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架势呢。

上天竺又有上天竺的观音相。原来三天竺中,下天竺供的是鱼篮观音,越剧名旦王文娟演的“追鱼”那条鱼就是从此篮而来;中天竺供的是白衣观音,左手持莲花,右手作与愿印;上天竺,供的则是香木观立曰。

上天竺建寺最迟,始于吴越。在时间上就没有了优势,但在观音的灵验上却大可以比试。据说当时有个僧人道翊,发现一块奇木,拿到杭州城竹杆巷雕刻匠孔仁谦作坊,要雕一尊观音坐像,谁知雕好后,孔雕匠越看越欢喜,便来了个鱼目混珠,把假身给了道翊。结果观音托梦,戳穿孔的鬼把戏,真身观音,胜利回到上天竺。

上天竺扶摇直上,主要在求雨特灵,后来金兀术南下见了这观音,十分欢喜,便命请到北京去,至于她究竟有没有去成,至今还是佛界一谜。一八六一年,太平军打杭州时,浙江巡抚王有龄把那灵感观音请到吴山,天天烧香。结果昵,王有龄兵败自杀,上天竺被太平军一把火烧光。那香木观音的下落众说纷纭,更加不清晰了。

虽有此说,如今上天竺依旧是三天竺中气象最雄伟、香火最鼎盛之寺,寺名法喜。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相传是观音生日,天竺香市人汇如潮。林琴南在《湖心泛月记》中说:“杭人妄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苏东坡也有诗曰: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然而,善男信女们的宗教信仰并不因为有识之士的评点而收敛,民俗民风的存在自有它自己的合理性。说来也巧,二月观音生日前四天二月十五,恰是花朝节。这样又是拜佛,又是赏花,又是踏春,又是采购,又是销售,从正月到端午,天竺香市要热闹四个月。从蚕乡来的香客们抬着几十斤重的大蜡烛,穿过那水泄不通、摆满摊铺的天竺路。到天竺观音殿点燃,供奉讫刻再熄灭,吭唷吭唷又抬回去,夜间养蚕照明,据说有菩萨保佑丰收昵。

净寺

净寺与天竺相比,便显出它的皇家气派来了。净寺乃吴越国王在南屏山下直接创建的千年古刹,以净土为宗,官方主建,财大气粗,建构便自然辉煌。五百罗汉堂为中国佛寺最早出现的罗汉堂,两宋时又不断扩大,丛林之盛,号为“南山之冠”。列禅院五山第三位。黄昏初夜,古刹钟声,响彻湖上林壁,遂有“南屏晚钟”的西湖景观。

净寺于元初遭毁,但很快恢复。元末幸免战火又属奇迹,明王朝也青睐于该寺。嘉靖年间倭寇来犯,烧了雷峰塔,巡抚李天宠要用净寺大钟熔了作刀剑,还要放火烧寺院以免被倭寇占了。净寺住持双手高举皇帝敕文,这才保住寺院,位于断桥边的昭庆寺没有皇帝敕文,便一把火给烧了。

净寺以后也屡烧屡建,浩劫中成了军营,一九八五年以后才逐步恢复。前几年拍电视剧《济公》,净寺名声大振,盖因济公在此出家。又有那口名闻遐迩的大钟,高三公尺,口径约二点三公尺,重达十吨以上,由日本佛教曹洞宗永平寺捐助三千万日元而成。上有赵朴初居士铭文,曰:

相叩以义,相应以心,无情说法眼处闻声;此岸彼岸,小呜大呜,千秋万世,相承和平。

每日清晨四时及晚上八时,这口大钟就要撞击一百零八下,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示年年如意,岁岁平安,大吉大利。每年除夕,杭州政府便组织各界人士侨胞游客到钟楼,举行撞钟除旧迎新活动,一百零八声毕,新年便开始了。

某年夏,夜七时许,我一人自苏堤出,过南屏,到净寺。山门已闭,我侧耳贴身展臂于墙,听那悠悠钟声响起,此时暮色四合,浓郁欲滴,湖上晚风,寺内钟声,悠悠扬扬,回荡天地,我被那种天地无言之后的突然轰鸣,深深地打动了。恍兮惚兮,不知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