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开悟
3333800000006

第6章 修练心境——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1)

◎人要有一个活在当下的心境

有个和尚在沙漠里行走,忽然后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要吃他。他大吃一惊,拼命狂奔,为生命而奋斗。当饿狼就要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便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

谁料那口井不但没有水,还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来,昂首吐舌,热切地引颈以待。他大惊失神下,胡乱伸手想去抓点什么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竟天从人愿,给他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间横伸出来的小树,把他稳在半空处。

于是乎上有饿狼,下有毒蛇,不过那人虽身陷进退两难的绝境,但暂时还是安全的。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刻,奇怪的异响传入他的耳内。他骇然循声望去,魂飞魄散地发觉有一大群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齿咬着树根,这救命的树已是时日无多了。

就在这生死一瞬的时刻,和尚看到了树叶上有一滴蜜糖,于是他忘记了上面的饿狼、下面的毒蛇,也忘掉了快要给老鼠咬断的小树,闭上眼睛,伸出舌头,全心全意去品尝那滴蜜糖。

◎两种境界,两种得失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答:“夜来好风。”

南泉问:“吹折门前一棵松?”

学僧答:“吹折门前一棵松。”

南泉转身对一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问:“是什么风?”

南泉说:“吹折门前一棵松。”

侍者问:“是什么松?”

南泉不禁慨叹道:“一得一失。”

◎学识越丰富,越能感到自身的不足

空空和尚住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他天资颖慧,生性好奇。除了颂经,他还喂养了许多鸟雀,饶有兴味地聆听其呜叫,聊以自娱。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和声调,都好听极了。

一天傍晚,他在室内听到附近传来一种声音,十分悠扬,便推测是一只小鸟,于是就出去看个究竟。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竹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竹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宛然悦耳的鸟叫,不过发音方式迥然不同。他惊诧不已,并在好奇心驱使下,用一头牛犊,换取牧童的那支笛子。

空空和尚意识到:假使牧童未从此地路过,他将永远不会知道,自然界有两种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方法。

空空和尚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转转,希望经历一些其他奇事。

第二天,当他经过一幢茅舍时,听见里面响着一种乐音,为了弄清是支笛子还是只乌鸦,他推门而入。只见一个少年,正用拿在右手的一根弓,拉着绷在左手持着的一只木匣子上的几条筋,同时指头在筋上移动着,根本不必吹气,那件乐器就发出了各种悦耳的声音。他太惊愕了!

空空和尚偶然见识了这两种意想不到的产生声音和乐音的新方法后,就开始相信自然界还会存在其他方法。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当他走进一座圣殿时,为了看看刚才是谁在奏乐,便往门后看去,发觉音响是在开门的时候由门枢和铰链发出的。

另外一次,空空和尚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家茶馆,以为能看到某人在用弓轻轻触动小提琴的弦,但看见的却是有个人正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着一只杯子的杯口,使其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后来观察到,黄蜂、蚊子与苍蝇不是像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而是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嗡声,他觉得自己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因为他的全部阅历都不足以使他理解或相信:蟋蟀尽管不会飞,但却能用振翅而不是气息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

随后,当空空和尚以为除了上述发声方式之外,几乎已不可能另有他法时,他又见识了各式各样的风琴、口琴、喇叭、笛子、弦乐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

◎人的境界高低其实比的是心里空间的大小

唐代高僧木叶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由于他嗜茶成癖,因此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吃茶去。”于是“吃茶去”这三字也成了禅林法语。

有一天,赵州城的赵王特地来拜访木叶禅师,这时木叶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赵王说道:“大王!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木叶禅师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木叶禅师却亲自到门外相迎。弟子们不解,就问木叶禅师这是为何。

木叶禅师解释道:“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下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因为前面有赵州木叶禅师这个典故,后来的苏东坡去见佛印禅师时,事先写信给禅师,叫禅师像赵州迎接赵王那样,不必出来迎接。

苏东坡自以为了解禅的妙趣,佛印禅师应该以最上乘的礼来接他——不接而接。

可是到了去的那天,却看到佛印禅师跑出寺门迎接。苏东坡以为终于抓住了取笑禅师的机会,就笑道:“你的道行没有赵州禅师洒脱,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跑了大老远的路来迎接我。”

苏东坡以为禅师这回必居下风无疑,而禅师却回答一首偈子说: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

怎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意思是说:赵州不起床接见赵王,那是因为赵州不谦虚,而不是境界高。而我佛印出门来迎接你,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虽然你看到我起床出来迎接你,事实上,我仍然躺在大干禅床上睡觉呢?你苏东坡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而我佛印的床尽是虚空遍法界的大禅床啊!

◎越是狭窄的人,反而越自大

小和尚研习了一年佛经便觉得自己修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警示弟子,他的师父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秦汉时代,我国西南地区居住着许多部落。汉初,由于朝廷忙着平定内乱和对付北方匈奴的侵犯,没有余力顾及到遥远的西南地区,而西南的这些部落也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西南地区的这些部落都很小,他们散住在山中、林间。其中有一支名为“夜郎”的部落,就算是很大的了。

夜郎部落有个首领名叫多同。在他眼里,夜郎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了。

一天,他骑马带着随从出外巡游,他们来到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多同扬鞭指着前方说:“你们看!这一望无边的疆土,都是我的,有哪一国能比它大呢?”

跟随一旁的仆从莲忙献媚说:“大王您说得很对,天下还有哪一国比夜郎更大呢!”多同心里沾沾自喜。

他们又来到一大片高山前,多同仰起头,看着巍峨的高山说:“天下还找得到比这更高的山吗?”

随从连忙应和说:“当然找不到,天下哪有比夜郎的山更高的山呢!”

后来,他们来到一条江边,多同跳下马来,指着滔滔江水说:“你们看,这条江又宽又长,这是世界上最长最大的河了。”

随从们没有一个不同意的,都齐声说:“那是肯定的。我们夜郎是天下最大的国家。”

这次出游以后,夜郎国的人更加自大起来。汉武帝时候,武帝派使者出使印度,经过夜郎国。夜郎的首领多同从没去过中原,根本不知道中原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派人将汉朝使者请进部落帐中。多同问汉朝使者说:“汉和夜郎相比,哪个大些?”

汉使者听了多同的问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回答说:“夜郎和汉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汉朝的州郡就有好几十个,而夜郎的全部地盘还抵不上汉朝一个郡的地盘。你看,哪一个大呢?”

多同一听,不禁目瞪口呆,满脸羞愧。

◎自我卖弄的人终究狭窄

一个年轻人自认为对“空”的意义理解得很透彻,于是对众人夸下海口:走遍天下,也没人能够难倒他。

确实,这个年轻人的确天资过人,在与他人论禅时,从未遇到敌手,这使得他在当地小有名气。因此,这位年轻人每经过一座禅林,当地禅师都会以特别的礼仪接待他,这就更使得这位年轻人目中无人,心高气傲了。其实,也不能怪他自大,他能一口气把《大品般若》里的“二十空”讲述十来个小时之久,这样的本事非一般人可以拥有。

因此,人们建议年轻人去结交一位在当时最有名望的坐禅大师。

刚在那位大师对面坐下,年轻人便按捺不住,不住地夸耀自己的悟境之高:“心、佛与众生,是三重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凡无圣,无施无受!”

那位大师嘴衔一支烟管,静静地听着。其间请年轻人喝茶水,又请年轻人享用水果。但一心卖弄的年轻人将茶水和水果都推到了一边,依旧坐在那里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就在这时,大师忽然举起烟管,狠狠地敲了一下年轻入的脑壳。

年轻人愤怒了,气势汹汹地站了起来,看上去像一只好斗的小公鸡。

大师看了看年轻人,微笑着说:“既然一切皆空,试问怒从何来?”

◎什么人说什么话

宋代的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苏东坡见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道:“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笑人者必被人笑,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的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他的心里宽度

一尊几百年前的弥勒佛,终因年久失修,有些残损了,寺里请来佛工为其修葺。当佛工根据残损程度,揭开弥勒佛的腹部,准备加固翻新时。在场的方丈和僧侣们无不惊愕动容——弥勒佛祖的阔腹里居然装着十二个男女老少的陶俑!

见过,朝拜过弥勒佛祖的人们,往往陶醉或羡慕于佛祖无与伦比的朗笑,更为佛祖的超级大肚子动之以容、付之一笑。有人还铭记着有关弥勒佛佛祖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可是,又有几人,能够联想到、颖悟出,弥勒佛祖之所以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的真正因由?

◎我们真正要修炼的是灵魂

在一次法会上,释迦牟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陪伴,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颇有姿色;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不愿陪伴!”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不甘心做你的老婆,我亦是不去!”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向诸尊者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因为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便要与自己分开;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人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你自己。”

◎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无法沟通

坦山禅师和云升禅师在同一个师傅的门下参禅学道,但这两人性格迥异,师兄坦山放浪不拘,烟酒不戒,为人所耻;而师弟云升则庄重严肃,弘扬佛法,深受信徒的尊敬。

一天,云升从坦山门前经过。当时,坦山正在喝酒,看见云升大声叫道:“师弟!歇歇脚,过来喝杯酒。”

云升禅师十分不屑,就讥讽道:“烟酒不戒,又如何能够修成正果。”

坦山听了大笑,仍旧劝道:“别管那么多了,还是过来喝一杯吧。”

云升边走边回绝道:“我不会喝酒。”

这下把坦山惹怒了,他不高兴地说:“连酒都不会喝,真不像个人!”

云升一听,也十分生气,大声质问道:“自己放浪形骸且不管,怎么还敢骂人?”

坦山理直气壮地问道:“我怎么骂人啦?”

“你说我不像人,还不是骂我吗?”

“你的确不像人!”

“我怎么不像人?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

“你像佛。”

云升听后,哑然无言。

◎千万别太相信我们的眼睛

红霞禅师年轻时饱读五经四书,他在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遇到一个禅者点化他“选官何如选佛”,意思是做官怎么能比得上做佛呢?红霞当下便决定抛弃仕途,学佛修道,并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一次一个女尼来向红霞禅师问道。她问:“如何才是道的真谛?”红霞禅师一语不发,用手在女尼肥大的屁股上轻轻掐了一下。

女尼的脸腾地红了,又惊又怒地骂道:“原来你心里还有那个!”

“不是我有,是你有!”红霞冷冷地回答她,“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一个小和尚碰巧看到这一幕,就到处嚷嚷说:“我们师父原来是个色鬼,居然当众调戏前来求道的小尼姑!”

小和尚这么说也算实事求是,可是老和尚立刻训斥道:“马贵四条腿,人贱一张嘴。你这个小和尚懂什么,一边站着去!”

上晚课的时候,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红霞禅师。红霞禅师听罢倒头就拜那个小和尚。连喊道:“我佛慈悲,我佛慈悲!”

“哎哟我不是佛祖啊,”小和尚以为红霞疯了,连忙大叫,“你认错人了!”

“我没认错人啊,我拜的就是佛祖。是佛祖肉眼凡胎,不仅认错别人,也认错自己了。”丹露说道。

小和尚猛然醒悟——禅师是苦口婆心启发自己开悟啊!以后再也不能用肉眼去看事情了。

◎超越就是不断地更改人生的旧定义

有个人为南阳慧中国师做了30年侍者,慧中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

有一天,慧中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

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中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喊道:“侍者!”

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

慧中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慧中国师喊道:“佛祖!佛祖!”

侍者听到慧中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

国师看他愚笨,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

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

慧中国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

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