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手段
3333700000020

第20章 炒——机会是炒出来的(2)

约翰娜去向一位社会问题专家请教,怎样才能做得更出色?专家建议她,每当得到拍片的机会时,哪怕扮演的是最不重要的角色,也要同主角一起拍几张照片,然后把这些剧照寄给各制片厂及一些导演。

从那时起,约翰娜每当有了工作机会时,便主动要求跟主角、知名演员拍几张照片,然后印成十寸的剧照,并且注明所拍电视片的片名、主角姓名和播出的日期、频道,还用大写字母标明“约翰娜扮演的角色”。约翰娜虽然每年只演几个小角色,但是每次都能得到一些跟大牌明星的合影,这些相片又能复制多份,到处散发,反复给人以刺激,就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人们牢牢地记住了她。这一来,主动找她签约的制片厂就多起来。

为了进一步增加约翰娜的成功机会,专家鼓励她到图书馆做些研究。每当有人找她商谈拍片的时候,她都会事先到图书馆翻看有关的杂志,看看有没有介绍那个片子的作者、导演、制片人和主角的文章,凡是能够找到的材料,她都仔细阅读,熟悉那些将要上镜头的人和幕后的人。这样,她在面试的时候就能谈出较多的想法而显得与众不同了。面试她的人都觉得她有很强的专业水准和很高的悟性,是块做大明星的材料,自然会优先录用她。

现在,约翰娜已经是大明星了,她当然根本不必再担心找不到工作。她的收入也高得令人羡慕。

无论你在职场打工还是自己当老板,能否抓住别人的眼球,将是你成功与否的关键。你让尽可能多的人看见你,听见你,感觉到你,并且喜欢你,那么,你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换个法子炒自己

对实力不足的人来说,省钱为第一要务,那就只能做一点“出格”之事,引起人们的强烈注意,让别人免费炒作自己。

与众不同更能吸引人。

款式新颖,造型独特的商品常常是市场上的畅销货;见解与众不同、构思新奇的著作往往供不应求……总之,独特、新颖便是价值。物如此,人亦然。在进行自我炒作时,不妨另辟蹊径,展示魅力。

◆想出名就不要怕“出格”

对有实力的人来说,花钱炒作是出名的一大途径。对实力不足的人来说,省钱为第一要务,那就只能做一点“出格”之事,引起人们的强烈注意,让别人来免费炒作自己。

“化妆品女王”安妮塔开第一家“美容小店”时,仅有4000英镑资本,根本没有钱打广告。事有凑巧,就在小店即将开业的前一周,安妮塔收到一封律师来函。原来,“美容小店”不远处有两家殡仪馆,他们认为“美容小店”这种花哨的店名,势必破坏殡仪馆的庄严肃穆气氛,从而影响生意。所以他们打算联名起诉安妮塔。

安妮塔又好气又好笑。她灵机一动,打了一个匿名电话给布利顿的《观察晚报》,声称黑手党经营的殡仪馆正在恫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可怜女人——罗蒂克·安妮塔,这个女人只不过想开一家经营天然化妆品的“美容小店”维持生计而已。

《观察晚报》在显著的位置报道了这则新闻,不少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读者纷纷来“美容小店”安慰安妮塔。因此,小店尚未开业,就在布利顿出了名。而那两家殡仪馆考虑到舆论的影响,也没敢再来找安妮塔的麻烦。

美容小店开业后,安妮塔又想出了一个炒作妙招:每天清晨,她披着波浪发,优雅地在“美容小店”前面的小道散步,边走边往树叶或草皮上喷洒香水。她每天变换各种不同的香水,愈靠近小店香味愈浓。她要营造一条馨香之路,让人们闻香而来,认识并爱上“美容小店”。她的这一奇特举动又一次成为《观察晚报》的重要新闻,“美容小店”的名气更大了,全城的淑女都争先恐后到这里来购买化妆品,真是生意兴隆。

第一家“美容小店”开办成功后,安妮塔一家接一家地开起了分店。历经20年,她已在全球45个国家拥有1000家分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即意味着“出格”:或挺立于众人之上,或超然于众人之外。所以,你不能总是做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为了抓住别人的眼球,就要做大家都不做的事,甚至是很“出格”的事。

◆制造有趣的情节,让别人传你之名

让别人主动传你之名,无疑是一种效果最佳的炒作方法。但是,你得先制造出一个既让人感兴趣又方便传诵的情节。好比散文写得再好,也只有人爱读,没法传,因为没情节。如果是一个好故事,也许很快就流传开来了。在炒作自己时,就是要编出这样一个“好故事”,让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街头巷议的话题,这样出名就快了。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初到都城长安时,默默无名。他想投附某位名家,却找不到主顾;拿作品给人看,也没人感兴趣。因为常人的特点是:抱名人的大腿,对无名之辈不放在心上。这就是陈子昂当时遇到的尴尬。

有一天,陈子昂出外散步,看到一个人在那里卖古琴,要价一百万钱。附近的士绅文人都被这把价格昂贵的古琴吸引过来,围着它评头论足,却没有还价。一来他们不知道这把琴值不值一百万;二来他们认不出这是不是一把古琴,万一买了一把假琴,岂不是花钱买笑话?

这是,陈子昂拨开人群走进去,说:“这把古琴我要了,就一百万。”众人都大吃一惊,弄不清这人是慧眼识宝还是个大傻瓜。照理人家漫天要价,他应该就地还价,必可省下不少钱,他为何不还价就买下来?

陈子昂看出别人的心思,便向众人抱拳施了一礼,自我介绍道:“我叫陈子昂,现寓居某街某店。这是一把上好的古琴,音质不同凡响,一百万钱不贵。各位如有兴趣,明天请来我的寓所听我弹琴,我一定盛情款待。”

这件事不同寻常,马上哄传开来。第二天,当地的头面人物几乎全来到陈子昂的寓所,想听听这把价值百万的古琴到底能弹出什么调。陈子昂摆出酒宴,请他们一一入席。

酒过三巡,陈子昂捧出那把古琴,说:“我陈子昂自幼苦读,学成满腹诗书,至今没有遇到一个识货的人。我想弹琴品竹,不过是末流之技,哪值得污染各位的耳朵呢!”说着,举起手,将古琴在地上摔得粉碎。在场之人,无不发出惋惜的惊叹声。

这时,陈子昂捧出自己的诗稿印本,一一分发给在场各位,请他们品评指点。

自此,陈子昂名闻全长安,确立了自己在诗坛的地位。

任何人、任何商品或是公司,都以实至名归为佳。如果只有一个虚名却没有实在的内容,那是不能长久的。比如国内曾有一家酒厂,一年花在广告上的钱近亿元,花在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上的钱却不过区区数十万元,这显然是务虚不务实。结果呢,由于产品质量与其名声不符,红了两三年就衰落了。

有名有实,才是自我炒作应追求的目标。

伸手越多,机会越多

当机会擦身而过时,大多数人只是叹一声气,看着它远离自己而去,却没有想到,如果紧追一步,也许就能抓住这快要失去的机会呢!

在这个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在任何一家企业或其他组织,20%的人控制80%的资源。能够成功跨过这条“二八线”的人,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积极主动。他们不是“坐店经营”,等别人“上门采购”;而是主动上门推销,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

◆机会偏爱积极主动的人

当你刚走进火车的车箱,见到满车箱都是人时,你不要着急,不要认为这次旅行就不会有座位了,只要你耐心地从车头走到车尾,你就一定会找到座位。

人生中的机会也同找座位一样,你伸手去抓它,不一定每次都能抓住。但是,你伸手的次数越多,逮住它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位日本学生,初到法国留学时,还不会说法语。刚住进留学生公寓楼的那一天,他因事到管理员室去,屋里却没人。这时,电话响了,他习惯性地抓起电话接听,忘了自己不会说法语。

幸好对方说的是英语,他完全能听懂。那是一位美国外交官,说自己将离开法国去日本赴任,希望找一个日本人讲授日语,问他能不能帮忙。原来外交官将他当成了宿舍管理员。他马上答应下来。通过这位外交官,他走进了法国的上流社会,结识了许多有价值的朋友,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这位日本留学生也许不止一次接这种看似不相干的电话,但一次机会就足以补偿他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一个缺乏积极主动性的人,总是对不相干的事不闻不问,对不相干的人爱理不理。但是,按照辩证的观点,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世上没有不相干的事。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可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场暴雨。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许多你难以预知难以察觉的事在影响着你,如果你以“不相干”的态度漠视它们,机会就跟你不相干了。

◆不放过就不会错过

当机会擦身而过时,大多数人只是叹一声气,看着它远离自己而去,却没有想到,如果紧追一步,也许就能抓住这快要失去的机会呢!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应者云集,其中不乏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经过初试、笔试等四轮淘汰后,只剩下6个应聘者,但公司最终只选择一人作为经理;所以,第五轮将由老板亲自面试。

面试开始时,主考官却发现考场多出了一个人,出现7个考生,于是就问道:“有不是来参加面试的人吗?”这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子站起身说:“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人们听到他这么讲,都笑了,就连站在门口为人们倒水的那个老头也忍不住笑了。主考官不以为然地问:“你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有什么必要来参加这次面试呢?”

这位男子说:“因为我拥有别人没有的财富。”大家又一次笑了,都认为这个人不是头脑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这个男子说:“我虽然只是本科毕业,只有中级职称,可是我却有着10年工作经验,曾在12家公司任过职……”

这时主考官马上插话说:“虽然你的学历和职称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错,不过你却先后跳槽12家公司,这可不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

男子说:“先生,我没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后倒闭了。”

在场的人第三次笑了。

主考官说:“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

“不,这不是我的失败,而是那些公司的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却使我积累了一笔别人没有的财富。”男子认真地说。

这时,站在门口的老头走上前,给主考官倒茶。

男子继续说:“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与同事努力挽救它们,虽然不成功,但我知道导致错误与失败的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这是其他人学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却有了避免错误与失败的经验。”

男子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这10年的经历和12家失败的公司,培养、锻炼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举个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这位倒茶的老人……”

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惊愕,目光转而注视着倒茶的老头。那老头诧异之际,很快恢复了镇静,随后笑了:“很好!你被录取了,因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

老头的言语表明他确实是这家大公司的老板。这次轮到这位考生笑了。

大凡成功的人,都是因为抓住了机会才成功的,而这名男子在面试的第一轮便被淘汰了,按理说,他已失去了机会,但他却勇敢地紧追了一步,全力为之,于是抓住了成功的机会。

◆主动向“伯乐”推销自己

美国著名的人才调查中心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都具有“推销”自我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他们事业成功具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谁在推销上占据优势,谁就具备生存的优势。

青年歌手那英的成功,与她抓住机会大胆推销自己有着直接关系。在演出现场,一名准备上台的歌手因故临时不能上场,“救场如救火”,在主办方焦急无奈时,那英同歌队长说:“这首歌我也能唱,让我上场吧!”歌队长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那英也由此一炮打响。

张艺谋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已经27岁了,而学校规定招生的最高年龄是22岁,制度无情,年龄一项把张艺谋阻拦在门外,他多方奔走,终无结果。

他失望了,但没有绝望,他要创造自己的命运。当时国内时兴“读者来信”,提倡“伯乐精神”,强调各级领导要重视和认真对待来自基层的各种意见和要求。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到建议,给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还附了几张能代表自己摄影水平的作品。

黄镇看到信后认为张艺谋人才难得,遂写信给电影学院,并派秘书前往协调,终于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张艺谋。

那英抓住机会的自荐,张艺谋情急之下的一封信,使他们的命运走入了另一个轨道。

没有什么比自己埋没自己更可悲的了,当你抱怨自己不能被伯乐所发现,关在屋子里生闷气总不会有任何好处。积极地寻求出路,适时地表现自己才是你应该做的。

有人虽学富五车,却没有胆量去推销自己,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这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金子被埋没在泥土中,也许度过一万年黯淡的时光后,还能够被人发现而大放光芒;人生匆匆,比不了金子长久,但生命却比金子昂贵;因此你同金子比不起,你没有时间等待别人来挖掘你,只有自己努力从“泥土”中跳出来,表现自我,才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抓住机会切勿松手

机会来临时,很多人想,“我不行”,“我抓不住”,诸如此类,最终打消了尝试的念头,以免丢脸和浪费时间。像这种做法,将白白错过许多大好机会。

太好的机会不容易抓住,就像烈马不容易驯服一样。有时候,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出现在眼前,你看见了它,感觉到了它,甚至伸手抓住了它。但是,它强烈地挣扎着,似要挣脱而去,让你感到力不从心,让你想放弃。这时候,请用尽你的全力,抓牢它,在它挣脱之前,切勿自动松手,因为这极可能到了一个能大大提升你的关键时刻,而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先假设自己能行,然后证明自己能行

当今社会,人才流动频繁,你不具备招聘方要求的知识是很正常的,只要你在短期内能够学会,就不要放弃,因为机会稍纵即逝。

被称为“打工皇后”的吴士宏,在成为IBM中国销售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TCL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之前,只是一家小医院的护士。用吴士宏自己的话说,那些年她除了自卑地活着,一无所有。

她的好运开始于1985年,那一次,她鼓足勇气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面试像一面筛子。两轮笔试和一次口试,她都顺利通过了。最后主考官问:“会不会打字?”她条件反射地说:“会!”“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您的要求是多少?”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她马上说“我可以”。因为她环视四周,发觉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说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而实际上她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飞也似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她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可是一直到最后,IBM公司也没有考她的打字速度。吴士宏就这样成为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个最普通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