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鲁滨逊漂流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3319900000001

第1章 旅途开始(1)

一六三二年,我出生在约克城的一个上流家庭。由于我的父亲是来自不来梅市的外国人,所以我们不是本地人,一开始他是住在赫尔市,后来经商发家之后就不再干这行,定居到了约克城。在那里,他娶了我母亲。母亲的家族姓鲁滨孙,算是该城的大家族了,于是我便取名鲁滨孙·克罗伊茨内。可是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内”这个词就变调走音,经常念成“克鲁索”,所以我们也就不再纠正,按照他们的读音这么叫和书写,我的朋友们通常也这样称呼我。

我原本有两个哥哥,一个哥哥是驻佛兰德斯的英国步兵团的中校,这个部队早先曾被着名的洛克哈特上校率领过。后来因为跟西班牙人打仗,这个哥哥在敦刻尔克附近阵亡。至于我的第二个哥哥,我至今对他的行踪下落依然一无所知,正像我的父亲和母亲后来也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父母也没让我学什么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我就喜欢胡思乱想,心里只想着要出洋远游。当时,我的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很关心我的学习,让我一直都接受相当不错的教育。他曾经送我去寄宿制学校读书,还让我接受那些免费学校的乡村义务教育,只希望我能够好好学习法律,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法官或是律师。但那个时候的我对这些东西都没有兴趣,一心只是想航海。这个强烈的想法使我态度坚决地违背父亲的意愿,甚至开始抵抗父亲的命令,这也让我对母亲以及一切亲友的请求和劝说左耳进右耳出。而我后来的不幸生活就是这种顽固不化、一意孤行的坏脾气造成的。

我那睿智而又严肃的父亲已经完全预料到我那不切实际的梦想将会带给我的不幸。于是,他对我进行了一番严肃认真、苦口婆心的劝告。一天早晨,父亲让我去他的房间,由于备受痛风折磨而无法出门的父亲态度和蔼地对我说,他想了解一下,除了我天性中的喜好游荡之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非要离开自己的家以及故乡。在家乡,我完全不用担心没人引荐这个问题,只要靠着实干和勤奋,就一定能得到一个似锦的前程,从此过上舒适而快乐的日子。父亲告诉我,那些离开家乡到海外去冒险、去创业,甚至是想借此扬名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穷途末路之人,另一类则是充满野心以及拥有丰厚资产之人。这两种类型都不符合我的条件,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是说我的社会地位刚好处于两者之间,也就是所谓的中间阶层。父亲通过他长期的社会经验认定这个阶层是这个世界上最理想的,也是最能给人幸福的阶层。因为这个阶层的人不像那些体力劳动者每天都要吃苦受累,也不像那些上层的富人,整天处于一种骄奢、野心以及猜忌的环境之中并因此天天烦恼。他还告诉我,可以通过一件事情来判断这个阶层的生活是不是要比其他两个阶层的生活幸福,那就是几乎所有人都羡慕这个阶层的生活。因为就算是帝王也常常感叹由于自己的崇高地位使自己的生活并不快乐,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处于两个极端阶层的中间,能有个不贵但也不贱的出身。从古至今,许多智者也有此想法,都希望自己的出身不是太贵,但也不是太贱。这再次证明,只有处于这个阶层,才有获得真正幸福的可能性。

他说我只要时刻注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苦恼以及不幸总是发生在上层或者是下层之中;而处于中间阶层的人们,却几乎碰不上什么灾难,也不会像处于高层或是低层的人那样,经受如此之多的冷暖变更。更进一步来说,处在中间阶层的人们,没有必要像上层人士那样,由于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的生活而使得身心失衡,更不会像下层的庶民那样,由于终日劳累、缺吃少穿而变得愁苦不堪。父亲又继续说道,中间阶层能享受到一切的美德以及安乐,也只有中间阶层有这个福气;对于一个中产家庭来说,安定和富裕是必不可少的。他说,也只有处于中间阶层,才能中庸克己,生活过得宁静健康,同时也能愉快地交友,并且拥有舒心的消遣以及娱乐活动,这样的幸福只有中间阶层的人才有。处于这种环境下的人们,可以闲适舒服地过完这一生,不必为每日的饭食发愁,不需要辛苦做工搞得身心俱疲;更不会为各种野心以及欲望发愁,仅仅只要舒服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品尝幸福生活就行,在这个阶层待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体会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接着,他用一种诚挚的态度以及充满慈爱的口气劝我不要再耍小孩子脾气,不要急着去自讨苦吃。因为,不管是从人之常情,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来看,我都不可能会吃苦。他说,我没有必要为每日的生计去操劳,他会为我的生活做好一切安排,并尽力让我过上他前面说过的那种中间阶层的生活。如果我无法在这个世上过幸福安逸的生活,那肯定是我的命运或者是我自己的过错所导致,而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因为他早已预见到我的计划和想法会给我带来的损失以及伤害,因此他已经提前警告过我了,也算是尽到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总结起来就是,只要我好好听话,不要再想着离开家乡,老老实实在家乡成家立业,那么,他一定会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我;同理,如果我决定离家,他是不会给予我任何帮助和鼓励的,等到我日后倒霉的时候他就不用自责了,因为这里面没有他的份儿。最后,他叫我从当兵那个哥哥的事例中吸取教训,他说当时他也苦苦劝告了我哥哥数次,让他不要去那个低地国家打仗,结果毫无用处,我的哥哥依旧凭着年轻人一意孤行的意气投身军旅,最终在战斗中牺牲了。父亲又说,他一方面仍将继续为我祈祷,另一方面他断定如果我非要愚蠢地走这一步,上帝也不会保佑我的,当我走投无路时我有的是时间去后悔当初不听从他的劝告。

后来回想起他最后说的这段话,我觉得确实非常有预见性,尽管我确信那个时候说这句话的父亲并不知道自己的预言有多么准。后来当他谈到我那因打仗而丢掉性命的哥哥时已经泪流满面。当他说到我将来“有的是时间去后悔”、“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这些话语时,他已经伤感得说不出话了,他对我说,他现在心里非常难过,已经不能再跟我多说了。

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谁能不被这样的话语感动呢?于是,我决定不再整天胡思乱想、妄图去闯荡天下了,而是听从父亲的请求,留在家里。可是,唉!没过几天,我又开始忘乎所以了。总之,几个礼拜之后,为了避免父亲再来找我苦心哀求,我决定最好离他远远的。不过我并没有冲动地离家出走。有一天,我觉得母亲的心情比往日要好一些,就告诉她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去看看海外的世界,除此之外我不想干任何事情,父亲最好能尊重我的想法,千万不要阻止我。我说我已经年满十八岁了,年纪不小了,无论是去当学徒或者是做律师的助理都已经太迟了。我说,我可以保证,如果让我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我绝对会在中途逃走,然后到海外去。如果母亲能够说服父亲给我一次出海的机会,等到回来之后,我就再也不会想着外面的事了,而且会以双倍的勤奋来挽回那些我损失的时间。

母亲听完我的话之后情绪变得非常激动,她告诉我,和父亲再谈此事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完全知道什么对我有利,所以决不会同意我去做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和我谈话之后我依旧如此执迷不悟。她说,总而言之,假如我仍然执迷不悟地自寻死路,我将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所以我不用幻想着他们会答应我这件事。至于母亲自己,绝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走向灭亡,因此她不可能帮助我的,这样也可以避免我以后追悔莫及时将一部分责任推给她,可以说,当时我的父亲虽然不愿意,但是我的母亲却是同意的。

虽然母亲表面上拒绝将我的话告诉父亲,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却听说,她私底下还是将我的全部想法以及我和她之间的谈话传达给了父亲。听了我母亲的话之后,父亲非常忧虑,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这个孩子愿意待在家里,他一定可以过得很幸福;但是如果他执意要出海,他将会成为世界上命最苦的人。既然如此,我说什么也不能同意。”

这件事之后差不多又过了一年,我终于私自离家出走了,而在这一年当中,尽管家里人曾经多次建议我去干点正经的工作,但我就是顽固不化,完全不听他们的意见,反而总是与父母亲纠缠,要他们不要再反对自己孩子的心愿。有一天,我偶然来到赫尔市。当时,我还没有想到要私自出走。但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认识的人。他说他将乘着他父亲的船去伦敦,并怂恿我和他们一起去。他用水手们常用的诱人航海的办法,那就是我不必付船费。我没有想过询问父母的意见,甚至连个口信也没捎给他们(至于他们能不能得到我的消息,也只能顺其自然了)。当时也没有祈求上帝或父亲的祝福,可以说完全没有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后果。于是,我在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的一个只有上帝才知道的倒霉时间登上了去伦敦的那艘船。我敢打包票,在我之前的任何一位年轻冒险家的不幸生涯都不可能开始得比我早,持续的时间也没有我长。我乘坐的那艘船刚刚驶出亨伯湾的湾口,就不幸遇上了猛烈的大风和惊涛骇浪。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出过海,所以浑身感觉说不出的难受,心里也非常害怕。我开始认真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上帝对我离开父亲、放弃自己应尽责任的劣迹作出了惩罚,这个惩罚是多么公正。双亲孜孜不倦地教诲,父亲留下的眼泪,母亲悲伤的哀求都在这个时候浮现在我的脑海当中,我的良心(当时的我还不似后来那么顽固不化)终于开始责备自己当初不应该轻视别人的劝告,逃避对上帝以及父亲的责任。

这时,狂虐的风越刮越大,浪头也一次高过一次,虽然这种规模没有我后来遇到的那几次以及几天之后遭遇的风浪那样厉害,但已经足够让我心惊肉跳了,由于此刻的我是一个初次上船者,所以对于海上的事是完全不了解。我觉得每一个浪花好像都想把我吞下去,我们的船每次跌到浪心里面时,我都觉得这船将会永远沉下去。在这种极度痛苦而煎熬的心情下,我多次发誓并下定决心,如果上帝愿意在这次航海中留给我一条生路,如果我能再次踏上那干硬的陆地,我将直接回到我父亲身边,在今后的日子里将不再去坐船,我将听从父亲的劝告,再也不会自寻烦恼。现在,我终于想开了,明白了他所说的关于中间阶层生活的真谛;现在回想起来,他这辈子的生活是多么悠闲,多么舒服啊,从没经受过海上的风暴,以及陆上的苦恼。所以,我决心回到家中,回到父亲身边,做个名符其实的回头浪子。

这些正确且清醒的想法,在暴风雨肆虐的时候,甚至在其停止之后的某一段时间里,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踞,久久不曾消去。但是到了第二天,已经完全没有暴风雨的迹象了,一片风平浪静,我渐渐开始习惯海上生活。不过那天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依旧不太好,因为我还是有点晕船。后来到了傍晚,天气已经完全放晴了,没有一丝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美丽迷人的黄昏。不管是那晚的夕阳,还是第二天早上的朝阳,看上去都非常美。此时一派和平景象,阳光照在海面上,那样的景色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那天晚上我睡得非常香,所以第二天已经没有晕船的迹象了,精神也随之一振。看着前天还在奔腾咆哮的大海,现在竟变得这么平静柔和,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那位引诱我上船的朋友担心我真的由于前天的遭遇而下定决心不再航海,所以我起床之后就过来看望我。“喂,伙计,”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你现在觉得怎样?我说,那天晚上吹起一点微风,一定把你吓坏了吧?”“你说那是一点微风?”我说,“那是一场可怕的风暴啊!”“风暴?你这傻瓜,”他回答,“这样的风,你就叫它风暴啦?唉,这根本什么也算不上。只要船够好海面够宽,这么点微风我们才不把它放在心上呢,不过你是第一次上船倒也难怪了。这样吧,我们去喝点潘趣酒,把这些倒霉事都丢在脑后吧。看看你的周围,这水天相接的景色多迷人啊!”对于我那一番倒霉的经历这里就不提了,总之我们采取了所有水手解决烦恼的老办法,将潘趣酒调制好之后,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那天晚上,我的行为非常荒唐:先前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悔、反省,以及对未来的各种计划,竟然全都抛到了脑后。也就是说,随着大海逐渐趋于平静,我的脑子里也就不再思绪万千、悔恨交加。之前害怕葬身海底的恐惧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想去冒险的念头又开始作祟了,曾在痛苦与恐惧中发出的誓言以及作出的各种郑重许诺已经完全被抛到了脑后。偶尔,对于我的前途我还是会有所迷茫,那些严肃的人生思考,努力想重新钻进我的脑海,但我却尽自己所能去摆脱它们,我每天都喝酒、聊天,想让这些思想从此不复存在,就在五六天当中,我像所有的年轻人所希望的那样,彻底丧失了良知。可能正是如此,我就注定要再受一次灾难。造物主看我撞死南墙不回头,只好变本加厉地来惩治我了。因为我这次既然不肯悔改,下一次大祸肯定会更加厉害,就连世界上最凶恶顽固的人遇见了,也会恐惧得连连求饶。

航行后第六天,我们抵达了雅木斯港口。由于逆风的原因,风暴过后我们走的路程实在不多。我们不得不在这个港口抛锚停泊。之后又过了七八天,吹的一直是自西南方来的逆风。这个期间,很多从新堡那边过来的船都驶入了这个港口。因为这里是一个船只往来必经的港口,船只都要在这里等顺风了再驶入泰晤士河。

我们本来不应该在这里停这么长时间的,本应趁着潮汐开进泰晤士河口,无奈风刮得太急。在这里停泊了四五天,风一直刮得特凶。不过,这里常常被视为泊船的理想港口,况且我们的锚也下得好,缆索又很结实,所以船上的人都掉以轻心,丝毫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而是以水手们的通常方式休息或嬉戏。到了第八天的早上,风力增强了,我们便一起动手放下中桅,并将所有的货物捆扎妥帖、牢靠,这样,船便可以在潮水中伸缩自如。到了中午,海浪借助风力卷得更高了,汹涌的海水让我们的船头多次没入水中,船里各处都有涌进来的海水;有那么一两次海浪勇猛的让我们以为马上就要脱锚了。于是船长下令将大锚放了下去,就这样我们的船头总共下了两根锚,而且锚索都已经被放到了最长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