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的启示
3314500000019

第19章 曾国藩为官修身之道(2)

他们为什么都团结在曾国藩的左右?因为曾国藩大量举荐人才,当时几乎所有只要有一点点名望的人,都是他举荐出来的。中国人非常讲渊源,谁提拔你,谁赏识你,谁给你机会,你都会感觉好像欠他一份人情似的。所以当时如果湘军首领联合起来造反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弄得曾国藩很为难。只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都服从,这好不好?其实也有不好,因为这样连皇帝也怕他,也会感到受威胁,那他的处境自然就危险了。

“有清以来,汉人获得最大权力的,即曾国藩”,所以害得他“时时警惕,居安思危,审时韬晦”。咸丰皇帝说了一句话:“没想到一个书生,竟有这么大本事。”他这一夸奖,就使众大臣产生妒意,于是便拼命在他旁边说曾国藩的坏话。所以老板要不要奖励干部,要好好想一想。我经常参加公司尾牙,我就注意到一件事情,就是一般今年尾牙的时候,老板如果重奖一个人,我就知道明年我再来的时候他就会不见了。中国人最团结的就是“我们一起来把老板欣赏的人干掉”。谁叫你要夸他呢?你夸他干什么?你要夸他,就在私底下夸他就行了,公开夸他干什么呢?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后果,考虑初衷与实际效果。

咸丰说了这句话以后,众大臣也回了一句话:“在籍侍郎居然一呼百应,恐非国家之福。”咸丰一听,半天不说话,心里就准备要杀他了。后来咸丰就找了一个满族人,名叫胜保,并赐他一把神雀刀,特准他可以先斩后奏。至于斩谁,大家就很清楚了。咸丰其实对湘军也一直想加以吞并,而这样一来就造成满汉之争,也进一步促使曾国藩必须要很谨慎地去因应,也就是“明哲保身”。我希望大家重新好好认识这四个字,因为现在一般人都反对明哲保身,“你只顾你自己而已,你不顾别人,不顾大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有什么能力去保别人呢?你要明哲保身,就得把自己先顾好,然后才有力气去帮助别人,这是很实际的。你本事再大,可你如果死于非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最后你在历史上会被怎么评价,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历代改革派很少有成功的,王安石、王莽等人的变法改革,均告失败。这是曾国藩的顾虑,“你不要看自己现在势力那么大,真正等到你把野心暴露出来的时候,后果会怎么样?”所以最后他裁军自抑,保持低调。他最终打赢太平军之后,能不能辞官呢?如果你是曾国藩,当你把太平军消灭以后,你敢不敢说我要辞官回归故里?你说要辞官,那你明摆着就是在向皇帝挑战,“你准我辞官,我回去就跟你对着干”。你也不要说“我是真的想辞官”。因为你越说你是真的,他越会认为你是假的,你越说你很诚恳,他越会认为你不怀好意。

不能辞官,皇帝又对自己有误解的时候,该怎么办呢?第一,一定要逃回家乡。但是有一个原则,你逃回家乡之前,要先看看家乡有多少人,如果只有三百个人,你可以放心地回去,如果有一万人你就不要回去,为什么?因为皇帝一听说你回家了,就会问你家那边有多少人,如果下面回话说是三百人,“那没有关系,让他回去好了,就算三百人总动员也没有用”,可是如果说是三万人,“半途就把他干掉,怎么能让他回家呢?”现代人完全不会有这种警觉心,跟年轻人谈这些事情,他们也不会有这些概念。所以为什么历史上有些人可以安全地逃回家,有些人半路就一定被打死,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跑多远呢?很多人可能会说越远越好。不是越远越好,而是得看你的官位大小。跑得越远的,往往官就越大,要不然他跑那么远干什么呢?他跑个十里、二十里、三十里,皇帝就会放心了,他会认为这个人官小,即便造反也不会怎么样。

同时大家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很名贵的文物,经常是在边陲或者很荒僻的地方发现的。因为一个人要跑,总会带几件贵重的东西。所以在云南、福建这些很边远的地方会出土那么多珍贵文物,就是当年那些大官跑的时候一路带过去的。

很多事情都是有道理的,大家要好好去体会,好好去琢磨。不管怎样,一个人,低调一点总是稳当,高调一点总是危险。不得已才高调,尽量保持低调,这就叫“明哲保身”。

在这种处境下,曾国藩讲了一段话,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人以极品为荣,吾今实以为苦懊之境。然时势所处,万不能置身事外,亦惟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每一个人都应该抱这种心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现在都觉得这样不好,其实是误解了这句话。老实讲,你只需要把这个钟撞好就可以了。和尚不撞钟,那他该干什么?大家再看看,现在有些和尚在干什么呢?天天出去化缘,化不到就用讨的,讨不到就用骗的,无所不用其极,已经不像是和尚了。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后来因平太平天国有功而被封一等毅勇侯,而且还可以世袭的时候,他就让曾国荃尽快引退,同时奏请将湘军遣散,因为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会非常危险。但“只对自己去留,只字未提”。这就正和上意,于是上面就派他任两江总督,并遣散大部分湘军。

他也深刻地体会到“慎始才能善终,善终难于慎始”,开始的时候很重要,否则后面就会很麻烦。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言也即此理。

三、公私界限,务必划清

曾国藩在老家守母丧的时候,有一次外出不小心被太平军抓住,最后还暴露了身份。正在太平军对他进行威逼利诱,使他陷入两难境地之时,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侠士历来很多,这时候侠士康福挺身而出,将他从“火海”中救了出来。

康福救了曾国藩的命,是他的大恩人,可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保举重用康福,为什么?因为康福是大字不识一个,只是有侠义,会救人,那曾国藩是怎么做的呢?他把康福放在自己身边,不断地教导他,而且在生活上处处照顾他,还从自己的俸禄里抽出钱来,以康福的名义,买了一座大宅院,另外还给了他三百亩水田。

曾国藩就是这么了不起。不能不报恩,但是不应该出公账,不以官禄报私恩。康福救他是私事,他只能用自己的钱去帮助、照顾康福。他不能派康福去当个什么官,然后给康福俸禄。他不出公账,但是他照样要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这是他做事的原则。公私一定要分明,别人才会心悦诚服。现在的人却不是这样,你帮过我,对我有好处,我就用公家的官位来酬谢你。大家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这对他而言本来就是轻而易举的,他随便推荐一个人都可以,而且当时的风气就那样。但是曾国藩就能做到公私分明,这就是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孤傲、多言最易致祸

我们前面说了,曾国藩并不是生来就那么有修为的。他说自己在京为官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时有傲气。年轻气盛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很多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现在时常想起以前一些事情,还会让自己脸红,这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从现在开始,把它纠正过来就好,让自己走上一条正道,这才是要紧的。总是后悔以前,总是回忆以前,不是好现象。以前无论怎么样,发生了什么,都过去了,结束了,当作教训,不再犯就好。

尤其是曾国藩还特别喜欢跟那些有大名大位的人为仇,所以导致他有十年非常辛苦,要钱没钱,要官也不给他当,让他感觉很委屈。但这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谁叫他得罪的人那么多。

在长沙办团练的时候,动辄指责他人,与地方上的巡抚结怨很深。在江西打仗的时候,和地方官员也有隔阂。47岁那年,在家守父丧,经过一年多的反省,“深悟长傲、多言,是官场致祸的根源”。一是有傲气,一是话太多。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要不要说话?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在你不说话的时候,就会骂你:“你不说我怎么知道”,而在你说话的时候,他又会骂你:“你不说我也知道”。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很多年轻人就会说,“那干脆死了算了”,这叫自暴自弃。

我前面提过,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早懂得品质管理的人,总是上下给你卡住,让你在两端之间取得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多言必败,不言又会引起误会。当你什么话都不说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人心机太重,什么话都不说,老要我们猜,这样的人怎么跟他打交道?”可是你一多话,老实讲,这时候你的话多半是没有人听的。当你碰到一个人,他从头讲到尾的时候,他的话你会听吗?你根本不会听,你会感觉听着很累。

我就经常碰到这种人。有一次我讲完课出来,有个人跟上来说:“老师,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我说好。然后我一路走,他一路讲,一直到停车场,他替我开车门,最后说再见。你说他这是要说给我听,还是要问我问题?我上车之后就很后悔:“听那么用心干什么?”我根本就不用听。你既然要人家回答你问题,就要留点时间给人家,你才会有所得。自己从头讲到尾,那只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但是老实讲,我最欢迎这样的人,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这样我就可以吃饭吃得很愉快,因为我就知道我完全不用听,可以安心吃饭。我讲的都是实例,只是我们常常不了解自己,才不知道问题所在。因此我们要把彼此当作一面镜子,相互提醒,然后慢慢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如果说一个人天生就是好人,那就说明他这辈子没有好好修炼,也没有修炼的必要,那就叫“不长进”。其实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很多缺点,我们这一生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然后让自己从茅塞未开变为茅塞顿开,到最后自己有一些独特的心得,这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

五、熟读历史,灵活运用

在翰林院的那九年里,因为北京人才荟萃,曾国藩便到处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位叫唐鉴,是当时很有名的理学家。唐鉴告诉他:“经济不外读史。”这句话如果让现代人解释就糟糕了,因为现代人一听到“经济”就会想到赚钱。“喔,你要赚钱,你就赶快读历史。”这肯定不对。这个“经济”是治理国家,救助老百姓,是指经国济世,而不是现在所讲的“经济”。可是读历史,是要读历史的什么呢?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读历史背后的道理,而且主要是要有历史意识。

就像看人一样,一般人看相只是看外表而已,这没有用。人有三层,第一层是表皮的,第二层是骨肉的,而最深层的则是人的心。最会看相的人都能直透人心,能马上看出你的心在怎么想,可是这种人太少了。所以为什么有人要看八字?就是因为看不懂心,那就只好看八字。八字也不懂,就只好看面相。人有三层,要一层一层深入,否则你一定看错人。读历史如果只记得年代,只记得皇帝,只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这些表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我们读历史是为了现在,为了当前能用,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曾国藩听了唐鉴的话,就悟出一个道理:“以礼为本,发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大用”。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本,这个“礼”跟道理的“理”是相通的。中国人经常把读音相同的字相互借用,我在这里顺便提一句,为什么《易经》的乾卦主要讲龙,为什么我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如果大家懂闽南话,就会更容易理解。闽南话中“龙”的读音是“灵”,“一尾活灵”,这里的“灵”就是灵魂的意思,就是灵光、灵巧,就是让别人没法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一个人如果一下就被摸清楚了,那你还有什么用呢?现在都讲透明化,透明化有什么用?很多人就是脑筋太简单,眼光太浅,思想也不够灵活,这些都需要慢慢去改变。

“以礼为本”是没错,但是“礼”如果形之于文字就叫制度,而制度往往就比较僵化了。我没有反对制度,但是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我认为制度是把人箍得死死的,让人动弹不得的东西,绝对不是最好的。但就目前来看,我们一定要有制度,可是如果百分之百按照制度去做也不行,制度是要有弹性的。可是有了弹性也会麻烦,同样一个案子,这个法官判三十年,那个法官判两年,这怎么行?所以最后还是要靠人。我们现在都讲法治,依法不依人,其实这是行不通的,都只是自我安慰而已。一定要记住,天人是离不开的。怎样在天人的关系当中,走出一条于当前亦合理的路,这就叫“经济”,也就是说最后一定要真正化为自己能用的治国治民之道。

(第三节)激励的艺术

一、看人给奖励

曾国藩的激励原则也很值得我们借鉴。“武人给钱,文人给官”,文人一心想的就是升官,所以只要有好职位,有空缺,我就推荐你,就让你升上去。可是武官需要的是钱,因为他的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那当然是钱第一位,升他职有什么用?官位是虚的,钱是真的。对任何人,你都要设身处地想想他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人的需求,给予他不同的奖励,才能充分发挥奖励的效用,达到激励的效果。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都不是为名利而来。你为公而来,该给的我一定给你,你一来就是为名利,那我宁可不要你,也绝对不会给你名利。

二、第二次再罚

当领导的人,一定要能容人之过。任何人都会有过错,第一次犯错你都要当他是无心的,第二次再罚。如果第一次就当他是有意犯错的,那就太严厉了,就会让很多人不敢做事情,既不敢动,也做不好,因为他有担心,就不会完全放开。能够改过的,你就告诉他下不为例就好了,“第一次犯错我当你是无心的,我不会计较,我会给你一次机会,但你绝对不可以再有第二次犯错。”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第一次就杀人,也说是无意的?那肯定不行,可见还是有限度的,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才可以。这样才能得人心,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你能包容他,能给他机会,他当然会感激。

三、担责不抢功

体现这一点最明显的是,在把太平军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攻破以后,李鸿章前来贺喜,曾国藩带着曾国荃去迎接,他亲手拉着李鸿章的手,只讲了一句话:“全赖你了。”我相信李鸿章当时一定想:“下一次我一定更加拼命。”因为他肯定非常感动。如果换了是现在有些人,李鸿章来了,很可能会先让他在外面等一等,过一会儿才从里面出来说:“你来啦,这次打得不错吧?”这样下次肯定就没有一个人会来了。有时候,一个字或者一句话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李鸿章的辈分比曾国藩低,曾经是他的幕府,而且还称他为老师。可曾国藩却当着他自己的亲弟弟,而且是主力将军的面,拉着李鸿章的手说“全赖你了”。李鸿章感动,在场的所有人听了也都会感动。

当领导,最忌抢功。很多人却恰恰相反,有难都给下面的人,让他们背黑锅,担责任,有功劳就全部独占,舍不得让别人分一杯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人心,怎么会有人愿意追随?他又怎么能留得住人才,怎么依靠人才的力量,创一番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