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的启示
3314500000012

第12章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1)

曾国藩识人、用人方面都很有成就。所谓“识人”就是知人,“用人”也就是善任。郭嵩焘为他作墓志铭,说他“以美化教育人材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俞樾称他“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左宗棠则为他写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而据《清史稿》记载,曾国藩“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从这些评价中不难看出,说曾国藩“识人用人皆有成”一点也不为过。

其实作为领导,真的只需做好“识人用人”这四个字就够了,其他都不是你的事。可是现在如果你在台湾当“交通部长”,别人还会质询你“台湾最快的火车是什么?”你还得回答,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我当“交通部长”,不管谁质询我台湾最快的火车是什么,我肯定会说:“这个问题请你问‘铁路局长’,那是他的事。”但是没有人敢说这种话,因为我们现在的标准、原则就不对,所以乱成一团。你如果说这种话,社会就会批评你失职,你不亲民,你推卸责任,等等。职位那么高的官员,却要整天管这些芝麻大的小事情,那大事谁来管呢?就没有人管了。标准一乱,整个社会是上不了轨道的,所以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把观念转变过来。

一个老板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场子做大,让每个人都有升迁的希望;第二,让跟自己的人都有饭吃。这就够了,其他没有你的事。每个人都有份,这个份就是责任,大家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你该做的你就去做,你不该做的就给别人做。

什么叫“有成”?千万记住,为公家做事做出成就的才能叫有成。古往今来都是一心为公的人才会留名,而为私的人,往往很快就被遗忘了。人活一世,大都希望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第一节)识人:曾国藩一绝

任何一位伟大的人物都会有受争议的地方,因为见仁见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样。如果每一个人都说你是坏人,那你一定是坏人,可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说你是好人,你就不一定是好人。后面这句话是很重要的。什么叫好人?就是坏人一定要说你坏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好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把你当敌人,那就表示你大概没有什么分量,你如果有一点分量,就一定会有人把你当敌人。因此如果有人批评你,你也不必太介意。

对于曾国藩,有很多有争论的地方。可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一部分,是大家都一致认同和敬佩的,那就是他的眼睛很厉害,他看人很准。一个人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样,他都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叫什么?这叫识人的功夫。要知道,要想炼成这个功夫,是非常不容易的。

一、曾国藩有三大乐

曾国藩说他本人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很多当领导的人会出于私心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愿提拔人才,或者至多把提拔人才、培养人才当作自己的职责或责任来履行,很少有人能有自愿提拔和培养人才的觉悟,更别说把它当成一大乐趣了。这其中的差距与具体原因,在此我们就不多加赘述了。我们这里着重要关注的是,从客观角度来讲,为何要知人?为何要识人?

1.制胜根本在人

曾国藩说:“制胜之根本,在人才不在器。”“器”就是指设备、机器或者方法、过程。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现在“重器不重人”,整天都在谈什么研发、材料、方法、制度,就是不讲人,根本完全本末倒置了。曾国藩深深感觉到,要做一番事业,单打独斗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拼。所以他知道,人才是很重要的。

2.先识别后培养

“要培育人才,必先识别人才。”曾国藩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活不活得久,“如果活不久还栽培他干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叫投入与产出不相符。不能太短命,可以说是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甚至产出大于投入的基本前提与保证。但是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这个人值不值得培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人是不是一只“潜力股”。这个人身上必须要有能让你下决心在他身上“下注”或者投入的特质,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最后得不偿失了。

3.识人乃臣之责

为国识拔人才是大臣的责任。老实说,光这句话,就值得我们现代人琢磨很久。现在很多领导,如果他不打压人才,不埋没人才,就谢天谢地了。不怕人才提拔上来之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并出于一片公心诚心举荐,甚至还悉心培育,这就需要非凡的度量和胸怀。曾国藩既然会把“宏奖人才,诱人日进”视为君子一乐,就说明他的气度是真的,不是装出来的,更不是勉强的,而是完全自愿和发自内心的。

4.识人才能用人

只有先识人,然后才能用人,因为用错人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千错万错都没有用错人严重。机器坏了还可以修,可以换,可是人一旦出问题,就会非常麻烦,并不是更换所能解决的。人是善变的,尤其人心更难捉摸,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变,所以你必须要知道该怎样防范,怎样诱导。在这一点上,历史上最为高明的,唐太宗可以算一位。唐太宗身边有两个重要的灵魂人物,一个叫房玄龄,一个叫杜如晦。一个姓房,一个姓杜,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防堵”吗?事先要预防,事后呢?事情一旦发生了就要马上围堵,不能让它再继续坏下去。

我们如果将诸葛亮和曾国藩作一下比较,就会很清楚地知道曾国藩比诸葛亮更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曾国藩培养出了很多人才,而诸葛亮却没有。诸葛亮临终的时候,阿斗派人去问他:“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他说了两个人之后,等来人再问时,“不答,众人一看,已去”。因为他“遍观诸将,无人可授”,最后只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是曾国藩就截然不同,他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当时响当当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他推荐的,李鸿章、胡林翼、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哪个不是他培养的?甚至左连宗棠也是他推荐的。他一看到一个人,经大致考察之后觉得可以,就会毫不保留地加以推荐,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国识别和培养栋梁之才,最终成就了中兴大业。

二、识人哪有那么难

那么,曾国藩是通过哪些途径,使用哪些方法学会识人的呢?总的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识人务必要先修己。曾国藩如若没有早年长时间的扎实积淀,没有常年的进德修业,提高自身修养与境界,那他断不会具备为时人乃至后人所称颂的识人用人、知人善任的上层功夫。

1.勤读史书

“勤读”不是指一遍又一遍的读。你就算读到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有用。勤读的主要含义是要能举一反三。孔子收学生是没有地位高低、贫富贵贱这些门槛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教无类”。但是有一种人他是不要的,就是举一不能反三的人。这种人的特点就是教一样,就只知道一样,不能触类旁通。这样的人,孔子不教,这是他的标准与原则。

有很多人说中国人很重视历史,我不赞成。中华民族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我们并不是真正重视历史。我们很重视历史意识,但是我们不重视历史,很多人根本连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顺序都记不清。因为我们很清楚,历史大部分是假的,所以不能全信,不能过于听信历史书中的说法。但是历史里面蕴藏的道理却是真的,是不会变的。试问有几个人看过《三国志》?我想肯定没几个,我们大多数人宁可看《三国演义》,也不看《三国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前者为纪传体史学名着,取材精审,对史实加以认真考订和慎重选择,而后者则是历史小说,是对历史的戏说与演绎,偏重于揭示历史事实中所蕴藏的道理与启示。

曾国藩在大量阅读史书以及思考总结的过程中,懂得了很多关于识人用人的道理。

他发现古往今来有大作为的人,才智多半只发挥了三成,有七成没得以充分利用。究其原因,可以说其领导是最大的障碍。这句话很多领导是不爱听的,但事实上,领导成为下属做事情的绊脚石的情况非常多。因为领导的干预或阻碍,下属本来想做的,不敢做;本来要做的,不让做、不能做了。可是很多领导却并不这样觉得,甚至完全浑然不觉,而且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君子会变成小人,小人也能变成君子。所以曾国藩最后得出结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者,即为君子。”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要义。”如何选择助手?地缘、血缘、业缘都很重要,但也不能排斥外缘。湘军将帅多为湖南人,此为地缘。儿女亲家或门生故吏关系较深,此为血缘。同行业有共同目标者,即为业缘。

但是要想知人,一定要先知己。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没有办法知人的。知人难,知己则更加难上加难。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罩门(武术用语,练金钟罩、铁布衫一类外功的人,身上总会有一两处功夫练不到的地方),所以会很难完全了解自己,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必须努力克服的问题。

我讲中国式管理讲了这么多年,很多人就是完全不看,因为他们先入为主,认为“中国式”就是乱七八糟的。他们不看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也没有谁强迫他们看。但是有些人什么都好,就是差一个“中国式”。

有一家公司,他们的老板非常好,他的下属知道他就缺“中国式”这部分的修养,所以再三跟我商量,问我能不能在他们有活动的时候过去,然后来个出其不意,和他们老板见一面,面对面地谈一谈。

还有一个人,刚从国外回来,担任着一个很重要的职务。他爸爸就跟他说:“你去跟曾教授谈一谈。”可是他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要跟我谈。我就知道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他不懂。可是我跟他讲,他却完全听不进去,结果过了三个月又回美国去了。因为他完全按他自己的那一套在中国根本就行不通。他当副总,就把公文基本上都给批了,很少给总经理看,他自己心里想的是:“这是我的责任啊,我能批就批,减少你的负担这难道不好吗?”可是总经理心里想的却是:“我批公文已经批习惯了,结果你一来,连公文都不给我看了,是想把我架空吗?”所以就把他踢走了。可以这么说,凡是当老板当得很辛苦的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他缺少“中国式”这一部分修养。

2.自省己过

曾国藩反省后对自己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要尽量使自己不急不躁,头脑始终保持清醒才能保持安静。心急如火,性烈如马,怎能识得了人呢?

“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气。”否则盛气凌人,就很容易招来祸患。前面说过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年轻气盛,骂过很多人,因而也就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后面有十年走得异常艰辛。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接下来这句话尤为重要。“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所以都败得很快。看到这里,大家都要自我检讨一下,如果你家很有钱,你就要小心,你的子弟千万不能骄,如果你官做得很大,那么你的子弟就一定不能傲,否则就很容易出事。因为骄傲、爱自夸的人通常都比较急功近利,自夸最后对自己不会有好处,骄傲自满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难。

“祸从口出,必须慎言”,几乎所有的祸患都是我们自己所说的话招来的,因此说话必须非常谨慎,无论行还是言,都需要三思。

“凡做一事,便要全副精神专注,首尾不懈。”专注是成功的必备品质,有专注,才会有效率。做事最忌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只有首尾不懈、一气呵成,才能快速达到目标。“人而无恒,终生一无所成。”理想、抱负,其实很多人都有。但是大部分人的梦想最终往往都化为了泡影,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恒心。笑到最后,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通常不是一开始最有优势的人,而往往是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但是要做到保持恒心、坚持不懈,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这也只能靠自己,别人是无能为力的。

“古来英杰,非有一种刚强之气,万不能成大事也。”君子最忌懦弱无刚。为人刚强倔强,做事有原则者,才易受人信赖。但又不可过刚,过于刚强就是刚愎自用了,而刚愎自用的人是不讨人喜欢,也难以有进步的。所以必须把握好这其中的度,尽量做到刚柔相济才行。

对人对事对物,为求更好的生存发展,都需要更多思虑。这里我不用“思考”,而用“思虑”。现代人都喜欢用思考,“考”跟“虑”有什么不同呢?考虑、考虑,“考”是没有心的,“虑”是有心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是难以成功的。

此外,还要学会忍耐,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并不是一味忍耐、无底线地忍耐,而是该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凡事都有限度,对于这点,自己要心中有数。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认识你的人,一种是不认识你的人。如果一个人认识你,他还看不起你,还不能接受你,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大家没有缘分,那就各走各的路,各自没有一点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认识你,他批评谁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嘴巴长在他身上,他爱怎么讲是他的事,你就让他批评好了,你根本不用听他的。所以都跟你没有关系,那你还用介意什么呢?如果你能有这样的修养,那么包容度就会变大,你的忍辱功也会变强。

3.识人为公

最后一点,一切为公,所谓“识人为己用,不如为公用”。“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一个人会来投入某个阵营,都是各怀“鬼”胎,各有不同的希望,各有私心的,你不能要求人没有私心,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想让他为公做事情,你就同时必须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与欲望,而不是一味要求他只能为公不能为私,那是做不到的,那是唱高调。

“万人同心,生死不弃。”曾国藩要求他的军队必须“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太平军有誓不相弃之死党,吾官兵亦当有誓不相弃之死党”,他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最后也都做到了生死不弃,非常感人,也非常难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整个军队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而这往往与领导者独特而强烈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

三、看人究竟看什么

左宗棠奏请朝廷下令全国大臣学习曾国藩的知人之明,单凭这一点,就能想见曾国藩识人知人有多高明。他的一双眼睛,具有无比的穿透力,就好比现在的X光,基本上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会被一览无遗。但是他看人的功夫也是练出来的,并不是天生的。

1.有无独立之志

曾国藩看人首先看什么呢?看这个人有没有独立之志,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断力,能否独当一面。而且不仅要能独当一面,还要能够聚集众人的力量。一个领导最要紧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让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这点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