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
成功是绝妙的颜料,它使一切丑恶得到掩盖。
--萨克林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了这块广袤千里、丰饶富足的“新大陆”。随后,白人残民者蜂拥而至,为抢占土地、建立殖民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1802年,英国派遣弗林达斯船长率双桅帆船驶向澳大利亚。与此同时,法国拿破仑命阿梅兰船长驾驶三桅船鼓帆前往。经过一番航海较量,法国先进的三桅快船捷足先登,抵达并抢占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将该地命名为“拿破仑领地”。欣喜之余,好奇的法国人发现了当地特有的一种珍奇蝴蝶,为了捕捉这种色彩斑斓的珍蝶,他们忘记了肩负的重要使命,全体出动,一直纵深追入到澳大利亚腹地。
这时,英国人的双桅船也开到了,他们看到了停泊在那里的三桅船。沮丧之际,他们惊喜地发现先期到达的法国人却无影无踪了。于是,弗林达斯船长立即命令手下安营扎寨。等到法国人兴高采烈地带着蝴蝶回来时,这块面积相当于英国大小的土地,已经牢牢地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了,而留给他们的只是无穷的懊丧。
生活中到处都有类似珍蝶的诱惑,到处都有超过珍蝶的诱惑。诱惑力越强,危害性也越大。不能战胜诱惑,就不能战胜自己;不能战胜自己,就不能战胜对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别人应先战胜自己。
跌跤的福特
你的人是怎样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金克拉
曾任美国总统的福特在大学里是一名橄榄球运动员,所以,在他62岁入主白宫时,体型仍然非常挺拔结实。毫无疑问,他是自老罗斯福总统以来体格最为健壮的一位。当了总统以后,他仍继续滑雪、打高尔夫球和网球,而且擅长这几项运动。
1975年5月,他到奥地利访问,当飞机抵达萨尔茨堡,他走下弦梯时,皮鞋碰到一个隆起的地方,脚一滑就跌倒在跑道上。他跳了起来,没有受伤,但使他惊奇的是,记者们竟把他这次跌跤当成一项大新闻,大肆渲染起来。在同一天里,他又在丽希丹宫的被雨淋湿了的长梯上滑倒了两次,险些跌下来。随即一个奇妙的传说散播开来:福特总统笨手笨脚,行动不灵敏。
自萨尔茨堡以后,福特每次跌跤或者撞伤头部或者跌倒在雪地上,记者们总是添油加醋地把消息向世界报道。后来,竟然反了过来,他不跌跤也变成新闻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这样报道说:“我一直在等待着总统撞伤头部,或者扭伤脚踝,或者受点轻伤之类的来吸引读者。”记者们如此这般的渲染似乎想给人形成一种印象:福特总统是个行动笨拙的人。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在电视中和福特总统开玩笑。喜剧演员切维·蔡斯甚至在“星期六现场直播”节目里模仿总统滑倒和跌跤的动作。
福特的新闻秘书朗·聂森对此提出抗议。他对记者们说:“总统是健康而且优雅的,他可以说是我们能记得起的总统中身体最为健壮的一位。”
“我是一个活动家,”福特抗议道,“活动家比任何人都容易跌跤。”
他对别人的玩笑总是一笑了之。1976年3月里,他还在华盛顿广播电视记者协会年会上和切维·蔡斯同台表演过。节目开始,蔡斯先出场。当乐队奏起《向总统致敬》的乐曲时,他被绊了一脚,跌倒在歌舞厅的地板上,从一端滑到另一端,头部撞到讲台上。此时,每个到场的人都捧腹大笑,福特也跟着笑了。
当轮到福特出场时,他站了起来,佯装被餐桌布缠住了,弄得碟子和银餐具纷纷落地,他装出要把演讲稿放在乐队指挥台上,可一不留心,稿纸掉了,撒得满地都是。众人哄堂大笑,他却满不在乎地说道:“蔡斯先生,你是个非常、非常滑稽的演员。”
无须过多考虑和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过分关心别人对你的想法,这样的结果会使你变得小心翼翼地为他人而活。其实只要你的内心明白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就没有什么能左右你的一切。
无法抗拒的笑脸
笑是心灵的声调。
--龚古尔
威廉·怀拉是美国推销保险的顶尖高手,年收入百万美元。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拥有一张令顾客无法抗拒的笑脸,但他那张迷人的笑脸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苦练出来的。
威廉原是全美家喻户晓的职业棒球明星球员,到了中年,因体力日衰被迫退役,此后他去应征保险公司推销员。
他自以为以自己的知名度,理应被录取,没想到却被拒绝了。
人事经理对他说:“保险公司推销员必须有一张迷人的笑脸,而你却没有。”
听了经理的话,威廉没有气馁,他立志苦练笑脸,每天在家里放声大笑百次,邻居都以为他因失业而发神经了。为避免误解,他干脆躲在厕所里大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又去见经理,可经理说还是不行。
威廉毫不泄气,仍旧继续苦练。他搜集了许多公众人物迷人的笑脸照片,贴满屋子,随时观摩。
他还买了一面比身体还高的大镜子,摆在厕所里,每天进去大笑几次。过了不久,他又去见经理,经理冷淡地说:“好点了,不过还是不够吸引人。”
威廉不认输,回去加紧练习。有一天,他散步时碰到社区的管理员,很自然地笑了笑,对管理员打招呼。管理员对他说:“怀特先生,你看起来跟过去不太一样了。”
这句话使他信心大增,立刻又跑去见经理。经理于是对他说:“是有点味道了,不过那仍然不是发自内心的笑。”
威廉不死心,又回去苦练了一段时间,终于悟出“发自内心,如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最迷人”,并且练成这张价值百万美元的笑脸。
婴儿般纯洁的微笑最是动人,那是心灵像未被污染的洁净空气般透明的时刻,然而随着复杂人性的滋生,这一时刻稍纵即逝,所以才显得稀有而珍贵。
一个孤独的人
伟人既是脆弱的凡人,又是无畏的神人。
--塞涅卡
前些时候,伯恩斯外出旅行,住在青年会的宿舍里。在布告板上他看见一张十分吸引人的剪报,是从加拿大出版的一份报纸上剪下来的。作者没有署名,题目是《一个孤独的人》,内容如下:
这个人出生在不为人知的小村落,父母都是犹太人,母亲是个农家女。他在另外一个小村庄里长大,在木匠店里工作。30岁后开始旅行、布道长达3年之久。
他没有写过一本书,没有担任过什么职务,也没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屋,而且没有自己的小家。他从没有进过大学,也不曾涉足大城市。足迹所到的地方,离他出生地最远不过两百英里。一切和伟大的人物、与伟大有密切关系的东西,他都没有;他连一张证书也没有,有的只是他自己。
这个世界没有给他丝毫的东西,除了他的身体。年纪很轻的时候,大家就看不起他,反对他。他的朋友抛弃他,其中一个还出卖了他。他被交到敌人手中,受审判,被人戏笑、嘲弄。
他被钉在一个木头做的十字架上,钉在两个强盗当中。他拥有的唯一一件外衣,被执刑士兵拈阄分掉了。他死后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来,埋葬在一个借来的坟墓里。这个坟墓是他的一个朋友让出来的。
一千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他已成为人类的中心,世界进步的动力。我敢说,把全世界所有的陆军、海军,所有议会的议员,所有统治过人类的帝王都加起来,对地球上人类生活的影响力,远远不及这个孤独的人。
这是对耶稣的一生相当华丽的描写。
人一降生到世间,就为拥有一切自认为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忙碌着,可是直到死神来临,才发现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带走的,仍然和刚来时一样,独自一人离开。
给狗戴上口笼
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
--阿萨吉奥利
米奇住在纽约这个大都市的中心区,从他家步行不到一分钟,就有一片树林。春天来到时,树林里野花盛开,松鼠在那里筑巢养育自己的孩子,马尾草长得有马头那么高。这块完整的树林地,人们叫它“森林公园”。
那真是一座森林,可能跟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的情景没有多大分别。米奇经常带着波土顿哈巴狗雷克斯去公园里散步。它是一头可爱驯良的小狗,由于公园里很少看到人,所以米奇没有给小狗系上皮带或口笼。
这一天,米奇和雷克斯还在公园里,就看到一个骑着马的警察--一个急于要显示他权威的警察--跑过来。
警察向他大声说:“你让那只不戴口笼的狗在公园乱跑,难道你不知道那是违法的吗?”
米奇柔声回答道:“是的,我知道,不过我想它不至于会在这里伤害人的。”
那警察头颈挺得硬硬地说:“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可不管你怎么样去想--你那条狗会伤害这里的松鼠,也会咬伤来这里的儿童。这次我就放过你,下次我再看到你那头狗不拴链子、不戴口笼,你就得去跟法官讲话了。”
米奇点点头,答应遵守他所说的话。
米奇真的遵守了那位警察的话--但只遵守了几次。原因是雷克斯不喜欢在嘴上套一个口笼,他也不愿意替它戴上,所以米奇决定碰碰运气。起初安然无事,然而最终还是碰了钉子。那次,米奇带雷克斯跑到一座小山上,朝前面看去,一眼就看到那个骑马的警察。雷克斯当然不会知道怎么回事,它在米奇前面蹦蹦跳跳,直往警察那边冲去。
这次米奇知道事情坏了,所以不等那警察开口,干脆自己先开口道:“警官,我愿意接受你的处罚,因为你上次讲过,在这公园里,狗嘴上不戴口笼,那是触犯法律的。”
那警察用了柔和的口气,说道:“哦,我晓得在没有人的时候,带着一头狗来公园里走走是蛮有意思的!”
米奇苦笑道:“是的,蛮有意思。只是,我触犯了法律。”
那警察反替他辩护,说:“像这样一只哈巴狗,不可能会伤害人的。”
米奇却显得很认真地说:“可是,它可能会伤害了松鼠!”
那警察对他说:“那是你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我告诉你怎么办,你只要让那只小狗跑过山,别让我看到,这件事也就算了。”
这个警察需要得到的是一种尊重感。当米奇自己承认错误时,他唯一能滋长自重感的方法,就是采取一种宽大的态度,显示出他的仁慈。
那时,如果米奇跟那个警察争论、辩护,所得的效果跟现在就完全相反。
米奇不跟警察辩论,他承认对方是完全对的,而自己是绝对错误的。他迅速、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件事由于米奇替对方说了话,而对方又替自己分辩,也就圆满地了结了。
不要试图掩饰你的过错,要知道犯错不是一件什么丢脸的事情。如果你能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坦白过错的做法,那么你会发现,人人都有一颗仁慈的心。
决不与客户争辩
当其它人以失败告终时,坚持者的成功才正要开始。
--艾格斯顿
约瑟夫·艾利森是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的推销员,他费了很大劲才向一家大工厂销售了几台发动机。
三个星期后,他再度前往那家工厂推销,本以为对方会再向他购买几百台的。不料,那位总工程师一见到他,就对他说:“艾利森,我不能再从你那儿买发动机了!因为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
艾利森惊讶地问:“为什么?”
“因为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连手都不能碰一下。”
艾利森知道同对方争辩没有任何益处,于是他连忙说:“史宾斯先生,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如果发动机发热过高,应该退货,是吗?”
“是的。”总工程师答道。
“自然,发动机是发热的,但您当然不希望它的热度超过全国电工协会规定的标准,不对吗?”
“对的。”总工程师又答道。
“按照标准,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72华氏度,对吗?”
“对的。但你的产品却比这高出很多。”
艾利森没有争辩,只是问道:“你们车间的温序是多少?”
“大约75华氏度。”
艾利森继续说:“车间是75华氏度,加上应有的72华氏度,一共是147华氏度。您即使把手放在147华氏度的热水龙头上,也会感到烫手啊!”
总工程师不得不再一次点头称是。
“好了,以后您不要用手去摸发动机了。放心,那完全是正常的。”
结果,艾利森又做成了一笔生意。
艾利森后来对他的同行说:“我费了多年的功夫,在生意上损失无数后才懂得,争辩是不行的。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想法让别人讲出‘对,对’,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获得成功。”
事实可以呈现多个真相,关键是从哪一个角度来阐释;富于说服力的言语是一门艺术,站在对方利益考虑问题,将会大大增强这门艺术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