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仕途悟道
3311800000101

第101章 陈宗辉的故事(2)

陈宗辉说:谢谢,谢谢。然后就一人一边坐下来谈话。老干部面向前方,跷着腿,坐成指教的姿势;陈宗辉侧向老干部的方向,两腿并排屈着,一副聆听的样子。陈宗辉能让这种姿势从头保持到结束,老干部却坐着坐着就坐忘记了,如同一个不常穿西装的人衣冠楚楚赴宴,不知不觉就会脱掉西装挂在椅背上,挽起袖子,解开衣领最上面的纽扣,让领带松开成为一个圈套。陈宗辉一开始对这种局面不习惯。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本来可以做其他事情,或者说应该有许多事可做,可他现在必须面对比自己的父母年纪都要大的老人,必须听他们带着唾沫星子的谈话,这是他从来没有想到的。他好像从小就恐惧老人,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垂垂老矣的气息。但他暗暗调整情绪、寻找感觉。有一天,他突然觉得,此时他代表的是市财政局,至少是代表市财政局的老干部处,他是在深入群众的家庭一一从工作的角度来说,再高级的干部此刻都是群众。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这种感觉帮助了他。他坐得更谦逊,谦逊得像一个近视的人戴眼镜那样自然和必然。然后,他就开始同情面前这些老年人。他们或者真诚正直,或者虚伪猥琐,总之一生不容易,最后也就是目前这种样子。他听出了他们的不甘心,他还听出了他们对时光倒退二三十年的憧憬。他的心在同情之后就猛地一缩,紧迫感油然而生。他想,如果他不努力,他老的时候充其量也和他们一样:用报纸或花布蒙住寒酸和窘迫,向一个嘴上没毛的人倾诉。一个老干部就是一个单位的见证人,就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就是一个历史的评判员。他们的讲述都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感情倾向,难免没有偏颇和遗漏,但是加起来就全面、丰富了。似乎在听一个精彩绝伦的章回小说连播,陈宗辉听上瘾了,一天不听就难过,就像缺少了什么。他早晨都是按时上班,喝过茶,打过电话,再在门上写粉笔字:去孙龙生家电话4956305陈宗辉知道了单位的许多过去,也知道了同事的许多过去。有些人到新的单位,总是来不及了解过去,甚至看不起过去,满眼睛和满脑子都是未来和前途,其实等于在沙地上盖高楼。过去是基础,基础越深,你的大厦就越会高耸入云;过去是基石,基石越高,你越能高屋建瓴。他在实践中明白了这一点。掌握了过去,再打量某个同事的时候,陈宗辉心里就有了异样的感觉,仿佛暗中捏住了同事的把柄。他先把某个自以为是的同事从架子上拉下来,再谦恭地把同事向架子上捧,也就是说,他在心里鄙视,再在表面上恭维。比如他见到局办公室主任,脸上笑着说:你好,马主任。心里却在想:面前这个人曾经像狗一样跟在老局长后面。他没有办法不表里不一,就像看见一个女人光身子之后,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这个女人穿戴整齐,也还是要想到她白鱼般的身体。他脸上的笑因为表里不一而更灿烂,又因为内心的鄙视而使自己不感到灿烂得过分,灿烂得肉麻。局办公室主任不知道内情,以为自己在新来的人心目中地位重要、显赫,把过分肉麻的灿烂全盘接受了:小陈啊,你好啊。最近忙吧……

再和同事相接触的时候,陈宗辉就能比较好地把握感情的基调和交往的策略。有些人老实,其实如同一条枯木头似的鳄鱼,轻易不出击,一旦攻击就能致对方于死地;有些人咄咄逼人,其实只是贵州的驴子,似乎能左右局势,好像全身都是本事,真正出事往往一筹莫展。一个单位真正要注意的,并不是咄咄逼人的人,咄咄逼人的人在咄咄逼人的时候已经破绽百出,好像一个功夫不深、脾气火暴的小和尚,一块土疙瘩都会让他人仰马翻甚至送命。一个单位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看上去老实的人,他们在长期的默默无闻中,已经修炼成掌握独门暗器的高手,将别人的套路烂熟于心,时机成熟就脱颖而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样,他面对老实人的时候,表面上当做枯木头相处,心里当做鳄鱼提防;他面对咄咄逼人的人的时候,表面上处处尊重,心里当成黔之驴。

因为闲着也是闲着,陈宗辉就在纸上把局里的人分成两队,一队是咄咄逼人的人:陈乃光、金庆华、周希贵、莫崇武、华承翔……一队是看起来老实的人:黄怀清、解国盛、李苏民、郑咏诗、尤泽枫……还有一部分人分不清队伍,他把这些人列出来,准备等进一步观察之后再说。

陈宗辉没有想到,在无用武之地的老干部处,居然能掌握这么多的东西,仿佛是不小心掉进一个坑里,本来要怨天尤人,却发现是进入了一座古墓,每一眼都能看见财富,每一脚都能踩到财富,每一手都能抓到财富。这些财富对一个年轻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许多人在这方面都是一穷二白,而他已经在奔小康。这之间一进一退,天壤之别。

小陈啊,你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副书记在处务会议上说。老干部处实际上就一个人,会议怎么开都不像样子,每周一次的处务会议都是和局办公室一起开。

阳光照射在陈宗辉的脸上,他眯着眼睛,把笑掩饰在皱紧的眉头里。

副书记说: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只要肯干,即使是大专毕业生,也能做出成绩;二是,只要肯干,即使是在老干部处,也能做出成绩。他说完,看着大家。

大家点点头,还有人朝陈宗辉笑笑。陈宗辉回笑,正好把掩饰住的笑放开。有的说,小陈是不错,一个新同志,能迅速打开局面,不容易;还有的希望他不要自卑。

自卑?副书记问。

那位同事说:是啊。不要为大专自卑,不要为在老干部处自卑。

对。是金子,总是能发光的,挡是挡不住的。另一位同事附和。

有人跳跃性很大地学着广告:挡不住的感觉是可口可乐!

大家就说去买一些饮料吧,天天喝纯净水都喝腻味了。于是有人拿出卖废报纸的钱,让陈宗辉去楼下买来一箱易拉罐可口可乐,屁屁屁地打开,往喉咙里灌。

今天这饮料应该是小陈请客。有人说。

大家都说对。

陈宗辉笑着说:下周处务会,我一定请,一定请。

一个单位,想做事的人往往最容易被别人提防、暗算。想做事总是和有企图联系在一起,没有企图那你想做事干什么呢?你想做事,企图就可能变为现实。你有现实了,别人就吃亏了。于是你就成了靶子,什么硬东西都会往你身上砸,什么脏东西都会往你身上泼,你往往在一无所获的时候,就已经千疮百孔、身心疲惫、声名狼藉。所以,单位里的人一般是按部就班,靠表面的熬时间过日子,而把功夫放到暗地里,在暗地里提防、暗算想做事的人,在暗地里为自己寻找升迁的台阶。但老干部处的陈宗辉现在是个例外,他是想做事的人,可他没有遭到提防和暗算。原因很简单:他在老干部处。老干部处不是重要的部门,换句话说,财政局要提拔年轻干部,至少不会先从老干部处考虑,何况他还是一个大专毕业生一一财政局最近进的都是本科毕业以上的人。他和年龄相当的同事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所以,他做点事,别人不会注意,别人也不忍心注意一一大家都是视力15,他是高度近视,总不能不让高度近视的人戴副好看一点的眼镜吧?在大家的心目中,他做的一切,就等于想戴一副好看一点的眼镜。

看到木讷的他忙忙碌碌,大家还情不自禁地同情、可怜他,如同同情、可怜一个明知无望,却还在挣扎着求医的病入膏肓的绝症患者。

小陈,又出去啊?

去钱老家。钱老病了,去看看。

……

老干部处吗?

是的。您是钟老吧?

你是小陈同志吧?

是的。钟老,您有什么事吗?

我家下水道堵住了。

我马上来。

……

有一天,陈宗辉回学校,和他的师弟们见面。他回学校的时候有一种光荣感,好像是名人返乡。老师会指着他对他的师弟们说:看到了吧?他就是陈宗辉。

师弟们会唰地偏过头,目光穿过窗子,随着移动的陈宗辉而移动。

陈宗辉感觉到了大家的目光。他在重点大学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每届毕业生都要为找工作而头痛的大专,他是一个榜样,是一个偶像。他在法国梧桐树下走着,年轻、高大、沉稳、自信,却又不张扬、傲慢,与他在局里的小心翼翼截然不同。他好像是一个刚发了一笔小财的人,进大宾馆精神紧张,进小酒馆却绰绰有余。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来,在他身上产生了迷幻的色彩一一当阳光要照耀某个人的时候,想挡是挡不住的,挡只会增强阳光的穿透力,只会增加阳光要照耀的那个人的魅力。

在见面会上,陈宗辉首先笑着说:

我在老干部处工作。

陈宗辉用嘲讽的语气,介绍了自己服务的部门。他的话引起大家一片笑声和掌声。大专的同学在听讲座的时候,总是高度紧张,生怕自己领会不了幽默,在关键时刻没有发出笑声和掌声。敢于嘲讽自己的人,一定是突出的人,就像名人总是不回避自己睡觉爱打呼噜,不回避自己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经对一个异性同学产生过好感。一经自己嘲讽,被嘲讽的对象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老干部处仿佛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当陈宗辉苦恼地说到老干部处目前真正干活的只有我一个,处长是局副书记兼的时,大家已经领会了,把他放到老干部处,是局领导有意安排。大家是这样想的:他学的专业与财政局不对口,局领导觉得把他放在业务部门对他成长不利,就把他放在不需要专业只需要专心的老干部处,让他一个人工作是让他独挡一面。难道还有更好的解释吗?大专生在一些问题上总是设法考虑得非常周全,他们处处要证明,他们和本科生、研究生只在分数上有区别,在智力上没有什么差距。

在两句介绍之后,陈宗辉就开始说是怎么在老干部处工作的。他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事情做得多,事情的细节更多。大家对机关不熟悉,对老干部处的情况知道得更少,所以听得津津有味,仅老干部那些稀奇古怪的病,就让大家新鲜无比、恐惧无比。

当心,你也会老的。我很高兴能为你服务。陈宗辉最后说,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

陈宗辉的幽默先让师弟们一愣,再让师弟们爆发出热烈的笑声和掌声。大家知道他的结束语一定很精彩,许多人在暗暗思考他会怎么结尾,希望自己猜想的结尾能和他的相同,结尾相同说明心智相同。谁也没有猜到他会结束在这一点上,大家看出了和学长的差距,更看出了现任学生会主席的差距。现任学生会主席明年毕业,梦想能和他有同样的结局,所以既讨好老师、领导,希望得到关照,又讨好同学,希望得到民心。大家崇拜陈宗辉,却又因为陈宗辉有好的结局而嫉恨现任学生会主席。他们把现任学生会主席和陈宗辉一对比,发现他全是缺点。他们故意不听他的,却听副主席的。副主席明年也毕业,他当然不能带头和一把手闹对立一一主席说起来是民选,实际上是学校安排好的,所以,他一方面为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而高兴,一方面又为无力将自己扶正而着急。他想,他至少不能让主席去好单位。会后,主席利用带陈宗辉上厕所的机会说:陈处长一一我不是处长。陈宗辉笑着说。嘿嘿,陈处长,学校是什么时候和你交底的?主席问。交底?就是让你不要为工作着急。大概、大概是三年级开学不久。陈宗辉说。他把学校和他交底的时间提前了大半年。主席说: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和我谈呢。也许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也许你我的情况不一样?陈宗辉说。主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当然不能和陈处长比,我不是省三好学生。他有些气愤地说,我本来可以是的,被我的副手捣蛋捣掉了。具体情况我不清楚。陈宗辉说。他看到副主席在不远的地方向他看,他和副主席招招手,向副主席走去。他能肯定主席对他的背影和做法目瞪口呆。他对他的继任者没有好感,觉得面前这个面孔扁平的主席像一个奸商。他不希望他的继任者也能和他一样,被分配到一个好单位,否则他到财政局,就不是因为他的出众,而是职务给他带来的好处。副主席看到陈宗辉和主席说着话从厕所走出来,心里很难过,也充满了嫉妒。但他看到陈宗辉向他走来了,连忙迎上来。他是无意的,但他的动作让敏感的主席以为他们的见面好像是一次约定,好像他们早就熟悉了。陈老师,他肯定是和你谈分配的事。副主席推推眼镜说。陈宗辉说:快毕业了,都这样。他太狂,以为你去了好单位,他就能去好单位。副主席说。他有一张白皙的脸和一个好看的鼻子,这使他有几分秀气和书卷气。他说:他在学生会基本上不干事,但我们干成了,都是他去领导那里汇报。这样,我们干的事,好像都是他支持的,或者干脆就是他干的。陈宗辉笑着说:你不要指望一把手亲自干什么,你们干什么,他不反对就是你们的福气了。他去好单位,对你不好。人家会怎么想?人家会说一一副主席说。陈宗辉觉得这位副主席有几分可爱,接过话说:会说我不是干出来的,是职务带给我的。是不是?是。我们有一个计划。我们并不想在背后捣他的蛋,我们只是不希望你去帮他。我承认我妒忌他,但不让他得逞,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民意。副主席说。

陈宗辉拍拍副主席的肩膀说:他能不能得逞,我说了不算。你找工作的时候,去局里找一下我,我帮你找找人。

我到时候一定去找陈老师。副主席满意地说。

陈宗辉觉得陈老师比陈处长亲切,他差一点受气氛感染,要和副主席作学生状的击掌。

陈宗辉侧眼看看树阴下,主席茫然不知所措地在那里站着。矛盾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有利害冲突就有矛盾,无利害冲突也会有矛盾。主席有好的结局,对副主席他们并没有坏处,但副主席他们要想办法终结主席的美梦。你有我无,我就是失败。现在的哲学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多,你多我优,你优我仇。继任者将会面对各方面的反对,他不禁笑了。他既同情主席,又非常迫切想知道副主席他们的计划的具体内容。学生之间的争斗一定幼稚可笑又一针见血。但他没有问副主席有什么计划,孩子之间的事,还是搀和得越少越好一一他忽然觉得他们是孩子,其实他们只是比他晚毕业一年,只是比他小一二岁。有了老干部处的工作经历,他似乎已经满腹沧桑。

这天晚上,学校宴请陈宗辉,班主任作陪。

去哪里?班主任问。

校长说:校园餐厅。

班主任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