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多用新招
做生意就一定要做到独特。靠什么吸引顾客?靠在经营上独特的个性和少见的手法,靠经营商品的新奇与稀有。
——马云
一流员工善于创新,末流员工故步自封。一时拥有的技能只能让你暂时拥有立足职场的资本,但是如果你不及时对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总想“一招鲜吃遍天”,那么最终你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云影随行
2006年9月4日下午,阿里巴巴发布消息,集团旗下的淘宝、阿里妈妈两家公司将合并,新公司采用淘宝旗号。阿里妈妈是阿里巴巴的分支,成立之初,就以帮助中小企业为目的;而淘宝,则是马云成名的利器。
马云的这一招双剑合璧,可谓创意非凡。马云说:“面对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巨大机遇,为了给网络消费者以更好的购物体验,‘大淘宝战略’将在今天淘宝网的基础上超越自己,只有走非常规的发展路线,也只有打造出世界独特的商业模式,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我们设定的‘淘宝10年交易量超越沃尔玛全球交易量’的目标。”
在宣布淘宝与阿里妈妈合并的当时,淘宝已经在市场上有了相当稳固的地位,但是马云不满足于此,不认为仅此一招就可以立足于世,所以他果断地创出新的招式,为以后淘宝的大发展开拓出新的天地。
马到成功
世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困难是层出不穷的,要想超越现状、有所突破,唯有创新可以办到。积极创新的员工,是能够主动创新的员工,也是跑得最快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会成为公司里最有发展的员工。
虽然我们在一个岗位上从事的工作性质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但是时间在变、环境在变,同样的工作方式不可能永远具备同样产生效益的能力,不可能永远达到工作目标所要满足的要求。因此,所谓的“一招鲜吃遍天”,也要与时俱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要做到不断变招,推陈出新,而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不断学习。学习是真正的成功之母。如果我们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只知道“吃老本”,那只会让工作越来越吃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瞬息万变,盛衰可能只在一夜之间。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具有高能力、高素质,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不能不断提高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成为“吃老本”的掉队者。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掉队呢?毫无疑问,答案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学习是人的一生中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有效、最划算、最安全的投资。“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富兰克林说过:“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能把所有的钱都装进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
在现在的职场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种行业,没有知识总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将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很难对周围不断发展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不到5年时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极速前进的时代,有许多外在的力量将我们击倒。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完善自己、不断充电、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切勿忽视了这些不起眼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锻炼自己,这样在变故面前,才不至于“六神无主”,毫无办法。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一个项目,一个想法如果不够独特的话,很难吸引别人。
——马云
格林·克拉克说:“人类所有的天赋之中,最像神的就是想象力。”想象力这种天赋,是人类创新活动的最大源泉,也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
云影随行
马云的电子商务,要做的是“人类没有做过的事情”。曾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萨瑟兰先生说道:“阿里巴巴正帮助全世界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WTO的梦想,阿里巴巴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方式。”
B2B是企业与企业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行为。传统的企业间交易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无论是销售还是采购都要投入巨大的产品成本。而利用B2B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能够在网上完成整个业务流程。
阿里巴巴刚建立时,马云就立志做中小企业的解救者。亚洲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应基地,中小供应商密集,众多的小出口商由于渠道不畅而受制于大贸易公司。而这些小公司登录阿里巴巴网站,就可以被带到美洲、欧洲等更广阔的市场。
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模式,是马云的独创。马云不愿意去模仿那些已经成熟的企业的做法,他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有人认为,与其他电子商务企业一样,阿里巴巴依然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由电子商务整体所处的发展环节决定。实质上,阿里巴巴最终希望实现的是一条中小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链,完成马云的“live at Alibaba”蓝图的描绘。阿里巴巴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遥遥领先的庞大客户群,以及多年积累的强大的客户服务能力,这使它的平台更为成熟。
事实上,平台和社区一直是阿里巴巴商务模式中的“关键词”。基于中国的土壤,建立中国式的平台和社区,为中国商人服务,这是马云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平台的延伸趋势,也使得马云的“中国制造——中国销售”变身为“全球制造——全球销售”。
除了B2B业务,马云还有一张王牌,就是C2C业务。C2C是一种消费者对消费者的网上交易模式,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进行网上拍卖,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C2C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甚至不需要有实体店铺,只需要一个仓库或可以即时提货的地方,亦可每月上交不过百元的管理费申请一间网上店铺,人人都能拥有一份可以随时带来财富的职业。正如马云所说:“它是一个市场,谁有东西都可以上来吆喝。”
2003年,马云杀入被eBay(中国)垄断了90%份额的中国C2C市场,推出以免费为号召的淘宝网。创办淘宝网时,马云将eBay定义的“个人拍卖”改为“个人交易”,重新定义了C2C。在B2B方面,马云逐步将阿里巴巴由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交易平台的初级服务,转变成为中小企业的生态链提供服务的更高级的B2B业务,不仅提供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服务,还在中小企业最急缺的线下展会、贷款融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的增值服务。
在C2C方面,马云投入100亿元改造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推动人们通过互联网创业,推动中小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搬到互联网上。这一举措让阿里巴巴的C2C业务更加活跃,让更多的消费者成为网上淘金的老板。
马云通过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研究,把握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准确预测出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避开为大企业服务的激烈竞争,建立了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务平台,开拓了个人用户的交易业务,这些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阿里巴巴和淘宝正是马云所说的“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的最好写照,而通过它们,马云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梦想正一步步接近实现。
马到成功
《围炉夜话》中有:“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规则和纪律一定要遵守,但这绝对不应该成为你墨守成规的借口。
标新立异的人,不会去做已有很多人在努力做的某项工作,也不会用别人用过的方法,他们只是做着他们自己的事。
人类生活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繁荣,无一不是孕育在一批勇闯新路者的脑海中。虽然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反抗,甚至是讥讽,但他们还是一往无前,还是要打破先例和旧习,从旧的栅栏里突围出来,创立出更好的事物,推动着世界不断前进。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推陈出新,力图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我们最独特的就是拥抱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存。什么东西对社会好,对客户好,我就拿来用。拥有一颗拥抱变化的心,但坚守自己的信念。
——马云
西点教官本杰明·斯帝克说过:“敢于突破既有经验,常常会使你在绝处逢生。”
云影随行
马云说:“除了我们的梦想之外,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是个高速变化的世界,我们的产业在变,我们的环境在变,我们自己在变,我们的对手也在变……我们周围的一切全在变化之中!”
在建立阿里巴巴的时候,不少电子商务公司是面向大企业的,但马云预测,网络的普及可能就是大公司模式的终结。当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这个动向的时候,马云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因此,不同于当时任何电子商务模式的、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阿里巴巴”诞生了。
2006年,马云在公司大会上说道:“我们认为去年、今年和明年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积累期,到了2008年、2009年必然有一个爆发。因此我们必须抢在这个变化前先变,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这是阿里巴巴保持变革能力的关键。互联网世界总是充满风险的,谁能拥抱变化并且具有大胆追求的勇气,谁就能在这个领域里生存下去。”
环境的变化是个人无法控制的,我们必须懂得用主动和乐观的心态去拥抱变化。虽然变化往往是痛苦的,但机会往往在适应变化的痛苦中获得。马云说:“我们阿里巴巴在过去的7年里和我本人近10年的创业经验告诉我,懂得去了解变化,适应变化的人很容易成功,而真正的高手还在于制造变化,在变化来临之前变化自己!”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