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史修元的提议,朱旭的身体明显一愣。
儒门与儒家可是不同,正像是武者与道家(气宗)一样,这里面有着一个质的转变。
天下九州,除开最为荒芜的雷州,充斥妖兽的越州,能够在其余七州之地起到主导地位流派,也只有儒家与道家,可以说但凡想要接触上层社会的人士,在其选择人生道路面前,儒家与道家绝对是其最好的选择。
真武圣地,是一切武者心目中的至高存在,被认为是天地武学的源头,加入真武圣地,哪怕成为其门下一名杂役,这等殊荣足以令无数武者挤破脑袋。同样在儒生之中,周易书院亦或者说是儒门,便是天下儒生心头的圣土,加入儒门就相当于是武者加入真武圣地一样,拥有了无上的意义与殊荣。
一文一武,一静一动!
真武圣地同周易书院,便代表了当世两个极致,两处无上的圣地,为亿万九州人心中的神土。
如果这种话出自别人之口,那是妄言,是虚言,但当话的主人成为史修元,当世儒门八大鸿儒,朱旭就不得不考虑这话背后的含义。
倒不是说周易书院融入武者显得不协调,实际上千百年来,两大圣地相互吸收对方的人才,早已不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实。
就拿朱旭知道的事来说,大乾帝国建国一千多年,前后三百三十次科举,有一半的状元,榜眼,探花,便是被真武圣地吸收。同样,每隔十年的天才战,强者战,儒门也会选择性的吸收一批武学天才,强者,壮大儒门的力量。
这种事情早已公开,是以对于武者加入周易书院,朱旭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抵触,但关键的问题是,为何?
是什么原因令史修远,起了收徒之心!
回顾以往,那些被吸收进周易书院的武者,多少都有这些儒家涵养,或是说与儒门有着什么联系,比方说是父辈是儒门之中,或者说本心就向着儒门,可是朱旭呢?
朱家,地地道道的武者世家,自古以来是出过几名离经叛道的弟子加入过儒门,但这也是几百年前的事情。同时朱旭本身并无什么儒家修为,对于儒家之事更是一问三不知,如此一位要门户没门户,要涵养没涵养的人,竟然可以得到儒门的邀请,这如何不让朱旭起一心?
史修元见朱旭眉头紧锁,却是不急,点了点头:“此事倒是老夫唐突,实在是心中起了爱才之意。如果我没记错人的话,你应该是上届扬州天才战的第一人,此后历经磨难,直至今年早春才有了起头,不知我说的可对?”
史修元,只字不提史芸芸或者是加入儒门的事情,却是提起了四年前的往事,也就是朱旭此生之中第一次的辉煌。
“当年却是有些斩获,不过只是童年的闹剧罢了,这点不提也罢!”朱旭道。
前一句话是谦虚,至于后者却是发自朱旭的内心,今生至今朱旭虽未仔细研读过儒家经典,但整个社会却沉浸在儒家学说之中,尤其对于礼仪孝道看的很重,加之如今看破徐晃指点本心之中,朱旭对于这些看的越发明晰,也慢慢的走出了今日的路,是以后话倒也真实存在。
“呵呵!”史修元挥手笑道,“今日突发起意,望引你入我儒门,是因为你身上有几点与我儒门经意相通,方才此说!”
“还望老师指点!”
朱旭闻言,心中疑惑更重,不过在这么一位泰斗级人物面前,朱旭还是很好的端正了自己的心态。
“嗯!”
面对朱旭不卑不谦的姿态,史修元感到非常满意,今日第二次点头,“你非常不错,要知道我儒门说小是伦理纲常之事,说大则是天下九州之事理。但不论是前后哪者,核心的还是做人!人正则事清,人邪则万事曲。这才有了先贤拷问本心的典故,我儒门将忠诚,守信,忠义,孝道为判断一个人言行的依据,这四点在你的身上都存在!更难能可贵的是,你本人并非我儒家弟子,此之四点源自阅历,生活,是以这才令我起了收徒之心!”
闻言,朱旭心中多少有些尴尬,在未知这些的时候,朱旭还在想史修元邀请自己加入儒门,是否还有别的意图,但当整件事铺开,这才发现自己念想是多么功利,甚至可以说是在以小心之心渡君之腹,一丝惭愧之感不由从心底升起。
朱旭的心意,在早已明了事理的史修元面前如何藏得住,不过好在史修元本就无意为难朱旭,赠言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这则话的意思同当朱罗元老所言,亲眼见到的是否为真一样,都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唯有心见方才是为真。
至于上述所言,朱旭亦是知晓出处,乃是九州混乱年代霸主吕氏编写的《春秋》内,对于儒家孔圣于复圣之间的一则故事而得到的结论。
相传孔圣与众圣创立儒门之前,曾一度潦倒,为讨生计为弘所学周游列国之时,孔圣七日未食,好不容易复圣寻回一些米粮,蒸煮之后却是发现有灰烬粘在米饭上是以捡起吃掉,这一幕恰巧被孔圣发现,其间产生误会,认为复圣在偷吃东西,直至事后明白,这才说出了这番话。
说道底不还是两个字,人性?
念及至此,朱旭心中间隙渐去,目光中的神色变得更为明亮,起身以十二分恭敬之色向史修元行礼道,“多谢老师指点!”
“好,非常好!忠守义孝俱全,又有如此悟性,当真与我儒家有些缘分。于情于理,我都希望你可以加入儒门,走上正道,事到如今不知你以下如何?”
面对朱旭的悟性,史修元在此点头,神色极为肃穆,显然非常重视这件事。
“能够加入儒门,却是令我心动,但我心中还有四问,还望老师可以替我解答!”
称呼史修元为老师,那是因为史修元教导了朱旭做人,这是私情,而加入儒门则是公,对此两个人都分的清楚,是以倒也不需在称呼上有所纠结。
“好,你问!”
“何为忠?”
“忠于民,当尽心竭力求利于人!”
“何为孝?”
“孝,善事父母者!”
“何为义!”
“义者,宜也!”
“那么何为正?”
“天地之正,则为正!”
问完,朱旭沉思不语,显然也是不明,这种足以令众生千言万语都说不尽的问题,但到了史修元嘴中却仅仅只剩下这几个字,而且就是这几个字,高度概括了朱旭所问的问题,将朱旭心中对于自我的拷问疑云,彻底敲开!
时间一点点过去,史修远食指敲击在桌面,眼中笑色更浓,淡淡的说道“可还有疑问?”
“没有了!”眼神微亮,不过在这心动的一刻,朱旭的心明显被什么绊住了,久久没有下文。
本按史修元的估计,到这里朱旭也该答应了下来,但久久未听到下面的回答,史修元的目光中亦是流露出一份波动,嘴中不由暗叹,“罢了,天道莫测,你既然有心有所牵挂,谁倒是你与我儒家有缘无份!老夫也是不强留,不过念在有缘,那么老夫今日送你一句话,还望你谨记!”
当史修元说道这句话的时候,神色显得极为严肃。
“老师请说,学生谨记便是!”
面对史修元毫无拖泥带水的答案,朱旭的心显得空洞洞的,加入儒门倒也不错,但却合该不适合朱旭,心中牵挂太多,倒不是加入儒门之后会受到什么束缚,实在是朱旭不能!朱家的危机已经到了关口,体宗的道路充满了迷茫,这一切的一切都决定了朱旭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久留,身上不愿再担负别的责任。
“民为本,君为轻!这里的君指的并不是君王,而是你自己!我希望你不将来不管走到什么地位,拥有何等逆天的武力,都不要忘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因为唯有他们才是这方土地真正的主人,任何武者,任何存在,都不可以随意的去更改这些,不然必遭天罚!”
史修元说罢,神色肃穆,死死的盯着朱旭。
良久,朱旭在此抱拳弯腰,“老师之言,学生谨记!”
“嗯!”史修元点头,挥了挥手,不愿多言,“心有所系,你忙的去吧!希望当你心定之日,我两可以再坐到一起!下去吧!”
“是,学生告退!”
望着眼前的青衣男子,朱旭深深的行了一礼,不再忧虑躬身退了出去。
与史修元见面的事情并不是很长,但朱旭却是觉得自己的心灵整体好似被洗刷了一边,整个人又一种脱变的感觉,尤其是本心的历练更是明显,可以说这一日的收获是将以往三年的斩获彻底总结了一边,一时间心中对于儒门经意的向往不时达到最高。
退出观星阁之后,朱旭并没有马上离开宁城,而是在史院中寻了《中庸》《大学》《论语》,三份儒家最为基础的经意带回了酒楼,开始默读其中的文章,借此良机进一步的洗礼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