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3244100000001

第1章 随缘即是放下,甩掉包袱方能活出自在

随缘即是放下,学会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面对尘世间各种纷扰繁杂,很多时候不妨选择放下,以退为进,甩掉包袱方能轻松自在的生活。

放下烦恼,获得快乐;放下压力,获得动力;放下自卑,获得自信;放下懒惰,获得充实;放下狭隘,获得丰富;放下抱怨,获得平和;放下纠葛,获得潇洒;放下包袱,获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急功近利,计较得失,执著于追求各种功名利禄。执著没什么不好,追求功名利禄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唯有放下,才能让你解脱烦恼轻松快乐的活。对智者而言,放下比苦苦追求守候更能修身养性,更能活出自在。

紧抓包袱不撒手,将永远背负沉重

生活的真谛在于取舍。选择是量力而行的果断和约束;舍弃是顾全大局的远见和胆识。舍弃是明智者的选择,而选择是明智者对放弃的跨越。我们的人生,需要舍弃的包袱太多太多,跋涉于生命之旅中,如果我们有限的视野不肯舍弃眼前的美景,那么失去的将会是前方更迷人的景色。只有那些善于舍弃,敢于扔掉包袱的人才能欣赏到人生真正的美景,过没有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实现人生的价值。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为得。舍和得,就如因和果,是相关又互动的。佛教让人“舍得”,就是要让能“舍得”的人修成正果,进入极乐世界。佛说,舍得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获大、舍妄归真、舍虚由实”。如果你能把自己心中的偏执、挂碍、烦恼、悲伤和迷妄都舍去,你就能得到轻松和快乐,你自然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境界。世间万物,凡有所舍,就有所得。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取舍的过程。选择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舍弃安逸的享受;选择清淡的生活,必然要放弃名利的诱惑。学会选择和放弃,既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抓住自己最需要的,舍弃不必要的负担,又可以轻松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个年轻人觉得生活很压抑苦闷,便去见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身上,指着一条石子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年轻人说很沉重。智者告诉他:“这就是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捡东西放在心里,于是越来越累。”

年轻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智者问他:“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金钱、地位、名声哪一样拿出来扔掉呢?”那人不说话了。??

由此看来,人这一辈子只有两个时候最轻松:一是出生时,赤条条而来,背着空篓子;一是死亡时,把篓子里的东西倒得干干净净,然后赤条条而去。除此之外就是不断往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心为形役,所以会感觉到累,可是又不愿放弃篓子里的东西。生活总是在取舍中选择。鱼和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因而在取与舍之间,总是那么让人难以抉择。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常常是因为我们内心舍不得放弃,摇摆不定。

一只狮子在山里奔跑的时候,一不小心踩上了猎人设放的捕兽夹。它的一只前爪被夹住了,疼得嗷嗷直叫。突然,它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猎人们拿着刀叉和弓箭走过来了。

要是被猎人捕获,宰杀,要么是自己逃出去。万般无奈之下,狮子奋力折断了前爪,跑掉了。

等到回到了自己的洞中,狮子不禁难过起来,它想:可惜呀!我的那只前爪,指甲是那样的锋利,皮毛是那么的漂亮,现在我成了一只瘸狮子了。

这只狮子很苦恼,本来百兽之王,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也变得郁郁寡欢,毫无斗志。

一天,猴子碰到它,聊了起来,才知道狮子的这段遭遇。猴子想了想宽慰狮子道,虽然你失去了前爪,但你得到了生命,如此选择和放弃不是最好的结果吗?要不然等猎人到了,你就会被抓住,性命不保,就成了他们的下酒菜了。

听到到这里,狮子不由得又为自己“自残式”的选择高兴起来。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如何选择也就决定你如何成功。而最好的选择,需要一种独特的眼光。没有在同一情形下势均力敌的东西,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选择是对放弃的诠释,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学会选择和放弃,才能拥有一分成熟,做人也是如此。如果明白这一道理,你就已经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在人生中,有些事不可不求,但也不可强求。不选择,人便永远在十字路口徘徊,最终会一无所得;不放弃,人生之舟难以承受繁多的欲望,给自己带来痛苦、烦恼,结果仍然是一无所得。学会选择和放弃,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如果你已经发现选择与放弃的内在矛盾和冲突,那么你已经做出了明智选择的第一步。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喜欢钓鱼的人可能都知道要想钓到大鱼就必须用香甜可口的食物做鱼饵。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

聪明的农夫知道老鼠会来偷吃仓库里的粮食,所以事先设了一个可以让老鼠空腹进去的小洞,只要老鼠吃一点粮食就钻不出来,到是就可以“瓮中捉鳖”。

老鼠不知道农夫的计谋,看到有这种便宜可占,便一狠心饿了两天,顺利地钻入了粮仓,而当它美餐一顿后却怎么也爬不出来了,所幸的是农夫对这档子事疏忽了,老鼠才在又忍饿两天后得以钻出洞,逃之夭夭。

心比心,各如其面。要经历人生的岁月蹉跎和道路的泥泞坎坷。在这种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应该得到深刻的启发: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生活才能如鱼得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用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去看待那些失去的和得不到的东西;相反,那些紧抓包袱不撒手的人,将永远背负沉重焦头烂额在人生道路上横冲直撞,无法顺利抵达人生的彼岸。

当然,生活不止是单纯的取与舍,人生也难免有诸多空白和遗憾,成熟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取舍。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自编自导一部属于自己的精彩大片。

人生如同一局棋,棋子当弃则弃

舍,就是布施的意思。布施,就如播种,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可以结果千千万万。所以如果你希望长命百岁、荣华富贵、身体健康、功成名就、一帆风顺,先要问:你播下了春时种了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我们不能了然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就很难明白“以舍为得”的妙用。在田地里,没有播种(舍),哪里有收成(得)?对于亲朋好友,没有礼尚往来,你们之间的感情怎能长久维系不断升温呢?

舍,看起来是给予,实际上是获得;积极的给予别人赞美,你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和赞美;给予人一个笑容,你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的“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能够“舍”的人,一定拥有广阔的心胸,否则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慈悲待人。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太阳给我们发光发热,所以我们喜欢太阳;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所以我们喜欢大树;父母养育栽培我们,我们感激爱戴父母;朋友给我们无私帮助,所以我们珍惜朋友。如果太阳、大树、父母、朋友都不“舍得”任何给我们,我们怎么会喜欢他们呢?

如果情爱是束缚,你能舍去情爱,自然就会得到自在;如果骄傲是烦恼,你能舍去骄傲,不就能得到清净了吗?如果妄想是虚妄,你能舍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实了吗?如果挂碍是痛苦,你能舍去挂碍,不就能得到轻松了吗?所以能舍什么,就能得什么,这是必然的道理。

心理学家做过两个试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这时候,心理学家将隔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这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懂得放弃的人,就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每天都会有快乐和愉悦的心情;而不懂得放弃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他们不但最终达不到目标,而且每天都陷于得失的苦恼之中。

《卧虎藏龙》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懂得舍弃,生活中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时候很少,每一次放弃是为了下一次得到更多的回报。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请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而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地吃了起来。

青年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虽没有他的大,却比他吃得多。如果每块代表同等的利益,那么富翁得到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对青年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放弃是一种智慧,一种豪气,是更深层面的进取。我们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背负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因为还不会放弃。功名利禄常常微笑着置人于死地。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迎接生活的转机,度过风风雨雨;懂得放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人生如棋局,我们应把扭转乾坤的一着棋路留在哪里?棋子总是越下越少,人生总是越来越短,于是早时落错了子,后来都要加倍苦恼地应付。而棋子一个个地去了,愈是剩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赢,固然漂亮;输,也要举棋无悔。

人生棋局,对手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未雨绸缪。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算,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忙中出错;有的人又因起初考虑太多,以致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认输;有些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端正态度之,勇于直面之,努力超越之,方为我辈所真正追从的人生棋局。

下棋忌恋战。“该收手时就收手”,此路不通,另寻别路;下棋忌骄傲。胜败乃兵家常事。往往是越有真才实学的人越谦虚谨慎,越无知识的人越自命不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下棋忌急噪。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也会经历风浪的考验。心越急噪,事情越干不好。赢得胜利的条件,就是要有平和的心态;下棋忌清高。不能认为别人粗俗而不屑一顾。和有风度的人下棋能提高棋技,和粗俗的人下棋,则能培养为人处事的能力;下棋忌嫉妒。君子既赢得无愧,输的利索。小人则找原因,不肯认输。君子下棋是享受,小人下棋是累赘。“君子坦荡荡”,光明磊落,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小人却赢是赢,输也强辩成赢,看见别人赢了就翻白眼。

高手在棋盘上落每一个子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之所以弃掉,是因为局面的变化使这些棋子失去原来策略中的作用,放弃的过程可以换来更大的价值。或者有些棋子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摆上去做为诱饵的。但对方也是高手的情况下,不会轻易上当,这就是体现功夫的时候了。

一个高明的棋手,对于可以吃掉的棋,应该是围而不打,让这些棋子无疾而终,以最大提高自己棋子的效率。不过这样在中后盘的时候,那些无疾而终的弃子可能因为局面的变化死而复生,甚至成为反攻的内应。所以在棋盘上,“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暗渡陈仓”、“无中生有”等等兵法的策略都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人生如棋,围棋的平等:黑白子这样的角色,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故而我们也很是情愿的被选择和安于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人生如棋,象棋的拼搏:每一个棋子满是拼搏的汗水和伤痕的心血,积极的态度,顽强的生存,人生就是如此,不论是胜势还是劣势都需要有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人生如棋,跳棋的协作:你每走的一步都是自己下一步的着力点,只有在不断的铺路和前进之后才能冲向胜利的顶峰。而当自己没有路可走的时候,我们在极力的创造条件,然后齐力前进。付出,协作,双赢及其他,也只有和对手联合起来才能显示出更大的智慧……

请问:你还有多少棋子?你已有多少收获?你是不是应该把所剩无几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上呢?人生如棋局,高手能深谋远虑,看出七八步乃至十几步,低者只能看出二三步;高手顾大局,不以一子为重,低者寸土必争,结果屡战屡败。

“舍”,要能以慈、以利,亦即要能给人善,又要能给人利益。《四十二章经》说:“仰天吐唾,唾不至天,还堕己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施舍亦如送礼给人,如果我们所送的礼物对方不肯接受,那就只有自己收回,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总之,以舍为得,金钱、名利、知识,能将其舍给别人,你必然会得到更多金钱、名利、知识。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更多好的;舍去那些不好的,也会得到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无明、妄想都舍了,自然就会获得人生另一番新境界。

狭窄的心胸势必难以容物

心胸狭窄的人鼠目寸光,心内难以容物,尤其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总是会想方设法报复或消灭比自己强的人和对手,这样的人容不下生活的琐碎,他们被禁锢在自己的世界狭促的生活。

心胸狭窄内心不能容物,就是表现为极端的自我与自私,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心胸狭窄的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他们自私狭隘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世界里只能有他们自己。如果有别人比自己强的话,他们就会感到严重的威胁,唯恐自己成为别人的陪衬。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烦躁不安、心神不定,有那些人的存在于他们是没有办法好好生活的,于是,便想方设法来报复和消灭那些人。

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心知肚明,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强的,也许根本就算不上强,但是他不能接受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有人比自己强。若是发现有人强过自己的话,他就会心烦意乱,只盘算如何削弱对手,而不是提高自己。他们的风格就是压制别人,通过压制使自己永远保住第一的位置。所以你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打交道,在他们的压制下,你也就永远无法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举步维艰。

嫉贤妒能只是心胸狭窄的人性格弱点的一个方面。心胸狭窄还意味着不能宽容别人的缺点,不能忍受别人对自己无意的触犯与伤害,永远不能以宽容豁达的心来看待问题。他们极度敏感自尊心极强,这也越体现出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恐惧。很多时候,别人的只言片语就像一阵微风,如果你是一个强者,那么你就会像一株大树,微风拂过,丝毫不会影响你,反而给你送去一丝清凉和愉悦;而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则像是一株小草,即使是微风拂过,也能让他们东倒西歪,方寸大乱。别人无心的举动,无意的忽略或冒犯都足以在他们心里形成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对别人的报复是与别人的能力无关的,只是因为他们无法释怀。他们只想着打击报复让别人也受到更大的伤害。只有看到别人受到的伤害远胜于自己,他们才能感到一丝快感。所以说和心胸狭窄的人在一起,常让人觉得防不胜防,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得罪到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对你进行报复。

曹操虽然是一个有能力的老板,但是也免不了有心胸狭窄的弱点。他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也因心胸狭窄,而葬送了他手下一些杰出的人才。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与杨修的故事了。

杨修为人恃才傲物,屡屡遭受曹操的嫉妒。有一次曹操建了一座花园,曹操看过之后不置可否,只取笔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说道:“门字里面填一个“活”字,就是一个阔字,丞相是嫌大门建造得太阔了。”于是工匠重新修建了大门,又请曹操来看。曹操看过之后大喜,问道:“是谁知道我的心意?”左右人说是杨修,曹操称赞了杨修的聪明,但是心里却很嫉妒。

一次,曹操在与刘备征战的时候处于下风,兵退斜谷,进退不能,犹豫不决,恰好厨师端上鸡汤来,曹操看见汤中有鸡肋,不禁有感于怀。正在沉吟之时,夏侯惇进帐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口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便传令官兵,以“鸡肋”为号。杨修闻号令是“鸡肋”,就教随行的士兵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告诉夏侯惇,夏侯惇大惊,问杨修为什么要收拾行装。杨修道:“通过今晚的号令,就知道魏王不几天就要退兵了。鸡肋这个东西,吃起来没什么肉,丢了又可惜。现在我们进攻不能取胜,退兵又怕被人笑话。在这里没什么好处,不如及早回去。来日魏王必定班师,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道:“你真是了解魏王的心意啊!”于是寨里大小将士,无不准备归计。

当夜曹操心乱,睡不着觉,就手提钢斧悄悄在营中巡视,只见将士们都在收拾行装,赶紧叫夏侯惇来问其缘故,夏侯惇便说主簿杨修知道大王想退兵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询问,杨修把鸡肋的意思告诉曹操,曹操大怒道:“你怎敢胡言,乱我军心!”就命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示众了。

杨修的才能,引起了曹操的嫉妒,终于被曹操找个机会杀之而后快。

强者总能得到更多关注和掌声。这一切本来无可厚非,人人都欣赏羡慕强者,唯独心胸狭窄的人,却不能接受身边存在比自己强的人,更不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他们没有能力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也不允许有比他们更引人注目的人物存在。而要想成为生活的强者,变成备受瞩目的人,内心一定要海阔天空包容万千,心胸狭窄的人是无法抵达的。

两个世纪前的某一天,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他刚发明了蒸汽机铁甲战船,正兴致勃勃地向拿破仑建议,用之取代当时法国的木制舰船。毫无疑问,蒸汽机铁甲战船比木制战船要先进得多,威力也不可同日而语。眼看拿破仑就要被富尔顿说动,准备采纳富尔顿的建议时,拿破仑脸色陡变,两眼放射出难以抑制的怒火,眼睛直逼向富尔顿。合作告吹了,而莫名其妙的富尔顿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完全在于他毫不在意地顺口恭维了拿破仑一句:“伟大的陛下,您将成为世界上真正最高大的人!”在这里,富尔顿想表达的是“高贵”、“崇高”的意思,但他一不留神把法语的“高贵”、“崇高”一词说成了“高大”,恰恰富尔顿自己身材高大,这一下正好击中了拿破仑最自卑、最害怕被别人嘲笑的生理短处——个子很矮。

拿破仑又自卑又嫉恨,他对高个子的富尔顿咆哮道:“滚吧!先生!我不认为你是个骗子,但认为你是十足的蠢货!”这之后,富尔顿的发明专利被英国购买,自此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确立了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法国却远远落在了后面。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末,爱因斯坦在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迅速研制原子弹的信里,才又一次重提旧事:“总统先生,如果1803年拿破仑接受了你们的富尔顿关于建造蒸汽机军舰的建议,今天的世界格局将不会是这样!”

拿破仑仅仅因为容忍不了别人无意间使用“高大”一词,就拒绝了一项伟大的发明,也失去了一个称霸世界的绝好机会。因为他心胸狭窄,所以他失去了一个时代。

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对现代人来说,肚子里要能跑火车才行。对于具有不同脾气、不同嗜好、不同优缺点的人,你要学会和平相处,必须要具备一颗平常心。倘若对自己的短板仍然不醒悟,还那么狭隘地对待别人,到最后别人也会把苦果子给你吃。所以,心胸狭窄足以令你失掉所有人际关系,让你独身一人走在黑暗的路上。

哭笑都要过日子,就看你怎么选

苦也是人生,乐也是人生。苦中有乐,苦中求乐,乐不痴迷,乐不忘忧,人生自然就有滋有味,苦亦是乐了。而是苦还是乐,这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就被物质和名利蒙蔽心灵,人们在不停的追求更多的同时,往往忘了最简单的东西是最重要、最离不开的东西。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欢乐,都是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如果只看到失败和痛苦,那人生将是多么灰暗。一个人能不能开心快乐,并不在于他的处境如何,或者拥有什么,而是在于他对生活的态度,是否可以在生活上,工作中把持着一份发现快乐、赢取快乐的心境。

生活中的苦与乐就如一对孪生子,相伴相随,永不分离。苦与乐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存在,只要我们以平衡的心态去对待,乐就会永伴你身边。在岁月的脚步中,我们从不在沧桑中停步,也从不要在坦途中驻足。在蹉跎的岁月里,我们匆匆地走过了昨天,忙碌地走过今天,又满怀希望地期盼着明天……

许多人都把生活比作果子,有甜有酸,吃果子的过程就似于感受生活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人产生两种不同的错觉,正是这种错觉影响着人的一生。先尝甜果的人,会以为之甜味会长久,而对安逸的环境,顺利的境遇,未免就会生出几分懒惰、懈怠的思想,从而不去拼搏劳作,其结果只能是空等年华流逝,而终一事无成。先品酸味的人会以为自己已经受苦难,从而认定幸福必然会来临。

人活一世,看似长久,其实在时间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素洁的浪花,稍纵即逝。说到底,人的一生,只是那短短的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过去了,不再烦;今天,正在过,不用烦;明天,还没到,烦不着,何必为着苦与乐去自寻烦恼呢?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固然是生活之苦,但它如春夏秋冬的自然轮回一般,无论是谁都难以逃脱与抗拒。面对这般苦痛,重要是要心如止水、平和,平淡地去面对,要将它视作头顶上那天空中的悠悠白云,视作河面上片片漂去的花瓣一般,瞬间即逝,转而成空。

面对生活的“苦”与“乐”,应该如一位名人所言:“你面对,所以你去拼搏;你拼搏,所以你能够面对。”苦与乐是生活所必须去经历的过程,苦不一定是负面的,也正是各式各样的苦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增长了我们的才智;乐是生活所追求的目标,乐是奋进的加油站,只有付出无尽的汗水,才能永远感受生活快乐。

美国西雅图有个派克街鱼市,它以精彩的销售方式吸引顾客,前台售货员将顾客的需要吆喝着告诉后面的同伴,后者跟着重复吆喝一遍,并手脚麻利地把鱼像投篮球一样扔向前台售货员,又快又美观,成为一道举世闻名的风景。后来,当地一名女经理从这个有趣的“售鱼哲学”中受到启发,将一个死气沉沉、常年推诿扯皮的内勤营运部门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运转高效、富有团队精神和轻松愉快氛围的员工团体。

既然人生充满了苦难,那么人生岂不毫无意义?当然不是。幸福和快乐是苦难的另一面,或者说,苦难升华的结晶就是幸福和快乐。有“苦”就有“乐”,有“难”就有“福”。有苦乐祸福,才构成了人生的本质和全部。所谓“苦乐人生”,就是这个概念。所以,如何善对人生,善待苦乐,掌握苦与乐的根本和转化的契机,就是你人生的技巧所在。

人生总是伴随着七苦八难,没有苦难就不成其为人生。人们的全部努力,无非只是希望能减少一点苦难,或以此苦代替彼苦。一些人欲望太多,贪得无厌,贪污受贿,搞权钱交易,而后又大肆挥霍,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罪孽性的,与此同时,他们已经为自己掘下一个更加苦难的深坑!

亨利·福特被美国人称为“汽车之父”。1913年他率先采用流水线组装汽车,第一次实现了10秒钟组装一部汽车的神话。几年后民用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福特的思想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事情往往是多元的。有人觉得改进装配线,既要投资购买机器,又得重新培训工人,风险太大了;也有人认为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够强,效益也很好,没必要花力气去提高效率。怎么统一意志?福特举起桌上的玻璃杯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人担忧地说:“半杯水被喝了,杯子空了一半。”“别担心,”有人乐观地说,“杯子里还有一半水,渴了还有半杯水可喝。”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谓“半杯水理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当他们在观察半杯水时,一种人看到的是杯子里有一半是满的,而另一种人看到的则是杯子里有一半是空的。

这就是乐观与悲观的区别。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开心与不开心,一天都要过24个小时,何不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呢?因为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什么人,一天同样拥有24小时,做人要活的潇洒些,要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先贤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行。”有人生活好,有人生活不好,这是每个人的福报不同。我们要能够保持乐观、开朗、平静的心态,善于缓解一切压力,消除一切烦恼。佛教也讲:禅心清净境,无心万事宽。因为忍让不是弱者,而是有胸怀的大度。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知道伤心、烦恼、怨恨、忧愁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不是社会的幸运儿,但不幸的生活却促使他成为一个永远的抗争者。家道中落的松下幸之助9岁起就去大阪做一名小伙计,父亲的过早去世使得15岁的他不得不担负起全家的重担,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体会到了做人的艰辛。

1910年,他来到大阪电灯公司做一名室内安装电线练习工,一切从头学起,后来,他诚实的品格和上乘的服务赢得了公司的信任。22岁那年,他被晋升为公司最年轻的检察员。就在这时,他第一次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挑战。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咳的痰中带血,这使他非常害怕,由于这种奇怪的家族病史,已经使9位家人在30岁前离开了人世,这其中包括他的父亲和哥哥。当时他不可能按照医生的吩咐去休养,只能边工作边治疗,这也使他形成了一套与疾病作斗争的办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之心面对疾病,调动肌体自身的免疫力与病魔斗争,使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持续了一年,他的身体也变得结实起来,内心也越来越坚强。这种心态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由于患病一年来的苦苦思索,加上改良插座的愿望没有得到公司的采用,使他下决心辞去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经营插座生意。松下电器公司不是一个一夜之间成功的公司,创业之初,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物价飞涨,而幸之助手里的所有资金还不到100元,困难可以想象。公司成立后,最初的产品是插座和灯头,然而当付出千辛万苦才生产出的产品遇到棘手的销售问题时,工厂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事们相继离去,使幸之助的境况变得很糟糕。但他把这一切都看成是创业的必然经历,他对自己说:"再下点儿工夫总会成功的!我已有更接近成功的把握了。"他相信:坚持下去取得成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功夫不负有心人,生意逐渐有了转机,当6年后他拿出第一个像样的产品也就是自行车前灯时,公司才慢慢走出了困境。

走出困境的松下电器公司所面对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一系列汹涌波涛的开始。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未能幸免,电器销量锐减,库存激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日本经济走上了畸形,日本的战败使得松下幸之助几乎变得一无所有,给他留下的却是高达10亿元的巨额债务。为抗议把公司定为财阀,幸之助不下50次地去美军司令部进行交涉,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击垮松下幸之助,在他94岁高龄时,曾向人们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心理上、道德上成长起来时,他才可以长寿。他之所以能够走出遗传病的阴影,安然度过企业经营中的一个个惊涛骇浪,得益于他永葆一颗年轻的心,并能坦然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幸之助说过:"你只要有一颗谦虚和开放的心,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任何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逆境或顺境,坦然的处世态度往往会使人更加聪明。"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禁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顺境和逆境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有坦然去面对,才是最好的方式。

把“置身绝境”看成是“以身体验”的珍贵机会。明白这点,则面临艰难困苦时,能勇气百倍地承受,迎接挑战。唯有如此,才能涌出新的智慧,转祸为福。

总之,不论处境如何,为人处世之道就在于不迷惘、不矫揉,以坦然态度处世,这才是最正确的。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相信你不难做出选择。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坦然接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总会有很多残酷的事实和境遇是我们无法回避、无法选择又无法改变的。如果因此而怨天尤人,自我消沉,那你的人生只剩下苦闷和抱怨了。所以,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应该坦然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这绝不是逆来顺受或者不思进取,这只是一种积极的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输赢交错的过程,就是诸葛亮再世也无法准确预测和掌控不可预知的未来,更不能改变过去既成的事实。所以,与其死死纠缠在不更改变的过去,还不如改变心态,坦然接受,放眼未来。

人生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磨难,好比唐僧西天取经,总有劫难等着你去克服。事实不会因为你的痛苦就会发生改变,如果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采取积极的行动,那么磨难就会变成“磨刀石”,不但让你卷土重来、东山再起,还使你变得更加出类拔萃。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却看不出图案。他去看医生,得到了残酷的证实: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接近失明,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这最大的灾难如何反应呢?他是否觉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令他惊讶的是,他还蛮愉快的,他甚至发挥了他的幽默感。那些浮游的斑点阻挡他的视力,当大斑点晃过他的视野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他今早要到哪儿去!”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十二次以上的手术,而且只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会抗拒它吗?他了解这是必须的,无可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优雅地接受。他放弃了私人病房,而和大家一起住在大众病房,想办法让大家高兴一点。当他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经进步到连人眼如此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当真正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能接受,就像本以为自己绝不能忍受失明的塔金顿一样。这个时候他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替换这次机会。”他因此学会了接受,并相信人生没有任何事会超过他的容忍力。如约翰弥尔顿所说的,这次经验教导他“失明并不悲惨,无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情况。我像个蠢蛋,不断作无谓的反抗,结果带来无眠的夜晚,我把自己整得很惨。终于,经过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

西方有句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杯而哭泣”,这与中国的一个成语“覆水难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流行的话来说,“你可以设法改变三分钟以前的事情所产生的后果,但你不可能改变三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是啊,事实已经发生,就算肠子悔青了也没有“月光宝盒”送你回到过去,所以,不如将精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谭先生十分庆幸自己没买股票,谁知他的妻子却号啕大哭,说她把家里60万元的存款给了一个朋友做投资,说一年的收益的非常可观,可现在朋友破产,人也消失了,60万元打了水漂。

谭先生一阵头晕眼花,这意味着,他这十多年的辛苦努力全白费了,真是应了那句“辛辛苦苦二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谭先生真想把妻子痛打一顿,可是他很快冷静下来,他对满脸泪水的妻子说:“命里没有莫强求,钱已经丢了,再哭也哭不回来。幸好我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咱们的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

谭先生虽然嘴上说得淡定,可是他心里清楚自己的小康之家已彻底沦落成真的无产阶级家庭了。其实他的工资也不是很丰厚,虽然够得上家里每个月的开支,可是女儿马上就要上大学,夫妻双方的父母年纪都大了需要他们照顾,谭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可生活还要坚持下去,于是,谭先生和妻子商量用各种“开源节流”的办法来应对:谭先生戒了烟;名牌衣服不买了,以前的旧衣服整理一下也很好,很多还都是新的;朋友聚会尽量在家吃;尽量不打的,出门坐公交;妻子开了个小卖铺赚些钱……

就这样,谭先生家的日子虽然现在过得辛苦了些,但是依然有条不紊的向前进行着,一家人都相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只要一家人同心协力,满怀信心。

不幸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物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因此不得不付出代价。但是,错误已经发生,懊悔、暴怒、颓废都无济于事,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如向谭先生学习,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用平静的心态去承受不可更改的事实,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企图“回到过去”。

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就应该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

坦然接受现实,并不等于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无法挽回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再踌躇不前,拒绝面对。要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放下自卑的包袱,做最好的自己

你的自卑来自哪里?容貌、金钱还是性格?容貌是天生的,自信的人最饱满最耐看,更何况审美观是因人而异的;金钱是双手挣来的,只要努力,你也可以获得,关键是自己有信心,肯吃苦耐劳,钱是挣不完的;性格取决于你自己,愿不愿意敞开心胸跟人沟通交流,只要有诚意和热情,你就会变得开朗大方。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所以只有正确面对,勇敢甩掉自卑的包袱,释放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或许你没有秀美的容颜,也没有聪颖的天资;或许你没有骄人的学业,也没有出众的才华;又或许你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耀眼的工作……总之,自己身上千疮百孔,没有任何闪光点,而别人看起来都是幸福优秀的人,看到别人幸福的微笑都觉得是对自己无情的嘲笑。

自卑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希望像他人那样去生活,像他人一样地为人处事。也因此我们将自我置于别人之下,先比较,然后批判自己,无限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衬出自己的渺小,这是伤害自我的致命武器。我们会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瑕。也许他们本来极为优秀,但在内心里却轻视自己。他们内心焦虑不安,没有自己的主见,用别人的判断标准扼杀了自己的信心。

自卑是自我挫败的源头。我们很容易因为自我条件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这在生活、感情、职场中也是阻碍成功的大敌。不管你承认与否,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不敢与强大的外力相抗衡,才会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有谁愿意成为一个带有自卑性格的人呢?我相信所有自卑的人都渴望把“自卑”这个沉重的包袱重重地摔在地上,从此挺胸抬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有一个23岁的女孩,身边有一位成熟稳重、经济条件不错的男人一直密切关注着她——那是她的钻石王老五上司。她是一个敏感的女生,怎会不知道?然而,由于潜意识里的自卑感在作祟,她总不肯给他表白的机会。她在心里发誓:要做就做他身边最优秀的女人,将其他女人比下去,然后才坦然接受他的爱。

从此以后,她拒绝了他的一切邀请,深居简出,埋头苦读,终于考上了她一直向往的,他曾经就读过的那所著名学府的研究生。当他提出送她去上学时,她婉言谢绝了,她觉得自己不该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只会读书的小呆子,而应该是一个高分高能的天之娇女。她要借助任何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为的是将来能够与他并肩站立,成为他的同行者,而不会自惭形秽。在读研期间,她潜心做学问,又多方锻炼自己的心智,磨炼自己的毅力,如愿以偿,她变得那般出类拔萃,导师觉得她不读博士真是浪费。于是,她又花了三年时间读完博士。院里挽留她,并允诺送她出国,而她却无心逗留,想让他看到自己经过这六年时间变得如此优秀的愿望显得那么强烈。她,终于带着美好的期待飞回到他所在的城市。这一次,是她主动约的他,她想向他显示:自己有足够的优秀成为他的帮手;她还想让他意识到:她有了做他好太太的完美条件。然而,他与她坐在咖啡屋里还没说几句话,他的手机就响了,他接起来:“啊?儿子又发烧了,好,你等着,我这就回去送他去医院。”然后,他略带歉意得对她说:“我儿子生病了,我太太很紧张,现在他们很需要我在他们身边,我们以后有空再聊,好吗?”如晴天霹雳将她击中,她只剩下机械地点头,机械地回答:“好!”除此之外,她还能说什么?做什么?

故事中的女孩由于内心的自卑不愿意接受上司的追求,她固执地以为只有自己足够的优秀时,才能够配得上他!然后,她就想尽一切办法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然而,当有一天她真的觉得自己足以匹配那个优秀的男人时,才发现幸福早已不在自己的身边。其实,是门当户对的世俗爱情观使得她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优秀固然很重要,可是比起得到幸福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优秀的追求者面前,我们没有必要自卑,因为爱情与幸福对任何来说都是平等。当爱来了,就请勇敢地接受爱吧,别为世俗的眼光而毁掉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有时候,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刻意地去追求优秀,毕竟优秀只是一个外在的条件,就犹如一个美丽的装饰品,有了自然让人赏心悦目,没有,依然可以快快乐乐地活着。

挫折与坎坷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逆境时有发生。出于许多原因,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经常要面对失败。没有人能够避免和逃脱日常生活不期而遇的变故。这些变故让我们的处境变得尴尬和艰难。没有闭月羞花之貌,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一个官爸爸或富爸爸,相比之下,我们什么也没有,好像只有自卑了。

从前,在夏威夷有一对双胞胎王子,有一天国王想为大王子娶媳妇了,便问他喜欢怎样的女性。

大王子回答:“我喜欢瘦的女孩子。”而知道了这消息的岛上年轻女性想:“如果顺利的话,或许能攀上枝头作凤凰。”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地开始减肥。

不知不觉,岛上几乎没有胖的女性了。不仅如此,因为女孩子一碰面就竞相比较谁更苗条,甚至出现了因为营养不良而得重病的情况。但后来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大王子因为生病一下子就过世了,因此仓促决定由弟弟来继承王位。

于是国王又想为小王子娶媳妇,便问他同样的问题。“现在女孩都太瘦弱了,而我比较喜欢丰满的女性。”小王子说。

知道消息的岛上年轻女性,开始竞相大吃特吃,于是,岛上几乎没有瘦的女性了,但岛上的食物也被吃得匮乏,甚至连为预防饥荒的粮食也几乎被吃光了。

最后王子所选的新娘,却是一位不胖不瘦的女性。王子的理由是:“不胖不瘦的女性,更显青春而健康。”

每个人的审美观并不相同,太看重别人的评价或因为自己一点的缺陷就自卑,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

一个人自卑的人的特点是: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轻视、怀疑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是最残酷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自卑钻了空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的人都是战胜了自己的人,而失败的人都被自己的自卑感给压垮了。自卑感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我们不应被自卑吓倒,而应超越自卑,让它升华为一种良好品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而转化成进取的动力。只有这样,你才会活得开心,活出自信,你的人生才会充满希望和阳光。

心轻万事如鸿毛,放空处处是安乐

凡事不要看得太重,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和失,学会放空自己的心灵,平和的看待生命中的得与失,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安乐。

很多人总是把时间和思想填得满满的,却常常忘了自己心之所想,忘了为之奋斗的目的,以为放松就是浪费时间,是无意义,是懈怠。所以,这些人总是步履匆匆,满腹心事,甚至焦躁不安,从不肯让自己闲下来、静下来,保留一份空白,独享时间的流逝。然而总会在某个阶段,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上进心已经被重重复复的琐事所羁绊,对一直热爱的工作产生了松懈,而过往的成功经验转眼间已经成为绊脚石……于是,心累了,倦了。这时如果我们再强撑下去,只能让自己的心更累更倦,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沉重。而想要从这种沉重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是放空自己,让自己暂时忘掉一切,暂时抛开世俗的一切,好好休息一下,让心灵得到沉淀。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有人说这是传说,也有人说这是真事,有无此事并不重要。但这个故事能使人彻悟打扫心地的要义:心明清净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和升华。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都要清理一番家里的物品,有保存价值的留下,估计意义不大的把它们卖掉,甚至干脆扔进垃圾桶。这种清理让人感到无比快乐,每做一次,就有一种又丢掉了一个包袱的感觉,那种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生活的压抑感也会一扫而空。

人的心灵其实也像一个家,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管你名气有多大,职位有多高,也不管你拥有多少金银财宝,你都无法突破这种限定。而人生一世,难免有挫折、失败、不幸,难免有烦恼、寂寞、孤独,这些东西就像旧书报和废手稿一样,它们于你的人生毫无用处,却侵占了大量的生命空间,如果不及时清理掉,它们就会慢慢地膨胀,让你的心灵变成一个垃圾坑。

清空心灵,就是要清空世俗生活积存的枯枝败叶;清空心灵,就是要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清空心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

偶尔放空自己,封锁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放弃永无休止的欲望,用漫不经心的视线,扫过路边的风景,看看天空中乌儿飞翔,闻闻空气中花的芳香,让繁忙的心真正得到自由。偶尔放空自己,轻装上阵,去吸取新的养分,去静听心音,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的心每一天都沐浴着阳光。这正是我们努力工作所要追求的幸福生活,

我们在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然而,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诸多不可为之事,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重新轻松投入新的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得到与失去是矛盾的双方,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佛经上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古人也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得到与失去、追求与放弃,是现实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常、豁达的心态去看待。

俗话说“万事有得必有失”,得与失就像小舟的两支桨,马车的两只轮,得失只在一瞬间。失去春天的葱绿,却能够得到丰硕的金秋;失去青春岁月,却能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痛苦念念不忘,但如果一直将过去的伤痛累积起来回味,那就永远走不出阴影,久而久之,人就始终在眼泪淹没中度日,心胸也日益狭隘。一旦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打开心灵,宽容一切,得饶人处且饶人,生活就会焕发出新的契机。所以退让是一缕东风,一旦我们真诚原谅,就无需用折磨自己来惩罚别人。倘若能够坦然应对生命小舟中的每一个险滩,你就会融化别人冷漠的冰雪,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生活就是这样,在坚持选什么的同时,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些东西。人往往就是因为舍不得放弃,选择才变得异常痛苦。但也正因为舍不得放弃,人生才变得异常沉重。因为,翅膀上系着黄金的鸟儿是飞不起来的。

一个老人在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都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从窗口扔了出去,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来说也没有用了,如果有谁捡到一双鞋,说不定还能穿呢!”

显然,老人对自己的行为已经有了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放弃。我们习惯对已经丢失的重要的东西耿耿于怀。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并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事实上,与其为失去的而懊恼,不如正视现实,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你失去的,正是他人应该得到的。

生命有得到是正常的,有失去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失去不放,得到就永远也不会到来。放下失败,抓住成功,就可以让生命重放光彩。而这一切,需要你有一颗淡泊名利得失、笑看输赢成败之心。个性乐观的人对得失看得很淡,他们认为“得”是劳作的结果,无论劳心劳力,“得”都是心愿的实施,了得了心愿,却难免会失去追求。得到功名利禄的时候,满心喜悦,但同时也失落了沉思与警醒;得到婚姻的时候,爱情的光芒免不了黯淡;得到虚荣的时候,灵魂却在贬值;失去最爱的时候,便是得到永恒的寄托;失去依赖的时候,便得到人生必备的磨砺;失去憧憬的时候,便得到现实的选择。

安徒生有一则名为《老头子总是不会错》的童话故事:

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口袋烂苹果。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三个人于是一起来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子的钦佩。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样好喝。”“哦,鹅毛多漂亮!”“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凡事不要看得太重,要学会放空。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烂苹果,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这样,你才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觉得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迷于某事物。

适时放空自己,甩掉心上背负的沉重,别让心灵蒙尘,让自己的心变得轻盈,心轻是一种睿智,放空是一种豁达,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放空了自我,才能想到别人;放空了个人,才能想着国家和人民;放空渺小和卑劣,才能赢得伟大与崇高。因此,放空,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幸运。放空,才会收获一份轻松。

放空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充实和净化自己,让自己心平气和,把心力调至恰到好处,驾驭好自己的情绪,靠近快乐,远离忧虑,放空自己,是顿悟的前提。我们试着让自己在不断的顿悟中,做一个充实而又幸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