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3229500000014

第14章 最有趣的的喜庆文化(2)

镜子。在浙江萧山一带,新婚花轿出发之前,要由一位长者手拿一面镜子,并点燃一支蜡烛,向轿内四周及角落照射,俗称“搜轿”,为的是防止妖魔潜伏轿内,途中加害新娘,用光和镜子一照,隐藏的妖魔必定显出原形而被驱走。

簸箕、斗米与谷豆(或钱、苹、青稞麦、果及其他植物的种籽)。撒谷豆是为了避三煞,其象征性意义是饲喂羊、鸡、牛三煞,让它们忙于啄食被撒的谷豆,无暇去危害新娘,是辟邪之举。

弓箭。满洲旗人嫁娶时特别要用弓箭。在新娘的花轿临门时,照例必由新郎向轿门连射三箭,才揭轿门,让新娘下轿。用意也被认为替新娘逐邪。

柏叶、芸香、草。新娘临门之时,放些柏叶、芸香在熨斗之内燃烧,绕着花轿走三圈,新娘才肯下轿。柏叶、芸香这两种芳香燃料,是辟邪的东西,诸邪嗅到香气,都站立不稳而纷纷闪避,新娘便可以安然下轿了。

筛子。即通常所说的“筛箩”,喻指天罗地网。有许多地方,在新娘上下花轿之际,用筛予罩在新娘头上,以防止鬼魅来侵害。

轻纱(或彩帕、扇子、盖头等)。在上古时代女子出嫁被看成是一种大危机,有各种妖魔鬼怪环伺于周围,想乘隙侵害新娘,其中最难防的是“巫婆”的“邪眼”,只要那“邪眼”一瞅,就会断送新娘一生的幸福,甚至致她于死地。为防止妖魔鬼怪的侵扰,为避免让“巫婆”的“邪眼”瞅着了新娘,为保护新娘的安全和保证其一生的幸福吉祥,新娘自出阁至婚礼完成,一直要用轻纱或彩帕等遮面,以防受到邪魔侵害。其意既在遮面,又在辟邪。

15、新房的布置主要有什么讲究

按中国的传统风俗,新房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

堂屋:

①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②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风和鸣”、“观音送”、“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③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④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⑤新房“金墙”上贴“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新房:

①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

②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③新房正中悬彩灯。

自上而下直写。

般写“鸾风和鸣”四字。

④窗户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蝴蝶图案。

⑤窗户两边贴对联。

⑥墙壁四周挂字画。

另外,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其他细节比如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

16、婚礼仪式中有哪些祈子习俗

中国各地都有“撒帐”习俗,所撒“喜果”为枣、栗子、松子、桂圆、花生、核桃、瓜子、石榴、柏子等。“枣”寓意为“早”;“栗子”寓意为“立子”、“立刻生儿子”;“松子”寓意为“送子”;“桂圆”之“桂”与“贵”谐音,表示“尊贵、贵予”之意;桂圆与“早”、“花生”、“栗子”等物相组合,就等于一组象征物,完整地表达了一句祝福语“早生贵子”;“瓜子”中“瓜”与“娃”谐音;“石榴”予多,寓意“多子多福”;“柏子”谐音“百于”,寓意“予多”。但民间撒帐之人必须为“全福人”,即儿女双全、父母双在的人,当新人进入洞房时,“全福人”将“枣、栗子、花生、桂圆”等撒在新娘的怀里,撒在洞房里,撒在院子里,引闹洞房的人去抢,并一边撒,一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

传袋”谐音“传代”,是民间婚礼仪式之一,也叫“转席”。新娘到丈夫家门前下轿时,男家用席子或袋子铺地,踩过的席子、袋子又传到前面再铺在地上让新娘走,这样一直走到庭院。“席”谐音“息”,“袋”谐音“代”,即“传宗接代、繁衍生息”之意。传代时,由伴娘和男家接亲客高念赞语:“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

合卺饭。新郎、新娘的合卺饭,不论是饺子还是面条都不能煮熟。新郎、新娘喝完交杯酒后,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和面条。伴娘、闹房的人问:“生不生?”新娘、新郎回答:“生。”“饺子”谐音“交予”,取“男女交而生予,早日生出孩子”之意,在吃时还要新娘以问答的形式肯定地回答“生”,以生熟之“生”寓意生子之“生”。

17、赘婚主要有哪些类型

赘婚,又称“入赘”、“招赘”、“招赘女婿”,俗称“倒插门”。赘婚是男嫁女娶,夫以妻居的一种旧式婚姻。古文献记载:“秦人家贫子壮则出赘。”在古代秦人婚俗中有女娶男嫁之俗,一些贫穷人家男子拿不出聘礼娶妻成家,便入赘到女方家,成为其家庭的一员,瞻养女家双亲,继承女家财产,所生子女从女姓,为女方家传宗接代,续香火。

赘婚这一习惯的形成,因素不一。有因女方种种困难,乏人照料,故招婿以服役。有因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绝,故招婿以接嗣传代。大多入赘改姓,但不改姓的,亦有其例。

赘婚之习,起于周代,相沿至今,而有几种不同的形式。秦汉之“赘婿服役”,宋之“舍居婿”,元之“赘婿养老”,今之所谓“招夫养子”、“招婿养老”,这类基于招赘求养的心理要求而成婚的,可称之为招养婚;这是一个形式。宋之“赘婿补代”,今之所谓“赘婿承桃”,这类本于招赘求嗣的动机,而发生婚姻关系的,可称之为招嗣婚,这又是一个形式。赘婚,是招养婚和招嗣婚的统称,一而二,二而一。

18、童养婚陋俗是怎样形成的

有子嗣之家,抱养人家的女儿以为养女,待其子和养女达到适当年龄,即使之成婚,这称之为童养婚。

童养婚在中国起源较早,周代即有类似的婚姻模式雏型。此风起始于周朝,盛行于三国,至元代,童养婚之俗更盛。

童养婚是封建贫困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一般出自贫困之家,男方以减少将来聘金为目的,女方以免除抚养负担为愿望,有的则因生计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生了儿子后抱养或买进别家幼女作养女,长大后转养女为儿媳;二是尚未生子,先抱养或买进别家女子作养女,待生子后再将养女转为儿媳,俗称为“等郎大”;三是抱养他家男孩为子,待长大后招为女婿。

童养婚具有极大的强制性,给许多夫妻带来极大痛苦,特别是童养媳更受丈夫和公婆的双重支配,苦不堪言。现代社会,童养媳之俗已很少看到了。

19、旧时妻子也能典当吗

古代妻子可租可典,这不是怪事。男女双方,以典雇方式而确定暂时夫妇的关系,这称之为典妻或典婚。

典妻的形式,大都是出典者因经济原因,无力抚养,愿将其妻出典他人为妇;而承典者因艰于聘娶,则典他人之妻为妻,以求子嗣,为的是得子以传代防老,或欲借典妻而取一子,以与嫡庶子享得同一身份而继承其财产。这样男女间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机械的结合。在宋朝,有陈了翁之父与潘良贵借妻生子之例。

元代典妻之风颇盛,读元典章可知。明清亦相沿成俗。但元明受法律的干涉,清代,不受法律的约束。

20、结婚为何要分红喜蛋呢

结婚要分红喜蛋这一风俗习惯,在江南据说已有悠久历史了。在浙江,不但解放前是这样,就是现在也还很流行。尽管现在不少人在结婚时已用喜糖代替,可名堂还是叫:“讨红喜蛋”。不论亲友或陌生人,都可以跟新娘子要,孩子就更不用说了,有时老年人也会来凑凑热闹。作为新婚人家,当然是笑脸相迎,来者不拒。

结婚为什么一定要分红喜蛋呢?在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刘备招亲”是东吴都督周瑜用的计谋。周瑜想用假招亲、真扣留的计策,拿刘备当人质,要他交还荆州。不料这一计策早就被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识破。诸葛亮设下了“锦囊妙计”,其中有一条就是“红喜蛋计”。原来诸葛亮让刘备去东吴时,带上大量染红的鸡蛋,一到东吴,不论宫廷内外,大小官吏和将士,逢人便分,无一遗漏,并说这是皇室礼仪,十分隆重。于是被分到红喜蛋的人都因此感到光荣,没分到的,还纷纷到刘备住的宾馆去讨。刘备更是来者不拒,一般来客让手下人分,头面人物还亲自动手分,大造了招亲舆论。东吴本来没有这种风俗习惯,都觉得新鲜,便一传十,十传百,弄得家家户户都知道东吴公主孙尚香与皇叔刘备即将成亲了。结果,假戏真做,刘备得了个好夫人,欢天喜地,周瑜只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从此,江南添了个婚俗习惯,每逢结婚便分红喜蛋,人人都可以讨红喜蛋,象征着新婚人家“龙风呈样”。

21、为何要“同姓不婚”

据《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这段记载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在周代以前,夏、商时期还有同姓成婚的存在,而从周代开始,从制度上严格禁止同姓成婚。

为什么要禁止同姓结婚呢?对于这个问题似有多种看法存在。

其一,不利遗传基因。同姓结婚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近亲繁殖,这与遗传基因有着密切关系。据说在周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认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左传·僖公二十年》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不蕃意即不健康、先天不足。《国语·晋语》又称:“同姓不婚,恶不殖也。”这句话说得也很中肯,同姓不婚,旨在避免婚后不育。

其二,出于政治需要。禁止同姓成婚,在客观上会促进与异姓之邦的联姻,以此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政治合作及军事联盟。其目的在于扩充势力范围,向一统天下迈进。

其三,崇尚伦理道德。古时大多把同姓看成血亲,因此把同姓成婚与至亲、嫡亲兄弟姐妹通婚等同看待。《通典》一书,就将同姓嫁娶视为兽行,故而当绝。另外,《白虎通·嫁娶》也称:“不娶同姓者何,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也。”这里所说得似乎比较严重,因为它把同姓成婚视为乱伦。

22、什么叫婚礼.“不举乐”

婚礼“不举乐”就是在举行婚礼时,严禁鸣锣奏乐,不搞庆祝。当然,这事是发生在古代。《礼记·曾子问》称:“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段话是说,女儿嫁出,三天不息烛,尽在痛思离别,其情景甚惨;男儿娶妻入门,三日不快乐,全因后嗣独立成亲单挑炉灶而去。

古代婚俗为何有这样的制度呢?

传统的观念认为,婚礼“不举乐”意在表示“重传世”的观念以及对父母的亲情。古人云:婚姻乃承“万事之嗣”,婚娶之时当思嗣亲,而“思嗣亲,则无感伤,故不举乐”。这话听起来,其实颇有道理。对于青年男女来讲,结婚是一生中最大的喜事,而对父母却不尽然。儿子长成了大人,可以自立门户,父母难免有些担心,担心什么呢,可能担心他“娶了媳妇忘了娘”吧。

23、“处女禁忌”风俗是怎么产生的

所谓“处女禁忌”,表现的是人的一种婚姻现象。褪种现象即:新婚妇女在与丈夫合房之前,首先由他人用较硬的器物弄破处女膜,然后向公众展示沾有处女鲜血的东西,以此说明这名女子的童贞已被破除,处女生涯宣告结束。

“处女禁忌”仪式大多都在新婚之夜进行,对新娘子实施破除童贞,因地区、民族的不同,其操作者也有所区别。有的是由新娘的父亲充当这个角色,有的是由年老的妇女,有的是由族内的长辈,有的是由巫师,有的是由自己未来丈夫的朋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拒绝丈夫的亲自参与。

人类何以会产生这种极为残忍的风俗呢?

有人研究认为,原始社会两性自由的群婚生活,是产生“处女禁忌”风俗的基础。当人类已进入一个相对文明的时代,一夫一妻制已从萌芽步人成熟。所以,以“处女禁忌”的仪式,进行人类婚姻状态的新旧交替,既是对原始群婚的回忆,也是对性自由的告别。

关于“处女禁忌”的形成,还有许多种解释,但无论从何种角度,都可以认定妇女所遭到的残害是严重的。

24、为何说大年初二是“迎婿日”

民间有一种说法,凡是嫁出去的女儿,过大年是不允许回娘家的。如果新年在娘家过,则会吃穷娘家,等于表示她希望娘家贫穷。也有的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既然已经出嫁就不能再吃回头饭,尤其是大年初一不得在娘家吃。

既然初一不能回娘家过年,总该有个制度化、形式化的安排,在春节期间给看望娘家人留个日子吧?有的地方是初二、初三以后,出嫁女儿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回娘家了。

根据流传久远的年节习俗,大年初二是“迎婿日”,也有人说这天是“女孩儿日”。也就是说,嫁出去的女儿,全都在这一天回娘家。如果是新嫁的女子,一定要带着新郎官一起回去。人们把大年初二年轻的媳妇们带着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家人叫做“回门”或“归宁”。按照风俗,初二早上娘家要派一个人带些礼物到女婿家去,通常是派新娘的弟弟去请新娘回家做客。这时,作为新近娶了人家闺女的“乘龙快婿”,必须代表夫家置办好大包小包礼物,身上也要准备些数额多少不等的红包,以便送给新娘的弟弟妹妹们。

这一天岳父岳母对女婿好烟好酒招待,有时还要请邻居能说会道、酒量较大的人过来陪同着吃饭喝酒。每个有新嫁女儿的人家都一样热闹非常地度过这难忘的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的父母都已经过世,同样得由他的兄弟派人请她回娘家过一天年节。一般来说,要在娘家吃喝玩耍说笑到天就要黑下来了,才恋恋不舍地告别娘家人,回到婆婆家里。由此,有的地方就把年初二叫做“双人返”。

25、媒人的称谓主要有哪些

媒人的称谓主要有:

①媒人,也称媒妁。媒,谓谋合二姓;妁,谓斟酌二姓。当人们认识到欠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这才产生了媒妁。《孟子·滕文公》称:“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因此,古时男女结合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冰人,即媒人。《晋书·索就传》:“孝廉令狐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耽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后来,便把媒人叫做冰人。明谢谠《四喜记·忆双亲》:“这一曲《鹧鸪儿》就是我孩儿的冰人月老。”又省称“冰”。

③月老。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人,一次离家旅行住在宋城。当晚,他遇到一位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书信,身旁一个布袋里装着许多红绳。韦固感到奇怪,上前询问道:“这红绳有何作用?”老人答曰:“这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即使仇人之家,贫贱悬隔,远在天涯的,只要一系上去便会结为夫妻。”传说这位老人是主管婚姻之神,故以“月老、月下老、月下老人”作为媒人的别称。

④红娘。来自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是经过莺莺的侍女红娘从中设谋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

民间青年男女结婚,都要由媒人牵线说合。提起媒人,还有味故事呢!

很早的时候,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山庄,一个叫西山庄。两个村庄相隔很远,村上的人平时很少来往。东山庄里有一个聪明英俊的小伙子,叫赵景,西山庄里有一位笑貌贤惠的姑娘,叫阿彩。

有一年,这两个人经一位好心的老汉搭桥,成了亲。婚后,小两口相亲相爱,真是天生的一对,后来小两,想找那位好心的老汉报答他,可人走了,到哪里去找他呢?后来小夫妻俩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为他塑一尊像,放在家里来纪念,于是第二天阿彩就用米粉塑了一尊像,把他放在台上,可又怕被人家看到后笑说,所以就把那米粉人藏到柜里。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天,小夫妻俩又思念起那位好心的老人,于是就去把那藏着的米粉人拿出来,谁知这米粉人竟浑身发了霉,于是,夫妻俩叹惜地呼出“霉人”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