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音乐史
3220700000009

第9章 隋唐与五代时期的音乐(581年~960年)(1)

第一节 时代概况

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分裂和混乱局面,统一了全国。但隋朝统治者奢侈骄纵,滥用民力,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恨,不久被强大的农民起义所推翻。公元618年,贵族李渊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唐朝。唐初,对外进行了数次战争,并在边境少数民族中进行友好活动,加强了边防;对内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如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也日益繁荣,兴起了许多繁华的商业城市。

唐朝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公元627~741年)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最强盛的时期。那时不但和日本、高丽、天竺等近邻保持密切联系,而且与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地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当时的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里经常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商旅、僧人、艺术家和留学生,唐朝的丝织品、瓷器等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波斯等地。

唐朝统治者在文化艺术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再加上国内各民族的团聚,国外经济文化的往来,以及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音乐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尤其对南北朝以来传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进行了大量的吸收和融化,至中唐时期,出现了以传统音乐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和外国音乐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歌舞音乐——大曲。

开元后期,由于节度使势力的强大,中央政府逐渐失去了控制能力。“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变乱蜂起,在延续十年之久的农民大起义中,不少藩镇先后称帝。继唐朝之后统治北方的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则出现了前蜀、后蜀、吴、闽等十个国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五十多年。在这段时期里,代表唐代音乐发展水平的歌舞大曲衰落了,而各地民间音乐尤其是民间曲子却得到了较大发展。

本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是宫廷歌舞音乐和民间曲子以及文人诗歌均得到了高度发展,社会音乐活动频繁,举国上下崇尚音乐蔚然成风。

)第二节 曲子和诗歌

1.曲子

曲子是隋唐以来流传甚广的一种民间音乐,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节奏和曲调新鲜活泼,曲词有齐言的,也有长短句的,形式自由,丰富多彩。曲子所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有抒情写景的,有征人思归的,有反映爱情生活的,也有反映少数民族习俗的。除单独清唱外,还可用于歌舞、说唱等艺术形式中。

曲子从民间进入城市后,引起了文人和乐工们的极大兴趣。诗人们把它作为文学上的一种新兴体裁,热情提倡并填写新词;乐工们除积极演唱外,还根据曲子的形式进行创作和改编新曲。唐代流传较广的曲子有《五更传》、《长相思》、《杨柳枝》、《竹枝歌》、《渔歌调》等。到五代时依曲填词的人相当普遍,不仅有文人乐工,而且有劳动者、商贾、僧侣等。

谱4—1渔歌调(亦名极乐吟)(图略)

曲子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固定的曲调和词式,文人们根据固定的曲调和词式,写出了一批又一批新的曲子词。然而固定的曲调在演唱中由于新词情感的需要,常常出现突破原曲调的某些部分,这样便产生了同一曲的各种异体形式。今天敦煌石窟保存下来的唐五代曲子词约有五百多首,如《风归云》、《天仙子》、《竹枝子》、《破阵子》、《浣溪沙》、《柳青娘》、《倾杯乐》等。在这些曲词中提到的曲调有七十多个,从词的结构看,有齐言和长短句的,有单个的只曲,也有分若干段的大曲。从单个的只曲看,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闻风渐紧,

为奴吹散月边云,

照见负心人

菩萨蛮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2.诗歌

诗歌兴于周。在历代文人和乐工的培育下,表现力愈来愈强,社会影响愈来愈大,成为上层社会里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一种音乐体裁。

唐代的诗歌非常丰富,发展水平也很高,但由于历史久远,流传下来的甚少。据任半塘《唐声诗》记载,现可考开元、天宝年间的约有二百三十首,初唐与五代时的约有一百五十四首。所谓可考,是指见于文字说明曾经歌唱过或注明可以歌唱的诗词。现留传下来的诗歌中没有一首是词曲结合保持原貌的。清末在敦煌卷子中发现二十五首唐人手抄乐谱(原件现存巴黎),但无歌词,也没注明是属于何种乐谱。近人虽做了多种研究考释、配词、试唱等工作,有人还从乐曲名称上推断,如《倾杯乐》、《西江月》等可能属于诗歌。然而这些毕竟是近人的推测,地道的唐代诗歌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发掘。

唐代诗歌的词大多为五七言的近体诗。今天通过读、诵、吟,可以欣赏它的韵味,也可以领略它的意境,但它的音乐结构和表演情况,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中做一些分析。南宋蔡居厚的《诗话》说:“大抵唐人歌曲,不随声为长短句,多是五言或七言诗,歌者取其词与和声,相叠成音耳。”这里说演唱诗歌可以用和声与叠唱的方法进行。

和声可能是一唱众和,或此唱彼和的一种演唱法,像今天的帮腔。和声所用的衬词,从现有的资料看,好像没有什么新的意思,只是增强音乐的气氛和色彩而已。和声多用在诗歌末尾,如顾复(xiong)的《杨柳枝》:

秋夜春闺思寂寥(漏迢迢),

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

正忆玉郎游荡荡(无寻处),

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也有甩在句中和句尾的,如五代孙光宪的《竹枝》:

门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儿)

岸上无人(竹枝)小艇斜(女儿)

商女经过(竹枝)江欲暮(女儿)

散抛残食(竹枝)饲神鸦(女儿)

叠唱即重复唱的意思,可能还有叠句和叠段。《阳关三叠》就因为有三次叠唱而得名。

《阳关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诗歌。诗人王维(701~761)写词。抒发了对一位远去征戎生活朋友的惜别之情。原名为《送元二使安西》(安西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因词中有阳关、渭城两个地名,有时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原诗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曲在唐代流传时,已有叠唱的形式。白居易的《对酒诗》里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并自注:“第四声,劝君更进一杯酒”。按原词“劝君更进一杯酒”是第三声,因此后人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第二句要重复,有人认为三四句要重复等。

现存于各种谱集的《阳关三叠》有三十多种,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本。目前流传的《阳关三叠》是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1864年)的传谱。全曲分三大段,每段又分前后部分,前部分除第一段的第一句外,其余均为王维词,后部分全是别人加进去的,具有副歌的性质。

第三节宫廷燕乐

1.燕乐的内容和变化

燕乐即宴乐。“燕乐”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周代宴享宾客时所用的音乐称为燕乐。隋唐时期的燕乐是一种泛称,凡统治者应用于娱乐性场合的各种音乐,一般都称为燕乐。

隋初的燕乐以清商伎、国伎、龟兹伎、安国伎、高丽伎、天竺伎、文康伎为主,名为“七部乐”。此外,还有疏勒、扶南(今柬埔寨)、康国、北济(朝鲜西南部)、突厥、新罗(朝鲜东南部)、倭国(日本)等伎和散乐。

大业中,隋炀帝将国伎和文康伎改为西凉伎和礼毕伎,把疏勒、康国两伎与七部乐并列,称为“九部乐”。见图4—1(图略)

唐初沿用旧制,到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取消了礼毕,增设了高昌乐和新创作的燕乐,称为“十部乐”。此外,还有百济、鲜卑、吐谷浑、部落嵇、南韶(云南)、骠国(缅甸)等乐及散乐。

上述乐部中,清商乐是汉族的传统音乐,它的发展水平和艺术性较高,在各部音乐中居首要地位。流传下来的曲名有《昭君》、《凤将雏》、《白纡(zhu)》、《乌夜啼》、《泛龙舟》等。伴奏乐器有钟、磐、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筝、筑、笛、笙、箫、篪、埙等15种。

燕乐是以传统音乐为主,吸收了西凉、龟兹等少数民族音乐因素而创作的一种新的大型歌舞音乐,如张文收创作的《景云河清歌》等。燕乐所用的音阶,据宋蔡元定说是宫、商、角、变、徵、羽、闰,其中四级和七级音比变徵和变宫稍低,故不用变徵、变官而用变和闰。伴奏乐器有磬、大方响、◇(chou)筝、大小箜篌、大小笙、大小五弦琵琶、大小筚篥、长短笛、尺八以及各种鼓等29种。见图4—2(图略)

龟兹乐在西域及外国诸乐中占有突出地位,从隋初列入乐部后,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影响颇大。龟兹乐所用乐器和乐队编制情况,我们从克孜尔石窟38洞的壁画中尚能看到一些。这个乐舞队由28人组成,所用乐器有五弦琵琶、曲项琵琶、阮咸、筝、竖箜篌、筚篥、笛、排箫、唢呐、手鼓、羯鼓、鸡娄鼓、碰铃、铜钹等。舞者有的舞动彩带、有的击掌合拍,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此外从西安出土的龟兹乐舞骆驼陶俑,五代前蜀帝王建墓出土的龟兹乐人石刻浮雕等上也能看到一些。见图4—3(图略)

其它各部音乐也都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的特点,所用乐器和表演情况也各不相同。但这些音乐在艺人们的长期耕耘和汉族音乐的影响下,都得到了较大发展,逐渐突破了歌曲、解曲和舞曲等简单形式,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大曲,如《疏勒大曲》、《高昌大曲》等。

《旧唐书?音乐志》说:“高祖登级之后……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坐立二部。”并说:“则天中宗之代,大增坐立诸舞。”1973年在陕西三原出土的李寿墓石椁线刻画中有坐立两幅奏乐图,李寿死于贞观4年,即公元631年。据此看来,贞观时宫廷里的演奏形式已出现坐立两种称呼,即所谓的坐部伎和立部伎。

坐立二部共有14个乐舞。坐部六曲,即《燕乐》(包括景云、庆善、破阵、承天)、《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立部8曲,即《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以上除《安乐》、《太平乐》外都是唐代新创作的。表演情况如《旧唐书?音乐志》中所说:“立部伎自《破阵乐》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惟《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坐部伎自《长寿乐》以下皆用龟兹乐。舞人皆着靴,惟《龙池乐》备用雅乐笙磬、舞人蹑履。”

坐部伎是堂上表演的,属小型歌舞,人数约三四人至十余人;立部伎是堂下表演的,属大型乐舞,人数约60人至140人。《唐书?音乐志》说:“太常阁坐部伎,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

白居易在《立部伎》诗中说:“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坐者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政府公布了太乐署供奉的曲名及所改曲名。所改曲名是把原先音译的曲名改为意译,如《金风调苏幕遮》改为《感皇恩》、《沙陀调苏幕遮》改名《宇宙清》等。新的曲名还全部刻在石碑上。

隋唐燕乐的发展变化说明了各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民族化的过程。这充分显示了唐代人的大胆创新精神和发展音乐艺术所采取的正确途径。

2.唐代大曲和《霓裳羽衣曲》

唐代新创作的一种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或法曲。法曲源于道教,隋初已有。唐玄宗喜爱道教,把法曲纳入宫廷并予以很大发展。大曲和法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使用的乐器和表演的风格方面。大曲以新出现的乐器为主,风格较粗犷;法曲以汉族传统的乐器为主,风格较清雅。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是属于大曲中的法曲。

唐代大曲很多,现可考的曲名有60个以上,仅唐崔令钦《教坊记》里提到的就有《绿腰》(六幺、乐世)、《凉州》(梁州)、《薄媚》、《伊州》、《甘州》、《霓裳羽衣》、《玉树后庭花》、《雨霖铃》、《柘枝》、《醉浑脱》等46曲。下面我们从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所描写的情景和所加的注释中,看看《霓裳羽衣曲》的曲式结构和表演情况。

磬箫筝笛递相搀,

击撅弹吹声迤逦。

散序六奏未动衣,

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驻初入拍,

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迥雪轻,

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

叙曳裙时云欲生。

姻蛾敛略不胜态,

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

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

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

唳鹤曲终长引声。

从上所述和有关记载看,《霓裳羽衣曲》共有36段,分为三大部分,即散序6段、中序18段、曲破12段。散序是散板,由磬、箫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中序是慢板的抒情乐段,有歌有舞,也有乐器伴奏;曲破又名舞遍,以舞为主,结尾时节奏放慢,延长终止音。

此曲的音乐据《杨太真外传》载,前半部分是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回宫之后写成的,后半部分是据凉州府都督杨敬述献进天竺的一个《婆罗门曲》而写成的。这样看来,《霓裳羽衣曲》中既有本国音乐的因素,又有外国音乐的因素,是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产物。

南宋音乐家姜白石居留长沙时,从乐工的旧书中得到过《霓裳曲》18段,并给其中一段填了词,称为《霓裳中序第一》。填词的这段音乐现收在《白石道人歌曲》中。

谱4—3霓裳中序第一(图略)

)第四节唐代的音乐机构和乐工

唐代的音乐机构大致可分为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前二者隶属太常寺,后二者隶属宫廷。大乐署既管雅乐也管燕乐,并负责考选乐师和训练音声人。鼓吹署专管仪仗中的鼓吹乐。

教坊始设于隋。唐初在宫廷设内教坊,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改组大乐署,把大乐署里搞燕乐的乐工分出来成立了四处外教坊和三处梨园。此后,教坊和梨园的地位日益显耀起来。

新设的外教坊,两处在长安,两处在洛阳。长安的右教坊以歌为主,左教坊以舞为主,均由宫廷所派的中官教坊使管理。新设的梨园,一处在长安宫里,主要表演法曲,并担任唐玄宗新作的试奏任务;一处在长安的太常寺里,称“太常梨园别教院”,主要演奏新创作的歌舞大曲;还有一处在洛阳的太常寺里,称“梨园新院”,主要演奏各种民间音乐。此外,宫中的梨园还附设一个“法部”,由30几个15岁以下的儿童组成,称为“小部音声”。

在这些机构中,宫中梨园的水平最高,有男女乐工数百人,因唐玄宗亲自参与教习,故有“皇帝梨园弟子”之称。其次是宫中的内教坊,这里边的乐工按色艺和职业划为不同的等级,最高的称为“内人”,表演大型歌舞时站在歌舞队的重要位置,因而又称“前头人”;稍次的称为“官人”;再次的称为“◇弹家”。◇弹家多是平民出身,以弹三弦、琵琶、箜篌、筝等乐器为主。艺术水平次于内教坊的是长安的外教坊与太常梨园别教院,这里有乐工数千人。